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翔
目的:分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小干扰RNA(siRNA)技术特异性下调GRP78表达,筛选佳siRNA.将人肝癌细胞HepG2分为空白对照、阴性对照组及siGRP78三组,分别通过MTT法、Western blot法测定GRP78对HepG2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及GRP78对肝癌细胞蛋白表达的影响;Transwell行侵袭实验,计算各组光密度(OD)值及生长抑制率;另外分别经由GST-pull down法、荧光素标记法检测RhoA活性及FAK磷酸化水平.结果:HepG2细胞转染GRP78 siRNA各片段后,GRP78蛋白均不同程度下调,siGRP78-1为佳干扰片段;SiGRP78组OD值、视野细胞数平均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SiGRP78组RhoA-GTP水平显著高于、FAK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结论:对GRP78特异性下调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侵袭,其可能机制为增强RhoA活性,抑制FAK磷酸化水平.
作者:宋博;惠威;徐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卵巢组织中DJ-1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分别测定20例健康妇女(对照组)、2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及5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卵巢组织中DJ-1的含量.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DJ-1不表达.而在卵巢肿瘤组织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其中卵巢恶性肿瘤DJ-1表达阳性率为84%,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卵巢肿瘤(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化卵巢恶性肿瘤及中分化卵巢恶性肿瘤患者DJ-1表达阳性率则分别为100%和80%,均高于高分化卵巢恶性肿瘤患者(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J-1参与了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预后指标.
作者:周杰;曾志英;陈剑超;张群锋;刘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重症患者液体复苏治疗指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和PiCCO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T0)及复苏后6 h和12 h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组织灌注参数、氧代谢指标及补液情况,并分别记录PiCCO组和超声组相关参数,以28天死亡率为主要终点,6 h复苏达标率、血管活性物质使用量和需要CRRT治疗为次要终点,并比较SVC与IVC呼吸变异指数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T6、T12 SBP、DBP、MAP指标均显著高于T0,PiCCO组患者T6、T12复苏液体量及液体正平衡量均显著高于超声组,而尿量显著低于超声组.与T0比较,两组患者在T6、T12 PO2/FiO2、ScvO2均显著升高,而Pcv-aCO2、Lac、LRC水平显著降低,PiCCO组患者在T6、T12 ITBVI、CO、CI、EVLWI和SVRI等指标显著高于T0,而SVV较T0显著降低,超声组在T6、T12 LVEDV、LVEDD、IVCmax、IVCmin、IVC呼吸变异指数、LVEF、CO指标较T0显著升高,SVV预测容量反应性ROC曲线面积为0.854(0.754~0.942),敏感性为90.24%,特异性为88.75%,而IVC呼吸变异指数预测容量反应性,其ROC曲线面积为0.904(0.827~0.967),敏感性92.58%,特异性为89.57%.超声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使用量及28天死亡率低于PiCCO组,且6h复苏达标率高于PiCCO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PiCCO组患者行CRRT人数显著高于超声组.结论:超声指导下感染休克液体复苏能够减少肺水肿发生风险,降低患者死亡率发生率,相比于PiCCO对患者心脏功能评估更加全面.
作者:蒋艳君;邓靖;黎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行气管插管、ProSeal喉罩(PLMA)通气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本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患者为观察组(PLMA喉罩通气组,30例)、对照组(气管插管组,30例).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喉罩或气管导管置入后1 min(T1)、置入后5 min(T2)、喉罩或气管导管撤除前(T3)、撤除后1 min(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观察气腹前、气腹20 min后的气道指标[平均气道压(Pmean)、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并比较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与T0时相比,对照组T1、T3、T4时HR、DBP、SBP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T1-T4时HR、DBP、SBP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腹20 min后两组Pmean、PETCO2、Ppeak均较气腹前显著提高(观察组t=10.190、7.340、10.463,对照组t=9.463、6.177、13.37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拔管呛咳、咽痛等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气管插管,PLMA喉罩通气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通气效果好,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
作者:郑敏;汪东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自2012年4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钢板外固定术治疗,术后定期检查腕关节功能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观察术后不同时期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28/31),影像学评估优良率为87.10%(27/31),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23./31)和65.42%(20/3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4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外固定支架术来说钢板内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为明显,可推广使用.
