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兵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价值,以便选择适宜的辅助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异位妊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9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腹部和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种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异位妊娠患者中,经腹部超声检查准确诊断71例,诊断准确率为78.89%;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诊断81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两种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诊断过程中,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腹部超声,临床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辅助检查手段,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客观全面的临床资料,切实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异位妊娠患者.
作者:荀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CT在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及肝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接受的72例肝脏病变患者依据病变类型分为分成肝脏血管瘤组(LH组)、原发性肝癌组(PHC组)、转移性肿瘤(MLU组),对患者进行灌注CT检查,比较三组患者占位病灶实质部分及正常肝脏实质灌注参数(HBF、HBV、PS、HAF、MTT).结果:病变实质区参数显示,HBF、HAF上PHC组灌注参数要比其余两组高,PHC组与LH组在HBV上明显要比MLU组更高,MTT上PHC组要比LH组与MLU低.正常肝实质参数,HAF上PHC组要比LH组、MLU组更高,MTT上PHC组比LH组及MLU组低.结论:临床上,可以借助CT灌注成像获得参数值鉴别诊断肝脏血管瘤与肝脏肿瘤.
作者:于林丛;翟秀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直肠癌肠旁淋巴结CT图像相关影像学量化分析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月148例疑似为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CT检查,并和术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相关结果.结果: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转移者共计40人.经CT证实淋巴结转移共计22人.病理证实无淋巴转移的108例病患中,经CT证实30人无淋巴结转移.CT在非转移组以及转移组淋巴结检出率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就淋巴结检出率而言,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论何种标准区分两组淋巴结,均能发现转移以及非转移淋巴结,单纯以大小为标准,区分淋巴结情况,证实两者重叠.转移性淋巴结中,密度均匀性不佳.非转移淋巴结中,密度均匀性强.前者密度比后者高,P<0.05.非转移淋巴结异质性为0.2224,明显比转移性淋巴结的0.3036异质性低,P<0.05.转移性淋巴结边缘毛粗糙,分形维为1.1345,非转移性淋巴结边缘光滑度高,分形维为1.089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直肠癌淋巴结有无转移情况虽说存在重叠,但非转移淋巴结以及转移淋巴结在密度、分形维数以及异质性参数钻从存在差别.全面分析CT检查淋巴结分形维数、规格、异质性以及维度,可全面替身个CT直肠癌判断淋巴结转移准确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曲博;李海明;张翔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00例糖尿病患者,随后按照标准对这5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这500例患者均前往我院眼科进行眼科常规体检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连影术检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DR的分期,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临床前期、非增生期以及增生期.临床前期有患者165例,非增生期有患者196例,增生期有139例,随后观察三个时期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以此来观察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在DR的三个时期,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但是三个时期的患者的甘油三酯指标的数值均比正常标准高.三个时期的患者的总胆固醇的异常率差异明显(P<0.05),其他指标的数值的异常率差异不明显(P>0.05).且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在不同时期均表现出异常情况,且随着患者的病情的严重性而改变.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进行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时候应该注意血脂代谢的变化.
作者:卓悦;蔡霞;马清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CT定向软通道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差异,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进行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CT定向软通道穿刺术组(43例)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组(43例),采用SPSS19.0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颅内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术后脑积水发生率、术后3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等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CT定向软通道穿刺术(以下称穿刺组)手术时间(45.2±7.1)h、住院时间(13.3±4.9)d明显短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术组)的(129.3±10.1)h和(21.4±6.3)d,穿刺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和脑积水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术组,穿刺组术后3月ADL分级明显优于手术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相比,在老年高血压脑患者中应用CT定向软通道穿刺术,可以显著提高血肿清除率,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作者:张忠;曹显宇;罗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乳腺肿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经过病例学诊断之后,根据肿瘤性质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良性组(29例)和恶性组(2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超声进行诊断和检查.结果:在微钙化、内部回声不均匀、回声衰减、边界不清晰等特征以及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评分方面,恶性组和良性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良性组肿块SR值为(2.53±0.98),恶性组肿块SR值为(5.76±2.74),通过比较可知,良性组显著低于恶性组,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参数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其可以通过对肿瘤组织微血管评估,获取诸多信息,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高斌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关节镜进行检查,实验组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不同检查方式,对照组中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诊断结果准确率与实验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诊断中,检查准确率较关节镜检查结果准确率略低,但差异不明显,具有一定准确性.
作者:周红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CT检测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同时采用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标本与癌组织旁正常组织标本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结果:肺癌患者的多种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测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海明;李志彬;齐学红;马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应用产程监护和护理对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为本次研究对象,产妇数量为47例,采用产程监测以及心理护理结合分娩护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产妇经过护理人员的心理护理以及分娩护理之后,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产中出血量较少,仅有3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且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在疤痕子宫再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治疗期间,采用产程监测以及心理护理和分娩护理,有助于帮助产妇缓解分娩带来的疼痛感,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分娩的安全性.
作者:吴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应用CT与MRI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70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并按不同诊断方式分为CT组与MRI组,比较两组诊断准确性.结果:MRI组诊断准确率为94.29%(66/70),显著高于CT组(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来说,MRI检查用于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具有更高准确率.
作者:胡迎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康复科应用护理管理方式临床实施的疗效评价.方法:我院在2015年10月开始在中医康复科中进行层级管理理念护理,从层级划分、制度落实、培训考核方面进行管理,比较在实施层级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后,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升高,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制度落实、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文件书写得分上均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层级护理管理前护理满意度为75.0%,在实施后护理满意度为91.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结论:中医康复科开展层级护理管理,不但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还可提升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患者康复护理.
