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汛;谢君杰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上肢淋巴结选择性保留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结水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术中选择性保留淋巴结.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淋巴结转移和水肿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患者术后淋巴结水肿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术后1年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患者手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无差别,手术后1年,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均较手术前降低,而两组间比较无差别;两组患者手术前生活质量无差别,手术后1年,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选择性保留上肢淋巴结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淋巴结水肿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洪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心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9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ysC水平、颈动脉斑块情况、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第2、3、4周的血清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Nbh)、全血低切黏度(Nbl)、血浆比黏度(Np)及纤维蛋白(Fb)含量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含量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ysC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微;杨帆;田志鹏;李立杰;李敬;韩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诊治的100例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优良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后的后凸角度均明显降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于胸腰段A3型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邓亚军;姜棚菲;张民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对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病人97例,根据血清Hcy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HHcy组(53例),正常Hcy组(44例),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体质量、检测两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血肌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同型半胱氨酸、收缩压及舒张压,所有患者打MoCA量表,对Hcy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不显著;HHcy组患者血肌酐及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Hcy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正常Hcy组患者,差异显著;HHcy组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主要表现在注意与集中、执行能力、语言、记忆力方面,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Hcy与MoCA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为MoC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Hcy是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参与认知障碍发生过程并导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注意与集中、执行能力、语言、记忆力方面减退.
作者:黄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对治疗前后的血清中的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对治疗前后的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体积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中LH、FSH和T在治疗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P和E2在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显著的降低;(2)患者在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地低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方面米非司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调节女性体内的血清性激素和TGF-β1的水平,进而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作者:陈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联合改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15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联合改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常规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两组,每组7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临床疗效及分娩后产妇与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会阴撕裂Ⅱ发生率及产时疼痛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联合改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临床疗效突出,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会阴裂伤程度及疼痛感、提高会阴完整率,而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吴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hs-CRP在妊娠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有无肾功能损害分成单纯GDM组32例、早期DN组30例、临床DN组28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产检的4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四组孕妇的血清Hcy、hs-CRP水平,并对比分析血清Hcy、hs-CRP单组检测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单纯GDM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孕妇的血清Hcy、hs-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临床DN组高于单纯GDM组,临床DN组高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cy、hs-CR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略高于单独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hs-CRP在妊娠期糖尿病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能使临床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提高,利于临床及早制定防治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翠晓;李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胃苏颗粒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胃粘膜保护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胃苏颗粒,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胃粘膜保护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HP转阴率为98.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PGI、PGⅡ及胃泌素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PGI及PG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胃泌素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GI及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胃泌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IL-32、IL-17、TGF-β1及PC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IL-32、IL-17、TGF-β1及PC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IL-32、IL-17、TGF-β1及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苏颗粒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患者胃粘膜,抑制炎症反应,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董玮;张怡;郭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脐血tau蛋白、激活素A联合BMP-4联合检测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出生且有宫内窘迫的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36例(24例轻度脑损伤、12例重度脑损伤)、非脑损伤组44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母亲所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选择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三组新生儿的脐血tau蛋白、激活素A联合BMP-4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脑损伤组患儿的脐血tau蛋白、激活素A、BMP-4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脑损伤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脑损伤组新生儿的脐血tau蛋白、激活素A、BMP-4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度脑损伤组患儿的脐血tau蛋白、激活素A、BMP-4表达水平均低于重度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脐血tau蛋白、激活素A、BMP-4表达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即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脐血tau蛋白、激活素A、BMP-4表水平,能帮助临床判定、诊断存在宫内感染风险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利于临床评估脑损伤严重程度,可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李力敏;辛素芳;冯卿;刘佩;沈颖;曲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与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的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微创关节外侧直切口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用微创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良率低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末次随访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明显高于术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跗骨窦间隙入路治疗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促进患者足功能、跟骨Gisanes角、Bohlers角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作者:孙勃;刘士波;王培;薛鑫鑫;高云峰;付世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术对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6月,选择86例在我院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将其分为2组,A组为使用开放式肩袖修补术治疗的患者46例,B组为使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术治疗的患者40例.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肩关节的活动能力、肌力分级、ASES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UCLA评分(加州大学评分)和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12个月.结果:A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为外展131.6±18.3°,外旋64.9±9.8°,内旋63.5±7.6°,B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为外展132.5±16.3°,外旋65.2±9.3°,内旋64.5±8.2°,两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升高,但术后两组间肩关节活动度无显著差异,见表1.A组术后肌力分级:外展4.6±0.3级,外旋4.7±0.2级,内旋4.9±0.4级,B组术后肌力分级:外展4.7±0.4级,外旋4.8±0.3级,内旋4.8±0.2级,两组术后肌力分级与术前相比均显著升高,但术后两组间肌力分级无显著差异.术后A组ASES评分88.6±8.9分,UCLC评分29.7±3.5分,VAS评分1.5±0.4分,B组ASES评分89.7±9.4分,UCLC评分30.8±4.3分,VAS评分1.8±0.4分,术后两组ASES评分、UCLC评分显著高于术前,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两组间各项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开放式肩袖修补术与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术对于治疗肩袖损伤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修补术损伤更小.
