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和佳;宋恒义;董智

关键词:氨甲环酸, 全膝关节置换术, 失血量, 膝关节功能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氨甲环酸给药途径对初次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失血量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中初次单侧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入氨甲环酸,研究组患者采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含量(HB)、膝关节功能及治疗后失血量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K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输血量、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关节内注射氨甲环酸治疗可有效减少失血量,减少患者患肢肿胀状况,提高患者关节活动度,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40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腹腔镜组与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采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腹腔镜组采用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随访结果.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7.29±55.76)mL、(32.14±13.28)mg、(2.08±0.92)d、(10.19±3.25)d、5.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3.45±65.83)mL、(45.28±16.49)mg、(3.26±1.57)d、(12.74±3.63)d、30.0%.结论:经腹腔完全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少、术野清晰等优点,可以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预后.

    作者:张明;李春林;顾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时期添加黄体生成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黄体生成素(LH)是否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为探寻PCOS个体化的促排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常规长方案降调节治疗的PCOS患者共158个周期,根据是否加用尿促性腺激素(hMG,内含FSH、LH各75U/支)即外源性LH分为:未加组44例,即整个控制性促排卵(COS)过程中未加LH;早加组66例早卵泡期添加LH组;晚加组48例晚卵泡期添加LH组.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基础状态、临床指标及助孕结局.结果:早、晚卵泡期添加LH组与未添加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基础LH及E2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加组在不孕年限、基础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GnRH-a降调后启动日LH及E2水平,Gn起始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早加组获卵数明显高于未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加组hCG日E2、可利用胚胎数、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未加组、晚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患者早卵泡期适当的补充外源性LH可以改善慢反应的临床结局.

    作者:唐静;赵梓彤;李玉梅;刘冬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分区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分区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影像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颈部淋巴结分区判断其转移性淋巴结分布情况.结果:78例患者有颈淋巴结转移,其中60例为多分区转移者;术前超声检查显示淋巴结钙化征、淋巴结囊性变、淋巴结边界模糊、淋巴门消失、淋巴结高回声、纵横比≤2、多普勒血流周围型比例依次为21.0%、28.0%、90.0%、99.0%、83.0%、77.0%、89.0%;超声诊断淋巴结位于中央区的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53.8%、65.8%,侧颈区为83.3%、86.1%;其转移趋势以中央区分布多,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以Ⅲ、Ⅳ区分布高;根据超声成像图制定淋巴清扫方案,术后1年有3例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复发,但无患者死亡.结论:超声可用于判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患术前是否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并精确定位,为患者淋巴结清扫术提供参考,建议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超声检查.

    作者:林壮兴;赵瑞红;刘兰秀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IL-6、CK、CRP的影响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IL-6、CK、CRP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12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在术前、术后24h,术后48h检测患者IL-6、CK、CRP表达水平;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手术时间、VAS评分、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48h的IL-6、CK、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现神经根损伤的有1例和8例,术后大出血发生人数分别为2例和9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有效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及手术创伤,手术疗效好,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曲梦媛;刘珍青;闫可颐;闫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主客观评估结果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于我院行鼻内镜手术的42例鼻息肉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手术前后主观指标[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QLQ)]、客观指标(Lund-Mackay鼻窦CT评分、Lund-Kennedy评分)评估结果差异.以术后RQLQ评估结果为依据,将42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RQLQ评分≤60分)和预后不良组(RQLQ评分>60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客观指标评估结果差异,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手术后,42例患者RQLQ评分、Lund-Mackay评分及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较手术前明显降低.术后RQLQ评分≤60分者共26例,均纳入预后良好组;RQLQ评分>60分者共16例,均纳入预后不良组.手术前后,预后良好组患者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鼻息肉病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Lund-Kennedy评分结果均与术后RQLQ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鼻内镜手术前后Lund-Mackay、Lund-Kennedy评估对鼻息肉病患者预后预测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陈朱井;王锦淳;薛飞;陈奇志;程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IL-18及TNF-α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VEGF、IL-18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疼痛评分、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E2及FSH及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E2(9.6±2.8vs13.6±4.6)及FSH(5.8±1.4vs 7.5±2.8)及VAS评分(2.5±0.9vs 3.9±1.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EGF、IL-18及TNF-α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VEGF(76.3±26.5 vs 105.9±35.2)、IL-18(125.6±39.5vs 246.6±89.6)及TNF-α(36.8±13.5 vs 59.6±19.8)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妊娠率(66.7%vs 44.4%)及缓解率(97.8%vs86.7%)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2.2%vs15.6%)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并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VEGF、IL-18及TNF-α水平.

