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心理社会干预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影响研究

王世杰

关键词:综合心理, 社会干预, 难治性, 精神分裂
摘要: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行以综合心理社会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难治性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综合心理社会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和阴阳性症状评分。结果:两组行以干预前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与阴阳性症状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社会动能缺陷评分和阴阳性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 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行以综合心理社会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精神分裂疾病临床治疗的使用。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焦虑的影响分析

    目的: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护理干预后对其焦虑程度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成A、B两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常规方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心理焦虑进行针对性护理。讨论 B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SDS、HAMA评分的改善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结果对患有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韩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总结护理工作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4月所在医院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其开展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选取同期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后,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康锡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老年心血管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具有极高死亡率,因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较低,且心血管疾病患病时间较长,病症的反复发作会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使得患者容易出现消极情绪,这对患者的后期康复十分不利。为避免这一现象,本文将早期康复护理作为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现将详细医学报告如下。

    作者:王生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B超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B超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分娩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剖宫产的孕产妇一共有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在直视之下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观察组在B超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组,对两者之间的差异给予对比。结果:直视之下观察和采取B超观察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其之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下段厚度≥2mm的孕产妇可以进行阴道试产。结论:对子宫下段厚度采取B超检查的优势在于没有创伤以及结果准确,与剖宫产的时候直视下观察子宫下段厚度没有显著差异,对剖宫产手术以后妊娠妇女选择分娩方式提供重要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龚建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科探视干预对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探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探视的措施,对亲友的探视进行干预。结果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接受探视。结论探视干预有利于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何永英;刘鸿;唐根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在临床中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用于临床检查工作的具体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录的100份尿液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分组法进行讨论,A组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B组采用显微镜镜检,C组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3种方法对1000份样本逐一进行检查;对比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等检查结果,评估3种检查方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A组,特异性(TN)92.8%、漏诊率(FN)12%、误诊率(FP)8%;B组,特异性(TN)97.5%、漏诊率(FN)4%、误诊率(FP)3%;C组,无漏诊、误诊,100例均检验准确,准确率100%。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可作为尿常规初步筛查方式,必须进一步需配合使用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联合检查为佳方式,可确保检查结果无误。

    作者:陈永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老年腹外疝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腹外疝时选择哪种治疗方法效果好。方法:选取6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分组进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分为手法复原的对照组,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实验组,各自治疗后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进行手法复原的对照组有18列显效,7例有效,好转3例,对比实验组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有21例显效,8例有效,1例好转,患者总体满意度要高出对照组6.7个百分点。结论: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腹外疝复发率低,在解决患者临床症状和痛苦上效果明显,是老年发生腹外疝后首选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值得进一步探讨治疗效果。

    作者:熊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本次主要对舒适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舒适护理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P<0.05。结论:在手术室工作当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能够促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隋盛楠;韩香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优化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预后的研究

    目的:比较联合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是否比单纯应用冠脉造影(CAG)更能优化冠状动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支架术后的预后。方法:通过对100例冠脉长病变钙化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将单纯经CAG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划为对照组,同意联合IVUS检查的为观察组,测量患者的粥样硬化斑块处的小血管径(MLD)、直径狭窄率(DS%)、面积狭窄率(AS%)、病变长度(LL)及病变形状,应用IVUS及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分析软件观察斑块类型、性质及组成,并在IVUS指导下行支架植入术,术后用IVUS观察支架的放入情况(包括支架定位、支架大小的选择、有无支架贴壁不良、支架扩张不充分、边缘夹层等),术后两组病人均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后两组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病变类型、长度、钙化情况、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0天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IVUS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CAG组(15.38% vs 22.92%,P<0.05)。结论:联合IVUS组能够更好的指导冠脉支架的植入过程,并且及时的发现支架术后的支架贴壁不良及支架边缘夹层等并发症,可以减少1年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赵峥祯;邓晓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备孕妇女需要知道的这些口腔卫生保健知识

    备孕妇女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很容易出现各种口腔疾病,这些口腔疾病会的备孕妇女的健康以及怀孕后胎儿的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掌握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对于备孕妇女是相当重要的。文中就备孕妇女所需要指导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进行介绍。

