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 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邓亚军;姜棚菲;张民泽

关键词:胸腰段A3型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诊治的100例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优良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后的后凸角度均明显降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于胸腰段A3型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 骨折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A3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骨外科进行诊治的100例胸腰段A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优良率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后的后凸角度均明显降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相比无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及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于胸腰段A3型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后者具有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和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邓亚军;姜棚菲;张民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老年高脂血症 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接诊的120例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对照1组采取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2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取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BMD变化情况、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1组(80.00%)和对照2组(82.5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治疗后的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明显下降,但三组患者的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采取阿仑膦酸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比单纯的采取阿仑膦酸钠或阿托伐他汀治疗的疗效,阿仑膦酸钠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患者没有不良反应,是临床上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骨质疏松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倪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普勒超声、微细血流成像技术及VTI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甲 状腺良恶性结节中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多普勒超声(CDFI)、微细血流成像技术(SMI)及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54例均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成CDFI、SMI、VTI弹性成像技术检测,影像学资料完整,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CDFI、SMI、VTI技术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结果:①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流信号以Ⅰ~Ⅱ型为主,SMI成像检出Ⅰ~Ⅱ型共45个,占86.54%,高于CDFI的63.46%,甲状腺恶性结节血流分型以Ⅲ~Ⅳ型为主,SMI检出Ⅲ~Ⅳ型共20例,占83.33%,高于CDFI的62.50%,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I检出Ⅲ型所占比例高于CDFI;②良性甲状腺弹性成像分级中Ⅰ~Ⅲ级所占比例为88.46%,Ⅳ~Ⅵ级所占比例为83.33%;③SMI、VTI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分别为85.53%、86.84%,均高于CDFI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SMI、VTI成像技术均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准确率,较常规CDFI优势明显.

    作者:信吉伟;姜纯莲;董宝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 100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滴眼液与氟米龙滴眼液联合治疗儿童中度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中度干眼症患儿共100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UT(6.4±2.4)s、SIt(10.4±4.9)mm、FL(3.1±0.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BUT(13.7±3.3)s、SIt(15.3±5.4)mm、FL(1.8±1.0),各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对照组略低,但是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中度干眼症患儿采用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滴眼液治疗,能达到更加理想的疗效,并且药物不良反应少,药物使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倩;毋立新;陈越;张孝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双能量CT能谱图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 运用价值

    目的:双能量CT能谱图像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运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结直肠癌患者46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58.91±10.32)岁,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术后观察双能量CT T分期诊断的影像学表现、双能量CT T分期诊断情况、双能量CT N分期诊断情况、双能量CT M分期诊断情况.结果:在双能量CT对T分期的诊断中中,T1准确率为100%,T2准确率为75%,T3准确率为60%,T4准确率为91.3%,T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1.1%;在双能量CT对N分期的诊断中中,N0准确率为83.3%,N1准确率为92.3%,N2准确率为50%,N3准确率为50%,N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1.1%;在双能量CT对M分期的诊断中中,DukeA准确率为70%,DukeB准确率为66.7%,DukeC准确率为80%,DukeD准确率为100%,M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1.1%.结论:综上所述,双能量CT能谱图像在结直肠癌的诊断中能够多维度的观察患者的病况,并且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更易于接受的无创伤检查方式,相比于传统CT具有更高的术前分期准确性,从而给予外科医生更多的影像信息.