    作者:胡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实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观察比较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椎管内骨块占位率、前缘高、中央高等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功能障碍指数(ODI)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有3天之内ORR为90.70%;患者手术后前缘高、中央高均明显高于术前前缘高、中央高,术后Cobb角明显低于术前,术后椎管内骨块占位率明显低于术前;患者术后ODI明显低于术前,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患者术后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结论: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广宇;杨益;梁尊鸿;赵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内压、视力情况、滤过泡形成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眼内压上,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裸眼视力和佳矫正视力上,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微小型、缺如型、包裹型、弥漫扁平型滤过泡形成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与单切口相比,双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眼内压,促进视力恢复.

    作者:龚兰兰;单士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乌苯美司胶囊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炎症、免疫失衡和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气道炎症、免疫失衡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乌苯美司胶囊口服,连续用药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及免疫功能指标,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D3+、CD4+、CD4+/CD8+均显著上升,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CD8+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乌苯美司胶囊能显著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促其肺功能明显恢复,安全可行.

    作者:王蓉;徐维国;张哓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Graves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Graves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临床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2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甲状腺肿患者.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Graves病患者,60例)和对照组(结节甲状腺肿患者,60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图像特征及血流信号分级情况、超声诊断准确率、血流频谱(包括舒张末期低流速Vmin及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Vmax)等.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血流信号丰富者明显较对照组多.观察组患者的彩超确诊率为93.3%,对照组为86.7%.两组彩超确诊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的RI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的Vmax及Vmin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Graves病与结节性甲状腺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进行检测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向白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低位结扎IMA与高位结扎IMA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比较

    目的:比较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与高位结扎IMA治疗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及河北承德县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80例病例资料,根据IMA处理方式不同将以上80例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n=47)和高位结扎组(n=33).低位结扎组在左结肠动脉游离出来后进行结扎,然后行淋巴结清扫术,高位结扎组在与腹主动脉起点距离0.5cm以内的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结扎,然后行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生命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排气时间(35.29±7.52)h,高位结扎组排气时间(44.83±9.6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术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是23.40%和19.15%,高位结扎组术后排尿障碍和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是6.06%和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位结扎组术后整体生命质量评分(73.26±6.84)分,高位结扎组术后整体生命质量评分(78.30±7.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IMA处理方式均可达到直肠癌根治目的,低位结扎IMA后恢复较快,但与高位结扎IMA比较,术后排尿和性功能障碍发生风险较高,术后生命质量较低.

