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测与护理效果观察

吴吉

关键词:疤痕子宫再妊娠, 阴道分娩, 产程监测, 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产程监护和护理对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产妇数量为47例,采用产程监测以及心理护理结合分娩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产妇经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以及分娩护理之后,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产中出血量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且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在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治疗期间,采用产程监测以及心理护理和分娩护理,有助于帮助产妇缓解分娩带来的疼痛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四肢骨折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试探索使用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折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和由此总结出的临床经验.方法:从本院自2012年6月—2016年8月所接诊的相关病症患者中选取200名患有创伤骨科四肢骨折的患者作为抽样对象,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00名患者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00名患者使用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数据,比如手术时间、具体出血量、相关并发症等进行严格记录比较,总结实验所得出的经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在(21.52±3.61)分钟,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大约为(273.61±27.56)毫升,患者切口长度(1.49±0.57)厘米,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2.63±3.49)天,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大致为21.95%,各项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法在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时,比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健康体征,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大力推行.

    作者:林昊;任红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探究MRI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情况,为临床医学提供诊断经验,帮助患者尽快确诊,接受专业医学治疗.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资料120例,作为此次试验探究的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三组,每组人数均为30例.并对这三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试验,将三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彩色多普勒超声(US)组、MRI组以及US联合MRI组(也称为联合组),US组30例患者采取US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测,而MRI组则采用MRI的检测形式检查患者身体,US联合MRI组患者采取US联合MRI的检测形式.一段时间检测结束之后,对比三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分析和比较得出有效结论.结果:对患者进行US联合MRI检查的患者乳腺癌患者其确诊率为93%,明显高于US组以及MRI组的78.9%和88.7%.而且对患者进行MRI的检查形式其奇特异度明显高于进行UD检查的患者,二组的数据结果分别为88.0%和64.0%.而且采用MRI检查的形式其误诊率也明显低于US组,两组数据分别为12.0%和36.0%.而联合治疗组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都明显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检测方式的其他两组.联合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7%、88.0%、93.0%,而US组这三者的数据分别为87.0%、64.0%、78.9%,MRI组这三者的数据分别为89.1%、88.0%、88.7%.结论:采用US联合MRI检查的形式对乳腺癌患者的疾病诊断具有更高的特异度性和准确度,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式所带来的准确率更高,有利于帮助乳腺癌患者尽快确诊,进行专业医学治疗,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蒋凯峰;单海燕;王秀坛;杨雪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测与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应用产程监护和护理对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产妇数量为47例,采用产程监测以及心理护理结合分娩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产妇经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以及分娩护理之后,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产中出血量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且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在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治疗期间,采用产程监测以及心理护理和分娩护理,有助于帮助产妇缓解分娩带来的疼痛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吴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手外科手术的研究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中采用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综合评估该神经阻滞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神经阻滞方式,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完成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种神经穿刺阻滞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神经阻滞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成功率和镇痛时间明显大于对照组,而神经阻滞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就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分析,观察组神经阻滞前后未有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发生显著变化P<0.05有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完成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手术操作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而且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长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李伟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半髋关节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用在本院接受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的患者平均分组,即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首选的治疗方案为半髋关节置换术,而研究组则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对比对照组,研究组的数值较低(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比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此法值得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承齐;刘彩霞;吕国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尿碘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尿碘水平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选2015年7月—2017年3月本院接收的6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实验组);同时选同期60例甲状腺正常者(参照组),抽取所有入选对象的空腹晨尿,选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含量,分析尿碘水平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尿碘水平不受性别、年龄影响,(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尿碘中位数为156.2ug/L、甲状腺癌为150.1ug/L;甲状腺良性结节、甲状腺癌尿碘水平与参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尿碘水平和甲状腺良性结节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癌中淋巴转移患者的尿碘水平,比无淋巴转移患者更高,(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和碘营养相关性较低,高碘和甲状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甲状腺恶变应控制碘盐摄入量.

    作者:莫慧;李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盐酸莫西沙星的合成及结构

    将莫西沙星母核作为起始原料,通过硼酸酯活化、烃化、酸解可有效合成盐酸莫西沙星,经高分辨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盐酸莫西沙星进行结果分析.

    作者:王婧涵;孙靖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探讨

    目的:研究与分析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00例糖尿病患者,随后按照标准对这5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这500例患者均前往我院眼科进行眼科常规体检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连影术检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DR的分期,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临床前期、非增生期以及增生期.临床前期有患者165例,非增生期有患者196例,增生期有139例,随后观察三个时期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以此来观察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在DR的三个时期,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三个时期的患者的甘油三酯指标的数值均比正常标准高.三个时期的患者的总胆固醇的异常率差异明显(P<0.05),其他指标的数值的异常率差异不明显(P>0.05).且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在不同时期均表现出异常情况,且随着患者的病情的严重性而改变.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时候应该注意血脂代谢的变化.

    作者:卓悦;蔡霞;马清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探讨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超和经腹部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超和经腹部彩超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所有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35例):选择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疾病诊断;观察组(35例):选择经阴道彩超+经腹部彩超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疾病诊断;终就两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3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完成疾病诊断后,表现出疾病误诊以及疾病漏诊的患者例数均为1例,诊断符合率为94.29%;对照组35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完成疾病诊断后,表现出疾病误诊以及疾病漏诊的患者例数分别为3例以及4例,诊断符合率为80.00%;同对照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断符合率(80.00%)对比,观察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断符合率(94.29%)提高程度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超+经腹部彩超方法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诊断符合率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提高,从而对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做出保证.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总结健康教育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设58例于我院接受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样分两组,即对照组29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基础宣教护理,分析组29例则予以术后针对生活质量问题展开健康教育,由术后展开专业量表调查方式,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对比两组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差异.结果:在干预前显示,分析组悲观与抑郁情绪、造口自理能力不足、日常生活影响大、社会活动能力降低、性功能障碍等维度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经干预后可见,分析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恢复中,早起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促进治疗预后.

