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诊断研究

王蕊

关键词:彩色超声多普勒, 乳腺癌, 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女性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应用,为后的临床诊断提供方法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收治的3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照,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对患者进行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31例患者的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图像特征边缘不清晰、低回声、回声不均匀以及后方声衰减等;按照血流等级进行分析0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数分别为4例,7例,11例,10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女性乳腺癌进行诊断分析,可以明显的显示肿块的情况,根据血流特征以及肿块情况等可以较准确的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开展使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论钼靶X射线对单位女性员工年度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钼靶X射线在女性年度健康体检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钼靶X射线对800例35岁以上的女性进行乳腺健康检查筛查,及时提供诊治建议,并对其治疗愈后随访.结果:乳腺增生症631例,良性肿瘤(包括:乳腺纤维腺瘤32例,脂肪瘤28例、错构瘤2例),恶性肿瘤(包括:早期乳腺癌7例,乳腺癌3例).结论:钼靶X射线检查具有无创、简捷、安全、准确性高等特点,是早期筛查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4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T影像学分析

    目的:通过探讨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和CT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40例在2016年住院治疗经血清学检测证实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岁,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支原体肺炎的儿童中,病变表现肺实质浸润为主32例(80.0%),间质浸润为主8例(20.0%),出现肺不张3例(7.5%),伴有胸腔积液6例(15.0%),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12.5%).病变分布以两下肺多见,常累及多个叶段.结论:正确认识小儿支原体肺炎影像表现多样化的特点,能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治和随访提供帮助.

    作者:祁增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检查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10例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研究组)和同期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正常人1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超声特征,和正常人比较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病例超声相关指标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左室心尖部心肌厚度更厚、左室心尖部/后部心肌厚度比值更高、收缩末期左室心尖部心腔面积更小、心尖部心肌增厚率更低、左房内径更长、E/A更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呈现出系列指标异常,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准确率亦较高,通过早诊断早治疗可达到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效果.

    作者:郑学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目的:对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0例.参照组患者施予CT检查,实验组患者施予核磁共振成像仪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准确度、特异性、灵敏度优于参照组患者的,两组数据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MRI检查有效率较参照组的要好(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董政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较对照组72.22%高(P<0.05);两组治疗后12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效果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效果

    目的:探讨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以2015年7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2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腹部B超诊断,而观察组患者实施阴道B超诊断.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1)观察组超声影像更清晰,且能完整客观、真实地呈现患者病灶情况,而对照组临床诊断图像较为模糊,不能完整再现患者病灶情况,容易导致误诊.(2)研究中44例患者中,行阴道B超诊断率达95.45%,而腹部B超检查患者有72.72%,观察组患者超声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阴道B超诊断,提高了患者临床诊断准确率,并为患者治疗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应在临床上采用与推广.

    作者:盛大金;李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剂量辐射在增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低剂量辐射可诱导免疫功能增强,促进机体对肿瘤细胞的杀灭,提高机体对恶性肿瘤的免疫监视,抑制恶性肿瘤的发展与转移,并且极少引起不良反应,可成为近年来免疫抗癌疗法的一种新思路.笔者根据国内外大量参考文献,就低剂量辐射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的治疗机制、临床应用及前景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石鑫珏;李险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阴彩超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的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经阴彩超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7月科室收治的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终得到确诊,手术前对患者先行腹部超声检查,然后对患者行经阴彩超检查,将腹部超声与经阴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经阴彩超在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结果:54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囊性畸胎瘤、卵巢单纯囊肿及黏液性囊腺瘤,分别占:33.33%、24.07%及16.67%;经阴彩超检查确诊率为98.15%,高于腹部超声的92.59%(P<0.05).结论:将经阴彩超用于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中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胜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乳头状肾细胞癌与嫌色细胞肾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在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细胞肾癌鉴别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的的效果.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16例肾癌患者,其中7例患者为乳头状肾细胞癌,9例患者为嫌色细胞肾癌,全部患者都采取多排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诊断效果.结果:将两种肾癌病人ACT值进行比较,比较发现数值差距比较大,在进行基本对比后发现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皮髓质期乳头状细胞癌I型ACT值是(26.41±8.13)Hu,乳头状细胞癌Ⅱ型是(35.52±8.57)Hu,数值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比较显示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在乳头状肾细胞癌和嫌色细胞肾癌鉴别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能够清楚了解患者各项指标数据,值得应用.

