学术投稿

我院建立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的实践与效果

王社芬;王建荣;李海燕;朱秀勤

关键词:护理, 规范服务, 培训基地
摘要:目的 树立医院护士形象,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打造优质护理服务品牌.方法 通过建立医院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研究制定建设实施方案与培训计划,组织全院新护士分批次到规范服务培训基地进行培训,收集护理人员和患者对规范服务培训效果的反馈.结果 接受培训的新护士自身素质有了本质改变,提高了护士的群体形象和沟通能力,提升了护理服务满意度.结论 建立护理规范服务培训基地,实施护理规范服务培训,是提升护士形象、提高护理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住院患者对药物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住院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凋查和深入访谈法,对干部病房60名老年住院患者进行用药相关知识调查.结果 老年患者缺乏用药知识,尤其是药物不良反应、服药注意事项及药物药理等方面的知识.结论 老年患者用药知识缺乏现象明显,不同患者对用药知识需求存在差异,提示护十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知识宣教.

    作者:乔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合作学习理论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 探讨在<社区护理学>中进行合作性学习教学试验与考核方案改革后的效果.方法 在2005级护理本科生中实施合作学爿理论与小组合作实训的教学模式,以2004级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并比较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理论、作业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18个凋查条目中排在前5位的是训练语言表达能力,锻炼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交流及合作意识.结论 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索质.

    作者:王莉莉;安秋月;黄双丽;梁宇;张淑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应用目标管理理论培训护士长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对护士长培训进行系统管理,培养能适应当前护理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临床护理管理人才.方法 以医院综合ICU、绿色急救科为培训基地;连续性通科培训为培训形式;10个月为1个周期对护士长进行培训.结果 培训结束后,护士长的管理思路,科教能力、应变能力等均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目标管理理论对护士长进行培训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培训模式.

    作者:贾云;傅乐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住院军事飞行人员焦虑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飞行人员焦虑状况,为进一步制订有效的心理护理下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100例住院飞行员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分别统计不同机种、年龄、飞行时数飞行人员的焦虑状况.结果 100例住院飞行员的焦虑总分均分高于中国常模,轻度焦虑15例,中度焦虑9例,重度焦虑11例;30~39岁年龄段及飞行时数1 000~1 999 h组焦虑阳性率较高.结论 必须重视军事飞行人员的焦虑状况,做好飞行人员的心理护理,确保飞行安全.

    作者:王惠贤;单清;李洁;黄桂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应用流程图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应用流程图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96例病人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对100例病人遵照流程图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应用流程图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李德霞;宋葆云;张俐;牛红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在手足口疫病防治中外援医疗队护理组的工作方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手足口疫病外援医疗队护理组的工作方法.方法 迅速组成医疗队护理组,确定外援护理组工作职责.严密实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对手足口疫病的疾病认知及急救技能培训.同时加强信息沟通与反馈,抓好安全管理,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共同参与救治患儿351例,其中危重患儿22例,无死亡病例,未发生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为当地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技术培训5次,床边示范指导11次.结论 外援医疗队护理组对疫区支援帮带,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救治成功率有积极作用.

    作者:王红;谢坤;高莉丽;贾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肿瘤患者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综述了肿瘤患者沟通的影响因素,提出对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干预,重视护患沟通,提高沟通技巧,增加护理人力资源以及多无文化沟通等促进护患交流的对策,以提高临床护十与肿瘤患者的沟通技巧.

    作者:李彤;吴正瑛;车咏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S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改善病人住院环境,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方法 对病区环境进行现场调查评估,运用6S活动的常用方法(目视管理,定置管理)定期对病区环境、护上仪容仪表、药品管理,办公室管理、表格书写、摹础护理、仪器设备、治疗室管理、服务态度、护理安伞10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结果 护理质量平均分由原来的82.17分上升至91.96分,病人满意度由85.15%提高到93.97%.结论 6S管理是创建和维护良好医院环境、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竞争力的一种有效管理方法.

    作者:杨明莹;古启启;袁慧云;李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医院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中医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推动中医护理专业的发展.方法 成立培训管理机构,规范培训内容、时间、方式、考核内容等.结果 第1批专科护士培训后通过率72.73%;在公开刊物发表护理论文56篇;6名护士获校级以上科研立项;1名护士获科技成果三等奖.结论 以继续教育的形式培养专科护士切实可行.

