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与效果

陆伟玲;邢桂霞

关键词:护理,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摘要:目的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组织体系,重视素质教育,加强措施实施,严格监控管理.结果 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由实施前的5.98%下降至实施后的3.49%,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实施前的91.11%上升至实施后的97.91%.结论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电子病案应用的安全问题与对策

    电子病案(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是将传统的纸张病案完全电子化,用电子设备储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患者医疗记录[1],EMR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保证病案书写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同时,提高了医疗质量.由于受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制约,电子病案应用中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李俊;高录涛;王晓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对大批量骨折伤员的护理管理方法与体会

    目的 探讨大批量地震伤骨折伤员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 修改工作制度和流程,针对短时间内收治大批量伤员,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合理分工,就地培训,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心理护理等.结果 短时间内完成了大量的手术准备及配合工作,未发生术后感染及与护理有关的并发症,无护理纠纷发生.结论 医疗队发挥专科护理特点,与当地医院合作,保证了大批量骨折伤员的救治.

    作者:吴淑华;张志敏;蔡伟平;陈华宾;何丽;熊德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实施状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荆门市115名在职社区护士健康教育的方法 和内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社区护士采用的健康教育方法 中多的是就诊时面对面咨询,占60.87%;少的是宣传机构撰写健康教育材料,占1.74%.健康教育内容多的是控烟教育,占56.52%;少的是精神卫生,占17.39%.与健康教育内容有关的是职称.结论 社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王桂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应对甲型H1N1流感前期预防的病区护理组织管理

    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可能在伞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暴发流行的威胁,我科按照医院统一部署.结合传染病专科医院工作特点,从本病区实际出发,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成立培训领导小组,进行理论与操作训练;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严格工作规程,为应对疫情做好了充分准备.

    作者:宋雪艾;于燕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泰山市三级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 凋查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护理人员及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泰山市三级医院的610名临床护理人员,从护理人员、病人和管理者3个方面分析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①护士对实施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低,认为个性化教育及全员参与意识差、积极性低.②病人重治疗轻预防、知识需求低.③管理者对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健康教育评价体系.结论 管理者重视健康教育,完善管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护士履行健康教育职责的潜力.

    作者:王靖;杨朝霞;辛杰;徐凌忠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传染病专科医院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组织机构建设

    目的 探讨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紧急应对措施.方法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治小分队,按应急预案采取集中授课和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培训,成立感染控制组.切实有效地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并实行规范化管理措施.结果 接诊的25名医学观察病例中,均在12 h内完成了排查、诊断和治疗.结论 应急状态下,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是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作者:王蕻馨;安丽;任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士随专家出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新的全程糖尿病教育模式,满足门诊患者的需求.方法 由随专家出诊的糖尿病教育护士接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根据不同情况制订教育计划,实施个性化教育.结果 实施后门诊患者的遵医行为优于实施前(P<0.05或P<0.01).对就诊的满意度提高(P<0.05).实施后门诊人数增长至1 464人次/年.患者复诊率增加.结论 糖尿病教育护士随专家出诊的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门诊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依从性,提升糖尿病教育护士角色认同,优化就诊程序.

    作者:何晶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临床护士离职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对广州市7所医院的944名注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愿4个方面.结果 影响离职意愿因素有组织承诺(β=-0.340)、年龄(β=-0.264)、工作满意度(β=-0.140).结论 影响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因素依次为:组织承诺、年龄、工作满意度.

    作者:柯彩霞;林爱华;刘琼慧;谢碧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下丘脑错构瘤行为异常患儿的安全防护

    目的 探讨下丘脑错构瘤行为异常患儿的护理措施,防止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方法 观察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下丘脑错构瘤行为异常患儿的临床表现,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建立安伞管理制度,对患儿家长进行安全教育,规范护理人员行为规范.结果 16例行为异常患儿中发生攻击性行为毁物1例,过分活跃患儿从病房走失1例,其他患儿均无意外发生,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0%.结论 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可以预防患儿发生意外伤害.

