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军;邓龙龙
目的:探讨急救120在紧急医疗救援中的重要性.方法:从2014年1月1日起,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选出急救中心派出的急救车抢救病人数100例,与非专业人员(病人家属、路人)送往医院抢救病人数100例.具体分为车祸重伤、心肌梗死、晕厥、农药中毒四大类,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四种紧急突发情况抢救成功率二者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救120在紧急医疗救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临床救援中,应该加强急救知识,优化急救120的服务,真正发挥120的作用.
作者:王虎;顾迎东;秦晓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癌供血动脉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肺癌患者术前CTA检查,对肺癌供血动脉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术前行CTA检查与行增强CT检查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CTA与DSA两种影像检查方法显示肿瘤供血动脉数量及管径大小.结果:CTA能清晰显示支气管动脉(BA)或体动脉向肿瘤供血.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行CTA检查组要少于行增强CT检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SA造影显示BA管径大小与CTA一致,但在显示数量上DSA不如CTA.结论:CTA能对肺癌供血动脉做出准确判断,对手术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王兴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机体创伤的影响差异,为临床甲状腺手术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临床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成了传统手术组和腔镜手术组,两组患者各44例.传统手术组给予普通外科甲状腺手术治疗,腔镜手术组给予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指标和治疗后的相关机体应激反应指标等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1)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且组间差异显著;(2)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各项应激反应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腔镜手术能够有效的改善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是在患者机体创伤应激反应方面与传统手术较为相似.
作者:张菠;冷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比超声与钼靶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在不同直径乳腺肿块诊断价值的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通过病理确诊151例乳腺肿瘤(159个病灶),所有病例均进行了超声和钼靶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者在不同直径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和钼靶BI-RADS分类检查对于小于1cm及非肿块型的病变钼靶BI-RADS分类较超声的准确性高,对于直径1cm~2cm的肿块诊断准确性较一致,大于2cm的肿块超声BI-RADS分类较钼靶准确性高.结论:超声与钼靶BI-RADS分类系统对不同直径的乳腺肿块各有优势.
作者:赵青;纪甜甜;赵献萍;翟虹;牟洋;苏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MRI诊断髌骨内外侧支持带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本院髌骨内外侧支持带损伤患者40例,其中30例为髌骨内侧支持带损伤,10例为髌骨外侧支持带损伤,均接受MRI扫描,分析变现特点以及诊断价值.结果:30例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患者中2例Ⅰ度损伤,有22例Ⅱ度损伤,有6例Ⅲ度损伤;股骨附着部位出现损伤的患者有10例,出现率为33.33%;髌骨附着部位受损的患者有18例,出现率60%;10例外侧支持带损伤患者中10例患者中没有Ⅰ度损伤,8例为Ⅱ度损伤,2例为Ⅲ度损伤.结论:通过进行MRI检查可以将髌骨内外侧支持带损伤的表现特点准确显示出来,髌骨内、外侧支持带的解剖因素是导致髌骨外脱位的重要原因.
作者:郎岩;王勇;霍丙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持续性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采取的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在腹膜透析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护理,参照组(25例)患者进行采取腹膜透析常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规范洗手率为92.0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56.00%,差异明显(P<0.05),参照组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00%和44.00%,均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00%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及每日尿量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徐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急性附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普外泌尿烧伤科确诊的38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诊断,总结其诊断效果与优势.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显示,病变位于左侧者21例,位于右侧者13例,位于双侧者4例;存在附睾尾部增大者25例,弥漫性增大者7例,头部增大者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急性附睾炎中诊断效果确切,有助于清晰显示附睾结构、大小、形态等,同时可直观患者病变处血流动力学表现,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依据,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白蓉;韩静;魏云;周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X线在高校学生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某高校体检学生4785名,对所有学生进行综合性检查后被确诊为肺结核有25名,并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分析X线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结果.结果:在24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经X线胸片检查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1.67%,其中原发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100%,继发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90.9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100%,结核性胸膜炎型诊断准确率为80.00%.结论:应用X线在高校学生肺结核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也会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发生,需联合其他检测手段共同检测,整体而言,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
作者:刘忠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关于螺旋形胫骨骨折,应用影像学方法确诊疾病的探讨.方法:选取33例来我院进行骨折疾病诊断与预后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X线检查,以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CT检查下的所有患者,确诊率较高,较之于x线检查,数据差异大,有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手段在临床骨折疾病的确诊中,应用价值较高,误漏诊率较低.