    作者:涂敏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血清检测在唐氏征筛查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与血清检测在唐氏综合征(下文简称为唐氏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1500例在我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接受血清检测,对血清检测高风险者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高风险孕妇检出率及筛查准确率。结果: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唐氏综合征高风险检出率为1.53%,显著低于血清检测25.07%(P<0.05)。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准确率为100.0%,显著高于血清检测6.12%(P<0.05)。结论:与血清检测相比,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准确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梁月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呋喃唑酮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雷贝拉唑、呋喃唑酮联合克拉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即对患者单一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联合治疗,即使用雷贝拉唑、呋喃唑酮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呋喃唑酮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具有临床推广与使用的价值。

    作者:邹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解剖实验室绿色环保化建设的方法与体会

    解剖实验室的实验教学环境如果不尽如人意,将直接影响解剖实验教学质量。改善和解决解剖实验室环境,是每一位解剖人的愿望和梦想。本文介绍了我校解剖实验室绿色环保化建设方法和措施、绿色环保化建设的效果,旨在探讨高校实验室绿色环保化建设新模式。

    作者:周岩;陈四清;郭艳桦;王友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318例胃癌患者临床治疗现状观察

    目的:对胃癌患者临床治疗现状进行观察探讨。方法:将318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实验组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有化疗指征的则进行化疗,同时给患者采取增强自身免疫力、营养支持的方式进行治疗,而针对无化疗指征的则对其采取佳支持治疗的方法,将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所花费的金额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对比后得出,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的住院时间短、花费金额少,生活质量优。结论:建议对胃癌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作者:常静;苏荔;南晓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100例早期乳腺肿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患者。在诊断方法层面,对照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诊断,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终诊断效果。结果:在各类诊断指标层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有效率、诊断满意度、乳腺肿瘤检测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肿瘤的诊断中,应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并无明显差异,两者各有优势,将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更好提高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坛寿;林鹏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工艺过程中布洛芬口服溶液的质量控制分析

    在布洛芬口服液的制造工艺中,对药物的质量控制是十分关键的,如果药物出现了质量问题就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样的药品安全性是十分低的。布洛芬口服液的制作工艺主要是体现有效性的含量,因为这种药剂是口服液,结合了药剂自身的特性,对制作过程中的原料和原材料的辅料都是布洛芬口服液在制作工艺中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布洛芬口服液在制作中的关键点的控制,包括:加热的时间、加热的温度、加热时间验证、总混时间验证、灌封工艺的验证,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控制,严格把握制作的质量。

    作者:沈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效果与优越性分析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优势加以明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成本。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成本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偏头痛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而言,其效果相对较好,且治疗成本较低,能够大化患者的利益,保障患者的治疗质量,从而使得患者更加偏向于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在骨科病房中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5年7月开始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选取管理前收治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及实施后收治的30例同类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患者对骨折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院内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达到100%。满意度方面,对照组满意度为86.67%,观察组达到100%。结论小组责任制管理模式可提升每位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提升骨科护理质量。

    作者:陈琼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出现的误差因素并分析其应对策略。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接收并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随机性抽取350例,将抽取的350例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制作成标本后进行检测,并对血液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判断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因素,并针对存在说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结果:抽取的350例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中出现检验误差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受检者采集血液标本的时间不合理、血液保存不当和血液送检时间超时,以及受检者自身因素与血压抗凝剂浓度不合格等因素。结论:要想提高血液常规检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就需要从根本入手,加强受检者对血常规检查的意识,让医护人员与患者都认识到血液常规检查的重要性,规范检验和采集操作,并强化血液常规检验意识,保证抗凝剂的浓度合格,确保血液送检时间等,从而提高血液常规检查的准确性。

    作者:钟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计划免疫的患儿120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和患儿家属对疫苗接种知识的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疫苗接种率为98.00%,对照组患儿的疫苗接种率为82.00%,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疫苗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计划免疫中采用临床护理的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儿的疫苗接种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邢玉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