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娜;张延平;周凤书;邓惠严;王戈;毕欣欣;张晓强;张俊伟;赵宇静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同期联合手术治疗鼻腔多结构异常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同期对鼻腔多结构异常患者87例选择性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中下鼻甲成形术、钩突、筛泡切除术等联合治疗.结果 随访半年以上,无手术并发症,治愈76例(87.4%),有效10例(11.5%),无效1例(1.1%),总有效率98.9%.结论 发挥鼻内镜手术微创特点,对鼻中隔、中鼻甲、下鼻甲、钩突和(或)筛泡的结构异常行同期联合手术治疗,方法可行,疗效满意.
作者:陈才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室性发音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被误诊的室性发音障碍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临床嗓音表现、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结果 10例被误诊的病例中,代偿型8例,被误诊为声带炎、慢性喉炎及声带闭合不全等;肥厚型2例被误诊为慢性喉炎和声带息肉.通过发音治疗、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后室性发音障碍均消失.结论 室性发音障碍在临床上不多见,临床症状也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嗓音疾病,需要做详细的喉镜检查和嗓音分析.
作者:张帅;谢常宁;刘勇;吴平;郭莹;唐瑶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鼻-鼻窦炎为临床常见病,小儿患者因其抵抗力较低,手术治疗禁忌证多,病情易反复.笔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切诺(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小儿鼻-鼻窦炎75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许雨洲;陈旭华;尹治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5例晚期梅尼埃病致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2006~2011年收集5例晚期梅尼埃病致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分析患者的术前资料、术中及术后听力、耳鸣及眩晕情况,并复习文献对梅尼埃病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适应证、可行性、术前及术后处理等情况进行讨论.结果 5例患者术中均无“井喷”现象出现,术后听力均恢复良好,语言交流能力明显提高,可进行电话交流;其中3例耳鸣消失,2例耳鸣明显减轻;2例术后数天内出现一过性眩晕,治疗后无再出现眩晕发作.结论 在眩晕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晚期梅尼埃病致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患者行人工耳蜗植入是可行的,但其确切疗效和转归仍需大宗病例及长期追踪随访.
作者:杨海弟;郑亿庆;陈涛;陈穗俊;区永康;李湘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头颈部增生性肌炎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点,并对其诊疗及预后进行分析.方法 报道1例发生在胸锁乳突肌中的增生性肌炎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和诊断治疗,并对患者预后进行随访.同时对国内外报道的头颈部增生性肌炎的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增生性肌炎是一种发生在骨骼肌中罕见的良性假肉瘤样快速生长疾病.它有独特的病理学表现,受累的肌肉组织中有着大量梭形成纤维细胞和巨大神经节样细胞.单纯局部手术切除后治愈,因为它有自限性或自愈性.随访无复发.结论 增生性肌炎是一种良性病变,病理学检查能够确诊.手术切除即可治愈,因有自愈倾向也可以观察等待.
作者:谢洪;周晓红;昌红;陈奕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指鼻与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鼻部症状持续超过12周,症状未完全缓解甚至加重.临床分两型:CRS不伴鼻息肉型、CRS伴鼻息肉型.患者表现为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嗅觉障碍、头部和面部疼痛等,对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已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疾病,导致将近2%的患者前来就诊[1].其发病率很高甚至超过很多慢性病如过敏和哮喘.
作者:高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恶性蝾螈瘤(malignant triton tumor,MTT)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分析2例恶性蝾螈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分别发生于扁桃体和咽旁间隙.1例患者经咽侧间隙与口内联合径路行左咽侧肿块切除术;术后辅予放、化疗.随访5年以上,患者预后好,目前张口稍受限,生活自理.1例3岁幼儿患者放弃治疗.结论 恶性蝾螈瘤是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的一种亚型,临床上少见,极具侵袭性,易复发转移,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并辅以放、化疗可延长MMT术后生存时间.
