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槲皮素对膀胱癌细胞BIU-87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刘旭;印重任;吴万瑞;李远伟;卢强;李卓

关键词:槲皮素, 膀胱癌, BIU-87细胞, 侵袭, 凋亡
摘要:目的 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膀胱癌细胞BIU-87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人膀胱癌细胞BIU-87,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实验观察膀胱癌细胞BIU-87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hIAP-2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 槲皮素可有效抑制BI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P<0.05),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槲皮素作用于膀胱癌细胞BIU-87后可促使其凋亡(P<0.05),且hIAP-2和MMP-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槲皮素可抑制膀胱癌细胞BIU-87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促使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AP-2和MMP-2蛋白表达有关.
肿瘤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致严重不良反应13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患者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所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2017年5月1日湖南省肿瘤医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收到的rhG-CSF不良反应报告,筛选有效病例,并对上报病例进行提取、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1例;12例为皮下注射给药,1例为静脉滴注给药;76.92%的患者为预防性用药,且主要为使用高骨髓抑制风险药物的乳腺癌化疗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均为大肠杆菌发酵来源的国产品种,主要累及的系统-器官为呼吸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胃肠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等,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为胸闷、呼吸困难、多汗、腹痛等.有2例大肠杆菌来源的rhG-CSF(非格司亭)过敏患者再次使用糖基化的rhG-CSF(来格司亭)未发生过敏反应.结论 rhG-CSF为生物制剂,易发生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严密监护.对于大肠杆菌发酵来源的rhG-CSF(非格司亭)过敏患者,可尝试使用糖基化的rhG-CSF(来格司亭).

    作者:符一岚;曹丽芝;龚倩;谌赟;付滢舟;黄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华蟾素改善结直肠癌疼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华蟾素胶囊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化疗,治疗组加用华蟾素胶囊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缓解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2% (30/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13%(18/46)(P<0.05);治疗组疼痛完全缓解率和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34.78%(16/46)、78.26%(3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04%(6/46)、50.00%(23/46)(P<0.05);治疗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1.30%(19/46)、50.00%(23/4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57%(32/46)、73.91%(34/46)(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疗效显著,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杨宏;韩震;何敏;武家;邹晓宏;张翠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TP方案新辅助化疗对上皮性卵巢癌ERCC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检测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液中ERCC1-mRNA表达水平,分析新辅助化疗方案对ERCC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EOC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5例采用TP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细胞减灭术治疗的EOC患者作为实验组,40例采用细胞减灭术前未行新辅助化疗的EOC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液中ERCC1基因表达.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ERCC1表达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ERCC1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ERCC1基因相对表达量为(5.9±3.1),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7.6±2.3)个月,对照组为(17.1±2.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12个月进行临床疗效分析,实验组有效率为51.4%,对照组为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铂类药物新辅助化疗可能诱导ERCC1基因表达增加,提高EOC瘤患者的临床获益.

    作者:杨飏;莫生娣;罗嘉;侯世敏;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晚期肺癌患者放化疗疗效及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对比两种放化疗方式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探究放化疗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序贯放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检测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年龄、性别等9个因素与患者医院感染的关系,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6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P<0.05).实验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TNM分期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24.00%(24/100),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50.00%(12/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陪护感染、白细胞、血清白蛋白及抗菌药物使用有显著相关性(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抗菌药物(OR=2.769)、住院时间>2个月(OR=2.704)、侵入性操作(OR=2.630)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相较于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对晚期肺癌的近期疗效更佳;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降低晚期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

    作者:刘滔;王少龙;文峰;何小平;巫道琳;李亚军;周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肿瘤患者应用透析联合缬沙坦的效果及其对生存时间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肿瘤患者应用透析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透析治疗,研究组应用透析联合缬沙坦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肾功能指标和5年内生存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贫血、高血压、铝中毒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显著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内生肌酐水平显著提高,且研究组提高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3年内、5年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肿瘤患者应用透析联合缬沙坦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肾功能,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高希;王爽;屠恩玲;贾艳红;王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卡铂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效果及对患者VEGF和NF-κBP65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者应用卡铂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核因子NF-κBP65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RB患者68例(68只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贝伐单抗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卡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VEGF和NF-κBP65的表达.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瘤体大径以及瘤体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球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白细胞数量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EGF和NF-κBP65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B患者应用卡铂治疗有利于改善视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抑制VEGF和NF-κBP65表达.

