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甲环酸三种给药方式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响

贺永祥;张党锋;薛森林;苗强

关键词:四肢骨折, 氨甲环酸, 围手术期出血量, 出血量, 凝血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限作用.方法: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时氨甲环酸的使用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及对照组,其中A、B、C各组21例,对照组15例,A组患者在术前20min静脉缓慢推注10mg/kg的氨甲环酸,手术开始前完成注射;B组在手术中(缝合切口前)局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0.5g;C组患者结合A、B两组患者给药方式;对照组未进行氨甲环酸注射.观察每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引流量,同时对比术后24h和72h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7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出院后获得3~6个月(平均4.23±0.84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A、B、C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C组各项指标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A、B两组患者术后,Hb和Hct明显下降,而C组术后24h、72h时患者Hb和Hct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A、B、C三组患者术后24h、72h时观察Hb和Hct均明显高于D组;手术前后三组患者Fib、PT和APTT等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可选择术前静脉滴注联合局部关节注射氨甲环酸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对纤溶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40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7.29±55.76)mL、(32.14±13.28)mg、(2.08±0.92)d、(10.19±3.25)d、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3.45±65.83)mL、(45.28±16.49)mg、(3.26±1.57)d、(12.74±3.63)d、30.0%.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野清晰等优点,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

    作者:张明;李春林;顾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50例胃间质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病理特点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肿瘤直径<5cm者,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肿瘤直径≥5cm者,腹腔镜组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特点(核分裂象、危险分级)及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相比开腹手术治疗<5cm胃间质瘤具有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特点;而两组术式在≥cm胃间质瘤疗效方面相当.

    作者:蒋绍剑;曾令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根据是否合并COPD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COPD)与对照组(不合并COPD),比较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肺功能参数、支气管扩张规律用药、既往病史等情况,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中通气功能正常21例,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4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预计值、FVC%预计值、FEV1/FVC均显著低,TLC%预计值显著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发生独立危险因子包括年龄大、有吸烟史,保护因子为支气管扩张剂规律使用.结论:支气管扩张均出现肺功能改变,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更显著;年龄大、有吸烟史是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发生的危险因子,而规律支气管扩张剂使用能有效减少COPD发生.

    作者:王锋;杨荀;何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聚肌胞注射治疗口腔黏膜溃疡降低复发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8例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患者,采用SPSS16.0生成随机数字表分为聚肌胞组(基础治疗+注射聚肌胞)、对照组(基础治疗)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期、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聚肌胞组患者的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聚肌胞组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3.64%、18.18%低于对照组的31.82%、43.18%;治疗后,聚肌胞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聚肌胞组显效率72.73%高于对照组的50.00%.结论: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效果肯定,同时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蒋卫东;陈燕;赵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部磨玻璃样病变18F-FDG PET/CT的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使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派特CT(PET/CT)诊断肺部磨玻璃样病变(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接受PET/CT诊断和病理学诊断,分析检查图像特征、病灶18F-FDG摄取情况及PET/CT诊断价值.结果:病理诊断发现,20例患者中6例为腺癌、3例为支气管肺泡癌、2例为腺癌合并支气管肺泡癌、2例为不典型腺瘤增生、7例为炎症或其他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100%;PET/CT诊断,出现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5.00%,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SUV值计算发现7例<1.0,4例在1.0~2.0之间,9例>2.0,>2.0患者多为腺癌、支气管肺泡癌或两者合并等恶性肿瘤疾病;分析所有患者检查图像发现,发生恶性病变患者检查图像多具有毛刺、分叶、空泡征及胸膜牵拉等特征.结论:使用18F-FDG PET/CT检查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安全、无创等优点,可作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患者首选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韩斌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低位结扎IMA与高位结扎IMA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与高位结扎IMA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河北承德县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80例病例资料,根据IMA处理方式不同将以上80例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n=47)和高位结扎组(n=33).低位结扎组在左结肠动脉游离出来后进行结扎,然后行淋巴结清扫术,高位结扎组在与腹主动脉起点距离0.5cm以内的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然后行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排气时间(35.29±7.52)h,高位结扎组排气时间(44.83±9.6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术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是23.40%和19.15%,高位结扎组术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是6.06%和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术后整体生命质量评分(73.26±6.84)分,高位结扎组术后整体生命质量评分(78.30±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IMA处理方式均可达到直肠癌根治目的,低位结扎IMA后恢复较快,但与高位结扎IMA比较,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风险较高,术后生命质量较低.

