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徐维国;张哓东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方法:根据不同术式将50例胃间质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病理特点及随访复发情况.结果:肿瘤直径<5cm者,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肿瘤直径≥5cm者,腹腔镜组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特点(核分裂象、危险分级)及随访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相比开腹手术治疗<5cm胃间质瘤具有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特点;而两组术式在≥cm胃间质瘤疗效方面相当.
作者:蒋绍剑;曾令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与超声心动图在评估左心室功能中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5例心力衰竭(CHF)患者为研究组,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行超声心动图与2DSTE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与2DSTE检查参数差异,并比较研究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相关参数水平.结果:研究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参数比较有显著差异;研究组左心室长轴整体收缩期大峰值应变(GLS)、左心室轴向整体收缩期大峰值应变(GCS)、心脏整体收缩期应变率(GSRs)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整体扭转度(ROT)、舒张早期应变率(GSRe)、舒张晚期应变率(GSRa)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2DSTE检查参数比较有显著差异.心功能I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比较仅LVEF有统计学意义,I级与Ⅱ级、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EDV、ESV、LVFS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I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2DSTE检查参数GLS、GCS、GSRs、ROT、GSRe、GSRaEDV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GLS、GCS、GSRs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ROT、GSRe、GSRaEDV与LVEF呈高度负相关.结论:相比于超声心动图,2DSTE可更好地反映CHF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变化,二者联合使用可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疗依据.
作者:许怀刚;仲其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黄体生成素(LH)是否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为探寻PCOS个体化的促排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常规长方案降调节治疗的PCOS患者共158个周期,根据是否加用尿促性腺激素(hMG,内含FSH、LH各75U/支)即外源性LH分为:未加组44例,即整个控制性促排卵(COS)过程中未加LH;早加组66例早卵泡期添加LH组;晚加组48例晚卵泡期添加LH组.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基础状态、临床指标及助孕结局.结果:早、晚卵泡期添加LH组与未添加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基础LH及E2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加组在不孕年限、基础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GnRH-a降调后启动日LH及E2水平,Gn起始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早加组获卵数明显高于未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加组hCG日E2、可利用胚胎数、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未加组、晚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患者早卵泡期适当的补充外源性LH可以改善慢反应的临床结局.
作者:唐静;赵梓彤;李玉梅;刘冬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联合丁苯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所有患者入院均常规及针对性治疗,在所有患者在保持生命体征稳定,神经损伤无进展的情况下,起病48 h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共治疗4周,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采用Fugl-Meyer评测法(FMA)、功能性步行能力量表(FAC)评定及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定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同时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FAC评分均显著增加,Ashworth评分显著降低,同时研究组治疗后的FMA评分、FAC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shworth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及MoCA评分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及Mo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早期介入下肢重复性训练联合丁苯肽能够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吕玺;彭建梅;泽仁扎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构建GAS41-shRNA慢病毒载体.方法:合成GAS41干扰序列,构建GV118-GAS41-RNAi慢病毒干扰载体,连同包装质粒pHelper1.0和包膜质粒pHelper2.0共同转染293T细胞,收集储存病毒颗粒并进行滴度测定.结果:构建的GAS41干扰慢病毒载体GV118-GAS41-RNAi经PCR和测序鉴定,结果与设计序列相符,收获病毒颗粒,测定滴度为5×108TU/mL.结论:成功构建了GAS41-shRNA慢病毒载体,为后续进一步研究GAS41基因在视神经胶质瘤(optic nerve glioma,ONG)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丰昀;黄凤鑫;王娟;杨倩;周芸羽;彭文婷;王光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白杨素能否调节miR-320和Twist1表达抑制人卵巢癌SKOV3源性干细胞样细胞体外致瘤能力.方法:不同浓度白杨素(5.0、10.0和20.0μM)处理肿瘤球培养得到的第2代球细胞即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iR-320表达水平.球形成率测定和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评价体外致瘤能力.Western blot分析Twist1蛋白表达.分别用miR-320模拟物或Twist1基因转导探讨白杨素的作用机制.结果:与亲本细胞相比,SKOV3源性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miR-320低表达,而Twist1蛋白高表达.白杨素(5、10和20μM)以浓度依赖方式降低SKOV3源性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同时,上调miR-320表达和下调Twist1蛋白表达.miR-320模拟物转染增强白杨素(10μM)的效应.Twist1基因转导能有效逆转白杨素(10μM)的作用.结论:白杨素通过调控miR-320/Twist1信号轴抑制SKOV3源性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体外致瘤性.
