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腔结构性头痛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陈凯;李雪芬;林煌;秦勇;王利;张鹏坚

关键词:头痛, 解剖学, 鼻内镜术
摘要:目的 探讨鼻腔结构异常致头痛的病因、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分析62例结构性异常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特点,局部麻醉试验而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鼻内镜手术矫正,随访6-12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62例患者中,治愈52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产生黏膜挤压是疼痛的主要原因,通过鼻窦CT扫描,鼻内镜检查,局部麻醉试验明确诊断,并经鼻内镜手术达到良好的效果.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罕见乏脂耳廓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并文献复习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常发生于肾脏的间叶肿瘤[1],其次为肝脏,亦可发生于心脏、肺、纵膈、淋巴结、上腭、耳廓等肾外脏器,但极少见,超声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对本病术前诊断提供依据.术后可经病理学明确诊断.我院收治1例乏脂耳廓AML,现报道如下.

    作者:佟明望;张延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制外耳道异物钩取外耳道球形异物63例

    外耳道球形异物如塑料子弹,钢珠,球形植物种子等,非常难取,特别是时间长易感染,伴肉芽组织生长,在下级医院未取出而损伤外耳道壁病例,加之异物本身易滑,易转动故而难取.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自1989年6月~2008年10月利用自制外耳道异物钩共取出此类异物6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海珊;杨亚丽;侯云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鼻甲部分切除治疗Ⅱ、Ⅲ型鼻窦炎疗效观察

    因中鼻甲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故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FESS)中,对病变的中鼻甲存留与否一直存在争议.为探讨处理病变中鼻甲的临床意义,笔者参照成人中鼻甲的解剖学标准[1],对138例Ⅱ、Ⅲ型鼻窦炎鼻息肉伴中鼻甲病变在FESS中根据其类型作适当切除中鼻甲病变部分,并进行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全凡;刘冬梅;王海生;袁龙;罗通勇;徐开伦;任贤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蜗性听力损失对前庭脊髓反射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姿势描记图检查对耳蜗性聋患者的前庭脊髓反射(vestibulospinal reflex,VSR)功能作定性及定量研究,以探讨耳蜗性聋对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人体姿态平衡仪记录正常对照组和耳蜗性聋组重心移动的各项参数,主要包括重心晃动的路径总长和晃动速度,并将耳蜗性聋组重心移动的各项参数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听力损失≥71 dBHL的重度耳蜗性聋患者,重心轨迹晃动的路径总长长度明显延长,晃动速度明显增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路径总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状态下,晃动速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听力损失为41~70 dBHL的耳蜗性聋组病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度耳蜗性聋(听力损失≥71 dBHL)的患者,前庭脊3反射功能异常,静态平衡能力减弱.

    作者:王静妙;蒋新霞;魏俊宽;徐鸥;单春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区域性切除术在腮腺混合瘤二次手术中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腮腺混合瘤二次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2003~2009年收治入院的6例腮腺混合瘤初次复发应用区域性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再次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术后随访2~8年.结果 6例患者均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其中1例行腮腺浅叶加部分腮腺深叶切除,1例行区域性腮腺浅叶加区域性腮腺深叶切除术,4例采用区域性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期间均无复发,前2例有术后暂时性面瘫,3月内均恢复;前1例于术后3个月出现Frey综合征.结论 腮腺混合瘤二次手术,瘤体2~4 cm大小的患者,区域性切除术仍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作者:谢金城;曾斌;苏洁明;欧满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采用不同缝合方法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mmes,OSAHS)的重要方法.解剖腭帆间隙,切除黏膜下脂肪组织的手术理念已得到普遍认可,如何缝合术腔,既能扩大咽腔的有效面积、消灭死腔,又能防止术后伤口裂开,减少术后并发症是值得关心的问题.2006年9月~2009年9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在保留悬雍垂的改良UPPP术中采用2种不同的缝合方式治疗中度OSAHS患者5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阳;李智;张文;贾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美洛昔康对人喉癌Hep-2细胞株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美洛昔康对喉癌细胞株Hep -2凋亡作用和对体外培养喉癌Hep -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肿瘤细胞培养技术,随机分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不同时间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美洛昔康对Hep -2细胞凋亡发生率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同时检测美洛昔康作用Hep -2细胞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结果 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美洛昔康呈浓度依赖性诱导Hep -2细胞凋亡,且实验组G1期细胞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Hep -2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洛昔康具有诱导Hep -2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分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触发了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作者:沈宝茗;周芝芳;刘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婴幼儿声带麻痹3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目的 提高婴幼儿声带麻痹的诊疗水平,防止误诊及漏诊.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3例声带麻痹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合文献探讨其病因,提出对该疾病的诊断.结果 3例均诊断为声带麻痹及相关疾病.结论 婴幼儿声带麻痹在临床上少见,但在临床上表现并无特异性,诊断上应详细询问病史,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等辅助检查.

