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健
目的探讨位于颈中线旁的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4年12月12例位于颈中线旁的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颈中线偏左8例,偏右4例,偏离颈中线约0.5~1.0 cm.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术前颈部CT检查有助于诊断,准确判定与舌骨的关系及正确处理舌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伍启刚;戴熙善;余滋中;张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的定量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 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 GR-α mRNA表达在鼻腔正常下鼻甲黏膜为(135.4±5.2)×104拷贝/μg,高于中鼻甲、钩突黏膜(115.9±5.5)×104拷贝/μg,(113.4±6.7)×104拷贝/μg,前者与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 mRNA低表达,可能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发生鼻息肉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鹏;李源;张革化;王振霖;叶进;王涛;杨钦泰;胡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成人声带麻痹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成人声带麻痹的临床资料.结果 83例声带麻痹病人中,由头颈胸部恶性肿瘤引起者35例,占首位.结论声带麻痹者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应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成斌;晏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喉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喉鳞癌病人(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26例)的喉癌组织、癌旁组织(离切缘0.3~0.5 cm)和远离切缘(>2 cm)的相对正常喉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强表达率62.5%,在近癌切缘的癌旁组织弱表达率为34.6%,在远离癌切缘的相对正常喉组织Survivin弱表达率为10.0%,三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Survivin基因在喉鳞癌组织中强表达,但在癌旁黏膜中阳性表达可随着离癌灶越远,表达越低.
作者:陈杰;田勇泉;邢晓为;肖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吸引剥离子在鼻中隔手术中既能分离黏骨膜,又能吸除渗血,保持术野清晰.2002年7月~2004年7月,我科运用吸引剥离子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病人6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亮;李幼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十年来国内开展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己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柯-陆手术和常规的鼻息肉手术,为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手术适应证和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并已经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现将我院2002年2月~2004年1月在鼻内镜下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病人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波形改变的意义.方法对手术证实为听神经瘤的23例病人ABR的潜伏期、波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3例病人中,11例潜伏期延长,Ⅰ~Ⅴ波间期耳间差(IPL)大于0.4 ms;2例潜伏期延长,但Ⅰ~Ⅴ波间期耳间差小于0.4 ms;2例V波缺失;8例无波形反应.全部患侧波形均异常、重复性差,2例出现对侧波形异常.结论 ABR波形变化在听神经瘤诊断中有重大意义;波形异常、重复性差可作为判断ABR异常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蕴;陈向平;吴皓;王振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由于早期诊断肿瘤手段的局限性,限制了临床对某些头颈鳞状细胞癌病人行正确的选择性颈部治疗.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则是不利的预后因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降低50%.因为肿瘤浸润的范围和(或)肿瘤的大小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故有时侯即使很小的原发肿瘤也常常伴有颈部转移.本文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前哨淋巴结技术以及以辅助治疗为目的的放射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论述.
作者:程俊萍;杨宝琦;Matti Anniko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患儿,男,10岁,因鼻尖反复溃烂、溢脓6年入院.发病前患儿有鼻部外伤史,曾于1999年12月和2002年12月两次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具体手术不详,术后症状反复发作10次,2003年11月17日来我院就诊,体检:鼻尖处见一约0.4 cm×0.4 cm的肿物,局部溃破,触之质韧,双侧鼻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及脓性分泌物,中隔居中.鼻尖薄层CT平扫示:鼻尖软组织增厚,其内尚见一斑点状较高密度影,以鼻尖脓肿伴异物残留、鼻背中线皮样瘘管、鼻尖部畸胎瘤收入院.