    作者:徐景志;吴家辅;赵跃鹏;郑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孟鲁司特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功能及血清IL-17、TGF-β2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呼吸道功能及血清IL-17、TGF-β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儿科收治3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流量(PEF)指标及血清中IL-17、TNF-α、TGF-β2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7.33%),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VC、FEV1、FEV1/FVC和PEF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IL-17、TNF-α、TGF-β2及EO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观察组中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5.33%)与对照组(3.33%)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在减轻气道炎症和缓解儿童支气管哮喘症状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子友;朱厚才;杨先文;符发仙;岑敏;熊新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福辛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颈动脉超声指标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福辛普利+瑞舒伐他汀)与对照组(福辛普利),均干预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弹性、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颈动脉超声指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情况,统计记录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及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IMT、ET-1均显著下降,小动脉弹性指数(C2)、FMD、NO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大动脉弹性指数(C1)、ET-1均显著低于,C2、FMD、N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随访6个月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福辛普利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效果明显,能显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吴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塑及血浆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塑及血浆B型钠利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0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变化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K峰值与CK-MB峰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入院第3、7d的血浆BNP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ESV、ED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非致死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相近.结论:给予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缓心室重塑,减少血浆BNP表达,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小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聚肌胞注射治疗口腔黏膜溃疡降低复发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8例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患者,采用SPSS16.0生成随机数字表分为聚肌胞组(基础治疗+注射聚肌胞)、对照组(基础治疗)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溃疡期、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聚肌胞组患者的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聚肌胞组的溃疡复发率分别为13.64%、18.18%低于对照组的31.82%、43.18%;治疗后,聚肌胞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聚肌胞组显效率72.73%高于对照组的50.00%.结论: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黏膜溃疡效果肯定,同时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蒋卫东;陈燕;赵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不同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方案,观察组使用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餐后2h血糖(2hP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清RBP4、ghrelin、betatrophin水平,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比65.79%(25/38)].观察组的2hPPG、FPG、HbA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8.25±0.83)mmol/L、(7.12±0.71)mmol/L、(6.87±0.63)%比(9.87±0.98)mmol/L、(8.32±0.87)mmol/L、(7.53±0.78)%].观察组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97±0.18)mmol/L比(1.38±0.15)mmol/L],LDL-C、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35±0.21)mmol/L、(1.47±0.11)mmol/L、(1.74±0.12)mmol/L比(2.85±0.24)mmol/L、(1.86±0.17)mmol/L、(3.21±0.33)mmol/L].观察组的血清RBP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9.43±0.91)mg/L比(12.66±1.24)mg/L],ghrelin、betatroph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938.14±92.54)pg/mL、(4.92±0.87)ng/mL比(784.98±76.43)pg/mL、(3.51±0.46)ng/mL].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罗格列酮三联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血脂水平,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婴幼儿急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急性腹泻病的婴幼儿24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23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照组仅给予口服补液盐Ⅲ,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性别、年龄、脱水程度、血清电解质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2小时,观察组患儿大便次数和大便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且观察组显效患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均自觉服用药物,依从性100%;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事件.结论:ORSⅢ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婴幼儿急性腹泻病比单一用药疗效更确切、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罗敏;孙婉莹;陈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08例,随访脓毒症患者28 d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128例)和死亡组(80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血清PCT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价值.结果:脓毒症组血清PCT、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死亡组治疗1 d、治疗4d、治疗7 d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肌酐(Cr)及PCT水平是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为7.408(3.705~15.263)、2.905(1.104~9.608)、3.513(1.217~11.564)、3.502(1.283~11.975)、1.304(1.094~1.612).ROC曲线分析显示,年龄、C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PCT预测脓毒症预后的AUC分别为0.805、0.676、0.831、0.768、0.862;当PCT的佳阈值取7.4μg/L时,其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为87.5%和77.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与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CT水平在脓毒症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脓毒症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王会芳;高波;朱丰;柴利卓;张金雪;李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对VAS、ODI评分的影响

    目的:研究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则给予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VAS、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同时研究组术后各时段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术后JOA评分均较术前均出现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术后各时段JO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同时还可改善腰椎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楠;杜方;张胜国;杨万石;赵小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改变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肺功能检查,根据是否合并COPD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合并COPD)与对照组(不合并COPD),比较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肺功能参数、支气管扩张规律用药、既往病史等情况,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中通气功能正常21例,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15例,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例,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4例;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预计值、FVC%预计值、FEV1/FVC均显著低,TLC%预计值显著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发生独立危险因子包括年龄大、有吸烟史,保护因子为支气管扩张剂规律使用.结论:支气管扩张均出现肺功能改变,合并COPD患者肺功能下降更显著;年龄大、有吸烟史是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发生的危险因子,而规律支气管扩张剂使用能有效减少COPD发生.

    作者:王锋;杨荀;何国庆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