    作者:戴桂林;李楚凌;罗香林;许德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39例分析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0年7月39例脑脊液鼻漏患者病例资料,其中骨折发生在筛窦18例,蝶窦12例,额窦9例;瘘口大小5 mm×5 mm~30 mm ×30 mm.经鼻内镜找到漏口,搔刮创面后用自体材料修补,覆盖筋膜,或填塞自体肌肉封闭窦腔.结果 随访2个月至2年,39例均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6d.结论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外科治疗脑脊液鼻漏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刚;邓宇元;李梅芳;余丽亚;吴新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便携式睡眠监测阻塞定位仪在OSAHS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外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已经发展到针对上气道不同部位和结构的多平面、多层次手术,术前上气道评估判断阻塞部位和形态学异常是决定手术的前提和预测手术疗效的关键,整夜上气道-食管压力测定是唯一能反映上气道狭窄部位动态变化的定位诊断方法,虽然食管测压术可以准确判定OSAHS患者的阻塞平面及动态变化,但比较费时且昂贵,目前国内难以普及,近年一种新型装置-便携式睡眠监测定位仪( ApneaGraph,AG200)开始进入临床,设计上既有便携式PSG功能,又具有上气道测压功能,可以通过上气道压力的变化判断气道阻塞部位并进行智能分析.

    作者:罗伟;缪东生;王旭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气管切开健侧支气管插管麻醉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

    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健侧支气管插管即单侧肺通气行疑难支气管异物取出的手术方式及经验.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气管切开、健侧支气管插管麻醉即单侧肺通气取出疑难支气管异物5例,其中骨性钙化物2例,乳磨牙1例,大号圆珠笔帽2例.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取出异物,术后症状消失,胸片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气管切开、健侧支气管插管即单侧肺通气疑难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较好的解决了麻醉与手术的配合,降低了手术的风险,避免了损伤较大的开胸手术.

    作者:王济生;宋春霞;邝萍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吸引器头外套静脉输液管电凝吸引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慢性肥厚性鼻炎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科采用经鼻内镜下吸引器头外套静脉输液管电凝吸引塑形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国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筛窦息肉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鼻后滴漏综合征(postnasal drip syndrome,PNDS)是指因过敏性或非过敏性鼻腔、鼻窦炎性分泌物倒流入咽,而产生的慢性咳嗽、咽异物感、咽痒、发堵感及咽部黏痰附着感等一系列症状[1-3],其中筛窦息肉是引起PNDS常见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竹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OSAHS患者CPAP治疗前后MMP-9和FFA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OSAHS治疗前后MMP -9、FFA的变化及呼吸紊乱指数、低血氧饱和度及血脂的相关性,为研究OSAHS病情程度及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的关联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对50例符合纳入条件的重度OSAHS患者在进行CPAP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PSG监测并抽取清晨空腹血清测定MMP-9、FFA及临床常规血脂四项(TG、TCH、HDL、LDL),并做相关比较.结果 ①OSAHS患者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AHI)下降,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血氧饱和度( S02)上升,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OSAHS 患者治疗后MMP -9水平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FFA水平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OSAHS患者治疗后TG、TCH、LDL值下降,HDL值上升,较术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OSAHS可以降低M MP -9与FFA的水平,有效降低OSAHS所致炎症反应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冯晓辉;肖旭平;王继华;侯晓芳;刘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鼻腔结构性头痛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鼻腔结构异常致头痛的病因、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分析62例结构性异常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经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解剖结构异常的特点,局部麻醉试验而制定个性化方案,通过鼻内镜手术矫正,随访6-12个月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62例患者中,治愈52例,好转10例,有效率100%,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鼻腔结构异常产生黏膜挤压是疼痛的主要原因,通过鼻窦CT扫描,鼻内镜检查,局部麻醉试验明确诊断,并经鼻内镜手术达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凯;李雪芬;林煌;秦勇;王利;张鹏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鼻内镜术后青光眼双眼发作1例

