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鳞状细胞癌中Survivin基因的表达

陈杰;田勇泉;邢晓为;肖建云

关键词:survivin, 喉肿瘤/病理学, 癌, 鳞状细胞/病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喉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喉鳞癌病人(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26例)的喉癌组织、癌旁组织(离切缘0.3~0.5 cm)和远离切缘(>2 cm)的相对正常喉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强表达率62.5%,在近癌切缘的癌旁组织弱表达率为34.6%,在远离癌切缘的相对正常喉组织Survivin弱表达率为10.0%,三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Survivin基因在喉鳞癌组织中强表达,但在癌旁黏膜中阳性表达可随着离癌灶越远,表达越低.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鼻咽纤维血管瘤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良性肿瘤,但具有同恶性肿瘤一样的破坏力.2000年4月~2003年12月我科对4例Ⅰ期、Ⅱ期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病人在鼻内镜下成功切除肿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鹰鹏;宋成君;宋桂兰;孙焕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以往由于缺乏相关器械,某些特殊部位的鼻出血无法窥清其出血点,导致出血不止和反复鼻出血.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及射频治疗仪的广泛应用,鼻出血的诊治有了很大提高,我科1996年3月~2005年2月,共收治鼻出血病人278例,其中出血量超过35 ml的182例病人先后在鼻内镜下行射频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83例成人声带麻痹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声带麻痹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3例成人声带麻痹的临床资料.结果 83例声带麻痹病人中,由头颈胸部恶性肿瘤引起者35例,占首位.结论声带麻痹者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应及时明确诊断和治疗.

    作者:成斌;晏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受体-α mRNA在健康鼻腔不同区域黏膜中定量表达的研究

    目的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α)mRNA在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的定量表达,并探讨其在鼻息肉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检测健康鼻腔下鼻甲、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 mRNA的定量表达.结果 GR-α mRNA表达在鼻腔正常下鼻甲黏膜为(135.4±5.2)×104拷贝/μg,高于中鼻甲、钩突黏膜(115.9±5.5)×104拷贝/μg,(113.4±6.7)×104拷贝/μg,前者与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鼻甲、钩突黏膜中GR-α mRNA低表达,可能是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易发生鼻息肉的机制之一.

    作者:李鹏;李源;张革化;王振霖;叶进;王涛;杨钦泰;胡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患儿术前术后血气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病理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低通气对血气的影响.方法对已确诊的12例扁桃体肥大、8例腺样体肥大及21例扁桃体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前的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检则并与术后对比.结果所有患儿术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升高,部分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比较术前、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可导致儿童长期慢性缺氧影响内环境平衡及生长发育,建议积极治疗.

    作者:陶礼华;黄友棣;赵斯君;李赟;罗欣友;敬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窦合并眶内侵袭性血管脂肪瘤1例报告

    血管脂肪瘤常见于四肢或躯干,发生于眶内或鼻窦内者非常罕见,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1].作者收治1例复发的眶内累及鼻窦内侵袭性血管脂肪瘤,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张红英;周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颅底骨折综合伤情判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临床综合伤情的评估.方法从颅底(B)结构的完整性、颅脑(C)损伤程度、颅面以外远处(D)器官与组织的损伤程度三个方面来界定颅底骨折的损伤程度与病情,以此评估187例颅底骨折病人的损伤程度与病情.结果全组187例颅底骨折病人被分为四期.临床Ⅰ期:47例,治愈43例(43/47,91.5%),好转3例(3/47,6.4%),未治1例(1/47,2.1%);临床Ⅱ期:62例,治愈57例(57/62,91.9%),好转5例(5/62,8.1%);临床Ⅲ期:43例,全部治愈;临床Ⅳ期:35例,治愈21例(21/35,60%),死亡14例(14/35,40%).全组14例死亡病人均属C3级与临床Ⅳ期,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颅脑挫裂伤或颅内出血引发的呼吸与循环衰竭.结论 BCD伤情参数设置合理,可全面有效地判定颅底骨折的损伤程度与临床病情.当B参数提高时颅底结构的损伤程度逐步加重;C参数提高时则颅底骨折的颅脑损伤程度逐步加重,临床病情愈趋复杂凶险,死亡病例多为C3级;D参数提高时则颅面以外远处器官与组织的损伤程度加重.

    作者:陈继川;姬长友;韦一;陈武;沈光建;许明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波形变化在听神经瘤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病人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波形改变的意义.方法对手术证实为听神经瘤的23例病人ABR的潜伏期、波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3例病人中,11例潜伏期延长,Ⅰ~Ⅴ波间期耳间差(IPL)大于0.4 ms;2例潜伏期延长,但Ⅰ~Ⅴ波间期耳间差小于0.4 ms;2例V波缺失;8例无波形反应.全部患侧波形均异常、重复性差,2例出现对侧波形异常.结论 ABR波形变化在听神经瘤诊断中有重大意义;波形异常、重复性差可作为判断ABR异常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蕴;陈向平;吴皓;王振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NICU中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多因素影响的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患儿耳声发射筛查结果及多因素对耳声发射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对保健院244例NICU中新生儿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对2次筛查异常者行听力学跟踪和确诊,并对多种耳聋高危因素相互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筛通过率85.7%(209/244),复筛通过率71.4%(25/35).复筛不通过的10人行2次间隔2个月以上听力学检查:其中2人双耳听力正常,3人双耳听力下降,5人单耳听力下降.NICU中新生儿耳聋患病率32.8‰(8/244).多因素统计学分析发现,新生儿同时有2种或者2种以上耳聋高危因素(窒息病史、高胆红素血症、肺部疾病等)初筛通过率显著降低,与不伴有该类疾病史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高度重视2种或2种以上耳聋高危因素对NICU中新生儿听力损伤,积极预防和治疗,降低新生儿耳聋患病率.