作者:杨振环;谢宇;王晖;葛志强;马康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间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8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日,同时积极纠正血糖、血压,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节甘酯(将100mg神经节苷酯混入0.9%氯化钠250mL中,1次/日,连续静脉滴注10d).观察NIHSS评分、ADL评分、CBF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组间NIHSS评分、ADL评分、CBF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周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5.81±1.36)明显低于对照组(7.36±1.9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治疗1个月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个月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显著升高,治疗后3个月ADL评分趋于稳定,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84.02±5.36)、(90.15±8.15)、(91.45±5.32)]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76.02±6.02)、(81.45±11.35)、(81.65±9.4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观察组CBF(单位:mL/100g·min)明显高于对照组[(33.02±6.12)vs(27.65±5.91)],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3%,高于对照组的76.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神经节苷酯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脑血流量,缓解脑缺血,提高近期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
作者:王姗姗;冒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CDFI)、微细血流成像技术(SMI)及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4例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CDFI、SMI、VTI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影像学资料完整,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CDFI、SMI、VTI技术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信号以Ⅰ~Ⅱ型为主,SMI成像检出Ⅰ~Ⅱ型共45个,占86.54%,高于CDFI的63.46%,甲状腺恶性结节血流分型以Ⅲ~Ⅳ型为主,SMI检出Ⅲ~Ⅳ型共20例,占83.33%,高于CDFI的62.50%,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I检出Ⅲ型所占比例高于CDFI;②良性甲状腺弹性成像分级中Ⅰ~Ⅲ级所占比例为88.46%,Ⅳ~Ⅵ级所占比例为83.33%;③SMI、VTI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分别为85.53%、86.84%,均高于CDFI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SMI、VTI成像技术均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准确率,较常规CDFI优势明显.
作者:信吉伟;姜纯莲;董宝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75例(应用厄贝沙坦治疗)与对照组75例(应用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0.00%.研究组治疗6个月时BUN、Scr、TG与HbA1C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6个月时TGF-β1、TNF-α、Hcy、Cys C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早期DN患者中效果满意,且进一步纠正了失衡的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展,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易汛;谢君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6年1月~2017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11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均55例.对照组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2~3个月行骨缺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预后及并发症,并观察手术前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四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手术优良率比对照组高(94.55%VS 81.82%),预后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9.09%VS 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d两组ADL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15d、30d 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四肢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预后.
作者:胡俊亭;陈隆益;唐健;吴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患者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2017年8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实验组给予调强放疗,两组都放疗观察3个月,记录血清MMP-9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2%和35.0%,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实验组的3度以上骨髓抑制、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对照组为40.0%,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MMP-9水平都显著低于治疗前,实验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至今,实验组的总生存时间与无瘤生存时间都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能降低血清MMP-9的表达,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余昌;王会霞;刘亚军;王艳荣;岳成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阿托品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施行的小儿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静脉注射阿托品0.02mg/kg,对照组于术前30min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注射,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期间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T0)、术后即刻(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的VAS评分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1-T3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VAS评分,观察组患者T1-T3的MAP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MAP值,观察组患者T1-T3的HR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段的HR值,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品联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玲;单家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以及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 Cognitive part,ADAS-Cog),对34例病人丁苯酞软胶囊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18天、36天、72天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治疗后72天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与治疗前、治疗后18天、36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经过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具有显著负相关.结论: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人的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MoCA评分和ADAS-Cog评分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作者:陈庆华;张凤强;李立新;凌丽;薛文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诊断早期乳腺癌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疑为乳腺癌疾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与MRI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下乳腺癌检出率、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的差异.结果:80例乳腺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70例,经超声造影检查共诊断出67例,经MRI检查共诊断出53例,超声检查确诊率显著高于MRI检查;超声造影检查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MRI检查;超声造影检查下,早期乳腺癌患者敏感性显著高于MRI检查,早期特异性及晚期敏感性、特异性数据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相较于MRI检查,在对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时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且对早期乳腺癌能进行有效区分,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数据支持,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徐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组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每组54例.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比较无差异.术后,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视力均较术前上升,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有干眼症、黄斑囊样水肿、高眼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能够减少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增加角膜厚度,且其影响与超声乳化术相似,且并发症均较少,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冯小梅;王光进;徐航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