作者:马莉;林功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造孔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3例慢性泪囊炎病例进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前应用激光进行定位,造孔前注入适量透明质酸钠增加泪囊张力,利于泪囊切开,术后酌情放置钩鱼用胶丝和硅胶管.结果随访观察6~12个月,治愈22例,好转1例.结论鼻内造孔术前应用激光定位,泪囊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术后泪道酌情放置钓鱼胶丝和硅胶管进行扩管,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余永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同恶性肿瘤一样的破坏力.2000年4月~2003年12月我科对4例Ⅰ期、Ⅱ期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病人在鼻内镜下成功切除肿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鹰鹏;宋成君;宋桂兰;孙焕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患儿耳声发射筛查结果及多因素对耳声发射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保健院244例NICU中新生儿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对2次筛查异常者行听力学跟踪和确诊,并对多种耳聋高危因素相互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筛通过率85.7%(209/244),复筛通过率71.4%(25/35).复筛不通过的10人行2次间隔2个月以上听力学检查:其中2人双耳听力正常,3人双耳听力下降,5人单耳听力下降.NICU中新生儿耳聋患病率32.8‰(8/244).多因素统计学分析发现,新生儿同时有2种或者2种以上耳聋高危因素(窒息病史、高胆红素血症、肺部疾病等)初筛通过率显著降低,与不伴有该类疾病史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高度重视2种或2种以上耳聋高危因素对NICU中新生儿听力损伤,积极预防和治疗,降低新生儿耳聋患病率.
作者:刘清明;周炎荣;朱蓉;黄辉文;郭幸;赖碧云;陈田;李东英;蔡海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在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3月~2003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接受腺样体切除术的15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鼻窦炎疗效判断标准,150例中治愈98例(治愈率65.3%),好转41例(27.3%),无效11例(占7.3%),术中无任何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2.7%.结论Ⅰ型、Ⅱ型1期、Ⅱ型2期的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以切除阻塞鼻腔通气的腺样体,配合积极的内科治疗,可以达到治愈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目的;Ⅱ型3期及Ⅲ型病人应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腺样体切除术.
作者:刘柏生;张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小儿食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为取出食道异物,多采用传统的硬性食道镜钳取.因此易造成上消化道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4月~2006年3月,对25例小儿食道异物,采用气囊导尿管取出异物,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淑芝;邓雪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血管脂肪瘤常见于四肢或躯干,发生于眶内或鼻窦内者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1].作者收治1例复发的眶内累及鼻窦内侵袭性血管脂肪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张红英;周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耳蜗植入病人的心理特点,探索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促进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方法对37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37例病人均积极配合手术和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所有病人恢复至应用听力.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促进了人工耳蜗植入病人术后的听力言语康复.
作者:柏素芬;蔡鑫章;冯永;贺楚峰;蒋小红;陈红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眶外侧壁应用解剖研究,探讨眶平衡减压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具头颅骨眶外侧壁解剖观察及相关数据测量,临床应用眶平衡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共3眼.结果涉及眶平衡减压术的眶外侧壁相关骨性结构有颧额缝、颧额蝶交点、眶下裂等结构,颧额蝶交点至眶下裂距离(外侧面)为(22.4±2.6) mm、眶缘至颧额蝶交点距离(眶面)为(15.6±4.0) mm、颧额缝至眶下缘距离为(22.2±3.4) mm.眶平衡减压术3眼,术后眼球回缩平均为6 mm,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眶外侧壁解剖,眶平衡减压术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江满杰;王秋萍;李泽卿;周玫;王天友;程向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声带良性病变临床多见,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260例声带良性病变病人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间接喉镜下摘除,纤维喉镜下KTp激光手术或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翠芬;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Mipu1是在脑缺血预处理时表达上调的基因,本研究拟通过观察Mipu1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探讨其功能提供线索和思路.方法通过加端PCR扩增1.8 kb的Mipu1开放阅读框插入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区的3'末端,构建Mipu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表达质粒,并通过脂质体将重组质粒导入脑星形细胞瘤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Mipu1蛋白在正常和H2O2刺激时的亚细胞分布.结果成功构建了Mipu1与GFP的融合表达质粒Mipu1-pEGFP-N1,并观察到Mipu1蛋白在正常和H2O2刺激时均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Mipu1为一核蛋白,结合其蛋白质结构特征,推测其可能为一核转录因子.
作者:袁盾;袁贤瑞;刘瑛;赵杰;肖献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80例声带息肉病人分别采用支撑喉镜下和间接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7.1%;间接喉镜下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8.1%;支撑喉镜下表面麻醉手术组和全身麻醉手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2%和97.4%.结论对声带息肉行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5),各地医院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或医院条件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国富;朱传桂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