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李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则加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脑血管指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4%(62/67)高于对照组的73.13%(4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BF、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CBF、CBV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牙龈出血、脑出血、胃肠反应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5.97%(4/67)vs 4.48%(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加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应用价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格拉司琼进行麻醉,研究组患者术后镇痛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格拉司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min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4h、12h、24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48h、72h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能有效增强髋关节置管术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对老年患者的疗效及PRWE评分的影响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对老年患者的疗效及PRW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情况,PRWE评分以及骨性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8.10%(37/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05%(2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PRWE评分为(31.3±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桡骨高度、掌倾角分别为(12.3±3.0)mm、(12.3±6.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7)mm、(8.4±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关节僵硬、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以及腕关节综合征发生率对比均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PRWE评分,复位理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甸平;蒲超;唐付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IL-6、CK、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IL-6、CK、CRP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2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在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检测患者IL-6、CK、CRP表达水平;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的IL-6、CK、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现神经根损伤的有1例和8例,术后大出血发生人数分别为2例和9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及手术创伤,手术疗效好,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曲梦媛;刘珍青;闫可颐;闫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根据是否合并COPD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COPD)与对照组(不合并COPD),比较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肺功能参数、支气管扩张规律用药、既往病史等情况,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中通气功能正常21例,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4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预计值、FVC%预计值、FEV1/FVC均显著低,TLC%预计值显著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发生独立危险因子包括年龄大、有吸烟史,保护因子为支气管扩张剂规律使用.结论:支气管扩张均出现肺功能改变,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更显著;年龄大、有吸烟史是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发生的危险因子,而规律支气管扩张剂使用能有效减少COPD发生.

    作者:王锋;杨荀;何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08例,随访脓毒症患者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28例)和死亡组(8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血清PCT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血清PCT、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死亡组治疗1 d、治疗4d、治疗7 d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肌酐(Cr)及PCT水平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为7.408(3.705~15.263)、2.905(1.104~9.608)、3.513(1.217~11.564)、3.502(1.283~11.975)、1.304(1.094~1.612).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C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PCT预测脓毒症预后的AUC分别为0.805、0.676、0.831、0.768、0.862;当PCT的佳阈值取7.4μg/L时,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为87.5%和77.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与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脓毒症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会芳;高波;朱丰;柴利卓;张金雪;李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冠心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患者的临床保守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两种药物防治冠心病患者造影剂相关肾损害的效果比较及作用机制.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0例患者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择期行PCI手术,按照入院顺序,单号作为甲组(n=30),双号作为乙组(n=30),甲组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乙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结果:甲组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为3.33%,与乙组患者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影后72h甲组患者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尿β2微球蛋白水平低于乙组,NO、NOS、ET-1水平高于乙组.结论:对接受PCI冠心病患者,乙酰半胱氨酸、前列地尔对造影剂所致肾损害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在保护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等方面,乙酰半胱氨酸较前列地尔更具优势.

    作者:李乐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40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7.29±55.76)mL、(32.14±13.28)mg、(2.08±0.92)d、(10.19±3.25)d、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3.45±65.83)mL、(45.28±16.49)mg、(3.26±1.57)d、(12.74±3.63)d、30.0%.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野清晰等优点,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

    作者:张明;李春林;顾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塑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塑及血浆B型钠利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变化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峰值与CK-MB峰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入院第3、7d的血浆BNP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ESV、ED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非致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相近.结论:给予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缓心室重塑,减少血浆BNP表达,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鼻腔内窥镜合并鼻中隔矫正术与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鼻腔内窥镜合并鼻中隔矫正术与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拟行手术治疗的186例CR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FESS组,各93例,联合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FESS术,FESS组行FESS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及鼻腔鼻窦情况情况.结果:联合组手术疗效优于FESS组;联合组术后嗅觉功能明显优于FESS组,鼻腔粘液纤毛清除速率(MTR)显著高于FESS组;联合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Mackay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SNOT-20)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FESS组;联合组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FESS组(1.08%与10.75%).结论:经鼻腔内窥镜合并鼻中隔矫正术+FESS术治疗CRS疗效确切,是安全性较高的手术方案.

    作者:侯军;李正权;袁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甘胆酸检测在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CG)在慢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二级)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病程≥6个月,均为炎症活动度(G),G1-2期、纤维化程度(S)S0-2期的轻度慢性肝炎60例,为实验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无肝胆病史的60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甘胆酸(CG)定量的浓度,IFC法测丙氨酸转移酶(ALT)定量的浓度.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CG、ALT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血清中的CG明显高于对照组,ALT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G比ALT更能反映出慢性肝炎的变化,可作为慢性肝病,病情改善和恶化情况的判断,治疗有无效果的观察指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小梅;朱云波;尹小青;李荣龙;杨早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ERα、ERβ表达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α、β(ERα、ERβ)的检测,分析ERα、ERβ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绝经后女性82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免疫组化法检测ERα、ERβ表达.结果:ERα、ER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6.09%)、52(63.41%),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者蛋白均阳性表达的有36(43.90)例,均阴性表达16(19.51%)例.ERα、ERβ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放疗化疗与否等因素无关,组间分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ERα、ERβ阳性表达者,与未接受内分泌治疗患者比较,接受内分泌治疗者3、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结论:ERα、ERβ协同表达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ERα、ERβ阳性表达对内分泌治疗疗效更佳.

