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 厚度的影响研究

冯小梅;王光进;徐航

关键词:白内障伴糖尿病,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厚度
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组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每组54例.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比较无差异.术后,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视力均较术前上升,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有干眼症、黄斑囊样水肿、高眼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能够减少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增加角膜厚度,且其影响与超声乳化术相似,且并发症均较少,值得推广运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脑干出血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出血量和 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脑干出血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出血量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出血量的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患者出血量<2mL、B组患者出血量2~5mL、C组患者的出血量>5mL,患者数量分别为29例、28例、25例.三组患者均采取保守疗法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后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收缩压、瞳孔改变、治疗方式、血糖及白细胞计数,并记录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在性别、糖尿病、饮酒史、GCS评分、治疗方式及年龄指标上,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高血压病史上,三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嗜睡、呕吐、瞳孔改变、白细胞计数指标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收缩压和血糖浓度指标上,三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之后,82名患者存活40例,死亡42例,其中存活的42例患者中治愈6例,致残36例;将患者的预后作为应变量,血糖、高血压、出血量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血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自发性脑干患者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分别是是高血压,出血量、和血糖浓度;其中出血量是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邓鹏程;郭西良;丁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饥饿对HUVEC细胞Caveolin-1的调节以及 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小窝蛋白Caveolin-1是细胞膜上重要的信号转导枢纽,参与细胞增生、迁移的调节.本研究探讨血清饥饿对HUVEC细胞Caveolin-1的影响,并观察血清饥饿下细胞迁移的变化.方法:无血清培养基或完全培养基(含10%血清)分别处理HUVEC 24小时,提取蛋白样本,Western Blot检测Caveolin-1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划痕实验观察血清饥饿24和48小时细胞迁移的变化.结果:血清饥饿24小时,HUVEC Caveolin-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血清饥饿24、48小时可以使细胞迁移率显著降低.结论:血清饥饿能上调Caveolin-1的表达并抑制HUVEC细胞的迁移.

    作者:陈阳晔;何炜;李懿;瞿利花;宋祁;张冉;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 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低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明显高于术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足功能、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孙勃;刘士波;王培;薛鑫鑫;高云峰;付世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 血小板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与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3例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的23例患者则进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d、2d及3d的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术后1d、2d及3d观察组的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脑氧代谢及血小板指标的影响相对更好,因此本类术式更为适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作者:邱雷;翟乃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 厚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组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每组54例.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比较无差异.术后,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视力均较术前上升,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有干眼症、黄斑囊样水肿、高眼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能够减少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增加角膜厚度,且其影响与超声乳化术相似,且并发症均较少,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冯小梅;王光进;徐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逆转情况的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广义和狭义逆转的作用.方法:通过队列研究,以中医药治疗为暴露因素,将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分为高暴露、低暴露和无暴露3个队列,每12±2月随访一次,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各组间患者狭义和广义逆转的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入组患者99例(高暴露组54例、低暴露组23例、无暴露组22例),治疗后三组APRI评分、Knodell积分、中医征候积分降低,有统计学意义;高暴露组治疗后Child评分、B超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组间比较Knodell积分、APRI评分、Child评分、B超积分、中医证侯积分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广义逆转率高、低、无暴露组分别为92.59%、82.61%、77.27%;狭义逆转率高、低、无暴露组分别为26.67%、12.5%、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广义和狭义逆转率.

    作者:张丽杰;张古城;申弘;胡萌;张均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联合改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初 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联合改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15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联合改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常规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临床疗效及分娩后产妇与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会阴撕裂Ⅱ发生率及产时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联合改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临床疗效突出,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程度及疼痛感、提高会阴完整率,而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吴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同期外伤手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n=40)将患者的病变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及PAS染色,对照组(n=30)将患者的正常黏膜组织进行对应研究.对比分析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40例OLP患者均存在角化过度,其中有5例轻微局灶性角化不全(12.50%)、有35例颗粒层楔形增厚(87.50%).全部患者均存在基底细胞崩解或者消失,淋巴细胞浸润至真皮浅层.其中有18例胶样小体(45.00%),多见于真皮浅层、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当中,呈现出扁平苔藓或者红斑狼疮.40例OLP患者中有82.50%患者由淋巴细胞侵入真皮浅层并扩展到了基底细胞内;17.50%患者由炎细胞侵入真皮浅层或者棘细胞层,其水肿现象十分明显,并且细胞间桥存在拉长或断裂现象.起码有70.00%患者的血管数目变多,血管扩张等现象,30%的患者虽然没有发现血管结构变化,但可以明显发现红细胞增多.研究组的VEGF、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VEGF/GAPDH、MMP-9/GAPDH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MMP-9/GAPDH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着重要作用.当VEGF水平较高时,OLP患者真皮浅层的血管扩张或增多,同时可能会有局部缺血缺氧的现象发生;当MMP-9水平较高时,可将基底膜带降解,从而减少存活素的产生,并促进T淋巴细胞入侵真皮浅层,故MMP-9水平可能与TNF-α存在密切的关系.