    作者:曹婷;陈彬;武犁;陈樱;王晓雄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槲皮素对膀胱癌细胞BIU-87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膀胱癌细胞BIU-87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人膀胱癌细胞BIU-87,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法实验观察膀胱癌细胞BIU-87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hIAP-2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 槲皮素可有效抑制BIU-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P<0.05),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槲皮素作用于膀胱癌细胞BIU-87后可促使其凋亡(P<0.05),且hIAP-2和MMP-2蛋白的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槲皮素可抑制膀胱癌细胞BIU-87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促使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IAP-2和MMP-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刘旭;印重任;吴万瑞;李远伟;卢强;李卓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行手术治疗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抗感染、伤口换药、术后引流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持续48 h.比较干预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水平、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TNF-α及hs-CRP水平以及胃肠道相关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TNF-α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肠梗阻,腹胀、腹痛及胃肠蠕动减弱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后使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减少儿茶酚胺分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胃肠道相关并发症.

    作者:苑汐子;党长宁;孙凤伟;王永;张喻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数字化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导丝定位精准治疗乳腺触诊阴性病变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乳腺触诊阴性病变(NPBL)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4例行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治疗的NPBL患者穿刺定位、手术切除及病理结果.结果 184例NPBL患者中,182例(98.91%)穿刺成功,2例穿刺失败.182例穿刺成功者中,乳腺癌占17.58%(32/182),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导管内癌24例;不典型增生占1.10%(2/182);良性病变占81.32%(148/182),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瘤12例,乳腺纤维腺瘤50例,分叶状肿瘤1例,乳腺病85例.良性病变及不典型增生患者均行乳房病变切除术;32例乳腺癌患者中,2例行乳房肿瘤切除术,8例行乳房单纯切除术,2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后再次摄片显示病变完全切除.结论 乳腺钼靶引导下三维立体定位精准切除NPBL安全、可靠,有助于提高早期乳腺癌检出率,改善预后,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吴旦平;张红丹;汪波;商江峰;苏文捷;陈颖;顾芯烨;宋佳;孙凯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胸腔灌注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患者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本院肿瘤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胸腔灌注奥沙利铂,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胸腺肽.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临床获益、毒副反应、免疫力和炎症反应改善情况以及生存期.结果 研究组客观有效率(RR)和临床获益率(CBR)分别为88.33%和8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和61.67%(P<0.05);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8.33%(P<0.05),两组均为I~II级,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研究组CD3+、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4~6月、7~9月、10~12月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胸腺肽胸腔灌注可明显改善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免疫力和炎症反应,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改善其生存质量.

    作者:吕希俊;邓海英;周凡;王晓东;余超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噬在结直肠癌发生及防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进化高度保守的溶酶体依赖的自身降解途径,对于维持细胞稳态有着重要作用.这一过程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有着密切联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双向作用,并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潜在的防治新靶点.本文就近年来自噬与结直肠癌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孙悦;曹海龙;姜葵;王邦茂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恩度耐药的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恩度耐药的大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低氧诱导因子α(HIF-1α)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肿瘤科采用恩度联合化疗药物治疗的大肠癌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对恩度耐药的情况分为耐药组(85例)和敏感组(75例).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中VEGF和HIF-1α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中Survivin、LTEM1、Hes1以及ASPP2和PTEN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耐药组患者血清VEGF(388.14±43.03)和HIF-1α(160.65±35.84)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组患者的VEGF(220.18±61.34)和HIF-1α (124.69±27.53)水平(P<0.001).耐药组患者癌基因Survivin、LTEM1和Hes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敏感组患者(P<0.001),耐药组患者ASPP2和PTEN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敏感组患者(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对恩度耐药预测贡献价值大的是VEGF和HIF-1α,其预测的OR值分别为7.352(95% CI: 2.348~23.024,P=0.001)和2.409(95% CI: 1.166~4.978,P=0.018).结论 恩度耐药的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和HIF-1α表达上调,二者的表达水平对恩度耐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作者:李川;付倩梅;全柳霞;黄慧;周辉;吴明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联合血清CA125、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评估多层螺旋CT(MSCT)联合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同时期在本院就诊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45例作为肺部良性病变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健康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MSCT扫描并对血清中CA125、CYFRA21-1进行检测,分析比较上述检测结果在NSCLC诊断与分期分型中的价值.结果 NSCLC组患者共检出中央型肿瘤36例、周围型肿瘤48例,阳性检出率为84.00%.NSCLC组患者血清中CA125、CYFRA21-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其中腺癌患者CA12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鳞癌患者,而CYFRA21-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鳞癌患者(P<0.05).MSCT、CA125、CYFRA21-1单项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00%、42.00%、48.00%和94.44%、92.22%、95.56%;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4.00%,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特异度为91.11%,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联合CA125和CYFRA21-1能明显提高NSCLC的检测敏感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案.

