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曾艳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围手术期护理,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轻了其疼痛及身心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吕晓珊;马晓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的影响。方法:24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病人的影响。结果:康复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1.6%,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中风的恢复有重要积极的意义。
作者:魏生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均采用2%利多卡因麻醉,观察组同时咪达唑仑+芬太尼,对比两组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检查中收缩压(121.53±8.43 mmHg)、平均动脉压(73.53±5.32 mmHg)低于对照组(138.62±9.76 mmHg,93.34±6.43 mmHg)(P<0.05);观察组检查中心率(77.52±7.73次/min)、呼吸频率(18.04±6.52次/min)低于对照组(109.82±9.56次/min,22.63±7.83次/min),血氧饱和度(93.22±1.74%)高于对照组(87.53±1.8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及中断检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应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能改善镇静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杨艳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ICU患者随机性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ICU常规护理中融入持续性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焦虑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高,焦虑程度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护理中采取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以及护患关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曹靖惠;武宝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黄帝内经》有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可以称得上是早的防病理念,而作为其理念的一部分,中医药膳在其中不可或缺,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即寓医于食。文章通过对中医药膳在“治未病”中作用的论述,提出“膳防病,擅防病”的观点,为疾病防治和人们的身心调理提供思路和参考。
作者:马加路;李凯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本文着重地探讨了粘结剂对瓷贴面的效果,为修复医务人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参考。方法: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我院修复科接治的24例前牙瓷贴面的患者,对其修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月及2年的随访。结果:3个月修复体脱落0例,占0%,6个月修复体脱落2例,占8.3%,一年修复体脱落4例,占19.7%,二年修复体脱落率7例,占29.2%。结论:瓷贴面口腔美学的修复技术,其粘结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良好的粘结是成功修复的基础。
作者:徐玮;马慧;王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临武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流行现状及调查相关影响因素,以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临武县3个镇共957人3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身体测量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临武县35岁以上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4.56%,居各种慢性病之首。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危险因素认知水平、高盐饮食、饮酒、血糖是高血压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血糖、高盐饮食是高血压患者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武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认知水平低、不健康饮食及不良生活习惯很常见,应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教,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的流行现状。
作者:宏保;刘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实验组患者PI-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得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减轻其临床症状及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全凤琼;吴春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高龄胆结石患者时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高龄胆结石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观察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将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平均住院天数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手术切口长度而言,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而在平均住院天数方面,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龄胆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缩减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手术切口小,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光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分析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的不良心理反应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期的清醒患者86例,分析影响患者不良心理的因素,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三个月后,对比患者护理前后SCL-90的评分情况。结果: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多存在焦虑、抑郁、恐惧、不安全等不良心理,主要原因为插管、环境、年龄、认知等;经过护理后,患者在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躯体化方面的评分明显有所降低,前后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清醒患者机械通气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波动较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彭艳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中风便秘病人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口服麻仁胶囊。观察组常规护理后采用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便秘治愈15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便秘治愈6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黄敷脐配合腹部推拿能有效治疗中风患者便秘。
作者:江茜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治未病服务是中医理论重要思想之一。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先见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孙思邈、朱丹溪等历代中医名家也非常重视“治未病”。近年来,由于人民群众对健康提出的更高要求,从“已病图治”转变为“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因此“治未病”理念与实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治未病”是中医预防治疗学的特色和优势,体现了“以人体健康为本”的理念。本文阐述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特色与优势,其理论思想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策略和发展前景,旨在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更好地保证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
作者:许利;曾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方法。为不能进食者通过胃管供给流质饮食,以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治疗的需要,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之一。近年来,国内护理同仁对胃管的选择、胃管插入的长度、胃管的留置时间、鼻饲液的灌注方法、昏迷患者插管技术的改进、鼻饲患者的预见性护理、鼻饲液的保温和配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现综述如下:人体食管长度约有25cm,咽喉部长度约15-16cm,总长度45cm。胃管有3个侧孔,从顶端至第三个侧孔的距离为10cm。
作者:韩夏;韩倩倩;王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接诊114例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对其超声诊断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结节数目对比无差异(P>0.05);结节周界、结节回声、结节包膜、结节边缘、结节内部钙化情况、结节声晕、弹性评分、周围血流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肿瘤进行诊断,通过分析结节边缘规则情况、弹性评分、内部钙化灶等征象可提高其应用价值。
作者:袁文利;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在非淋菌性宫颈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化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联合方案治疗的观察组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治疗的有效率、病原菌转阴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联合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覃雪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期间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包括失衡综合症、低血压、高血压、出血以及感染等等。大多数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做好患者透析的护理,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尚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观察并分析呼吸内科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根据风险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方法:对呼吸护理系统相关疾病患者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提出具有针对性意义的管理方法。结果:在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额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之后,风险出现的几率极大的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在随之不断提高。结论:在对患者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采取一些针对性较强的管理方法,这十分有助于降低在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发生几率,这就会使得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终会将医院的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程度上调。
作者:程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临床探析。方法:本文选取5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按照年龄段划分两组,对照组年龄低于60岁,治疗组年龄不低于60岁,两组开展心电图动态检测过程,对其相关指标大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开展相应的诊断治疗过程后,治疗组患者年龄不低于60周岁,其中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单纯室性早搏、复杂室性早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六项指标大小分别是8.00%、8.00%、16.00%、8.00%、16.00%以及16.00%,其中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两项指标大小和对照组的心律失常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非常高,一旦没有及时实施治疗过程,很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其中心律失常救治不及时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施建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不同HPV感染下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差异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对我社区服务中心2016年8月1日至8月24日进行两癌筛查的1655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行阴道镜检查,在检查前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比较在高危HPV16/18(+)与非高危HPV阴道镜诊断的宫颈病变的检出率。结果:阴道镜检查诊断,高危HPV16/18(+)的CINⅡ病变检出率显著高于非高危患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在敏感性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伴随宫颈组织学结果严重程度增高,阴道镜诊断宫颈HPV感染性病变的检出率会提升,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
作者:苏小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TCD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自3015年1月份到3016年1月从我院选取30例需要进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30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结果研究总结了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护理要点后按照计划对患者实施护理,30例患者均成功引流。结论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中总结出护理以下要点:患者引流管必须固定好,以使引流管能够正常工作,预防由于引流管逆行而使患者发生感染;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引流液情况,并记录引流量;引流袋的更换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引流管卫生;护理人员需密切注意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饮食方法。
作者:唐凤;杨宇;何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