    作者:孙志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心肌梗死患者负荷三维超声心动图与冠脉介入治疗结果的对照分析

    目的:对照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负荷三维超声心动图与冠脉介入治疗结果.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择取同期进行心功能检查的40例正常健康者,设其为对照组,为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结果.随后,为研究组患者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次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对照分析心肌梗死患者负荷三维超声心动图与冠脉介入治疗结果.结果:对照组各病变节段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壁厚度等指标均要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心肌存活者33例,心肌未存活者7例,心肌存活者的EF值比术前有了明显改善,而心肌未存活者术前、术后的E F值则改善不甚明显.结论:负荷三维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与冠脉介入治疗结果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吻合性,负荷三维超声心电图可以用于评判冠脉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

    作者:齐玲玲;孙义伟;李东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70例,并将这些患者纳入试验组,同时在同一时间段至我院进行健康体检人群中选取70例健康人群纳入健康组.对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比较心肌梗死三项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射血分数较健康组的指标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均较健康组的指标高,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肌梗死的诊断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检查,其结果显示的效果及临床诊断参考信息的价值显著优于传统心电图检查,且同时具有无痛性、无创性、时间短、准确率高等特点.

    作者:赵国婵;李宏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心电图监护的运用及影响

    心电图(ECG或者EKG),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和无创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对于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电异常情况、做出准确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心电图监护既是一项常规操作,对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应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做出及时的处理,以提高的患者的病症诊断质量.

    作者:刘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变中的磁敏感成像技术的应用探析

    脑血管病在当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脑血管病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的特点,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在医疗设备迅速发展的当前,磁共振成像常规应用于临床,在诊断脑血管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SWI技术利用不同组织间的磁敏感差异,采用完全流速补偿、三维、射频脉冲扰相、高分辨、梯度回波扫描等磁共振成像技术,突出强调出血液代谢产物中的顺磁性物质如脱氧血红蛋白等,对脑血管病特别是微小出血灶更加敏感.本文就SWI扫描方式及其在脑血管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探析.

    作者:刘宝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组织病理确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并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与单纯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比较.结果: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95.45%,单纯高频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72.73%,差异显著(P<0.05),且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对诊断不同类型的阑尾炎符合率也明显高于单纯高频超声诊断(P<0.05).结论:联合应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降低急性阑尾的漏诊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对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行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FEV1、MMV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会英;张新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3D-CTA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2011年2月—2017年4月就诊于本院的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共66例,所有患者常规行三维CT血管成像检查,同时模拟手术入路,术中根据模拟的手术入路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与常规动脉瘤夹闭术在手术时间、围术期并发症、预后等方面进行比较.将3D-CTA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3D-CTA检查准确率与漏诊、误诊的概率.结果:3D-CTA检查诊断准确率与DSA检查诊断准确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6例3D-CTA检查模拟手术入路患者与同期行常规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预后情况比较,3D-CTA模拟手术组明显优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对动脉瘤患者行3D-CTA检查诊断并积极开展手术治疗,能提高动脉瘤的检出率,治愈率,极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率,降低动脉瘤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贾永雄;张丽娟;周鑫川;杨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冲洗在急性哺乳期乳腺脓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哺乳期乳腺脓肿行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冲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214例急性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101例行切口引流法医治)与实验组(113例行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冲洗法医治),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比对对照组,实验组换药次数(2.05±0.63)次、切口愈合时间(12.63±2.35)d等疗效性指标水平均更优,且N R S评分(1.28±0.35)分更低(P<0.05).结论:急性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行超声实时引导下穿刺冲洗法医治可取得良好效果,可被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成;杨晓磊;黄妍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影响研究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的X线鉴别价值分析与医学应用

    目的:研究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应用X线检查的鉴别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19日—2017年9月2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结核结节患者40例和肺内肿瘤结节患者40例,均接受X线平片检查和胸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灶部位和结节形态情况.结果:结核结节组与肺内肿瘤结节组经X线平片检查结果显示病灶部位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节形态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X线平片检查可初步鉴别诊断结核结节、肺内肿瘤结节,联合胸部CT检查可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提高.

    作者:张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对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临床患者487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患者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耐药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的487例重症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共计152例,感染发生率为31.21%.152例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病原菌株66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5株,所占比例高于革兰阳性菌(P<0.05).结论: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以下呼吸道感染为常见,病原菌分布情况显示,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存在明显耐药性,在今后的临床防控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郑太祖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炫速双源CT心周脂肪及心外膜脂肪体积测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CT心周脂肪及心外膜脂肪体积测定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以往4年我院放射科接收的174例CAS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分为两组,阴性组(60例)为测定阴性者,阳性组(114例)为测定阳性者,观察两组心周及心外膜CAS阳性、阴性脂肪体积及冠脉狭窄程度变化.结果:阴性组患者心周及心外膜脂肪体积指数显著低于阳性组(P<0.05);心周及心外膜脂肪体积各冠心病狭窄程度评估各程度指数同期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AS患者心周脂肪体积变化与心外膜变化可影响疾病的发展,指数越高CAS狭窄程度越严重,运用价值显著.

    作者:任燕;吴军;钱伟伟;杨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