作者:邓宇傲;陈阿;李秀云;许畅;曹建国;李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低剂量全胰腺CT灌注扫描诊断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8月我院因临床疑胰腺病变而行低剂量全胰腺CT灌注扫描的受检患者140例,终经病理确诊为胰腺癌80例、正常胰腺实质60例,分别纳入胰腺癌组、正常组,分析胰腺癌组织的低剂量CT灌注影像特点,比较其灌注伪彩图的灌注参数[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渗透性(PMB)、峰值(PE)、达峰时间(TTP)]及组织时间-密度曲线(TAC),并分析辐射剂量及低剂量CT灌注诊断胰腺癌的效能.结果:伪彩图显示胰腺癌组织与周边胰腺组织相比较呈明显低灌注状态;胰腺癌组BF(30.49±3.41)mL/100mL/min、BV(4.68±0.67)mL/100mL、PE(57.62±5.81)HU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PMB、TTP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本次研究患者扫描全程总X线剂量为21.5~23.9 mSv;胰腺癌组TAC曲线表现为上升后延续平台期或缓慢上升期、上升后轻微下降至平台期,正常组TAC则表现为上升至峰值后下降至平台期;低剂量CT灌注成像诊断胰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50%、86.67%、87.14%.结论:低剂量全胰腺CT灌注扫描诊断胰腺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依据灌注伪彩图的灌注参数及组织TAC曲线进行诊断,且辐射剂量较常规腹部增强扫描X线剂量接近甚至略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雄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应用价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格拉司琼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格拉司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min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4h、12h、24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48h、72h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能有效增强髋关节置管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对老年患者的疗效及PRW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情况,PRWE评分以及骨性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8.10%(37/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PRWE评分为(31.3±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桡骨高度、掌倾角分别为(12.3±3.0)mm、(12.3±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7)mm、(8.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关节僵硬、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以及腕关节综合征发生率对比均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PRWE评分,复位理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甸平;蒲超;唐付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案,观察组使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餐后2h血糖(2hP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RBP4、ghrelin、betatrophin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比65.79%(25/38)].观察组的2hPPG、F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25±0.83)mmol/L、(7.12±0.71)mmol/L、(6.87±0.63)%比(9.87±0.98)mmol/L、(8.32±0.87)mmol/L、(7.53±0.78)%].观察组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7±0.18)mmol/L比(1.38±0.15)mmol/L],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35±0.21)mmol/L、(1.47±0.11)mmol/L、(1.74±0.12)mmol/L比(2.85±0.24)mmol/L、(1.86±0.17)mmol/L、(3.21±0.33)mmol/L].观察组的血清RBP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43±0.91)mg/L比(12.66±1.24)mg/L],ghrelin、betatroph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38.14±92.54)pg/mL、(4.92±0.87)ng/mL比(784.98±76.43)pg/mL、(3.51±0.46)ng/mL].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3D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7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D组80例与2D组9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放化疗完成后6~8周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3D组采用3D腹腔镜系统,2D组采用2D腹腔镜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远期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相关情况.结果:3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组与2D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3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组远期勃起功能障碍、远期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3D腹腔镜比传统2D腹腔镜的手术时间更短,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远期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陈浩;黄烨;孙振纲;潘晓虹;张克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免疫失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乌苯美司胶囊口服,连续用药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D3+、CD4+、CD4+/CD8+均显著上升,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CD8+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乌苯美司胶囊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促其肺功能明显恢复,安全可行.
