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袁英

关键词:自我效能, 以家庭为中心健康宣教, 高血压, 社区
摘要: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社区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34例2014.4-2015.4于本中心确诊为高血压的社区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使用常规健康宣教方式对其进行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指导。B组在A组基础上使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的变化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差异较小,P>0.05;健康教育后,B组自我效能评分(34.67±3.24)分高于A组(29.81±2.67)分,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为更好地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可对患者实施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9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并发症及处理分析

    目的:对以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处理方式。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9.4%,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随访,患者视力情况明显好转,甚至与正常无异。结论:以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视力,在术中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相应的处理,可使并发症发生情况大幅减少。

    作者:许志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影响

    目的:探究手术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生理及心理的影响及护理满意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每组各40例病患。比较两组患者生理、心里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焦虑评分等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并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患者调整生理、心里状态,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红臀的护理

    小儿红臀是3周-2岁小儿发病率高的皮肤炎症,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本文根据我科日常工作和既往研究结果,总结了当前小儿红臀的常用的护理措施。

    作者:李亚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循证护理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在本科室收治的64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2例。对照组脑血管病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昏迷量表(GC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脑血管病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脑血管病的护理效果可观,值得推广。

    作者:彭继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基层护士长如何做好临床管理

    我是一名基层医院的病房护士长,通过十余年的管理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只靠一股向前冲的勇气和努力,提高各项考核成绩,是很难真正把一个护理队伍管理到位,迅速提高护理质量的。必须要有一套科学而实用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技巧,现就护士长的管理策略与大家分享。

    作者:何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与制霉菌素片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我科门诊、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并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平均每组40人。对照组单用制霉菌素片治疗,观察组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00%,对照组90.00%。痊愈率:观察组72.50%,对照组60.00%,二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黄涛;晏咏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5例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情况。通过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及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结果15例患者经过预防、治疗及护理,12例足溃疡表浅者全部愈合,深度溃疡治愈1例、好转1例,坏疽有所好转自动出院,无截肢致残病例。结论早期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可以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萧茂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分析职业病危害分析与控制对策

    目的:是为了了解各行业职业卫生状况,为预防职业病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对不同辖区的规定以及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果:不同职业场所的职业病的危害不同并且严重程度不同,需要不断的加强技术革新和职业卫生管理。

    作者:杨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份-2016年6月份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40例为一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腰背肌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依从率均较对照组优异,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

