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田勇泉;邢晓为;肖建云
目的分析总结人工耳蜗植入病人的心理特点,探索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促进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方法对37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病人在手术前、后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的心理护理,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37例病人均积极配合手术和术后听力言语康复训练,所有病人恢复至应用听力.结论恰当的心理护理促进了人工耳蜗植入病人术后的听力言语康复.
作者:柏素芬;蔡鑫章;冯永;贺楚峰;蒋小红;陈红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在喉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喉鳞癌病人(Ⅱ期4例,Ⅲ期10例,Ⅳ期26例)的喉癌组织、癌旁组织(离切缘0.3~0.5 cm)和远离切缘(>2 cm)的相对正常喉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强表达率62.5%,在近癌切缘的癌旁组织弱表达率为34.6%,在远离癌切缘的相对正常喉组织Survivin弱表达率为10.0%,三者之间有明显差异.结论 Survivin基因在喉鳞癌组织中强表达,但在癌旁黏膜中阳性表达可随着离癌灶越远,表达越低.
作者:陈杰;田勇泉;邢晓为;肖建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临床上外伤性鼓膜穿孔较为常见,一旦感染,穿孔常变大,自行愈合的可能性明显减小且有诱发中耳胆脂瘤的风险[1],如果临床上能给予早期干预,既能促进穿孔愈合,又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2001年5月~2004年5月接诊外伤性鼓膜穿孔病人192例(192耳),其中采用鼓膜生长剂棉片贴敷穿孔处治疗1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青彦;兰秀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患儿,男,10岁,因鼻尖反复溃烂、溢脓6年入院.发病前患儿有鼻部外伤史,曾于1999年12月和2002年12月两次在当地医院手术治疗,具体手术不详,术后症状反复发作10次,2003年11月17日来我院就诊,体检:鼻尖处见一约0.4 cm×0.4 cm的肿物,局部溃破,触之质韧,双侧鼻腔通畅,未见新生物及脓性分泌物,中隔居中.鼻尖薄层CT平扫示:鼻尖软组织增厚,其内尚见一斑点状较高密度影,以鼻尖脓肿伴异物残留、鼻背中线皮样瘘管、鼻尖部畸胎瘤收入院.
作者:马莉;林功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科从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43例食管异物取出术失败的病人,并对其行食管异物进行再次取出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梁传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声带息肉的手术方式.方法对480例声带息肉病人分别采用支撑喉镜下和间接喉镜下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结果支撑喉镜下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7.1%;间接喉镜下手术治疗治愈率为98.1%;支撑喉镜下表面麻醉手术组和全身麻醉手术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6.2%和97.4%.结论对声带息肉行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P>0.5),各地医院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或医院条件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国富;朱传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眶外侧壁应用解剖研究,探讨眶平衡减压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具头颅骨眶外侧壁解剖观察及相关数据测量,临床应用眶平衡减压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共3眼.结果涉及眶平衡减压术的眶外侧壁相关骨性结构有颧额缝、颧额蝶交点、眶下裂等结构,颧额蝶交点至眶下裂距离(外侧面)为(22.4±2.6) mm、眶缘至颧额蝶交点距离(眶面)为(15.6±4.0) mm、颧额缝至眶下缘距离为(22.2±3.4) mm.眶平衡减压术3眼,术后眼球回缩平均为6 mm,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眶外侧壁解剖,眶平衡减压术手术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江满杰;王秋萍;李泽卿;周玫;王天友;程向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由于早期诊断肿瘤手段的局限性,限制了临床对某些头颈鳞状细胞癌病人行正确的选择性颈部治疗.肿瘤伴有淋巴结转移则是不利的预后因素.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病人,5年存活率降低50%.因为肿瘤浸润的范围和(或)肿瘤的大小不能作为判断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的指标,故有时侯即使很小的原发肿瘤也常常伴有颈部转移.本文就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前哨淋巴结技术以及以辅助治疗为目的的放射免疫治疗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论述.
作者:程俊萍;杨宝琦;Matti Anniko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吸引剥离子在鼻中隔手术中既能分离黏骨膜,又能吸除渗血,保持术野清晰.2002年7月~2004年7月,我科运用吸引剥离子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病人65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亮;李幼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r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水平与鼻咽癌发生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35例鼻咽癌初发者、9例鼻咽癌复发者、7例完全缓解者、10例慢性鼻咽炎病人、10例正常健康人及鼻咽癌上皮细胞株(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情况.结果 35例鼻咽癌初发者、9例鼻咽癌复发者血清及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较正常健康人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完全缓解者组VEGF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及慢性鼻咽炎病人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HNE-1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与培养的鼻咽癌细胞数有一定相关性(P<0.05,r=0.657).结论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作为诊断鼻咽癌发生、复发的观测指标之一.
