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威
目的:评估脂肪肝患者治疗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宣教,基于此,观察组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随访1年后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率90.0%(45/50)、治愈率70.0%(35/50)与对照组71.11%(32/45)、62.22%(28/45)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治疗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价值显著,即可提升患者治愈效果,并促进其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张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在治疗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6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宫腔镜检查、可视下病灶摘除、病理检查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增生症83例,子宫内膜息肉86例、宫腔粘连21例,子宫内膜炎40例,子宫粘膜下肌瘤8例,子宫瘢痕处憩室16例,宫内节育器8例,子宫内膜癌2例.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及宫颈管的形态结构,明确异常子宫出血者的病变部位,同时可疑部位行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
作者:周勤英;李巧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在脑肿瘤术前语言皮质定位以及臂丛损伤后上肢及手对应脑皮质区域功能改变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3例主侧板球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和27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同时选择15例正常人员作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2月—2017年4月间来院诊疗、体检人员.采用R-fMRI对患者进行扫描,比对相关结果.结果:L-fMRI敏感度为42.9%,R-fMRI为57.1%.L-fMRI特异度为68.8%,R-fMRI为93.8%.B组患者右侧手运动区与辅助运动区连接系数为(0.257±0.062),明显低于左侧系数值,且B患者整体系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人员,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fMRI针对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语言皮质功能定位的敏感度较低,但能够对全臂丛根性撕脱患者脑皮质重塑过程进行监测.
作者:杨晓菲;乔一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病情观察在放射科CT检查流程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600例住院患者,对其病情进行观察总结,并将观察分为检查前、检查中与检查后三个阶段,同时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严格的护理方案与个体化的病情观察方式,观察病情的CT扫描结果.结果:检查前、检查中与检查后的观察项目分别为3项、4项与3项,护理人员依据相应的观察项目为患者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论:将病情分类进行观察能够有效的确保CT检查的顺利进行,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检查效率.
作者:王思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腹部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输卵管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分别经腹部全面扫查后再经阴道进行进一步扫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37%,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4.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误诊2例,漏诊0例,经腹部超声误诊5例,漏诊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提高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率,误诊漏诊率低.
作者:谷娜;高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L-C、SBP、DBP降低(P<0.05).两组HDL-C增加(P<0.05).观察组TG、TC、LDL-C、SBP、DB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DL-C、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黎兴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与于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的总数量为68例,本次研究中,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和诊断,然后将其检查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该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就检查结果的准确率而言,良性甲状腺瘤诊断准确率为95.23%,恶性甲状腺瘤诊断准确率为96.1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差距不明显,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不成立(P>0.05);在血流分布、回声、边界钙化、纵横比以及声晕方面,良性甲状腺瘤和恶性甲状腺瘤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的时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与病理检查相近,这就表明,该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因此,该诊断技术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于临床诊断工作当中.
作者:蔡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实验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当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哇尕朵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对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牙周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护理,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认知率比对照组患者高出20.00%,经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牙周病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采用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可以加深患者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作者:王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急性附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普外泌尿烧伤科确诊的38例急性附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诊断,总结其诊断效果与优势.结果:本组38例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显示显示,病变位于左侧者21例,位于右侧者13例,位于双侧者4例;存在附睾尾部增大者25例,弥漫性增大者7例,头部增大者6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急性附睾炎中诊断效果确切,有助于清晰显示附睾结构、大小、形态等,同时可直观患者病变处血流动力学表现,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依据,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白蓉;韩静;魏云;周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睡眠剥夺30小时对健康年轻医生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运用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对30名健康的年轻医生在正常的睡眠状态下以及30h的睡眠剥夺之后的磁共振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在睡眠剥夺的前后全脑功能与双侧的海马种子区域的连接变化.比较睡眠剥夺前后工作记忆任务测试结果.结果:同睡眠剥夺之前对比,在30h的睡眠剥夺之后:双侧的海马种子部位主要同右侧的后扣带回呈现正功能的连接;同双侧的中央后回则呈现负功能的连接.结论:对健康的年轻医生实施30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者的学习以及记忆能力能力受到影响.
作者:郭玉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48例慢性胃炎病人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早晚温服.比较两组治疗4周病情缓解率;药物发挥作用时间、hp根除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病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发挥作用时间、hp根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肯定,有助于根除幽门螺杆菌,且药物起效快,症状改善更明显,可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晓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化疗粒缺期蚊虫叮咬后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例化疗粒缺期蚊虫叮咬患者.对6例患者采取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并严密关注有无并发症.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6例对护理都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例,另有1例一般满意.经过严格的护理措施后,5例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伤口可见新鲜肉芽长出,都准予出院.另有1例患者患者出院后仍有右下肢疼痛感再次入院,当日行B超检查示右小腿皮下弱回声区,诊断右胫后脓肿,给予经脓肿切开引流术,继续抗生素预防,定时换药.结论:化疗后中性粒缺乏期患者免疫力极度低下,如出现合并感染患者应给予严谨的治疗措施和适当的护理措施,应给予隔离性保护措施,密切关注患者T、P、R、BP以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郝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CT检测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同时采用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标本与癌组织旁正常组织标本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结果:肺癌患者的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测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海明;李志彬;齐学红;马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患者时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共计选取48例患者,均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就诊时间段:2016年1月开始,2017年1月停止.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两组,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实行不同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组间数据,计算出相关性χ2、t数值.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清总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总蛋白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确切.
作者:田建军;邓龙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手术治疗.方法:随机抽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0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就开腹穿孔缝合修补术治疗(对照组,n=30)与腹腔镜下行穿孔缝合修补术治疗(观察组,n=30)对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腹穿孔缝合修补术来说,腹腔镜下行穿孔缝合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章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检测的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1年4月—2017年5月,所有患者都采用超声进行检测,然后采用CT进行排查,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彩超检测后,检测出阳性患者19例(79.16%),后期经CT检测后,阳性患者19例(100.00%),故采用彩超对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病情的检测率为100.00%.结论:采用超声对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患者进行检测,检测的准确率较高,对动脉瘤的治疗有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高蓉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接诊且治疗后证实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86例,通过数学随机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在治疗前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在治疗前对病情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冠心病误诊和漏诊例数、病情治疗前诊断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水平、冠心病诊断操作时间.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冠心病诊断的误诊和漏诊例数分别仅为1例和2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和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病情治疗前诊断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水平达到93.0%;高于对照组的67.4%,组间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诊断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技术对病情实施诊断,可以有效减少病情误诊和漏诊例数,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度,缩短疾病诊断操作时间,为治疗争取等多的有效时间.
作者:何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试探索使用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折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和由此总结出的临床经验.方法:从本院自2012年6月—2016年8月所接诊的相关病症患者中选取200名患有创伤骨科四肢骨折的患者作为抽样对象,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00名患者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00名患者使用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数据,比如手术时间、具体出血量、相关并发症等进行严格记录比较,总结实验所得出的经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在(21.52±3.61)分钟,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大约为(273.61±27.56)毫升,患者切口长度(1.49±0.57)厘米,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2.63±3.49)天,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大致为21.95%,各项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法在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时,比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健康体征,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大力推行.
作者:林昊;任红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直肠癌手术前T分期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9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观察MRI检查在直肠癌手术前T分期当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手术当中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诊断为直肠癌患者,MRI检出的有78例患者,诊断符合度为97.5%.N0期、N1期、T1期、T2期、T3期、T4期检出率与病理组织学检出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检出诊断采用MRI检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直肠癌T分期准确度,有利于给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军;张可名;孙世元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