作者:张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化疗粒缺期蚊虫叮咬后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6例化疗粒缺期蚊虫叮咬患者.对6例患者采取相关治疗和护理措施并严密关注有无并发症.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6例对护理都比较满意,非常满意5例,另有1例一般满意.经过严格的护理措施后,5例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伤口可见新鲜肉芽长出,都准予出院.另有1例患者患者出院后仍有右下肢疼痛感再次入院,当日行B超检查示右小腿皮下弱回声区,诊断右胫后脓肿,给予经脓肿切开引流术,继续抗生素预防,定时换药.结论:化疗后中性粒缺乏期患者免疫力极度低下,如出现合并感染患者应给予严谨的治疗措施和适当的护理措施,应给予隔离性保护措施,密切关注患者T、P、R、BP以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郝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在成人头颅检查中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52例颅脑所描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应用降低球管mAs方式,将正常剂量扫描作为对照组,将低剂量扫描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具体应用成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扫描图像的质量比对照组稍微低一点,可解剖细部结构和图像信息都满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评价标准无明显的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吸收剂量指数为33.56mGy,对照组的吸收剂量指数为59.66mGy,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成人颅脑进行检查时,应用64排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的诊断成效十分明显,使辐射剂量有效减少,并降低辐射的损害程度,保证了扫描图像的质量,并降低不良事故的发生率,值得广泛采纳与推广.
作者:尚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别运用钼靶X线、彩超对乳腺癌病人实施诊断检查,并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显示和诊断效果情况.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0月间收入并实施诊疗的乳腺癌病人中选择75例为调研对象,对其分别实施钼靶X线、彩超两种筛查检测方式,继而对照评价两者检测效果情况.结果:彩超对乳腺癌病人实施检测的肿块显示率97.33%、诊断正确率97.33%,误诊(漏诊)率2.67%,钙化组织显示率38.67%;钼靶X线检测的分别是68.00%、78.67%、21.33%、77.33%.彩超肿块显示率、诊断正确率、误诊(漏诊)率显著优于钼靶X线(P<0.05);但彩超钙化组织显示率低于钼靶X线(P<0.05).结论:以钼靶X线、彩超对乳腺癌实施诊断,可体现出各自的优势,彩超能更清楚显示致密型乳腺的肿块,钼靶X线能较有效地发现微小钙化.彩超的检出正确率更高,若遇到难以辨别的疑似病例,需联合多种检测方式开展诊断工作.
作者:李晓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80例肝癌患者(85个病灶),射频消融治疗后给予增强MRI、超声造影、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和常规超声检查,对消融灶的垂直经和大长径进行测量,观察比较测量结果.结果:在消融灶的垂直径、大径、大面积方面,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与常规超声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MRI、超声造影、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能对消融灶边界进行清晰显示,对消融灶大小进行准确判断,能对肝癌射频消融疗效进行准确评价,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真;黄生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试探索使用外固定架在治疗创伤骨折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和由此总结出的临床经验.方法:从本院自2012年6月—2016年8月所接诊的相关病症患者中选取200名患有创伤骨科四肢骨折的患者作为抽样对象,将患者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100名患者使用外固定架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00名患者使用内固定治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数据,比如手术时间、具体出血量、相关并发症等进行严格记录比较,总结实验所得出的经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在(21.52±3.61)分钟,手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大约为(273.61±27.56)毫升,患者切口长度(1.49±0.57)厘米,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为(22.63±3.49)天,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大致为21.95%,各项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法在对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时,比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优势,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健康体征,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大力推行.
作者:林昊;任红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经腹部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输卵管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71例早期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超声诊断仪分别经腹部全面扫查后再经阴道进行进一步扫查,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37%,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4.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误诊2例,漏诊0例,经腹部超声误诊5例,漏诊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提高早期输卵管妊娠的诊断率,误诊漏诊率低.
作者:谷娜;高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检查与乳腺X线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前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资料.结果:超声、乳腺X线及二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3.3%、77.3%和90.7%.结论:超声和乳腺X线检查简便、价廉,超声在肿块型乳腺癌诊断准确率较高,乳腺X线对钙化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若两种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作者:丁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使用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抽取来我院就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0例参与本次研究.对所有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腹部CT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将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作比较.结果:MRCP的检出率与临床病理的检出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腹部CT的检出率与临床病理的检出率作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与临床病理结石直径<8mm的检出率相比较,MRCP的检出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腹部CT的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腹部CT和MRCP诊断,检出率均较高,但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MRCP诊断较优,对于较小的结石MRCP诊断方法可清晰发现.
作者:袁红梅;刘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影像放射技术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首次CT诊断资料和治疗后复查的CT检查资料.结果:100例患儿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轻度脑损伤35例,中度脑损伤43例,重度脑损伤22例.给予本组患儿系统的治疗后,随访CT检查结果显示,轻度脑损伤患儿脑实质低密度影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颅内出血吸收,中度脑损伤患儿中,38例患儿脑实质低密度影范围明显缩小或消失,颅内出血吸收,其余5例患儿病情加重,与重度脑损伤患儿共同演变为脑积水、脑萎缩等严重病变,预后较差.结论:影像放射技术可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评,在改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预后中发挥着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李成威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