    作者:周丹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LCP、PFNA、PFN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对患 者生活质量影响对比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三种治疗方式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份~2017年1月份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LCP组(50例)、PFNA组(50例)及PFN组(55例),每组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而后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对三组患者Harris评分进行评估,术后3个月使用SF-36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后对三组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结果:(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为PFNA组PFN组>LCP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3个月SF-36各维度评分,PFNA组>PFN组>LCP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FNA组

    作者:刘宏平;鲁良;白涛;高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 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75例(应用厄贝沙坦治疗)与对照组75例(应用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0.00%.研究组治疗6个月时BUN、Scr、TG与HbA1C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6个月时TGF-β1、TNF-α、Hcy、Cys C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早期DN患者中效果满意,且进一步纠正了失衡的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展,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易汛;谢君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外 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指标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沙丁胺醇联合布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反复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反复性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沙丁胺醇联合布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症状体征(咳嗽、喘憋、肺部湿啰音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疗效92.0%(46/50)优于对照组的74.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反复性支气管哮喘可有效降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活化及趋化,舒缓患者支气管平滑肌,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减轻或减少患者哮喘发作、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发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爱霞;徐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两种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NSE、NRG1 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调节蛋白1(NRG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确诊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分为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各49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治疗前后的NRG1、NSE水平.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齐拉西酮组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利培酮组;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NRG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升高,NS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治疗过程中,齐拉西酮组的泌乳、月经改变发生率均低于利培酮作用.结论:齐拉西酮能尽快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对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占建雄;韩天明;许勤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MiR-148a-3p靶基因筛选及验证

    目的:筛选miR-148a-3p的靶基因,并进行验证.方法:利用生物信息软件miRanda、TargetScan和miRBase筛选miR-148a-3p潜在靶基因;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靶基因在正常胶质细胞与神经胶质瘤与mRNA表达水平,并在miR-148a不同表达条件下各神经胶质瘤细胞株中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再利用荧光素酶实验对靶基因检验.结果: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ST18为miR-148a-3p靶基因;RT-PCR结果显示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87、U251、T98G)中ST18的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胶质细胞低;过表达miR-148a的胶质瘤细胞中ST18mRNA与对照组比较表达量明显下调;抑制miR-148a表达的胶质瘤细胞中ST18 mRNA与对照组比较表达量明显增加;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ST18WT+mimics NC与ST18WT+Mir-148a比较,ST18WT+Mir-148a荧光强度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结论:ST18是miR-148a-3p的靶基因.

    作者:李南;张珊;彭小宁;赵美丹;凌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 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6年1月~2017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11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均55例.对照组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2~3个月行骨缺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预后及并发症,并观察手术前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四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手术优良率比对照组高(94.55%VS 81.82%),预后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9.09%VS 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d两组ADL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15d、30d 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四肢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预后.

    作者:胡俊亭;陈隆益;唐健;吴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肌应变率(SR)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 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心肌应变率(SR)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房颤组52例,非房颤组50例.同期选择我院5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射血分数(LVEF)、心肌质量指数(LVMI)、心率(E)、舒张晚期血流(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E/A)、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左室收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S)、左室舒张早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E)和左室舒张晚期左房应变率峰值(SRA)差异变化.结果:三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房颤组的LA、LVEDV、LVESV、LVMI、HR、E和E/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VEF和A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差异有显著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房颤组左心室后间隔和侧壁的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的SRS、SRE、SRA在各节段差异变化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房颤组后间隔和侧壁的SRS、SRE、SRA在左心室各节段显著低于对照组,变化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应变率(SR)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定量方法对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心功能评价极为有效,在临床中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李华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丁苯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改变 及其相关性分析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以及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 Cognitive part,ADAS-Cog),对34例病人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18天、36天、72天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治疗后72天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与治疗前、治疗后18天、36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经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具有显著负相关.结论: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的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作者:陈庆华;张凤强;李立新;凌丽;薛文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品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镇痛 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阿托品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施行的小儿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02mg/kg,对照组于术前30min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期间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的VAS评分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1-T3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VAS评分,观察组患者T1-T3的MA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MAP值,观察组患者T1-T3的H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HR值,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玲;单家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对血清MMP-9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2017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实验组给予调强放疗,两组都放疗观察3个月,记录血清MMP-9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2%和35.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实验组的3度以上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40.0%,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MMP-9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至今,实验组的总生存时间与无瘤生存时间都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能降低血清MMP-9的表达,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余昌;王会霞;刘亚军;王艳荣;岳成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HHcy对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对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人97例,根据血清Hcy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HHcy组(53例),正常Hcy组(44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体质量、检测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同型半胱氨酸、收缩压及舒张压,所有患者打MoCA量表,对Hcy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HHcy组患者血肌酐及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Hcy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Hcy组患者,差异显著;HHcy组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主要表现在注意与集中、执行能力、语言、记忆力方面,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MoCA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为MoC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Hcy是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参与认知障碍发生过程并导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注意与集中、执行能力、语言、记忆力方面减退.

    作者:黄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64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本院影像科收集的9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X线、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对Schatzker分型Ⅰ型、Ⅱ型、Ⅲ型、Ⅳ型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准确率均显著的高于X线;对Ⅴ型、Ⅵ型的准确率与X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0级)塌陷程度检出率64排螺旋CT显著低于X线,Ⅰ级塌陷程度检出率64排螺旋CT显著高于X线,两种检查方法对Ⅱ级塌陷程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0级)错位程度检出率64排螺旋CT显著低于X线,Ⅰ级、Ⅱ级错位程度检出率64排螺旋CT显著高于X线.结论:64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价值显著优于X线.

    作者:胡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