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分析

周晓媚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 慢性胃炎, 应用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8月48例慢性胃炎病人分组.对照组给予普通西医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泻心汤早晚温服.比较两组治疗4周病情缓解率;药物发挥作用时间、hp根除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病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发挥作用时间、hp根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肯定,有助于根除幽门螺杆菌,且药物起效快,症状改善更明显,可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设58例于我院接受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样分两组,即对照组29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基础宣教护理,分析组29例则予以术后针对生活质量问题展开健康教育,由术后展开专业量表调查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对比两组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在干预前显示,分析组悲观与抑郁情绪、造口自理能力不足、日常生活影响大、社会活动能力降低、性功能障碍等维度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经干预后可见,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恢复中,早起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促进治疗预后.

    作者:冯婷;吴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睡眠剥夺30小时对健康年轻医生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睡眠剥夺30小时对健康年轻医生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运用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对30名健康的年轻医生在正常的睡眠状态下以及30h的睡眠剥夺之后的磁共振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在睡眠剥夺的前后全脑功能与双侧的海马种子区域的连接变化.比较睡眠剥夺前后工作记忆任务测试结果.结果:同睡眠剥夺之前对比,在30h的睡眠剥夺之后:双侧的海马种子部位主要同右侧的后扣带回呈现正功能的连接;同双侧的中央后回则呈现负功能的连接.结论:对健康的年轻医生实施30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者的学习以及记忆能力能力受到影响.

    作者:郭玉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螺旋CT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15例确诊为合并肺部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行X线检查和螺旋CT检查,计算并对比两种影像学检查下阳性检出率,比较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下,阳性检出4例,阳性检出率为26.67%,螺旋CT检查下,阳性检出10例,阳性检出率为66.67%,螺旋CT的阳性诊断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螺旋CT对艾滋病患者进行肺部感染的诊断,其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查,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李水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颞叶癫痫海马硬化定侧的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分析颞叶癫痫海马硬化定侧的质子磁共振波谱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颞叶癫痫海马硬化者为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IEDs以及临床表现,分为双侧颞叶癫痫组(B-TLE)32例,左侧颞叶癫痫组(L-TLE)48例,右侧颞叶癫痫组(R-TLE)34例.另外择取同期间来我院接受健康检查人员40例为对照组,开展EEG和MRI检查,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右侧组相比,左侧组的海马体积缩小更为明显,右侧组的海马体积缩小比对照组小.双侧组比对照组小,但和左侧组以及右侧组相比,组间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右侧海马体积为(2.541±0.251)cm3,左侧为(2.364±0.243)cm3,P<0.05.95%CI为-0.255cm3~0.609cm3,DHF为(0.178±0.230)cm3对照组两侧NAA/(cr+cho)差值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95%CI为0.74~0.92.癫痫者内,112例两侧的NAA/(cr+cho)值比对照组低,P<0.05.当双侧差值在0.04以上时,1H-MRS定侧检出率和符合率相对较高.海马1H-MRS显示出的生化变化明显比海马体积测量敏感性更强,P<0.05.结合海马1H-MRS结果定位价值比海马体积准确性更强.结论:1H-MRS可以MRI发现海马体结构异常之前,测定出神经元代谢变化以及受损情况,将其应用于术前定位,有着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关于研究社区手术治疗老年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社区手术在治疗老年阑尾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阑尾炎患者3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15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67%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0%低P<0.05.结论:老年阑尾炎患者采用手术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能有效的去除病灶,值得推荐常规使用.

    作者:吴志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薄多层螺旋CT与脑灌注成像在颅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超薄多层螺旋CT与脑灌注成像在颅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诊治的2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伤后6h内对患者行超薄多层螺旋CT(MSCT)与脑灌注成像(CTP)检查,并于2~3d后进行MSCT复查,回顾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两种检查结果显示,CTP对于脑挫裂伤、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等诊断效果优于MSCT(P<0.05);CTP病灶周围的低灌注区域要大于MSCT(P<0.05).结论:应用CTP诊断颅脑损伤,诊断效果更可靠,且能反映患者的脑组织灌注情况,优于超薄MSCT.

    作者:陈诏;涂忠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本院进行乳腺癌筛查检查的6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使用乳腺B超的20例患者设为A组,将使用钼靶检查的20例患者设为B组,将使用乳腺B超联合钼靶检查的20例患者设为C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诊断准确几率.结果:A、B、C三组患者在经过检查后诊断准确率分别为55.00%、60.00%、90.00%,A、B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诊断准确率高于A、B两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乳腺B超和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筛查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但两者联合使用后其诊断准确率可显著提高.为此,在乳腺癌筛查中应推荐乳腺B超联合钼靶检查.

    作者:焦瑞爽;王品;李丽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RI诊断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实验分析利用MRI诊断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取了我医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的患者利用常规的超声检查的方式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采用MRI进出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后,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准确率高达92%,且可对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清晰的显示,而对照组的患者准确率仅有60%,两组差异明显(P<0.05),可进行比较.结论:MRI诊断盆腔囊性占位病变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可清晰的显示患者的病变情况,对于临床治疗有非常大的意义,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杨兵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诊断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并按不同诊断方式分为CT组与MRI组,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结果:MRI组诊断准确率为94.29%(66/70),显著高于CT组(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来说,MRI检查用于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更高准确率.