    作者:冯婷;吴萍萍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脂肪肝患者治疗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及价值评估

    目的:评估脂肪肝患者治疗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宣教,基于此,观察组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随访1年后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相关知识知晓率90.0%(45/50)、治愈率70.0%(35/50)与对照组71.11%(32/45)、62.22%(28/45)相比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治疗中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的价值显著,即可提升患者治愈效果,并促进其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张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RI诊断AIDS合并脑弓形体病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AIDS合并脑弓形体病的MRI成像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6月—2017年5月AIDS合并脑弓形体病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成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5例患者的MRI成像均显示异常病灶,对病变检出率为100%.15例患者中2例为脑实质单发病灶,7例在基底节区,2例在脑桥,4例在小脑半球.侵犯大脑皮髓交界区11例,有明显占位征像4例.MRI平扫病变表现多样化,其中11例表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水肿灶,水肿灶内见T2WI结节状等信号或混杂信号.结论:MRI成像对AIDS合并脑弓形体病病灶十分敏感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对病灶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岳叶洼团;熊春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行超声联合C型利钠肽检测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行超声联合C型利钠肽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100例经手术证实为新生儿颅内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采用单纯超声进行检查(单纯超声组),另外对患儿采用超声联合应用血浆及脑脊液C型利钠肽检测(联合检查组),全程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检出率,同时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的检测结果.结果:联合检查组的检出率为98.00%,单纯超声组的检出率为82.00%(P<0.05);早产儿的C型利钠肽阳性率高于足月儿(P<0.05).结论: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方面,采用超声联合C型利钠肽检测方法,能够提高其检出率,临床应用意义大,值得推广.

    作者:吕丽娜;王淑兰;闫学爽;孟国英;唐建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跟骨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跟骨骨折的治疗应通过X线片和CT扫描结合Sanders分型对骨折情况进行评估,确定骨折位移大小,严重程度,骨折周边软组织受损情况等,以尽力恢复患者跟骨解剖结构及功能为原则.近年来随着对跟骨结构认识的提高及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各种治疗方案均已在临床中采用,并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本文综述了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和近年来的临床进展.

    作者:徐帆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静息态fMRI在脑功能皮质定位及脑功能重塑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fMRI)在脑肿瘤术前语言皮质定位以及臂丛损伤后上肢及手对应脑皮质区域功能改变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3例主侧板球脑胶质瘤手术患者和27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同时选择15例正常人员作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的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2月—2017年4月间来院诊疗、体检人员.采用R-fMRI对患者进行扫描,比对相关结果.结果:L-fMRI敏感度为42.9%,R-fMRI为57.1%.L-fMRI特异度为68.8%,R-fMRI为93.8%.B组患者右侧手运动区与辅助运动区连接系数为(0.257±0.062),明显低于左侧系数值,且B患者整体系数值均低于对照组人员,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fMRI针对脑胶质瘤手术患者语言皮质功能定位的敏感度较低,但能够对全臂丛根性撕脱患者脑皮质重塑过程进行监测.

    作者:杨晓菲;乔一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的76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其诊断结果.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76例患者中,其中由动脉硬化导致者70例,由大动脉炎导致者6例.轻度动脉狭窄32例,中至重度动脉狭窄者35例,动脉闭塞者9例.45例患者为非完全性盗血综合征,31例患者为完全性盗血综合征.且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法比较诊断结果基本一致,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明确诊断多数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病因及病变部位,可检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有效评估患者的盗血程度,可作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朱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RI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诊疗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MRI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2例多发性肌炎患者和32例皮肌炎患者进行分析,均行MRI诊断检查,分析检查结果,总结诊疗经验.结果:64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患者中,MRI存在异常者占60例.异常表现包括:肌肉萎缩脂肪浸润7例,皮下软组织水肿12例,肌筋膜炎11例,肌肉炎性水肿56例,治疗后,54例复查MRI好转,炎性水肿有所吸收.结论:MRI作为一种有效检查手段,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侯睿宏;张莉芸;薛登峰;马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乳腺X线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检查与乳腺X线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资料.结果:超声、乳腺X线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77.3%和90.7%.结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简便、价廉,超声在肿块型乳腺癌诊断准确率较高,乳腺X线对钙化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若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丁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诊断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并按不同诊断方式分为CT组与MRI组,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结果:MRI组诊断准确率为94.29%(66/70),显著高于CT组(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来说,MRI检查用于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更高准确率.

    作者:胡迎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睡眠剥夺30小时对健康年轻医生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睡眠剥夺30小时对健康年轻医生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运用磁共振成像的技术对30名健康的年轻医生在正常的睡眠状态下以及30h的睡眠剥夺之后的磁共振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在睡眠剥夺的前后全脑功能与双侧的海马种子区域的连接变化.比较睡眠剥夺前后工作记忆任务测试结果.结果:同睡眠剥夺之前对比,在30h的睡眠剥夺之后:双侧的海马种子部位主要同右侧的后扣带回呈现正功能的连接;同双侧的中央后回则呈现负功能的连接.结论:对健康的年轻医生实施30小时的睡眠剥夺,实验者的学习以及记忆能力能力受到影响.

    作者:郭玉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