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ICU中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多因素影响的分析

刘清明;周炎荣;朱蓉;黄辉文;郭幸;赖碧云;陈田;李东英;蔡海青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 听力检查,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患儿耳声发射筛查结果及多因素对耳声发射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保健院244例NICU中新生儿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对2次筛查异常者行听力学跟踪和确诊,并对多种耳聋高危因素相互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筛通过率85.7%(209/244),复筛通过率71.4%(25/35).复筛不通过的10人行2次间隔2个月以上听力学检查:其中2人双耳听力正常,3人双耳听力下降,5人单耳听力下降.NICU中新生儿耳聋患病率32.8‰(8/244).多因素统计学分析发现,新生儿同时有2种或者2种以上耳聋高危因素(窒息病史、高胆红素血症、肺部疾病等)初筛通过率显著降低,与不伴有该类疾病史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高度重视2种或2种以上耳聋高危因素对NICU中新生儿听力损伤,积极预防和治疗,降低新生儿耳聋患病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位于颈中线旁的甲状舌管囊肿1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位于颈中线旁的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4年12月12例位于颈中线旁的甲状舌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颈中线偏左8例,偏右4例,偏离颈中线约0.5~1.0 cm.均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随访1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术前颈部CT检查有助于诊断,准确判定与舌骨的关系及正确处理舌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伍启刚;戴熙善;余滋中;张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经鼻泪囊造孔术23例报告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泪囊造孔的疗效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3例慢性泪囊炎病例进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术前应用激光进行定位,造孔前注入适量透明质酸钠增加泪囊张力,利于泪囊切开,术后酌情放置钩鱼用胶丝和硅胶管.结果随访观察6~12个月,治愈22例,好转1例.结论鼻内造孔术前应用激光定位,泪囊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术后泪道酌情放置钓鱼胶丝和硅胶管进行扩管,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余永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以往由于缺乏相关器械,某些特殊部位的鼻出血无法窥清其出血点,导致出血不止和反复鼻出血.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及射频治疗仪的广泛应用,鼻出血的诊治有了很大提高,我科1996年3月~2005年2月,共收治鼻出血病人278例,其中出血量超过35 ml的182例病人先后在鼻内镜下行射频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术式的选择体会

    声带良性病变临床多见,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260例声带良性病变病人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间接喉镜下摘除,纤维喉镜下KTp激光手术或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翠芬;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采用气囊导尿管行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的观察

    小儿食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为取出食道异物,多采用传统的硬性食道镜钳取.因此易造成上消化道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4月~2006年3月,对25例小儿食道异物,采用气囊导尿管取出异物,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淑芝;邓雪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83例成人声带麻痹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声带麻痹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成人声带麻痹的临床资料.结果 83例声带麻痹病人中,由头颈胸部恶性肿瘤引起者35例,占首位.结论声带麻痹者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应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成斌;晏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43例食管异物再次手术的体会

    我科从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43例食管异物取出术失败的病人,并对其行食管异物进行再次取出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梁传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耳蜗植入病人的心理特点,探索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促进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方法对37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37例病人均积极配合手术和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所有病人恢复至应用听力.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促进了人工耳蜗植入病人术后的听力言语康复.

    作者:柏素芬;蔡鑫章;冯永;贺楚峰;蒋小红;陈红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同恶性肿瘤一样的破坏力.2000年4月~2003年12月我科对4例Ⅰ期、Ⅱ期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病人在鼻内镜下成功切除肿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鹰鹏;宋成君;宋桂兰;孙焕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动脉压力和肾上腺髓质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解除上呼吸道梗阻的手术治疗对肺动脉压力(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PAP)和血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 ADM)的变化的影响.方法 39例OSAHS病人,手术治疗前1天和术后第7天,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诊断分析仪测定PAP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液ADM的水平.结果术前1天PAP的均值为(64.31±11.72) mmHg,术后第7天为(29.27±16.65) mmHg,手术治疗后PAP明显降低(P<0.01);术前1天血ADM为(89.47±19.18) pg/ml,术后第7天为(48.92±23.17) pg/ml,手术后病人血ADM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手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能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血液ADM水平,ADM可能参与了OSAHS的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李振光;肖自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变化在听神经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病人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波形改变的意义.方法对手术证实为听神经瘤的23例病人ABR的潜伏期、波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3例病人中,11例潜伏期延长,Ⅰ~Ⅴ波间期耳间差(IPL)大于0.4 ms;2例潜伏期延长,但Ⅰ~Ⅴ波间期耳间差小于0.4 ms;2例V波缺失;8例无波形反应.全部患侧波形均异常、重复性差,2例出现对侧波形异常.结论 ABR波形变化在听神经瘤诊断中有重大意义;波形异常、重复性差可作为判断ABR异常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蕴;陈向平;吴皓;王振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60例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运用等离子治疗仪行腺样体射频减容的优点.方法分析6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接受等离子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后听力、夜间打鼾、鼻塞等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腺样体明显缩小,A/N值小于0.6,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患儿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运用等离子射频减容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华;杨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80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