作者:路浩东;史民权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三种不同给药方式对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的影限作用.方法: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骨科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时氨甲环酸的使用方法不同分为A、B、C三组及对照组,其中A、B、C各组21例,对照组15例,A组患者在术前20min静脉缓慢推注10mg/kg的氨甲环酸,手术开始前完成注射;B组在手术中(缝合切口前)局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0.5g;C组患者结合A、B两组患者给药方式;对照组未进行氨甲环酸注射.观察每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量和引流量,同时对比术后24h和72h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78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出院后获得3~6个月(平均4.23±0.84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A、B、C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C组各项指标优于A、B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及A、B两组患者术后,Hb和Hct明显下降,而C组术后24h、72h时患者Hb和Hct与术前相比差异不显著.同时,A、B、C三组患者术后24h、72h时观察Hb和Hct均明显高于D组;手术前后三组患者Fib、PT和APTT等凝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可选择术前静脉滴注联合局部关节注射氨甲环酸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对纤溶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
作者:贺永祥;张党锋;薛森林;苗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Fish与ISS分期对多发性骨髓瘤检测的具体影响,为该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血液科治疗的109名符合研究要求的多发性骨髓瘤确诊患者标本进行研究.使用传统的染色体及FISH技术,分别对患者生物学指标、染色体形态、FISH异常情况进行描述和比较,分析ISS分期对PFS、OS影响,分析染色体及FISH检测结局对MM临床预后的具体影响.结果:研究还对不同分期所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了比较,其中13q14缺失阳性,Rb1缺失阳性,1q21扩增阳性和Ig H重排阳性差异明显;本研究还对测定了研究对象的生物学指标行,并划定指标范围,指标异常变化对患者预后会产生不良影响,并进行人数统计比较,其中发现血清钙,血β2微球蛋白,白蛋白在不同分期出现异常的患者数差异显著.结论:FISH技术和ISS分期有助于探索染色体异常关系,并且对体内生物学指标异常变化有较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况小红;童浩;苏寒;代明辉;张小艳;杨昕;陈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免疫失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乌苯美司胶囊口服,连续用药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D3+、CD4+、CD4+/CD8+均显著上升,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CD8+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乌苯美司胶囊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促其肺功能明显恢复,安全可行.
作者:王蓉;徐维国;张哓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使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派特CT(PET/CT)诊断肺部磨玻璃样病变(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均接受PET/CT诊断和病理学诊断,分析检查图像特征、病灶18F-FDG摄取情况及PET/CT诊断价值.结果:病理诊断发现,20例患者中6例为腺癌、3例为支气管肺泡癌、2例为腺癌合并支气管肺泡癌、2例为不典型腺瘤增生、7例为炎症或其他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100%;PET/CT诊断,出现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95.00%,数据比较无明显差异;SUV值计算发现7例<1.0,4例在1.0~2.0之间,9例>2.0,>2.0患者多为腺癌、支气管肺泡癌或两者合并等恶性肿瘤疾病;分析所有患者检查图像发现,发生恶性病变患者检查图像多具有毛刺、分叶、空泡征及胸膜牵拉等特征.结论:使用18F-FDG PET/CT检查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高,具有安全、无创等优点,可作为肺部磨玻璃样病变患者首选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韩斌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中初次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入氨甲环酸,研究组患者采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HB)、膝关节功能及治疗后失血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K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可有效减少失血量,减少患者患肢肿胀状况,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和佳;宋恒义;董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与四逆散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及对血浆(MOT)与胃泌素(GAS)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RE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四逆散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候评分、血浆MOT与GAS水平、不良反应与停药4w后疾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RE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中,研究组96.36%高于对照组83.64%.研究组治疗后呃逆嗳气、吞酸烧心、胸胁胀满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血浆MOT与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停药4w后RE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与四逆散治疗RE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血浆MOT与GAS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安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不同给药方式联合米非司酮和B超引导清宫术治疗疤痕妊娠(CSP)和调节Th1/Th2细胞因子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2017年5月于我院受治的72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甲氨蝶呤肌肉注射,给予观察组甲氨蝶呤妊娠囊局部注射,两种方式均与米非司酮和B超引导清宫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前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和血β-HCG转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的转子宫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9.4%;观察组的心理和社会关系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的生理和环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的IL-2、INF-γ、IL-4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的IL-2、INF-γ水平高于且IL-4和IL-10水平低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的IL-2、INF-γ水平高于且IL-4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甲氨蝶呤妊娠囊局部注射较肌肉注射与米非司酮和B超引导清宫术联合治疗CSP效果更好,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调节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