    作者:王婷;马惠文;王东林;余慧青;王思雄;王恩文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IL-6、CCL-18表达情况对乳腺癌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IL-6、CCL-18表达情况对乳腺癌临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2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乳腺良性病变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CCL-18水平,比较三组及乳腺癌组不同临床分期血清IL-6、CCL-18水平,并探讨IL-6、CCL-18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意义.结果 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病变组血清IL-6、CC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乳腺癌组血清IL-6、CCL-18水平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患者血清IL-6、CCL-18水平随临床分期的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血清IL-6水平在TNM分期晚期(Ⅲ~Ⅳ)、淋巴结转移、Ki67≥20%、ER阳性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L-18水平在TNM分期晚期(Ⅲ~Ⅳ)、Ki67≥20%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CCL-18在乳腺癌中呈高表达,可提示患者病情恶化,预后差,并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张晔;石海英;赵德芳;王震霞;张雅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给药时间对口腔鳞癌患者DCF方案所致毒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时间对口腔鳞癌患者DCF方案所致毒性的影响,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8月于我院就诊并经病理学诊断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天大约10:00左右输注氟尿嘧啶,仅第1天18:30左右输注多西他赛和顺铂.对照组第1天早餐后输注多西他赛、顺铂,每天使用微量输液泵输注氟尿嘧啶.统计第7天时患者的血液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WHO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两组患者在基线时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化疗开始后第7天与基线时对比,所有患者均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恶心等不良反应,而血小板减少、肌酐增加、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较少.实验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经过调整的日间使用氟尿嘧啶及多西他赛和顺铂晚间给药的DCF化疗方案可更有效地减少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作者:李永红;於海军;柯元;李伟;杨峥嵘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鼻腔肿瘤术后应用顺铂化疗患者行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鼻腔肿瘤术后应用顺铂化疗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及对其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鼻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鼻腔肿瘤术联合顺铂化疗的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鼻腔肿瘤术联合顺铂化疗的基础上加强个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护理前后生存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鼻腔肿瘤术后应用顺铂化疗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满意度.

    作者:张楠;彭洪;石增霞;杨青;苏永霞;王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胃癌患者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重症感染的实践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CRE)重症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胃癌患者肠梗阻术后CRE所致的腹腔感染合并败血症,调整治疗方案,关注围术期营养支持及患者的药学监护.结果 该患者多次调整抗感染方案,先后予以美罗培南联合磷霉素、替加环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效果欠佳.临床药师更改抗感染方案为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合氨曲南治疗,并建议加强营养等支持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CRE重症感染应以联合治疗为主,常见方案为以替加环素、多黏菌素或美罗培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本案例采用替加环素及美罗培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失败,可能为产金属酶菌株,对于此类菌株建议选用氨曲南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

    作者:何鸽飞;孙吉;肖群林;刘晓慧;凌丽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镇痛药物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患者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镇痛药物缓释片(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镇痛效应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7例恶性肿瘤伴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A 组(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9例和 B 组(给予硫酸吗啡缓释片)48 例.比较 A、B 两组镇痛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B 两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 93.9% 和 9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便秘、排尿困难、乏力嗜睡,其中A组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相当,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李秋萍;郑礼平;王卫;王德文;段晓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吉西他滨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吉西他滨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采用吉西他滨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60例)及综合护理组(60例).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病情观察、耐心讲解、饮食指导),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树立患者信心,观察生命体征防止感染).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状态的变化,检测SAS、SDS、PSQI和QOL的变化.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PSQI评分显著降低,QOL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综合护理组较常规护理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吉西他滨治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蔡明;宁宁;林小燕;周倩;苟菊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STIM1基因干扰对人直肠癌SW837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STIM1基因干扰对人直肠癌SW837细胞增殖、凋亡及体外迁移的影响,以期为直肠癌临床防治及药物研发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采用STIM1干扰慢病毒转染人直肠癌SW837细胞,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STIM1的干扰效果,分别采用MTT法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STIM1干扰慢病毒转染后,干扰组SW837细胞STIM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增殖、体外迁移能力均显著减弱(P<0.05);干扰组SW837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STIM1干扰促进SW837细胞凋亡与上调caspase-3、Bax蛋白,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结论STIM1基因干扰可抑制人直肠癌SW837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体外迁移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朱文博;佘明金;李桂芝;胡宏霞;段婷梅;程蒙蒙;简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肿瘤药学杂志

肿瘤药学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厅

主办:湖南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