    患者,女,5 7岁,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于200 8年3月17日在局麻下行鼻内镜手术,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和苯巴比妥钠0.1 g,术中用1%丁卡因溶液20 ml加1‰肾上腺素3ml浸湿棉片后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10ml加1%.肾上腺素3滴行鼻丘黏膜浸润麻醉,按常规手术行全组鼻窦开放,术后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12h后患者诉头痛、双眼胀痛及流泪,考虑为鼻腔填塞所致,未做特殊处理.术后24h诉眼胀痛加重,视物模糊,急请眼科会诊.

    作者:许之娜;张英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鼻咽部稻叶异物1例

    患儿,男,3岁.因误食异物后咽部异物感2h就诊.患儿2h前被其母亲发现进食稻叶,遂自患儿口腔内取出条形稻叶一根,见咽部无异物后未做其他处理.但患儿诉有咽部不适,似仍有异物,遂急诊入院.专科体检:咽部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I°肿大.口腔、口咽、喉咽部未见异物,自诉未将稻叶咽下,遂未作特殊处理.第2天,患儿仍诉咽异物感,再次就诊.于是咽部给予1%丁卡因溶液表面麻醉后,再次仔细检查口咽、喉部,均未见异物.改用间接鼻咽镜检查鼻咽,发现鼻咽顶部有一绿色条状异物,用压舌板推压软腭,自鼻咽顶后壁处取出一长约3 cm,宽约3 mm的稻叶.再次追问病史,患儿诉异物感消失.

    作者:龚士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FXYD6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FXYD6蛋白表达与鼻咽癌(NP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8例鼻咽癌组织中FXYD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FXYD6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84.3% (108/128),其蛋白在正常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4/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XYD6蛋白在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率为94.2% (65/69),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72.8% (4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XYD6蛋白的表达与NPC的病理组织学分型,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FXYD6蛋白高表达与NPC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提示FXYD6表达的上调可作为NPC患者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征;何剪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深圳市宝安区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谱分析

    目的 调查深圳市宝安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方法 以65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的4~14岁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13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和体外过敏原特异性IgE( SIgE)检测,测定致敏变应原.结果 650例疑似变应性鼻炎中451例(69.4%)符合条件的变应性鼻炎变应原测试有阳性反应.单种变应原阳性37例,2种以上变应原阳性414例;以吸入性变应原为主,其中43例有哮喘病史.451例阳性病例中屋尘螨阳性率高,为390例(86.5%);其次是粉尘螨346例(76.7%).血清IgE检测中阳性率达到83.3%,其中4~7岁组患儿皮肤变应原点刺试验阳性率达90.8%,血清IgE检测为87.3%,而且主要要以屋尘螨、粉尘螨为主,全蛋和牛奶的比例显著增加,8~14岁患儿分别为69.6%和78.1%.结论 变应性鼻炎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屋尘螨、粉尘螨是深圳宝安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的常见变应原,应作为该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防治的重点.

    作者:陈曦;钟文明;邓伟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p73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突变分析

    目的 研究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和突变.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 - RT - PCR)检测鼻咽癌和鼻咽炎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检测p73基因的突变.结果 5 8例鼻咽癌组织中p73基因表达水平经内参校正后为3.56+3.14,与鼻咽组(1.93±1.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73基因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高于Ⅰ、Ⅱ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CP检测发现1例鼻咽癌组织出现p73基因突变,突变率1.72%;鼻咽炎组织未发现突变.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存在p73基因的过表达现象,P73基因的异常表达及突变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系.

    作者:杨旭;雷科;龚静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