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理障碍的护理对策及效果分析

田佩华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病人心理障碍,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心理障碍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从我院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70例存在焦虑、抑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均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系统性、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定并比较两组病人不同时间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结果 治疗组的35例病人在采用系统性和针对性心理干预60天后,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焦虑、抑郁,能够起到有效缓解的作用,对于病人后期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颈骨折使用下肢牵引带治疗的分析

    下肢牵引带是股骨颈骨折进行下肢皮肤牵引术治疗的主要工具,具有减少并发症、保护患者的肌肉、促进骨性生长等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股骨颈骨折病因、下肢牵引带的使用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设计、改良及应用效果等进行综述,为当前的股骨颈骨折治疗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作者:周振北;何斌林;周进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8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燕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神经内分泌结肠癌研究进展

    神经内分泌结肠癌是一种由结肠神经内分泌细胞分化导致的癌变,其发病率在临床上相对较低,但在近年来出现发病率增高趋势.神经内分泌结肠癌患者的癌细胞具有激素合成功能和激素分泌功能,具有转移性强、侵袭能力强的恶性潜能,逐渐被临床重视.本文就神经内分泌结肠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以及诊治方法进行阐述.

    作者:彭娟;谭华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 评价腹部创伤的CT诊断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拟诊腹部创伤并进行B超声、CT诊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患者461例,阳性156例,空腔脏器损伤28处,实质性脏器损伤314处.结果 CT诊断特异度89.8%、阳性预测值81.9%、符合率89.8%高于B超声81.3%、70.5%、83.3%,CT实质性脏器损伤检出率89.49%(281/314)、空腔脏器损伤检出100.0%(28/28),高于B超声77.07%(242/314)、71.43%(2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漏诊者多为送院时间相对较早、早期表现不典型或隐蔽位置脏器微小创伤,误诊者多为原发实质性脏器疾病;积血CT(32±13)HU、肠液外渗(22±9)HU.结论 CT诊断腹部创伤效用更高,特别是误诊率更低,可有效避免盲目开腹带来的负面效应.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包括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手术期全期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和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SR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全期护理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心理和睡眠质量均有积极影响.

    作者:赵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世界性疾病,因此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必须树立长久作战的思想.本文主要针对消化性溃疡的成因、表现、检查、治疗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希望能更好的推动消化性溃疡的防治工作.

    作者:李成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观察高血压患者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凝血四项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我院检验科2014年1月1日~2015年8月30日检测的体检合格者与高血压者检测资料,将受检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20例;用国产赛科希德SF--81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四项指标,以及PT衍化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经统计学处理,对比分析各项检测结果.结果 凝血四项指标中PT,APTT,INR,高血压患者(观察组)较体检正常者(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有显著差异性;FIB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明显(P<0.01);TT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凝功能亢进,血液呈高凝状态,加强对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有利于高血压病症的治疗.

    作者:李红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为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直肠癌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8%,较对照组的77.8%明显提高(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郑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普洱市预防控制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政策变迁及趋势

    艾滋病是以吸毒和性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当前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在艾滋病预防控制方面,普洱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经历了四个阶段,从早期宣传、国境防范,到现在的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新形势下,普洱市艾滋病传播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根据新情况,通过健康教育、重视性别因素、消除社会歧视方面做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确保人们的生命健康.

    作者:张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90例慢乙肝转氨酶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乙肝患者转氨酶、HBVDNA水平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 90例病例均HBSAg(+),病程6个月以上,接受彩色B超指引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病理切片由病理科医生读片,肝穿前完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HBVDNA检测,并与肝脏病理相比较.结果 90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异常率100%.转氨酶<2ULN和≥2ULN组在肝脏病理改变没有明显差异(PG>0.05、PS>0.5),血清HBVDNA水平与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肝脏病理检查可直接反应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并作为慢性肝炎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依据.

    作者:龚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3%双氧水联合制霉菌素碳酸氢钠溶液对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治疗观察

    外耳道炎是耳鼻咽喉科门诊常见病,其中真菌性外耳道炎极易反复发作,尤其患者依从性差时,治疗效果差,病程时间长,常引起患者耳痒、疼痛伴耳闷不适,因其易复发性使患者痛苦难忍.致病真菌种类甚多,以曲霉菌、青霉菌、丝状菌及念珠菌引起者较常见.