作者:胡爱萍;马冬梅;吴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胞二磷胆碱联合远期记忆回顾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症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脑血管性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独的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胞二磷胆碱联合远期记忆回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力、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改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智力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智力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胞二磷胆碱联合远期记忆回顾法治疗脑血管性痴呆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智力水平,改善神经功能,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若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IL-18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E2及FSH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E2(9.6±2.8vs13.6±4.6)及FSH(5.8±1.4vs 7.5±2.8)及VAS评分(2.5±0.9vs 3.9±1.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EGF、IL-18及TNF-α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VEGF(76.3±26.5 vs 105.9±35.2)、IL-18(125.6±39.5vs 246.6±89.6)及TNF-α(36.8±13.5 vs 59.6±19.8)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66.7%vs 44.4%)及缓解率(97.8%vs86.7%)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2.2%vs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VEGF、IL-18及TNF-α水平.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降糖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n=75)及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联合降糖汤方治疗,n=85),2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胰岛β细胞功能[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糖波动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并观察2组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8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HOMA-β、HOMA-IR、FPG、2hPFG、HbAlc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2组HOMA-β明显升高,HOMA-IR、FPG、2hPFG、HbAlc明显降低,且联合组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显著;治疗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降糖方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其通过有效提高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继而达到稳定血糖波动及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李淑珍;方霖;王叙芬;黄鑫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6年6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43例作为腹腔镜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40例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记录术后不同时间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统计随访1年复发情况.结果:①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医疗费用高于开腹组,但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②术后3d、术后1周、术后4周两组VAS评分降低,腹腔镜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均低于开腹组;③腹腔镜组术后不同时间SF-36量表评分均高于开腹组;④两组随访期内均未见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包虫病根治效果相似,但腹腔镜手术微创,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速度快,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生活质量好.
作者:母齐鸣;贺伟;侯桂敏;李春林;廖波;刘欣;卢建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分区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颈部淋巴结分区判断其转移性淋巴结分布情况.结果:78例患者有颈淋巴结转移,其中60例为多分区转移者;术前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钙化征、淋巴结囊性变、淋巴结边界模糊、淋巴门消失、淋巴结高回声、纵横比≤2、多普勒血流周围型比例依次为21.0%、28.0%、90.0%、99.0%、83.0%、77.0%、89.0%;超声诊断淋巴结位于中央区的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53.8%、65.8%,侧颈区为83.3%、86.1%;其转移趋势以中央区分布多,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以Ⅲ、Ⅳ区分布高;根据超声成像图制定淋巴清扫方案,术后1年有3例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复发,但无患者死亡.结论:超声可用于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术前是否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并精确定位,为患者淋巴结清扫术提供参考,建议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超声检查.
作者:林壮兴;赵瑞红;刘兰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黄体生成素(LH)是否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为探寻PCOS个体化的促排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常规长方案降调节治疗的PCOS患者共158个周期,根据是否加用尿促性腺激素(hMG,内含FSH、LH各75U/支)即外源性LH分为:未加组44例,即整个控制性促排卵(COS)过程中未加LH;早加组66例早卵泡期添加LH组;晚加组48例晚卵泡期添加LH组.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基础状态、临床指标及助孕结局.结果:早、晚卵泡期添加LH组与未添加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基础LH及E2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加组在不孕年限、基础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GnRH-a降调后启动日LH及E2水平,Gn起始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早加组获卵数明显高于未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加组hCG日E2、可利用胚胎数、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未加组、晚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患者早卵泡期适当的补充外源性LH可以改善慢反应的临床结局.
作者:唐静;赵梓彤;李玉梅;刘冬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8例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患者,采用SPSS16.0生成随机数字表分为聚肌胞组(基础治疗+注射聚肌胞)、对照组(基础治疗)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期、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聚肌胞组患者的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聚肌胞组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3.64%、18.18%低于对照组的31.82%、43.18%;治疗后,聚肌胞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聚肌胞组显效率72.73%高于对照组的50.00%.结论: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效果肯定,同时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蒋卫东;陈燕;赵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案,观察组使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餐后2h血糖(2hP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RBP4、ghrelin、betatrophin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比65.79%(25/38)].观察组的2hPPG、F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25±0.83)mmol/L、(7.12±0.71)mmol/L、(6.87±0.63)%比(9.87±0.98)mmol/L、(8.32±0.87)mmol/L、(7.53±0.78)%].观察组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7±0.18)mmol/L比(1.38±0.15)mmol/L],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35±0.21)mmol/L、(1.47±0.11)mmol/L、(1.74±0.12)mmol/L比(2.85±0.24)mmol/L、(1.86±0.17)mmol/L、(3.21±0.33)mmol/L].观察组的血清RBP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43±0.91)mg/L比(12.66±1.24)mg/L],ghrelin、betatroph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38.14±92.54)pg/mL、(4.92±0.87)ng/mL比(784.98±76.43)pg/mL、(3.51±0.46)ng/mL].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