    作者:冯长明;徐慧慧;霍英杰;张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效 果观察及对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的效果及对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早期DN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75例(应用厄贝沙坦治疗)与对照组75例(应用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时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80.00%.研究组治疗6个月时BUN、Scr、TG与HbA1C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6个月时TGF-β1、TNF-α、Hcy、Cys C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与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于早期DN患者中效果满意,且进一步纠正了失衡的血清细胞因子与生化指标,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展,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易汛;谢君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 临床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跨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3月后、末次随访,两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末次随访,两组比较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及椎管占位情况差异不显著;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94±0.26)cm、(82.16±3.62)min、(54.24±11.64)mL、(28.82±8.08)mL、(14.03±3.62)d及(4.12±0.10)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后、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JOA评分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治疗3月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3月后,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两组患者VAS及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A~B级,C~D级所占比例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E级所占比例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能有效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及伤椎情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刘立民;周京源;郭强;豆太;索南昂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柿蒂提取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及胰岛β细胞PDX-1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青柿蒂提取液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对胰腺PDX-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购买健康雄性SD大鼠,留10只做正常组,其余使用STZ造模,成模后继续高脂高糖饮食诱导三周,待模型稳定后将大鼠分为三个组:疾病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吡格列酮组给予吡格列酮溶液灌胃,青柿蒂提取液组给予青柿蒂提取液灌胃治疗,连续灌胃四周后,取鼠股静脉血,使用TC、TG、HDL-C及LDL-C试剂盒检测不同处理组的血脂水平;处死大鼠取胰腺提取总RNA,并设计PDX-1引物,检测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成模3w后检测正常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血脂水平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4w后检测正常组大鼠与不同处理组大鼠血脂水平比较,T2DM组大鼠血脂水平相近,且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青柿蒂提取物组血脂水平较接近吡格列酮组;给药4w后检测正常组大鼠与不同处理组大鼠PDX-1mRNA表达水平比较,疾病组大鼠胰腺PDX-1mRNA表达量均下调,T2DM组下调明显,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吡格列酮组治疗后与T2DM组无显著差异;青柿蒂提取物组PDX-1mRNA表达水平在用药后有所上调,接近正常组,较T2DM组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柿蒂提取物能够较好的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血脂代谢,并能够影响胰腺PDX-1mRNA的表达水平,刺激胰岛β细胞产生胰岛素,本研究简要阐释了青柿蒂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为临床寻找新的安全的治疗药物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张亚莉;王晓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 厚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8例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组及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组,每组54例.两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及视力比较无差异.术后,两组角膜内皮变异系数、角膜厚度、角膜散光度、视力均较术前上升,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下降,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均有干眼症、黄斑囊样水肿、高眼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能够减少白内障伴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增加角膜厚度,且其影响与超声乳化术相似,且并发症均较少,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冯小梅;王光进;徐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 积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双盲法将2016年1月~2017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11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分为两组,均55例.对照组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2~3个月行骨缺损修补术治疗,实验组实施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预后及并发症,并观察手术前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四肢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手术优良率比对照组高(94.55%VS 81.82%),预后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9.09%VS 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0d两组ADL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15d、30d 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颅骨缺损修补术联合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四肢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预后.

    作者:胡俊亭;陈隆益;唐健;吴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同期外伤手术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n=40)将患者的病变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及PAS染色,对照组(n=30)将患者的正常黏膜组织进行对应研究.对比分析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中的作用.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40例OLP患者均存在角化过度,其中有5例轻微局灶性角化不全(12.50%)、有35例颗粒层楔形增厚(87.50%).全部患者均存在基底细胞崩解或者消失,淋巴细胞浸润至真皮浅层.其中有18例胶样小体(45.00%),多见于真皮浅层、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当中,呈现出扁平苔藓或者红斑狼疮.40例OLP患者中有82.50%患者由淋巴细胞侵入真皮浅层并扩展到了基底细胞内;17.50%患者由炎细胞侵入真皮浅层或者棘细胞层,其水肿现象十分明显,并且细胞间桥存在拉长或断裂现象.起码有70.00%患者的血管数目变多,血管扩张等现象,30%的患者虽然没有发现血管结构变化,但可以明显发现红细胞增多.研究组的VEGF、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VEGF/GAPDH、MMP-9/GAPDH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MMP-9/GAPDH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VEGF和MMP-9蛋白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发展着重要作用.当VEGF水平较高时,OLP患者真皮浅层的血管扩张或增多,同时可能会有局部缺血缺氧的现象发生;当MMP-9水平较高时,可将基底膜带降解,从而减少存活素的产生,并促进T淋巴细胞入侵真皮浅层,故MMP-9水平可能与TNF-α存在密切的关系.

    作者:周丹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医用臭氧浓度对治疗KOA患者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医用臭氧浓度联合曲安奈德、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诊治的120例KOA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研究,分为低剂量组(20μg/mL臭氧)、中剂量组(40μg/mL臭氧)、高剂量组(60μg/mL臭氧)各40例,均联合曲安奈德、玻璃酸钠进行膝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Lysholm评分、膝关节ROM均优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VAS评分均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Lysholm评分、膝关节ROM、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IL-1、IL-6、TNF-α、CRP、ESR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IL-1、IL-6、TNF-α、CRP、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0μg/mL臭氧浓度联合曲安奈德、玻璃酸钠治疗KOA患者效果理想,再增加臭氧浓度对提高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作者:杨云;韩庆海;杨启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hs-CRP在妊娠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 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hs-CRP在妊娠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有无肾功能损害分成单纯GDM组32例、早期DN组30例、临床DN组28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产检的4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四组孕妇的血清Hcy、hs-CRP水平,并对比分析血清Hcy、hs-CRP单组检测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单纯GDM组、早期DN组、临床DN组孕妇的血清Hcy、hs-CRP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早期DN组、临床DN组高于单纯GDM组,临床DN组高于早期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cy、hs-CRP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检测的特异性略高于单独检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hs-CRP在妊娠期糖尿病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能使临床检测的敏感性、准确性提高,利于临床及早制定防治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翠晓;李盈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LCP、PFNA、PFN治疗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对患 者生活质量影响对比

