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MRI、颅脑CT两种技术应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诊断中临床价值

董娟

关键词:MRI, 颅脑CT, 多发性脑梗死, 老年患者, 诊断
摘要:目的:对比MRI、CT两种技术应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诊断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全部患者均行M R I检查和颅脑C T检查,分析不同发病时间段中脑梗死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不同部位梗死的结果.结果:发病时间<24h、24~72h中M R I诊断脑梗死的检出率(85.71%、92.11%)明显高于CT检查(62.50%、65.79%)(P<0.05);MRI诊断不同部位脑梗死的符合率(88.33%)明显高于CT检查(67.50%)(P<0.05).结论:颅脑CT检查可有效检出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为其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良恶性结节情况,然后应用CDFI对结节内部及周围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测量Vmax、RI及Adler分级.结果:100例患者中12例为甲状腺癌、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4例甲状腺腺瘤.良性结节边界清晰比例、形态规则比例、囊实性比例、有晕环比例均比恶性肿瘤高(P<0.05).恶性结节血流信号丰富比例比良性结节高(P<0.05).恶性结节R I比良性结节高(P<0.05).两组Vmax、低回声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重要价值,其可显著提升临床诊断效果.

    作者:周祖荣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钙化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钙化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经过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根据结节钙化超声表现特点分为不同类型(I型、II型、III型和IV型).分析甲状腺良性及恶性结节之间各种钙化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差异性.结果: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共检出200个良性结节(50个存在钙化)、30个恶性结节(14个存在钙化).恶性结节中I型、I I型率,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恶性结节中I I I型与I V型率,均低于良性结节(P<0.05);I型有2个良性结节、II型有10个良性结节、III型有13个良性结节、IV型有25个良性结节,I型有7个恶性结节、II型有4个恶性结节、III型有3个恶性结节、IV型有0个恶性结节,恶性结节I型钙化所占比例显著高于II型、I I I型和I V型(P<0.05),恶性结节I型与良性结节I型所占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钙化类型的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就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丽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空气比释动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是根据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负参数.作为各级医院诊断常用的医用X射线辐射源.其测量数据的准确直接影响人民的健康安全.为此,对其空气比释动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十分必要.

    作者:付晓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意义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并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纤维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76例来我体检中心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体检的乳腺纤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三级医院确诊后回访,并且所有患者给予高频彩超检查,对乳腺纤维瘤超声表现进行观察,并对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乳腺纤维瘤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病灶成类圆形或者圆形,薄膜完整且边缘清楚,病灶内无血流或者流血较少,病灶后上方回声显著增强.非典型声像图特征为: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边缘较为模糊,存在较大钙化斑点及少量液性暗区,有丰富血流信号.经过高频彩超诊断确诊人数为168例,漏诊人数为3例,误诊人数为5例,与病理结果相比较,诊断符合率为95.45%,结果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乳腺纤维瘤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宣叶飞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CT和MRI在周围型肺癌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CT和MRI在周围型肺癌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5例经病理证实为周围型肺癌患者.据病理等检查结果统计CT和MRI显示周围特性、内部结构的数据.结果:C T对于<3c m周围型肺癌病灶周围特性、内部结构显示优于M R I,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 R I对于3~5c m周围型肺癌病灶周围特性、内部结构显示优于C T,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高分辨扫描技术、MRI技术对诊断周围型肺癌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作者:谭梅媚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比较

    目的:对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特征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56例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差异将其分为青年组24例(≤39)、中年组18例(40~59)和老年组14例(≥60),对所有患者甲状腺均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比三组患者的超声图像回声、SPV和RI.结果:青年组病灶低回声率为1875%,SPV为(31.15±2.15)cm/s,RI为(0.97±0.08)%,这与中年组、老年组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超声图像存在差异,病灶低回声伴微小钙化就是青年患者的主要声像图表现.

    作者:吴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对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腹及经阴道彩超对子宫疤痕妊娠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疤痕妊娠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经腹彩超检查,研究组接受经阴道彩超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孕囊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包块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腹彩超相比,采用经阴道彩超可明显提升孕囊型及包块型子宫疤痕妊娠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林玉涓;黄淑卿;钟逢逍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胎儿心脏超声筛查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产前检查的90例孕妇,经过引产尸解报告以及手术病例学的检查结果证实,参与本次研究的90例胎儿中,存在21(21.11%)例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包括:室间隔缺损7例、法洛四联症6例、房间隔缺损5例以及单心腔3例.对所有孕妇均在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同时给予胎儿心脏超声筛查,观察90例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查结果.结果:行常规超声检查得出的检出率为71.43%,低于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检出率的95.24%.结论:相较于常规超声检查,使用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对提前防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友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诊断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诊断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腹部超声诊断、阴道超声诊断、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检出率.结果:全部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中,病理结果证实异位妊娠、黄体破裂、卵巢囊肿、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急性盆腔炎、其它各有21例、15例、14例、16例、24例、10例;腹部超声诊断检出率为86.0%(86/100),阴道超声诊断检出率为85.0%(85/100),联合诊断检出率为96.0%(96/100),联合检出率均要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阴道超声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超声诊断和阴道超声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中,采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诊断的方式,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注射器和三通阀制备技术(Tessari technique),聚桂醇注射液和空气(或CO2)制作泡沫硬化剂,在DSA引导下硬化治疗80例(92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临床随访6个月,参照CEAP分级及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判断其疗效.结果:在DSA引导下对80例患者(92条患肢)成功实施了下肢静脉曲张的泡沫硬化治疗术,手术成功率为100%.6个月后随访显示:80例患者(92条患肢)显著有效下肢共69条,有效下肢共23条.总有效率为100%.结论:D S 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项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减轻患者痛苦,并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唐育斌;张俊驰;杨连付;刘钰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7年4月到2018年10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对应时间段内选择45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分析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并总结超声应用的价值.结果:超声下可见不孕症患者的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情况,且妊娠患者、未妊娠患者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监测不孕症患者卵泡发育与子宫内膜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亓文秀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膝关节骨挫伤的MR诊断价值与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膝关节骨挫伤患者采用M R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挫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均行MRI检查诊断,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MR影响表现,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60例患者发现骨挫伤病灶71处,其中股骨近段40处,股骨远段14处,腓骨近段7处,髌骨10处;另合并关节囊积液发生率50.70%,合并半月板损伤发生率16.70%,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发生率5.63%,合并内、外侧副韧带损伤发生率8.45%,合并股四头肌腱损伤发生率5.63%,合并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发生率73.24%.M R诊断中,常规T1加权显示95.77%,T2加权显示91.55%,压脂序列显示100.0%.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挫伤患者采用M R诊断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发现骨挫伤病灶的位置,为判断病情提供可靠依据,制定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徐培红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对比.方法:选取50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作为本次讨论的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术前均进行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患者病灶的大直径和平均直径、造影剂到达病灶早和晚时间符合正态分布,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是90.00%,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低10.00%,P小于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的准确率高,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辛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法探讨

