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赵小磊

关键词:优质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行小梁切除加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和3个月后眼压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眼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有所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眼压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全程的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眼压,保证手术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妇女更年期焦虑与保健

    目的:对导致更年期妇女出现焦虑症状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更年期妇女保健的各项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这三年时间里,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更年期焦虑症的妇女患者病例(定义为A组);另取该病的男性患者病例90例(定义为B组)。采用SAS焦虑程度自评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测定,对两组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总结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各项措施。结果:总结结果表明,A组患者的测定分数明显高于B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妇女在处于更年期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随时注意对自身的不良心态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更年期焦虑症的发病几率。结论: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其心理焦虑程度要明显高出同样处于更年期的男性,因此时刻注意对更年期女性进行的心理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干预,对降低该病患者的发病几率显得有为重要,可以从根本上达到关注女性健康的目的。

    作者:焦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亢患者术后并发症观察与并发症防控护理策略分析

    目的:观察甲亢患者术后并发症与分析并发症防控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我院行甲亢术的患者78例作为本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针对性并发症防控护理策略。结果:78例患者共出现7例并发症,分别为2例术后呼吸困难、1例喉返神经出现损伤、1例喉上神经出现损伤、3例手足抽搐、1例甲亢危象,针对患者不同病情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后,并发症状均消失。结论:通过仔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雪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性评分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何素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527例标本,其中行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有报警提示为399例,无报警提示128例,同时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标本。结果:MCV、HB、PLT、WBC与RBC均具有较高的镜检阳性率,而在报警提示标本当中,其检阳性率为68.92%,无报警提示标本相应白细胞分类镜检当中,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均具有较高的相关符合性(P>0.05),而嗜碱性粒细胞具有较低的符合率(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所获阳性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细胞异常阳性结果检出效果,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作者:吕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王玉林教授运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哮喘临证经验

    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玉林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一线工作五十年,在中医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病诊疗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治疗哮喘方面取得显著临床疗效。举王教授热哮汤临证经验,学习王师经方辩证之法。

    作者:涂兴蕊;周玉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医疗机构药师干预促进合理用药管理的系统评价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药师干预对于促进合理用药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查阅我院相关资料,统计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工作所采取的措施与达到的实际效果。结果:药师干预逐年增长,其干预的具体内容则随国家相关法规的颁布、政策调整、管理工作的安排等方面发生变化。结论: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师参与临床实践的形式是多样化的,而通过临床实践证明,药师干预是规范药物合理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罗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老年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患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病患30例。对于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而对于实验组病患则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对两组病患在进行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研究之前,两组病患的生活质量,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评分等方面的比较差异并不明显,在经过护理之后,实验组病患的Pao2水平和常规组的相比明显上升;实验组病患的PaCO2水平和常规组的相比明显下降,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比常规组的要好(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患进行护理干预时,增加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能促进病患的康复水平,并能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雅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探讨产后出血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妇产科生产的孕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7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采取子宫内纱布填塞法。对2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10%,明显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并且相对比较安全,在临床上可以广泛使用。

    作者:忻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作用探讨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社区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心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氧分压明显上升、二氧化碳分压则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心肺功能指标,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对罗红霉素合成工艺的改进分析

    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制造罗红霉素的工艺,是当今推广度高的合成工艺。药理反应的适宜温度为4摄氏度到6摄氏度之间,然后进行搅拌的步骤,反应的时间设置为40分钟。其中活性炭的用量为百分之一。这样的制取工艺的优点在于方法较其他方法更加可靠,并且制取的步骤也很少,操作简单,适于大批量的生产。

    作者:成佳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实验组患者PI-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得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康复,减轻其临床症状及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全凤琼;吴春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透室的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方面的控制效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所收治的血透室患者100例作为临床对象,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改革的传统护理管理,观察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产生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经不同护理管理的实施后,对照组感染产生率约11例(18.33%),观察组感染产生率约2例(3.33%);同时,观察组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且护理满意程度也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存在P<0.05的显著性差异。结论:对血透室实施护理管理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产生率,提升临床护理及预后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及健康问题。

    作者:沈丽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图像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诊断腹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2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声像图与治疗结果对照。结果:肝损伤1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脾损伤4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肾损伤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空腔脏器损伤2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9.26%。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及时地作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对空腔脏器损伤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肺炎中的应用。方法: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的老年慢性阻塞炎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并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总满意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P<0.05;且经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提高护理的效果,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升效果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存在的产妇6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研究对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传统的以产妇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实行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研究组产后护理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洪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ICU科室内压疮管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影响。方法将我院ICU科室于2014.2月至2016.8月间收治的9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46例与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科室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重点做好压疮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于临床服务满意度为73.91%,观察组为95.6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46例患者中,有9例(19.57%)发生压疮,观察组有1例(2.17%)患者出现压疮,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科室中患者加强集束化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压疮发生率较低,且患者对于科室集束化服务措施主诉满意度较高。

    作者:彭东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间,在我院选择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0)和干预组(n=30),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介入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宋明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比较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

    目的:比较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对脑梗塞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52例脑梗塞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指标结果分别是(13.66±2.22)分和(74.21±15.12)分,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后,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社区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2014.4-2015.4于本中心确诊为高血压的社区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使用常规健康宣教方式对其进行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指导。B组在A组基础上使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差异较小,P>0.05;健康教育后,B组自我效能评分(34.67±3.24)分高于A组(29.81±2.67)分,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为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可对患者实施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

    作者:袁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头孢他啶的合成工艺改进

    生产工艺技术是否完善对头孢他啶的合成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头孢他啶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所以,若想提高头孢他啶的生产质量,首先需要从其制作工艺的改进入手。经过改进的头孢他啶合成技术在反应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多余物质,纯度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另外,改进后的工艺技术反应条件也非常温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除氨气之外不会产生其他物质,可以提高单位原料情况下头孢他啶的生产率,使其产量得到提高。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