    目的:探究分析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三种治疗方式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份~2017年1月份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LCP组(50例)、PFNA组(50例)及PFN组(55例),每组实施不同的手术方式,而后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对三组患者Harris评分进行评估,术后3个月使用SF-36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后对三组术后3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记录对比.结果:(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为PFNA组PFN组>LCP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术后3个月SF-36各维度评分,PFNA组>PFN组>LCP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FNA组

    作者:刘宏平;鲁良;白涛;高建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宫缩应激试验对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外周血pH及脐动脉氧分压 指标的影响及关联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是为了探讨宫缩应激试验(contraction stress test,CST)对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孕妇外周血pH及脐动脉氧分压指标的影响及关联性分析.方法:研究回顾性的分析2016年1月~2018年4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妊娠第33~40周且明确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的89名孕妇,其中包括接受宫缩应激试验的38名孕妇及未接受宫缩应激试验的51名孕妇.比较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结果(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率)、脐动脉PH值及血氧分压.结果:两组新生儿结果(出生体重,Apgar评分,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率)均无显着差异.CST组的脐动脉pH为7.25±0.03,而未接受CST组的脐动脉pH为7.30±0.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T组的脐动脉血氧分压值为22.1±8.3mmHg,而未接受CST组的脐动脉血氧分压值为14.8±5.0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ST对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外周血pH及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影响,却可明显改善脐动脉血氧分压.对于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来说,应用CST可在胎儿发生缺氧之前进行早期干预来改善胎儿预后.

    作者:汪强;宋春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围术期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 后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术期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前、术后联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对照组在术前、术后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检测并比较两组围术期的PRU、MAR、hs-CRP、IL-6、IL-8、sCD40L和TNF-α.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PRU、MAR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d、7d、28d,两组患者的PRU均比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时点的PRU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d、7d、28d的MAR均比术前显著降低,对照组术后7d、28d的MAR均比术前显著降低,观察组各时点的MA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两组患者的hs-CRP、IL-6、IL-8、sCD40L、TNF-α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d,两组患者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比术前显著上升,随后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d、7d、28d,观察组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格瑞洛可更显著的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使患者获益更多.

    作者:祝聪聪;夏璐;胡良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EGF、ET-1、TNF-α与IgA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Ig A肾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其与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是否合并血管病变分为血管病变组和未合并血管病变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IgA肾病患者的资料作为对照.观察三组患者血清VEGF、ET-1、TNF-α水平,以及肾功能的差异,分析Ig A肾病患者的VEGF、ET-1、TNF-α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IgA肾病组患者的VEGF、ET-1、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IgA肾病组患者的BUN、SCr水平高于对照组,GFR水平低于对照组;合并血管病变组VEGF、ET-1、TNF-α水平高于未合并血管病变组;合并血管病变组患者的BUN、SCr水平高于未合并血管病变者,GFR水平低于未合并血管病变者;Ig A肾病患者的VEGF、ET-1、TNF-α水平与BUN、SCr正相关,与GFR水平负相关.结论:Ig A肾病患者的VEGF、ET-1、TNF-α水平较高,且与肾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雷清凤;艾俊英;马特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两种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NSE、NRG1 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调节蛋白1(NRG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确诊的9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研究方法分为利培酮组、齐拉西酮组各49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对治疗前后的NRG1、NSE水平.结果: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齐拉西酮组的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利培酮组;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的降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NRG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升高,NSE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治疗过程中,齐拉西酮组的泌乳、月经改变发生率均低于利培酮作用.结论:齐拉西酮能尽快缓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同时对患者的内分泌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占建雄;韩天明;许勤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CysC、心功能及颈 动脉斑块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心功能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9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9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ysC水平、颈动脉斑块情况、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心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第2、3、4周的血清Cys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颈动脉斑块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Nbh)、全血低切黏度(Nbl)、血浆比黏度(Np)及纤维蛋白(Fb)含量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压力(LVEDP)含量改善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显著降低患者血清CysC水平和血脂水平,改善心功能及颈动脉斑块情况,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微;杨帆;田志鹏;李立杰;李敬;韩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子宫肌瘤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之后对治疗前后的血清中的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和性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对治疗前后的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体积进行比较.结果:(1)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指标中LH、FSH和T在治疗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中P和E2在治疗后相比于治疗前显著的降低;(2)患者在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地低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方面米非司酮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该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调节女性体内的血清性激素和TGF-β1的水平,进而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疗.

    作者:陈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