    作者:罗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治疗价值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51例随机分为A(26例)、B(25例)两组,A组采用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B组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两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A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大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妊娠优于MTX肌内注射后刮宫术,有降低大出血风险,保留妇女生育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副反应轻的优点,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30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或称切口妊娠)病例。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18例、 B组12例, A组采取MTx肌内注射后行刮宫术, B组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行刮宫术,比较2组间在出血量,住院时问, IHCG降至正常的时问,以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A 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 CG降至正常的时问显著>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0.05),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能有效控制瘢痕妊娠大出血,有效杀死妊娠物,减少清宫出血量,是一种对剖官产瘢痕妊娠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梅荣;辛春花;勾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出现的误差因素并分析其应对策略。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接收并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性抽取350例,将抽取的350例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制作成标本后进行检测,并对血液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判断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因素,并针对存在说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抽取的350例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中出现检验误差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受检者采集血液标本的时间不合理、血液保存不当和血液送检时间超时,以及受检者自身因素与血压抗凝剂浓度不合格等因素。结论:要想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就需要从根本入手,加强受检者对血常规检查的意识,让医护人员与患者都认识到血液常规检查的重要性,规范检验和采集操作,并强化血液常规检验意识,保证抗凝剂的浓度合格,确保血液送检时间等,从而提高血液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作者:钟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我科采用的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80例,观察血压、心率、SpO2下降情况;镇静状态达到4级以上例数;牵拉反应达0级例数。结果: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患者血压下降10%-15%,心率下降5%-10%, SpO2下降小于5%;达到4级以上镇静70例,达87.5%;牵拉反应达0级61例,达76.2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起效更快,镇痛更强,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彭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50例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选取5mg组、10mg组、20mg组,每组为40例病人,3组患者均在晚餐后服用瑞舒片,5mg组服用5mg量,10mg组服用10mg量,20mg组服用20mg量,疗程取20周。20周以后观察不同组别的患者的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总数、斑块厚度、斑块性质的变化,并且对三组的终点事件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对比。结果:三组患者的TC、TG和LDL-C水平呈现明显下降,但是20mg组患者的TC、TG、LDL-C降低水平明显比其它二组人群要明显(P<0.05)。5mg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恶化2例;10mg组显效22例子,有效18例,无效9例,恶化1例;10mg组显效28例,有效17例子,无效5例,恶化0例,三组疗效比统计情况:Hc=6.522,P<0.05。明显可以看出20mg量要优于其它二组,并且三组病人的硬化斑块数量都呈现了下降趋势,同时斑块厚度也有减少显效。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够降低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血清中TC与LDL-C的水平,能够促使动脉软斑块趋于稳定的作用,且大剂量的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曹润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对周围脏器浸润的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食管癌对周围脏器浸润的CT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方法:本文选取28例经手术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对其开展螺旋CT诊断,对其检测结果加以分析探讨。结果:28例食管癌患者,经过手术病理结果证实后,有不同的癌症类型患者,其中包括鳞癌患者24例,腺癌患者2例,鳞癌伴肉瘤化患者2例。其中食管癌患者中,食管中上段癌变患者18例,食管下段癌变患者10例,对其CT诊断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食道癌病变患者有26例,食管中上段癌变患者17例,食管下段癌变患者9例。其CT诊断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临床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其他病症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表现情况实现全方位检测和诊断,进一步提升诊断检测结果。结论:经手术证实的食管癌患者对于气管、支气管等周围脏器浸润的CT判断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对于心包受累方面的判定一定的临床作用,因此在临床中对于食管癌向着周围脏器浸润的CT诊断非常重要。

    作者:余萱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妇产科急腹症中采用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及其重要性。方法:对我院妇产科的急腹症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对比所有患者的病理结果和手术结果。结果: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全部经手术及病理确诊,采用超声检查诊断确诊率为87.76%,漏诊、误诊率为12.24%。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党委办公室工作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整个管理层次当中的核心工作,党委办公室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正处在新医改的关键阶段,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医院党委办公室工作,充分发挥党委办公室协调、服务、助手作用就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新医改现实情况,提出几点做好医院党委办公室工作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张义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在ICU护理管理过程中加强分级护理及风险标识应用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5.2月至2016.2月间ICU科室实施分级护理及标识应用,选取此期间内入住科室患者57例作为干预组,于2014.1月至2015.1月科室未实施分级护理及标识管理为对照组(57)例,观察两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于科室护理服务满意度为71.93%,干预组满意度为92.98%,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压疮及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共为15.79%,干预组发生率为3.51%,干预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内护理过程中加强风险标识应用、提供分级护理措施,大部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服务主诉满意度较高,且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例数较少。

    作者:周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通过腹部脏器损伤的超声图像表现,以探讨超声在诊断腹部脏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12例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声像图与治疗结果对照。结果:肝损伤12例,超声诊断符合率83.33%,脾损伤43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肾损伤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空腔脏器损伤2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59.26%。结论:超声检查能准确及时地作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对空腔脏器损伤作出提示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已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陈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临床中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用于临床检查工作的具体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录的100份尿液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分组法进行讨论,A组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B组采用显微镜镜检,C组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3种方法对1000份样本逐一进行检查;对比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等检查结果,评估3种检查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A组,特异性(TN)92.8%、漏诊率(FN)12%、误诊率(FP)8%;B组,特异性(TN)97.5%、漏诊率(FN)4%、误诊率(FP)3%;C组,无漏诊、误诊,100例均检验准确,准确率100%。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作为尿常规初步筛查方式,必须进一步需配合使用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联合检查为佳方式,可确保检查结果无误。

    作者:陈永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行以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和阴阳性症状评分。结果:两组行以干预前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阴阳性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会动能缺陷评分和阴阳性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 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行以综合心理社会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精神分裂疾病临床治疗的使用。

    作者:王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