作者:徐芳;李果;刘勇;李惠清;李冬红;肖健云;邱元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教育部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聚集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好的教育,并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教学共享的一项创建活动.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我科从2006年开始实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几年来,我们从课程设置、理论授课和实践见习教学方面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和建议总结如下:
作者:王承龙;邱元正;冯永;梅凌云;唐瑶云;蒋卫红;张欣;孙虹;田勇泉;肖健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鼻内镜于90年代应用于鼻腔鼻窦手术,具有微创、精细、患者痛苦小的优点.鼻内镜下鼻道开窗可避免损伤窦口鼻道复合体,又体现了内镜手术的优势,笔者运用鼻内镜经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窦囊肿患者17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鑫;张维天;吴涛;顾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3) mRNA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12例鼻息肉患者和8例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下鼻甲黏膜作为对照,使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进行检测,比较息肉和下鼻甲黏膜中的Eotaxin-3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所有鼻息肉及对照组中,均检测到Eotaxin-3 mRNA的表达.鼻息肉及对照组中Eotaxin-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2.91 ±6.66和1.37±0.48.鼻息肉组中Eotaxin-3的表达要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otaxin-3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Eotaxin-3的高表达可能终导致了息肉的形成和生长.
作者:顾兆伟;曹志伟;王韫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对垂体腺瘤质地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以指导垂体腺瘤质地的术前评估和手术入路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手术资料,术前测定患者MRI T2加权像上的瘤体与白质信号比.根据术中所见将肿瘤质地分为质地软(50例)和质地硬(23例)两类.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检测肿瘤胶原含量,并以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不同质地垂体腺瘤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结果 垂体腺瘤质地与患者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和生长方式无明显关系.质地软与质地硬肿瘤组织中,其白质信号比分别为2.203±0.361和1.068±0.204,胶原含量分别为(8.000±2.475)%、(29.388 ±14.772)%,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6.748,P<0.05),且胶原含量与信号强度比值呈负相关(r=-0.787,P<0.05);TGF-β1表达量分别为0.62±0.23和0.28±0.4,TIMP1表达量分别为0.53±0.15和0.25±0.17,两者表达均与胶原含量呈正相关(r=0.781,P<0.05;r=0.46,P<0.05).结论 垂体腺瘤质地变硬的显著病理特征是胶原过度沉积,TGF-β1和TIMP1可能在垂体腺瘤质地变化中起重要作用,MRI T2加权相上的瘤体与白质信号比有助于术前预测垂体腺瘤质地,从而决定手术入路选择.
作者:朱权;刘春生;刘振;郝解贺;陈来照;王宏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临床观察咪唑斯汀对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门诊诊治的213例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咪唑斯汀组108例,西替利嗪组105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表.结果 治疗1周后,咪唑斯汀组症状迅速改善,VAS部分项目评分均优于西替利嗪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患者的情况均得到改善,MS-36除两个维度外,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咪唑斯汀能在短时间内改善间歇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桂娟;顾能荣;何平;钱晓琼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鼻内镜下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经验,探索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1年10月全麻下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患儿1148例,应用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368例,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吸术切除腺样体肥大677例,0°小儿鼻内镜下经鼻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除腺样体103例.结果90°成人鼻内镜下口腔径路低温等离子切除腺样体的368例患儿术后无明显疼痛和出血,基本不影响进食;90.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c动力系统切吸术切除腺样体的677例患儿中有较明显的疼痛,术后出血7例,占1.03%;0°小儿鼻内镜经鼻腔Medtronic动力系统切除腺样体手术时间长,操作困难,术后需要鼻腔填塞.结论 90 °成人鼻内镜经口腔径路Medtronie动力系统切吸术和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是很好的微创手术方法,但笔者更倾向于应用等离子消融术.