    作者:张颖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外宾门急诊病历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的频繁合作,外宾患者越来越多,外宾门诊是我国对外医疗行业的窗口,体现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和保护医息双方的合法权利,确保病历的完整和妥善保管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我院制订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秋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某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相关知识的认识.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526例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26例社区居民中,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筛查有所认识者219例,占41.63%;每年定期参加体检者151例,占28.70%;文化程度高者对疾病认知较高.结论 社区居民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应加强社会宣传工作,使其认识到定期筛查的重要性,实现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池迎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我院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护理组织与管理

    目的 探讨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护理组织管理方法.方法 启动应急预警快速响应机制,合理调配使用有限的人力资源.做好区域内隔离,使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积极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果 190例病人进行发热医学观察,确诊病例3例、疑似病例l例,病人无并发症发生,对医疗护理工作满意度达100.00%.实现了病人零死亡、医院内病人零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结论 科学管理和健全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在医院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春梅;刘小冬;张宏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理本科毕业生科研实践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毕业生在科研过程中所遇的困难和收获,从而为提高科研带教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在查阅文献、咨询专家的摹础上,设计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应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对在我院完成毕业科研训练的10名护理本科毕业生进行小组访谈;对所得资料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通过科研训练,学生明晰了科研设计的过程,科研论文书写能力得到提高;双向导师在科研训练指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数同学感觉在选题、统计学方法 、论文撰写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指导老师给予帮助.结论 双向导师具有优势互补的作用;科研训练中应加强选题和论文撰写的训练与指导;注重对学生早期科研能力的培养.

    作者:袁秀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警示案例教育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护理安全教育系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方法 建立警示案例教育系统,成立警示案例管理小组,对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将案例描述、分析、改进建议以统一格式从医院网站发送到各个护士工作站,由各个护理单元组织学习、讨论.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及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建立警示案例教育系统,可以使护理不良事件信息资源共享,达到护理安全教育和管理目的.

    作者:孙秀杰;王玉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原因分析及防护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医疗锐器伤发生时段、发生率、损伤原因及护防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对180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医疗锐器伤127名,占总调查人数70.56%.锐器伤发生时间:10:00~12:00为64人次,占50.39%;8:00~10:00为20人次,占15.75%;14:30~16:30为16人次,占12.60%.护龄≤5年组护理人员与>10年组人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与主管护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锐器伤多发生在护理工作相对集中的上、下午高峰时段,且常见于操作中、后时段.护理管理者要重视对锐器伤高发时段的管理,以降低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

    作者:孔云;赵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组织体系,重视素质教育,加强措施实施,严格监控管理.结果 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由实施前的5.98%下降至实施后的3.49%,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由实施前的91.11%上升至实施后的97.91%.结论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陆伟玲;邢桂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影像检查时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接受影像检查时的安全隐患,探讨检查时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患者接受影像检查时发生意外.方法 改善环境设施,制订安全管理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应急措施,加强辅诊护士培训等.结果 精神疾病患者意外发生率降低;临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由干预前80.00%提高到97.97%.结论 对精神疾病患者在影像检查时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预防意外发生.

    作者:张萍;蔡红霞;巴特尔;郭翠英;陈永红;李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规范化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的运用及效果

    目的 规范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强化血标本的质量控制.方法 对全院不合格血标本、差错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归纳.规范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在临床进行培训、试点,应用完善并在全院推厂‘使用.结果 不合格标本率显著降低,杜绝差错,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与检验科关系改善.结论 规范血标本采集送检流程可有效提高血标本质量.

    作者:任定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老年肿瘤患者佳输液方式的选择与体会

    目的 研究适合老年肿瘤患者的佳输液方式和管理方法,提高静脉输液管理效能.方法 根据血管条件、病程进展、日输液总量、日输液频次及液体性质选择输液方式,确定每种输液方式的质量标准.结果 降低了患者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发乍率;降低了静脉炎及输液过程对患者活动的影响;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输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科学地选样输液方式可大限度保护老年肿瘤患者的血管,提高输液质量.

    作者:王晓媛;侯惠如;白云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区域化管理模式在病房五常法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区域化管理模式在病房五常法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五常法质量控制小组;划分区域;制订区域化的五常法管理检查及评分标准并实施.结果 得满分(100分)科室数目增多,90分以下科室明显减少(P<0.05).实施前后治疗室、急救车、护士站、病房、污物间、更衣室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库房杂物问、医生办公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区域化管理模式应用到病房五常法管理中能客观评价五常法实施效果,节省资源,持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李艳敏;李秋屏;黄红友;邝星驰;朱伟丽;康向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