    作者:刘清明;周炎荣;朱蓉;黄辉文;郭幸;赖碧云;陈田;李东英;蔡海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声带良性病变手术术式的选择体会

    声带良性病变临床多见,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260例声带良性病变病人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间接喉镜下摘除,纤维喉镜下KTp激光手术或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翠芬;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在喉癌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在喉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AMACR在喉鳞癌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福州迈新)检测40例原发喉鳞癌、20例声带息肉及10例癌旁组织中AMACR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喉癌中13例(32.5%)存在不同程度的AMACR表达,在20例声带息肉和10例正常喉组织中无AMAC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ACR在高分化鳞癌和中、低分化鳞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喉癌AMACR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AMACR表达与性别、肿瘤部位、颈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ACR在喉鳞癌中有阳性表达,其表达可能与分化有关,与性别、部位、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吴建烽;吴正虎;吴祖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筛窦巨大骨瘤1例报告

    病人,女,53岁,以鼻塞、流脓涕伴头痛20年于2005年3月10日入院.专科检查:双鼻道见少许黏脓涕,双中鼻道见灰白半透明息肉,双侧筛上颌窦区压痛.鼻窦冠状位CT扫描见双侧额窦、上颌窦、筛窦及左侧蝶窦内软组织影,提示有慢性炎症,左侧筛窦内高密度影(图1).

    作者:李群义;赵秀华;马秀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耳蜗植入病人的心理特点,探索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促进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方法对37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37例病人均积极配合手术和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所有病人恢复至应用听力.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促进了人工耳蜗植入病人术后的听力言语康复.

    作者:柏素芬;蔡鑫章;冯永;贺楚峰;蒋小红;陈红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80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

    近十年来国内开展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己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柯-陆手术和常规的鼻息肉手术,为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手术适应证和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并已经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现将我院2002年2月~2004年1月在鼻内镜下行鼻窦炎、鼻息肉手术8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采用气囊导尿管行小儿食道异物取出术的观察

    小儿食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为取出食道异物,多采用传统的硬性食道镜钳取.因此易造成上消化道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4月~2006年3月,对25例小儿食道异物,采用气囊导尿管取出异物,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淑芝;邓雪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射频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60例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运用等离子治疗仪行腺样体射频减容的优点.方法分析6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接受等离子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后听力、夜间打鼾、鼻塞等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腺样体明显缩小,A/N值小于0.6,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患儿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运用等离子射频减容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华;杨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鼻背中线皮样囊肿及瘘管1例报告

    患儿,男,10岁,因鼻尖反复溃烂、溢脓6年入院.发病前患儿有鼻部外伤史,曾于1999年12月和2002年12月两次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具体手术不详,术后症状反复发作10次,2003年11月17日来我院就诊,体检:鼻尖处见一约0.4 cm×0.4 cm的肿物,局部溃破,触之质韧,双侧鼻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及脓性分泌物,中隔居中.鼻尖薄层CT平扫示:鼻尖软组织增厚,其内尚见一斑点状较高密度影,以鼻尖脓肿伴异物残留、鼻背中线皮样瘘管、鼻尖部畸胎瘤收入院.

    作者:马莉;林功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复发性鼻息肉病人外周血Th1、Th2细胞的流式细胞分析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活化及释放的Th1、Th2细胞因子失平衡与鼻息肉发病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30例鼻息肉病人和30例健康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MA诱导培养后测定Th1细胞内IFN-γ和Th2细胞内IL-4的水平.结果 鼻息肉组的Th2细胞(CD+3CD-8IL-4+)和Th1细胞(CD+3CD-8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鼻息肉病人体内激活的Th细胞中,Th1细胞和Th2细胞均增高,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鼻息肉的发生发展中起到调节作用.

    作者:薛卫国;徐永生;孙洁;徐健;李敬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前哨淋巴结技术及放射免疫治疗头颈肿瘤的新进展

    由于早期诊断肿瘤手段的局限性,限制了临床对某些头颈鳞状细胞癌病人行正确的选择性颈部治疗.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则是不利的预后因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降低50%.因为肿瘤浸润的范围和(或)肿瘤的大小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故有时侯即使很小的原发肿瘤也常常伴有颈部转移.本文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前哨淋巴结技术以及以辅助治疗为目的的放射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论述.

    作者:程俊萍;杨宝琦;Matti Anniko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射频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射频辅助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的近期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 PSG)检查确诊为OSAHS并接受射频辅助UPPP治疗的27例病人,术前和术后6~12个月PSG资料,对长呼吸暂停时间、长低通气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低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7例病人长呼吸暂停时间从术前的(45.3±26.3) s下降至术后的(27.2±17.5) s;长低通气时间从术前的(15.6±8.6) s下降至术后的(8.3±5.4) s,低SaO2由术前的(79.3±14.4)%上升至术后的(89.7±8.2)%,AHI由术前的(19.6±6.8)%下降至术后的(7.5±6.9)%,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长呼吸暂停时间、长低通气时间、低SaO2和AH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辅助UPPP治疗OSAH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胜国;周本忠;孙敬武;兰兰;余鸿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