作者:张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会厌囊肿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是由于局部黏膜腺管受阻而致黏液潴留所形成,少数由于先天畸形、外伤、炎症和其他良性肿瘤囊性变所致.其症状因囊肿大小及部位而异,小者多无自觉症状,偶在喉镜下发现.稍大者可出现咽喉部不适、声嘶、咳嗽、咽喉异物感和阻塞感等自觉症状.我院应用电子喉镜技术手术治疗会厌囊肿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庆维;邱书奇;赵海亮;蓝建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普通X线胸片阴性的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普通X线胸片阴性且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48例,进行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终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结果 48例经64排螺旋CT确诊47例,终经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46例.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确诊率高,漏诊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任颖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患者,女性,54岁,因鼻腔出血3d,鼻腭部不适1d于2007年10月30日来我科就诊.患者自小鼻腔无嗅觉,未经治疗,3d前发生间断性鼻腔出血,在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1d前出现鼻腔、腭部不适,稍疼痛,无头痛,发热.专科检查:双侧鼻腔宽大,黏膜萎缩,鼻甲较小,中鼻道及下鼻道少许脓血性分泌,有腐臭味,双侧上颌窦区轻压痛,张口正常,牙列整齐,咬合关系正常,上腭中部软硬交界处水泡状肿胀.螺旋CT示:慢性上颌窦、筛窦炎症.
作者:张友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Ang-1、Ang-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鼻咽癌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Ang-2在鼻咽癌组织及鼻咽部慢性炎症中的表达情况,用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鼻咽癌瘤内及瘤周微淋巴管.分析Ang-1、Ang-2与鼻咽癌临床病理参数与微淋巴管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Ang-1、Ang-2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15% (24/52)、63.5%(33/52),明显高于鼻咽部炎性组织25.0% (3/12)、33.3%(4/12)(P<0.05).Ang-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T分级及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均无明显差异;Ang-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T分级及临床分期等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83.9%(26/3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3.3%(7/21)(P<0.01).D2-40标记鼻咽癌微淋巴管阳性表达率达92.31% (48/52),并且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瘤内及瘤周微淋巴管密度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联合Ang-1、Ang-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瘤内及瘤周微淋巴管密度均成正相关.结论 Ang-2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微淋巴管密度可作为判断淋巴结有无转移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吴平;胡可锦;何剑;米日喀米力;王苏甫;廖玲凤;赵素萍;唐瑶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纤维喉镜下微创治疗声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4年10月~2010年10月诊治的102例声带良性病变患者表面麻醉下经纤维喉镜微创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率为96%,无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复发3例.结论 纤维喉镜调整方向灵活,操作简单,可在门诊手术,费用少.适用于基底细单发声带息肉或不能耐受全麻及声门暴露困难者.但纤维喉钳钳取组织少,钳取质地较硬的声带息肉及小结容易滑脱,而基底宽的较大息肉难以一次切除.
作者:王震;陈伟东;张岩;吕金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海绵窦是颅底中线区复杂的结构,该区手术难度大,谙熟其解剖结构及变异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海绵窦一直被视为手术的难点,其主要原因在于海绵窦位置深,是硬脑膜两层间不规则腔隙,内有微纤维小梁将窦腔分隔为很多小腔.呈海绵状,血液通过窦腔时流速减慢,海绵窦位于垂体和蝶鞍两侧,前方达前床突和眶上裂内侧,与视神经管和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相邻;后方至后床突和颞骨岩尖,与颈内动脉管和半月神经节相邻;内侧壁与垂体相邻;内下壁与蝶窦相邻;底壁对应翼突根;上外侧紧邻大脑的颞叶,下外侧止于圆孔与卵圆孔内缘连线,毗邻翼腭窝及颞下窝.海绵窦壁可分为上壁、下壁、内壁、外壁、前壁和后壁.
作者:帅名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患者睡眠时,由于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伴有打鼾、白天嗜睡等病症,是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形式,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潜在危险性[1].其中口咽是常见的阻塞部位.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alopa atopharyngoplasty,UPPP)是治疗OSAHS应用广泛的术式,疗效比较确切[2],但是术后容易发生如气道阻塞、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现针对其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桑月红;邰旭辉;刘其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