    作者:胡迎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增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62%与对照组78.57%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QTd、QTcd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选择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可进一步改善不良症状,降低QT间期离散度,临床治疗价值较高.

    作者:徐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T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和肝脏肿瘤在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在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及肝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接受的72例肝脏病变患者依据病变类型分为分成肝脏血管瘤组(LH组)、原发性肝癌组(PHC组)、转移性肿瘤(MLU组),对患者进行灌注CT检查,比较三组患者占位病灶实质部分及正常肝脏实质灌注参数(HBF、HBV、PS、HAF、MTT).结果:病变实质区参数显示,HBF、HAF上PHC组灌注参数要比其余两组高,PHC组与LH组在HBV上明显要比MLU组更高,MTT上PHC组要比LH组与MLU低.正常肝实质参数,HAF上PHC组要比LH组、MLU组更高,MTT上PHC组比LH组及MLU组低.结论:临床上,可以借助CT灌注成像获得参数值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肿瘤.

    作者:于林丛;翟秀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结直肠肿瘤术前分期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经过临床诊断为原发性结直肠肿瘤的38例患者,对结直肠肿瘤采用相控阵表面线圈,实施行手术前的MRI检查,对T1FSE,T2FRFRE序列进行应用,然后用行手术后的病理结果和淋巴结转移等进行对照,评价肠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结果:在诊断结直肠癌总体准确率上为91.67%(33/36),过诊断率为8.33(3/36).对于评价结直肠癌周围淋巴转移方面,MRI的敏感度达到了73.7%(14/19),准确度为72.22%(26/36),特异度为70.58%(12/17).结论:MRI能够比较全面的对区域淋巴结等情况进行评价,而对于评判肠壁肿瘤浸润上,其的准确率也非常的高,而对于评判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上,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加强.

    作者:冯长明;徐慧慧;官皓天;霍英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经B超引导穿刺治疗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B超引导穿刺治疗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9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术治疗,观察组予B超引导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排卵恢复正常时间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月经及排卵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率就及排卵率均高于对照组,再手术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B超引导穿刺治疗可有效缩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月经及排卵恢复正常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崔阿娜;张延军;李连霞;张延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析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

    目的:探究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原的分布和耐药情况,为老年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治提供有效借鉴.方法:对7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作检测(细菌培养)试验(药敏)对其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获得病原菌164株,被分离出120株(以G-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药敏试验结果为: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对青霉素、氨卡青霉素均有较强的耐药性,对第三代头孢素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等敏感率较高.结论:在老年呼吸道感染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是常见的主要病原菌,其它的病原菌还有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这些病原菌都有比较广泛的耐药性.

    作者:梁菲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成像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在心血管疾病中多层螺旋CT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MRI诊断方式,研究组采取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准确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中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阙永盛;杨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X线在高校学生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X线在高校学生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某高校体检学生4785名,对所有学生进行综合性检查后被确诊为肺结核有25名,并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分析X线在肺结核诊断中的结果.结果:在24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经X线胸片检查得到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1.67%,其中原发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100%,继发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90.91%,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诊断准确率为100%,结核性胸膜炎型诊断准确率为80.00%.结论:应用X线在高校学生肺结核诊断中准确率较高,也会出现漏诊或误诊情况发生,需联合其他检测手段共同检测,整体而言,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值得推广.

    作者:刘忠武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进行观察,探究分析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70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在观察组中则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强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观察发现,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主要可分为咳嗽咳痰、舌后坠、呼吸遗忘、喉痉挛、水肿、呕吐反流误吸以及呼吸抑制,而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采用加强护理干预的情况下,可显著降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顺利度过麻醉复苏期,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庆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彩超、CT平扫与增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彩超、CT平扫以及增强CT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6例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分别采取彩超、CT平扫与增强CT检查,观察急性胰腺炎的阳性率和重症胰腺炎的检出率.结果:CT平扫检查、增强CT扫描检查急性胰腺炎阳性率(94.74%、97.37%)均高于彩超检查(84.21%)(P<0.05),CT平扫、增强CT扫描检查急性胰腺炎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增强CT扫描检查的检出率(42.32%)高于CT平扫(26.32%)、彩超检查11.84%,CT平扫检查率高于彩超检查,有差异(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诊断应用彩超、CT平扫与增强CT检查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联合应用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王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测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产程监护和护理对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产妇数量为47例,采用产程监测以及心理护理结合分娩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产妇经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以及分娩护理之后,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产中出血量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且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在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治疗期间,采用产程监测以及心理护理和分娩护理,有助于帮助产妇缓解分娩带来的疼痛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吴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LEEP刀治疗宫颈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的成效.方法:选取宫颈疾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范围是在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对于全部的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情况进行观察,同时统计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对患者展开三个月时间的观察,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是96.77%;手术所需要的时间是1~5min之间,平均时间是(2.5±0.5)min.所有的患者没有产生术中大出血、休克的现象,以及术后没有产生感染问题病例.结论:对于宫颈疾病患者实施LEEP刀治疗方案,可以获得到良好的成效,而且安全性更高,因而值得在治疗期间大量的应用.

    作者:邓志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