    目的:探析胸部数字X射线摄影的质量与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将我县职业病初筛医院纳入的胸部DR正位影像资料作为实践对象,据胸部影像标准进行质量划分,计算占有率.探讨非优质片产生根源,探索提升拍摄质量的方法.结果:DR摄影成像速度较快,检查时间短,成像清晰度较高,信息量较大,合格率较高.结论:利用DR作为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X射线技术结合产物,实现理想后期处理能力,并结合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使影像效果进一步提升,实现X射线诊断控制目标.

    作者:阳建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20例心室颤动患者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心室颤动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发生心室颤动的20例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2例室颤导致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8例室颤虽抢救成功,但病重情况无改善,出院后1~2天内死亡,1例病人出院后3个月后死亡.15例均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出现急性ST段抬高11例,急性ST段压低1例,长QT间期3例,高大U波3例,有6例合并有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动态心电图发现有频发室性心律失常2例.结论:分析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情况,能够尽早预防和诊断患者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从而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韦丽丽;张基业;姚华文;古郑;张年保;许学艺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颅脑超声结合Torch检测结果分析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意义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新生儿室管膜下囊肿的特点与其Torch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我院298例经颅脑超声诊断为室管膜下囊肿的新生儿,并将其Torch八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室管膜下囊肿特点为高回声内小液区的30例,Torch八项IgG、IgM均阴性的2例(2/30),至少一项IgG(+),余IgG、IgM均阴性的26例(26/30),1~2项IgG、IgM阳性,余IgG、IgM阴性的2例(2/30).室管膜下囊肿特点为单个或多个薄壁小液区的268例,T o r c h八项I g G、I g M均阴性的0例(0/268),至少一项I g G(+),余I g G、I g M均阴性的249例(249/268),1~2项IgG、IgM均阳性的,余IgG、IgM阴性的19例(19/268).结论:超声诊断室管膜下囊肿的特点与新生儿Torch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黄帝;尤沛;居燕;钱晴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两种模体在不同扫描模式下CT值的采集校准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模体在同一台CT模拟机上不同扫描模式下CT值的采集校准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利用CIRS062模体与Catphan600模体在同一台CT模拟机和相同的扫描参数上分别获取头部、胸部和腹部模式下的CT值,并将这两种模体在这三种模式下采集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同一定位扫描参数下,两种模体在头部与腹部模式的CT值均无明显差异,但与胸部模式的CT值有明显差异,尤其是在高密度组织处的CT值变化较大.结论:头部或腹部模式下采集的CT值与胸部模式下采集的CT值有明显的区别,在放射治疗中,有必要针对不同部位的肿瘤建立相对应的CT值-电子密度转换曲线,以确保肿瘤放疗计划剂量计算的精确度.

    作者:李克;罗娟娟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研究CT检查和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对比

    目的:分析研讨C T检查和普放检查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讨论,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本研究将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普放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确诊率97.75%低于病理检查100%,但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放检查确诊率77.53%低于C T检查确诊率97.7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诊断肺部孤立性球形病变可考虑采用C T方式,与普放检查比较,此方式诊断准确性更高,可为早期诊治疾病提供便利.

    作者:于广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0年03月—2018年03月在本院接受咯血的43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n=23),对照组(n=20);分别给予对照组和观察组常规保守治疗以及以明胶海绵为主要栓塞材料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死亡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效果好、死亡率低较为显著且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8.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两组均有患者死亡,但试验组死亡率为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英;蒋仕淑;江鹰;赵长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 多普勒超声在囊性肾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将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应用于囊性肾癌诊断及鉴别过程中,观察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纳入的囊性肾癌患者作为实践对象,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观察图像诊断资料.结果:囊性肾癌声像图像较为复杂,术前超声诊断符合标准率为93.3%,单房囊肿型7例,多房囊肿型16例,单纯性囊肿癌变型5例,肾癌囊性坏死型12例,被误诊6人,其中误诊为囊肿合并出血2人,干酪空洞型肾结核2例,多房性囊肿2例.结论:囊性肾癌超声诊断具有特异性,需注意良性复杂性囊肿的鉴别,以免出现误诊,使患者疾病治疗受到影响.

    作者:郑丽 刊期: 2019年第05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