    近十年来国内开展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己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柯-陆手术和常规的鼻息肉手术,为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手术适应证和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并已经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现将我院2002年2月~2004年1月在鼻内镜下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喉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喉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喉鳞癌病人(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26例)的喉癌组织、癌旁组织(离切缘0.3~0.5 cm)和远离切缘(>2 cm)的相对正常喉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强表达率62.5%,在近癌切缘的癌旁组织弱表达率为34.6%,在远离癌切缘的相对正常喉组织Survivin弱表达率为10.0%,三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Survivin基因在喉鳞癌组织中强表达,但在癌旁黏膜中阳性表达可随着离癌灶越远,表达越低.

    作者:陈杰;田勇泉;邢晓为;肖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咽癌病人血清VEGF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鼻咽癌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r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水平与鼻咽癌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35例鼻咽癌初发者、9例鼻咽癌复发者、7例完全缓解者、10例慢性鼻咽炎病人、10例正常健康人及鼻咽癌上皮细胞株(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情况.结果 35例鼻咽癌初发者、9例鼻咽癌复发者血清及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较正常健康人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完全缓解者组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鼻咽炎病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与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数有一定相关性(P<0.05,r=0.657).结论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鼻咽癌发生、复发的观测指标之一.

    作者:王承龙;赵素萍;肖健云;贺楚峰;王行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眶平衡减压术相关解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目的通过眶外侧壁应用解剖研究,探讨眶平衡减压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具头颅骨眶外侧壁解剖观察及相关数据测量,临床应用眶平衡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共3眼.结果涉及眶平衡减压术的眶外侧壁相关骨性结构有颧额缝、颧额蝶交点、眶下裂等结构,颧额蝶交点至眶下裂距离(外侧面)为(22.4±2.6) mm、眶缘至颧额蝶交点距离(眶面)为(15.6±4.0) mm、颧额缝至眶下缘距离为(22.2±3.4) mm.眶平衡减压术3眼,术后眼球回缩平均为6 mm,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眶外侧壁解剖,眶平衡减压术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江满杰;王秋萍;李泽卿;周玫;王天友;程向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背中线皮样囊肿及瘘管1例报告

    患儿,男,10岁,因鼻尖反复溃烂、溢脓6年入院.发病前患儿有鼻部外伤史,曾于1999年12月和2002年12月两次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具体手术不详,术后症状反复发作10次,2003年11月17日来我院就诊,体检:鼻尖处见一约0.4 cm×0.4 cm的肿物,局部溃破,触之质韧,双侧鼻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及脓性分泌物,中隔居中.鼻尖薄层CT平扫示:鼻尖软组织增厚,其内尚见一斑点状较高密度影,以鼻尖脓肿伴异物残留、鼻背中线皮样瘘管、鼻尖部畸胎瘤收入院.

    作者:马莉;林功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前哨淋巴结技术及放射免疫治疗头颈肿瘤的新进展

    由于早期诊断肿瘤手段的局限性,限制了临床对某些头颈鳞状细胞癌病人行正确的选择性颈部治疗.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则是不利的预后因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降低50%.因为肿瘤浸润的范围和(或)肿瘤的大小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故有时侯即使很小的原发肿瘤也常常伴有颈部转移.本文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前哨淋巴结技术以及以辅助治疗为目的的放射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论述.

    作者:程俊萍;杨宝琦;Matti Anniko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商人员嗓音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专业市场经商人员嗓音疾病发病情况,进而指导临床做好防治工作.方法采用调查表对本市经商人员进行耳鼻咽喉科检查.结果调查4282人经商人员,发现1021人嘶哑者,患病率23.8%,且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喉部检查结果以声带小结和声带肥厚居多,3例早期喉癌病人得以诊断.结论对专业市场经商人员嗓音疾病不应只限于治疗,更重要的是早期诊断并引导正确发音方法和改变不良的社会习惯,改善市场环境.

    作者:楼正才;吴小红;陈怀华;杨剑;楼兴旺;付卫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窦合并眶内侵袭性血管脂肪瘤1例报告

    血管脂肪瘤常见于四肢或躯干,发生于眶内或鼻窦内者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1].作者收治1例复发的眶内累及鼻窦内侵袭性血管脂肪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张红英;周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