    作者:张广清;庄平;邱定荣;罗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合同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合同护士主要工作压力源及常用的应对方式.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北京市某医院的101名合同护上进行调查.结果 合同护上工作压力平均水平为(2.78±0.53)分,排在首位的压力源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其巾频繁更换班次、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为乇要的压力源;合同护十常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工作压力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 合同护士压力程度高,医院管理者应允分认识合同护士的上作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促使合同护上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工作压力.

    作者:向艳君;赛冬红;马伟光;时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产后家庭功能与初产妇及其配偶角色适应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产后初产妇及其配偶角色适应情况,探讨家庭功能与其角色适应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问卷凋查法对初产妇及其配偶各79名进行调查.结果 初产妇及其配偶家庭功能较好者各20名(25.32%),初产妇角色适应好者50名(63.29%),其配偶角色适应好者48名(60.76%).初产妇家庭功能与角色适应呈正相关(P<0.05).结论 应充分发挥家庭功能的作用,使初产妇及其配偶尽快地适应新角色.

    作者:郝桂兰;赵金珍;杨捷;王德慧;陆虹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系统化应急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 构建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专业组-护理综合应急技能指导小组-科室急救小组4级培训管理模式.采用集中理论培训、模拟训练等方式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应急培训,并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订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对其应急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 护士应急流程执行合格率、急救操作水平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在急救过程中的各个子过程执行时间均较培训前明显缩短.结论 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应急培训,并将其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欧阳素琴;叶贞;邓风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手术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国外手术审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包括过程监测、过程干预、流程重组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对比国内手术室管理现状,认为手术室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建议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手术排班,实施过程管理和多部门协同监管.

    作者:郝梅;王彩云;王雅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设立护理组长实施外科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索在分层级管理中设立护理组长对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民主测评,理论技术考核设立护理组长岗位,制订护理组长工作职责并严格考评.结果 设立护理组长后调动了护上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科室护理质量指标全部达到优秀.结论 设立护理组长是护理分层级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

    作者:徐永丽;葛梅;梁景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设立护理质量督导专家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督导专家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做法.方法 制订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及评分标准,进行随机抽查,并将检查内容进行统计、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落实问题解决情况.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综合满意度.结论 完善了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可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杨松兰;高立群;杨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及对策

    从社会角度、职业角度、管理角度、个人因素、人际关系等方面综述了精神科护士心理压力的相关因素,并建议从个人层面、组织层面和社会层面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其工作压力,以增强其身心健康,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康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了解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进行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记忆门诊就诊的患者进行调查,问卷选用Beeker自我护理能力自评量表、日常活动能力量表及认知功能评定量表.结果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均分为(91.24±20.61)分,与痴呆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日常活动能力、认知能力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显著相关(P<0.01).结论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高.接近正常人水平.且受多因素影响,护理干预时应关注个体差异.

    作者:杨莘;张亚荣;张睿;冯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脊柱结核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脊柱结核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疾病认知程度调查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68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脊柱结核患者的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常模(P<0.05),而面对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受年龄、文化程度、对疾病认知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社会支持程度的影响(P<0.01或P<0.05).结论 脊柱结核患者对疾病多采用回避和屈服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根据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正性引导,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作者:蒋海兰;刘海容;于梅;闫静;刘向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临床健康教育组长工作手册的设计和应用

    目的 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落实,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方法 设计临床健康教育组长工作手册,聘任临床健康教育组长,各科室按要求对健康教育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并记录;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检查、评估并反馈,实行统一评分管理.结果 通过临床实践,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普及率、知晓率及护上健康教育能力.结论 临床健康教育组长工作手册的应用促进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管理,提高了临床健康教育组长的执行力.

    作者:徐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开展孕期训练班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孕期训练班对孕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4名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名.观察组接受孕期训练班的课程培训,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培洲前后比较两组孕妇保健知识及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自我监护知识、孕期营养等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剖宫产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开展孕期洲练班能帮助孕则全面掌握围生期保健知识,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牛彩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