    作者:杨学民;李朝路;李兆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案,观察组使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餐后2h血糖(2hP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RBP4、ghrelin、betatrophin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比65.79%(25/38)].观察组的2hPPG、F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25±0.83)mmol/L、(7.12±0.71)mmol/L、(6.87±0.63)%比(9.87±0.98)mmol/L、(8.32±0.87)mmol/L、(7.53±0.78)%].观察组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7±0.18)mmol/L比(1.38±0.15)mmol/L],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35±0.21)mmol/L、(1.47±0.11)mmol/L、(1.74±0.12)mmol/L比(2.85±0.24)mmol/L、(1.86±0.17)mmol/L、(3.21±0.33)mmol/L].观察组的血清RBP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43±0.91)mg/L比(12.66±1.24)mg/L],ghrelin、betatroph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38.14±92.54)pg/mL、(4.92±0.87)ng/mL比(784.98±76.43)pg/mL、(3.51±0.46)ng/mL].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白杨素调控miR-320和Twist1表达抑制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体外致瘤功能

    目的:研究白杨素能否调节miR-320和Twist1表达抑制人卵巢癌SKOV3源性干细胞样细胞体外致瘤能力.方法:不同浓度白杨素(5.0、10.0和20.0μM)处理肿瘤球培养得到的第2代球细胞即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iR-320表达水平.球形成率测定和琼脂集落形成试验评价体外致瘤能力.Western blot分析Twist1蛋白表达.分别用miR-320模拟物或Twist1基因转导探讨白杨素的作用机制.结果:与亲本细胞相比,SKOV3源性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miR-320低表达,而Twist1蛋白高表达.白杨素(5、10和20μM)以浓度依赖方式降低SKOV3源性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球形成率和集落形成率;同时,上调miR-320表达和下调Twist1蛋白表达.miR-320模拟物转染增强白杨素(10μM)的效应.Twist1基因转导能有效逆转白杨素(10μM)的作用.结论:白杨素通过调控miR-320/Twist1信号轴抑制SKOV3源性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体外致瘤性.

    作者:邓宇傲;陈阿;李秀云;许畅;曹建国;李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降糖方联合西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降糖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n=75)及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降糖汤方治疗,n=85),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胰岛β细胞功能[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波动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观察2组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8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HOMA-β、HOMA-IR、FPG、2hPFG、HbAlc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2组HOMA-β明显升高,HOMA-IR、FPG、2hPFG、HbAlc明显降低,且联合组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治疗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降糖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其通过有效提高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继而达到稳定血糖波动及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李淑珍;方霖;王叙芬;黄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贝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8例SA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治疗14d评估近期疗效,记录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治疗前及治疗7、14d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D-乳酸、血清内毒素水平及尿乳果糖(L)/甘露醇(M).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部体征消失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7、14d TNF-α、IL-6、D-乳酸、内毒素水平、尿L/M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磺酸加贝酯联合奥曲肽治疗SAP效果优于奥曲肽单用,其机制可能为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有关

    作者:罗文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腹泻病的婴幼儿24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照组仅给予口服补液盐Ⅲ,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性别、年龄、脱水程度、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2小时,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和大便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且观察组显效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自觉服用药物,依从性100%;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事件.结论:ORS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比单一用药疗效更确切、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罗敏;孙婉莹;陈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IL-18及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IL-18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E2及FSH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E2(9.6±2.8vs13.6±4.6)及FSH(5.8±1.4vs 7.5±2.8)及VAS评分(2.5±0.9vs 3.9±1.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EGF、IL-18及TNF-α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VEGF(76.3±26.5 vs 105.9±35.2)、IL-18(125.6±39.5vs 246.6±89.6)及TNF-α(36.8±13.5 vs 59.6±19.8)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66.7%vs 44.4%)及缓解率(97.8%vs86.7%)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2.2%vs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VEGF、IL-18及TNF-α水平.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低位结扎IMA与高位结扎IMA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与高位结扎IMA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河北承德县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80例病例资料,根据IMA处理方式不同将以上80例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n=47)和高位结扎组(n=33).低位结扎组在左结肠动脉游离出来后进行结扎,然后行淋巴结清扫术,高位结扎组在与腹主动脉起点距离0.5cm以内的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然后行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排气时间(35.29±7.52)h,高位结扎组排气时间(44.83±9.6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术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是23.40%和19.15%,高位结扎组术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是6.06%和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术后整体生命质量评分(73.26±6.84)分,高位结扎组术后整体生命质量评分(78.30±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IMA处理方式均可达到直肠癌根治目的,低位结扎IMA后恢复较快,但与高位结扎IMA比较,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风险较高,术后生命质量较低.

    作者:徐景志;吴家辅;赵跃鹏;郑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胞二磷胆联合远期记忆回顾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胞二磷胆碱联合远期记忆回顾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症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脑血管性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胞二磷胆碱联合远期记忆回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智力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智力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胞二磷胆碱联合远期记忆回顾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智力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若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3D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3D与2D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7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D组80例与2D组9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新辅助放化疗,放化疗完成后6~8周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3D组采用3D腹腔镜系统,2D组采用2D腹腔镜系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近期并发症、远期排尿功能及性功能的相关情况.结果:3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组与2D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3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D组远期勃起功能障碍、远期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2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采用3D腹腔镜比传统2D腹腔镜的手术时间更短,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远期性功能障碍的发生.

    作者:陈浩;黄烨;孙振纲;潘晓虹;张克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