作者:曹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情况,为临床医学提供诊断经验,帮助患者尽快确诊,接受专业医学治疗.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资料120例,作为此次试验探究的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三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并对这三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试验,将三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彩色多普勒超声(US)组、MRI组以及US联合MRI组(也称为联合组),US组30例患者采取US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测,而MRI组则采用MRI的检测形式检查患者身体,US联合MRI组患者采取US联合MRI的检测形式.一段时间检测结束之后,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分析和比较得出有效结论.结果:对患者进行US联合MRI检查的患者乳腺癌患者其确诊率为93%,明显高于US组以及MRI组的78.9%和88.7%.而且对患者进行MRI的检查形式其奇特异度明显高于进行UD检查的患者,二组的数据结果分别为88.0%和64.0%.而且采用MRI检查的形式其误诊率也明显低于US组,两组数据分别为12.0%和36.0%.而联合治疗组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都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检测方式的其他两组.联合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7%、88.0%、93.0%,而US组这三者的数据分别为87.0%、64.0%、78.9%,MRI组这三者的数据分别为89.1%、88.0%、88.7%.结论:采用US联合MRI检查的形式对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度性和准确度,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式所带来的准确率更高,有利于帮助乳腺癌患者尽快确诊,进行专业医学治疗,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蒋凯峰;单海燕;王秀坛;杨雪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设58例于我院接受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样分两组,即对照组29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基础宣教护理,分析组29例则予以术后针对生活质量问题展开健康教育,由术后展开专业量表调查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对比两组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在干预前显示,分析组悲观与抑郁情绪、造口自理能力不足、日常生活影响大、社会活动能力降低、性功能障碍等维度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经干预后可见,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恢复中,早起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促进治疗预后.
作者:冯婷;吴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T定向软通道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进行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T定向软通道穿刺术组(43例)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43例),采用SPSS19.0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术后3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CT定向软通道穿刺术(以下称穿刺组)手术时间(45.2±7.1)h、住院时间(13.3±4.9)d明显短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术组)的(129.3±10.1)h和(21.4±6.3)d,穿刺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和脑积水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术组,穿刺组术后3月ADL分级明显优于手术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在老年高血压脑患者中应用CT定向软通道穿刺术,可以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张忠;曹显宇;罗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的成效.方法:选取宫颈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是在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对于全部的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同时统计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对患者展开三个月时间的观察,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是96.77%;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是1~5min之间,平均时间是(2.5±0.5)min.所有的患者没有产生术中大出血、休克的现象,以及术后没有产生感染问题病例.结论:对于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方案,可以获得到良好的成效,而且安全性更高,因而值得在治疗期间大量的应用.
作者:邓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螺旋CT与DWI技术应用于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诊治的50例肺部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在接受病理检查前均接受螺旋CT检查及DWI检查,对比分析不同影像学技术对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螺旋CT与DWI对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WI对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均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WI检查发现恶性病变患者ADC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查及其ADC值用于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其诊断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均优于螺旋CT检查,可作为肺部良恶性病变早期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延军;崔阿娜;李连霞;张延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超和经腹部彩超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5例):选择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疾病诊断;观察组(35例):选择经阴道彩超+经腹部彩超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终就两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3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完成疾病诊断后,表现出疾病误诊以及疾病漏诊的患者例数均为1例,诊断符合率为94.29%;对照组3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完成疾病诊断后,表现出疾病误诊以及疾病漏诊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例以及4例,诊断符合率为80.00%;同对照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断符合率(80.00%)对比,观察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断符合率(94.29%)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超+经腹部彩超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诊断符合率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提高,从而对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做出保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检查,包括常规平扫以及增强检查.记录患者MRI检查一般特性、病灶信号强度特征、肿瘤强化特征.结果:经MRI检查,50例患者共81个病灶,病灶位置多靠近脑脊液,单发病变率62%,多发病变率38%,病灶囊变坏死率12.35%,出血率8.64%;相较于正常脑灰质,82.72%的病灶于T1WI序列、72.84%的病灶于T2WI、71.60%的病灶于T2-FLAIR呈等信号,87.65%的病灶出现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团块状或结节样强化病灶发生率为79.01%,明显强化率83.95%.结论:颅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具有病灶位置靠近脑脊液、信号强度接近于脑灰质、弥散受限、强化明显等较为明显的磁共振成像特征,有助于临床诊断与鉴别.
作者:李连霞;张延军;崔阿娜;张延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尿碘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6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同期60例甲状腺正常者(参照组),抽取所有入选对象的空腹晨尿,选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含量,分析尿碘水平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尿碘水平不受性别、年龄影响,(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尿碘中位数为156.2ug/L、甲状腺癌为150.1ug/L;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癌尿碘水平与参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中淋巴转移患者的尿碘水平,比无淋巴转移患者更高,(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和碘营养相关性较低,高碘和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甲状腺恶变应控制碘盐摄入量.
作者:莫慧;李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者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48例患者,均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就诊时间段:2016年1月开始,2017年1月停止.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两组,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实行不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计算出相关性χ2、t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清总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总蛋白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田建军;邓龙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接受MRI增强扫描和X线钼靶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7年7月本院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和X线钼靶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MRI增强扫描诊断准确率为97.14%,X线钼靶扫描准确率为81.43%,P<0.05;70例患者联合接受MRI及钼靶X线诊断确诊数准确率为100%.结论:MRI增强扫描和X线钼靶用于诊断早期乳腺癌均有良好价值,联合两种方法一起诊断能够明显提升诊断准确率,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郎岩;霍丙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约占子宫肉瘤的30%~40%,在临床上发病率低,早期超声表现无特异性,容易误诊,笔者于近日误诊1例为子宫粘膜下肌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清雅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