作者:王蓉;徐维国;张哓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米非司酮和B超引导清宫术治疗疤痕妊娠(CSP)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2017年5月于我院受治的72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甲氨蝶呤肌肉注射,给予观察组甲氨蝶呤妊娠囊局部注射,两种方式均与米非司酮和B超引导清宫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前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和血β-HCG转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转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9.4%;观察组的心理和社会关系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生理和环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的IL-2、INF-γ、IL-4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的IL-2、INF-γ水平高于且IL-4和IL-10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的IL-2、INF-γ水平高于且IL-4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甲氨蝶呤妊娠囊局部注射较肌肉注射与米非司酮和B超引导清宫术联合治疗CSP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调节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胡爱萍;马冬梅;吴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药物防治冠心病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的效果比较及作用机制.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择期行PCI手术,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甲组(n=30),双号作为乙组(n=30),甲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乙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结果:甲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为3.33%,与乙组患者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影后72h甲组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乙组,NO、NOS、ET-1水平高于乙组.结论:对接受PCI冠心病患者,乙酰半胱氨酸、前列地尔对造影剂所致肾损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在保护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乙酰半胱氨酸较前列地尔更具优势.
作者:李乐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加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脑血管指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4%(62/67)高于对照组的73.13%(4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BF、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CBF、CB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牙龈出血、脑出血、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5.97%(4/67)vs 4.48%(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加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李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40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7.29±55.76)mL、(32.14±13.28)mg、(2.08±0.92)d、(10.19±3.25)d、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3.45±65.83)mL、(45.28±16.49)mg、(3.26±1.57)d、(12.74±3.63)d、30.0%.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野清晰等优点,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
作者:张明;李春林;顾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杆菌DNA(TB-DNA)以及结核抗体(TB-Ab)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初治菌阴肺结核185例、初治菌阳肺结核62例及非结核肺部疾病64例患者T-SPOT.TB、TB-DNA和TB-Ab的检测结果,比较三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单个方法检测与三种方法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的差别.结果:T-SPOT.TB、TB-DNA和TB-Ab对初治菌阳对照组的灵敏度分别为87.10%、54.84%、66.13%,特异性分别为68.75%、98.44%、89.06%;T-SPOT.TB、TB-DNA和TB-Ab三种方法在菌阴肺结核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7.84%、25.41%、42.16%,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0.27%,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T-SPOT.TB、TB-DNA和TB-Ab三种方法联合检测提高菌阴肺结核的阳性检出率.
作者:周前选;王婷;王雷;严湘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功能及血清IL-17、TGF-β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3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指标及血清中IL-17、TNF-α、TGF-β2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7.33%),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VC、FEV1、FEV1/FVC和PEF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17、TNF-α、TGF-β2及EO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中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33%)与对照组(3.33%)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在减轻气道炎症和缓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症状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子友;朱厚才;杨先文;符发仙;岑敏;熊新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Graves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临床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2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甲状腺肿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Graves病患者,60例)和对照组(结节甲状腺肿患者,6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图像特征及血流信号分级情况、超声诊断准确率、血流频谱(包括舒张末期低流速Vmin及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血流信号丰富者明显较对照组多.观察组患者的彩超确诊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彩超确诊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的RI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的Vmax及Vmin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raves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测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向白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限作用.方法: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时氨甲环酸的使用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及对照组,其中A、B、C各组21例,对照组15例,A组患者在术前20min静脉缓慢推注10mg/kg的氨甲环酸,手术开始前完成注射;B组在手术中(缝合切口前)局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0.5g;C组患者结合A、B两组患者给药方式;对照组未进行氨甲环酸注射.观察每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引流量,同时对比术后24h和72h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7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出院后获得3~6个月(平均4.23±0.84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A、B、C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C组各项指标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A、B两组患者术后,Hb和Hct明显下降,而C组术后24h、72h时患者Hb和Hct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A、B、C三组患者术后24h、72h时观察Hb和Hct均明显高于D组;手术前后三组患者Fib、PT和APTT等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可选择术前静脉滴注联合局部关节注射氨甲环酸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对纤溶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
作者:贺永祥;张党锋;薛森林;苗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