    作者:徐景志;吴家辅;赵跃鹏;郑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甘胆酸检测在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G)在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二级)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病程≥6个月,均为炎症活动度(G),G1-2期、纤维化程度(S)S0-2期的轻度慢性肝炎6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无肝胆病史的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甘胆酸(CG)定量的浓度,IFC法测丙氨酸转移酶(ALT)定量的浓度.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CG、ALT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血清中的CG明显高于对照组,ALT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G比ALT更能反映出慢性肝炎的变化,可作为慢性肝病,病情改善和恶化情况的判断,治疗有无效果的观察指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小梅;朱云波;尹小青;李荣龙;杨早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究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对治疗重度妊高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联合运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药物协同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8例,本选取的研究对象对象来源于研究者所在医院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为34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药物解痉降压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硫酸镁和拉贝洛尔协同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所有研究对象在相应治疗下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并发症发病率.结果:严格按临床要求治疗后,观察组的所有产妇的平均动脉压控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所有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重度妊高症患者比较主要并发症发病率,即产后大量出血、宫颈不同程度的裂伤、子宫不同程度的刺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妊高症患者给予协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妊高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观察如下:联合硫酸镁及拉贝洛尔药物协同治疗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可显著降低平均动脉血压,协同作用大于单用硫酸镁的效果,并且可减少并发症,使母婴结局更理想化,是临床应用上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广大医护人员关注和推广.

    作者:黄欢;张庆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内压、视力情况、滤过泡形成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眼内压上,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裸眼视力和佳矫正视力上,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微小型、缺如型、包裹型、弥漫扁平型滤过泡形成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单切口相比,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眼内压,促进视力恢复.

    作者:龚兰兰;单士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GAS4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GAS41-shRNA慢病毒载体.方法:合成GAS41干扰序列,构建GV118-GAS41-RNAi慢病毒干扰载体,连同包装质粒pHelper1.0和包膜质粒pHelper2.0共同转染293T细胞,收集储存病毒颗粒并进行滴度测定.结果:构建的GAS41干扰慢病毒载体GV118-GAS41-RNAi经PCR和测序鉴定,结果与设计序列相符,收获病毒颗粒,测定滴度为5×108TU/mL.结论:成功构建了GAS41-shRNA慢病毒载体,为后续进一步研究GAS41基因在视神经胶质瘤(optic nerve glioma,ONG)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丰昀;黄凤鑫;王娟;杨倩;周芸羽;彭文婷;王光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雷贝拉唑与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及对血浆胃动素、胃泌素指标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与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及对血浆(MOT)与胃泌素(GAS)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RE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四逆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评分、血浆MOT与GAS水平、不良反应与停药4w后疾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RE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中,研究组96.36%高于对照组83.64%.研究组治疗后呃逆嗳气、吞酸烧心、胸胁胀满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浆MOT与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停药4w后RE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与四逆散治疗RE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浆MOT与GAS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安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3D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3D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7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D组80例与2D组9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放化疗完成后6~8周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3D组采用3D腹腔镜系统,2D组采用2D腹腔镜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远期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相关情况.结果:3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组与2D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3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组远期勃起功能障碍、远期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3D腹腔镜比传统2D腹腔镜的手术时间更短,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远期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陈浩;黄烨;孙振纲;潘晓虹;张克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福辛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超声指标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福辛普利+瑞舒伐他汀)与对照组(福辛普利),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弹性、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颈动脉超声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情况,统计记录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IMT、ET-1均显著下降,小动脉弹性指数(C2)、FMD、NO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大动脉弹性指数(C1)、ET-1均显著低于,C2、FMD、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福辛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乌苯美司胶囊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炎症、免疫失衡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免疫失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乌苯美司胶囊口服,连续用药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D3+、CD4+、CD4+/CD8+均显著上升,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CD8+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乌苯美司胶囊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促其肺功能明显恢复,安全可行.