作者:王承龙;赵素萍;肖健云;贺楚峰;王行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运用等离子治疗仪行腺样体射频减容的优点.方法分析60例腺样体肥大儿童接受等离子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前后听力、夜间打鼾、鼻塞等症状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术后腺样体明显缩小,A/N值小于0.6,鼻咽部结构显示良好,无咽鼓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年,患儿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鼻内镜下运用等离子射频减容手术治疗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文华;杨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小儿食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为取出食道异物,多采用传统的硬性食道镜钳取.因此易造成上消化道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我院2002年4月~2006年3月,对25例小儿食道异物,采用气囊导尿管取出异物,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周淑芝;邓雪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 Mipu1是在脑缺血预处理时表达上调的基因,本研究拟通过观察Mipu1蛋白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亚细胞定位,为进一步探讨其功能提供线索和思路.方法通过加端PCR扩增1.8 kb的Mipu1开放阅读框插入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区的3'末端,构建Mipu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融合表达质粒,并通过脂质体将重组质粒导入脑星形细胞瘤中,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Mipu1蛋白在正常和H2O2刺激时的亚细胞分布.结果成功构建了Mipu1与GFP的融合表达质粒Mipu1-pEGFP-N1,并观察到Mipu1蛋白在正常和H2O2刺激时均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Mipu1为一核蛋白,结合其蛋白质结构特征,推测其可能为一核转录因子.
作者:袁盾;袁贤瑞;刘瑛;赵杰;肖献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声带良性病变临床多见,2000年1月~2005年1月我们对260例声带良性病变病人根据其不同情况,分别选用间接喉镜下摘除,纤维喉镜下KTp激光手术或全麻支撑喉镜下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董翠芬;张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儿童病理性扁桃体腺样体肥大低通气对血气的影响.方法对已确诊的12例扁桃体肥大、8例腺样体肥大及21例扁桃体合并腺样体肥大患儿手术前的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检则并与术后对比.结果所有患儿术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动脉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升高,部分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比较术前、术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可导致儿童长期慢性缺氧影响内环境平衡及生长发育,建议积极治疗.
作者:陶礼华;黄友棣;赵斯君;李赟;罗欣友;敬云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射频辅助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的近期疗效.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olysomnography, PSG)检查确诊为OSAHS并接受射频辅助UPPP治疗的27例病人,术前和术后6~12个月PSG资料,对长呼吸暂停时间、长低通气时间、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 AHI)、低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aO2)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27例病人长呼吸暂停时间从术前的(45.3±26.3) s下降至术后的(27.2±17.5) s;长低通气时间从术前的(15.6±8.6) s下降至术后的(8.3±5.4) s,低SaO2由术前的(79.3±14.4)%上升至术后的(89.7±8.2)%,AHI由术前的(19.6±6.8)%下降至术后的(7.5±6.9)%,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长呼吸暂停时间、长低通气时间、低SaO2和AH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辅助UPPP治疗OSAH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胜国;周本忠;孙敬武;兰兰;余鸿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以往由于缺乏相关器械,某些特殊部位的鼻出血无法窥清其出血点,导致出血不止和反复鼻出血.近年来,随着鼻内镜及射频治疗仪的广泛应用,鼻出血的诊治有了很大提高,我科1996年3月~2005年2月,共收治鼻出血病人278例,其中出血量超过35 ml的182例病人先后在鼻内镜下行射频止血,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小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临床综合伤情的评估.方法从颅底(B)结构的完整性、颅脑(C)损伤程度、颅面以外远处(D)器官与组织的损伤程度三个方面来界定颅底骨折的损伤程度与病情,以此评估187例颅底骨折病人的损伤程度与病情.结果全组187例颅底骨折病人被分为四期.临床Ⅰ期:47例,治愈43例(43/47,91.5%),好转3例(3/47,6.4%),未治1例(1/47,2.1%);临床Ⅱ期:62例,治愈57例(57/62,91.9%),好转5例(5/62,8.1%);临床Ⅲ期:43例,全部治愈;临床Ⅳ期:35例,治愈21例(21/35,60%),死亡14例(14/35,40%).全组14例死亡病人均属C3级与临床Ⅳ期,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是颅脑挫裂伤或颅内出血引发的呼吸与循环衰竭.结论 BCD伤情参数设置合理,可全面有效地判定颅底骨折的损伤程度与临床病情.当B参数提高时颅底结构的损伤程度逐步加重;C参数提高时则颅底骨折的颅脑损伤程度逐步加重,临床病情愈趋复杂凶险,死亡病例多为C3级;D参数提高时则颅面以外远处器官与组织的损伤程度加重.
作者:陈继川;姬长友;韦一;陈武;沈光建;许明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在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3月~2003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接受腺样体切除术的15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个月,参照1997年海口会议鼻窦炎疗效判断标准,150例中治愈98例(治愈率65.3%),好转41例(27.3%),无效11例(占7.3%),术中无任何并发症,总有效率为92.7%.结论Ⅰ型、Ⅱ型1期、Ⅱ型2期的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以切除阻塞鼻腔通气的腺样体,配合积极的内科治疗,可以达到治愈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目的;Ⅱ型3期及Ⅲ型病人应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加腺样体切除术.
作者:刘柏生;张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AMACR)在喉癌中的表达,初步探讨AMACR在喉鳞癌生物学行为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福州迈新)检测40例原发喉鳞癌、20例声带息肉及10例癌旁组织中AMACR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喉癌中13例(32.5%)存在不同程度的AMACR表达,在20例声带息肉和10例正常喉组织中无AMACR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ACR在高分化鳞癌和中、低分化鳞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喉癌AMACR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AMACR表达与性别、肿瘤部位、颈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ACR在喉鳞癌中有阳性表达,其表达可能与分化有关,与性别、部位、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吴建烽;吴正虎;吴祖良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