    作者:许丽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肠外营养的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超低出生体重儿实施肠外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诊治的10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对其实施肠外营养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 本文所选的患儿在实施肠外营养过程中,2例出现营养性相关性胆汁淤积症,1例高血糖,1例高血钾,对其实施对症治疗措施来调整肠外营养治疗方案后得到明显好转.通过细心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8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由于外科疾病治疗无效而转院治疗,平均住院时间为(136.2±2.3)d,出院时体质量为(2857.1±3.4)d.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无法实施肠内营养,需要通过肠外营养来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在实施肠外营养的过程中,通过建立肠外营养静脉通路,持续对内环境及生长发育指标进行监测,避免了宫外发育迟缓现象出现,明显的提升了早产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肠外应用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同时也为今后新生儿的胃肠道营养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作者:周桐花;蒋玉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支气管镜注入立止血治疗检查出血及大咯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支气管镜注入立止血治疗检查出血及大咯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镜下检查出血咯血患者,共计74例.根据患者出血量进行划分,出血量在300ml及以下的患者为观察组,共有31例;出血量在300ml以上,发生咯血的患者为对照组,共有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支气管镜注入立止血治疗,对比各自疗效.结果 观察组中停止出血例数30例,比例为96.8%;对照组中停止出血例数41例,比例为95.4%;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支气管镜注入立止血是一种有效治疗镜检出血及大咯血的临床方案,使用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雷显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135例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诊断、治疗、预后特征,总结管理经验.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共确诊妊娠糖尿病135例.结果 孕次(包括这次)(1.8±0.8)次,产次(1.5±0.6)次;确诊时间孕24~37周、平均(27.3±2.0)周;高龄产妇8.15%,糖尿病家族病史30.37%,不良孕产史14.07%;血糖达标达标率75.56%,未达标者加强干预,4周后达标9例.药物治疗率17.18%;妊高症、羊水异常、胎膜早破、早产率、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发生率均低于9%,剖宫产率80.0%,产后糖尿病2例;未见终止妊娠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低于9%,巨大儿发生率17.18%.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患者年龄相对较高,只要控制得当,饮食、运动干预多数血糖达标,不达标者采用药物也获得满意效果,多数可成功妊娠,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

    作者:吴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头孢地嗪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头孢地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58例AECOPD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甲组患者接受头孢替安等2、3代头孢菌素治疗,乙组患者给予头孢地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以及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乙组疗效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乙组患者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地嗪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大,有助于促进患者急性期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疗效,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文继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研究高血压与糖尿病家庭健康教育对孕期患者保健的影响

    目的 分析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家庭式健康宣教对于孕期的患者保健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检查的110例孕妇,平均分成两组,分析两组孕妇护理效果.结果 经家庭的健康教育以后,干预组妊娠的高血压、糖尿病发生率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两组早产与巨大婴儿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对孕期的患者实施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家庭式健康宣教,可以提高孕妇保健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元应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58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将158例UAP患者分为观察组(98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加用氯吡格雷和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86.7%),比较差异显著(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UAP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董燕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用药效果初步评定

    目的 对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用药效果进行评定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药物静脉滴注治疗,而研究组于此基础上采取盐酸氨溴索药物雾化吸入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 研究组中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的高热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小儿支气管炎患者盐酸氨溴索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有较好临床价值.

    作者:周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48例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输血安全性探讨

    目的 为了探索出相对安全可靠的输血方式,实践理论依据和找到实践材料,我院对普外科手术中的输血存在的问题对输血的安全性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手术治疗中的安全输血找到合理的方法.方法 选取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共60例,其中,有48例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后进行了输血,护理人员对48例患者进行观察,记录患者在输血后是否出现不良情况[1].结果 在接受输血的4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过调查,该患者接受我院输入的病毒灭活滤白新鲜的冰冻血浆600ml,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为1.28%.结论 在患者进行普通的外科手术输血时,应选择成分输血,该方式的安全性较其他方式有着自身的优越性,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并深入研究.

    作者:张宝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析JCI标准下的医院药事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践

    随着世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医院药事管理也引起广泛关注,进一步促进了JCI标准的诞生,它是截至目前适用性较强的医疗服务准则,是医院管理药事的高参考标准.文章基于JCI标准下,探讨分析了医院药事管理的具体内容,构建相对应的管理系统,设计切实可用的流程,规范药事管理的所有环节,以获得佳的管理效果,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药事运用的安全性,降低医院风险.

    作者:罗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