    作者:王蓉;徐维国;张哓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IL-18及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IL-18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E2及FSH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E2(9.6±2.8vs13.6±4.6)及FSH(5.8±1.4vs 7.5±2.8)及VAS评分(2.5±0.9vs 3.9±1.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EGF、IL-18及TNF-α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VEGF(76.3±26.5 vs 105.9±35.2)、IL-18(125.6±39.5vs 246.6±89.6)及TNF-α(36.8±13.5 vs 59.6±19.8)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66.7%vs 44.4%)及缓解率(97.8%vs86.7%)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2.2%vs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VEGF、IL-18及TNF-α水平.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冠心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患者的临床保守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药物防治冠心病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的效果比较及作用机制.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择期行PCI手术,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甲组(n=30),双号作为乙组(n=30),甲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乙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结果:甲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为3.33%,与乙组患者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影后72h甲组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乙组,NO、NOS、ET-1水平高于乙组.结论:对接受PCI冠心病患者,乙酰半胱氨酸、前列地尔对造影剂所致肾损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在保护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乙酰半胱氨酸较前列地尔更具优势.

    作者:李乐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联合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康复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联合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所有患者入院均常规及针对性治疗,在所有患者在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损伤无进展的情况下,起病48 h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共治疗4周,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评定及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FAC评分均显著增加,Ashworth评分显著降低,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FMA评分、FA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shwort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及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联合丁苯肽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吕玺;彭建梅;泽仁扎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杆菌DNA(TB-DNA)以及结核抗体(TB-Ab)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初治菌阴肺结核185例、初治菌阳肺结核62例及非结核肺部疾病64例患者T-SPOT.TB、TB-DNA和TB-Ab的检测结果,比较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单个方法检测与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别.结果:T-SPOT.TB、TB-DNA和TB-Ab对初治菌阳对照组的灵敏度分别为87.10%、54.84%、66.13%,特异性分别为68.75%、98.44%、89.06%;T-SPOT.TB、TB-DNA和TB-Ab三种方法在菌阴肺结核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84%、25.41%、42.16%,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0.27%,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T-SPOT.TB、TB-DNA和TB-Ab三种方法联合检测提高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周前选;王婷;王雷;严湘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应用价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格拉司琼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格拉司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min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4h、12h、24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48h、72h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能有效增强髋关节置管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α-硫辛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α-硫辛酸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凋亡调控基因的表达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清洁级的108只健康SD雄性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模型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干预组(α-硫辛酸预干预组),各36只.采用线栓法制定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的再灌注模型,并在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分成6、12、24、48h后应用TTC染色法对脑梗死体积进行检测,并开展神经功能评分,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印迹法对各组大鼠的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JNK3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原位杂交法对各组大鼠的NF-kB、TNF-α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干预组大鼠再灌注后6h、12h、24h、48h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大鼠再灌注后6h、12h、24h、48h的脑梗死体积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再灌注后6h、12h、24h、48h的细胞凋亡计数均低于模型组、干预组,且干预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再灌注后6h、12h、24h、48h的凋亡调控基因Bax mRNA、JNK3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干预组,且干预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大鼠再灌注后6h、12h、24h、48h的炎性因子NF-kB、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干预组,且干预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硫辛酸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神经元凋亡进行有效抑制,且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进行保护,进一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丁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