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勇;刘攀;许瀚元;周玉凡;文世锦;彭迁;王琼;申丽;张冉
目的:构建KCTD10干扰RNA慢病毒载体.方法:合成KCTD10干扰序列,构建GV248-KCTD10-RNAi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PCR与测序验证阳性克隆.将KCTD10 siRNA干扰病毒载体与质粒pHelper1.0和质粒pHelper2.0三个载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使细胞合成并分泌释放病毒颗粒.收集病毒颗粒并检测病毒滴度.结果:GV248-KCTD10-RNAi慢病毒载体成功被连接转化,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一致;共转后收获KCTD10 siRNA慢病毒颗粒,检测其滴度为5×108TU/mL.结论:成功包装了KCTD10 siRNA慢病毒颗粒,为后续进一步研究KCTD10基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丰昀;张敏;彭文婷;李映蓉;杨倩;蒋乐龙;王光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照研究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与规避骺板法复位治疗小儿ACL(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小儿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规避骺板法进行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1.05±9.87)min、(10.32±3.1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周、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7.73±4.74)°、(128.03±10.25)°、术后2周分别为(84.72±13.54)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末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93.07±7.64)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7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复发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与规避骺板法复位治疗小儿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接近,但规避骺板法复位的并发症更少,远期疗效更好.
作者:任飞;王福平;杜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并比较胸腔镜下单孔、双孔及三孔操作切除肺大疱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73例择期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大疱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操作孔数分为单孔组(n=22)、双孔组(n=23)、三孔组(n=28).记录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d、术后5d均发放疼痛视觉评分量表(VAS)评估疼痛程度,检测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大通气量(MVV).术后门诊和电话随访1年,记录两组疾病复发率、气胸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比较无差异.三组术后术后并发症率、1年后复发率及1年气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单孔组切口长度短于双孔组、三孔组,双孔组、三孔组组间比较无差异;单孔组术后1d、5d VAS评分明显高于双孔组、三孔组,双孔组、三孔组组间比较有差异.结论:胸腔镜下单孔、双孔及三孔操作切除肺大疱手术效果基本一致,但单孔操作孔手术切口短,术后疼痛程度轻.
作者:宋超;韩孔启;宫心明;李志强;庞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针刺颈夹脊穴和督脉穴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4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针刺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认知疗效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流变学指标并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外周阻力(R)等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认知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治疗后观察组Vmean、Qmean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结论:针灸颈夹脊穴和督脉穴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小健;周媛;郭泽春;刘晶晶;焦雪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诱导小鼠胰岛 β 细胞活力,核转录因子(NF-κB)、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胰岛素分泌影响的机制.方法:MTT测定细胞活性,ELISA检测胰岛素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TLR4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干预24h后,MIN6细胞活力、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TLR4、NF-κB蛋白水平上调.与LPS组相比,LPS+阿托伐他汀各浓度组干预24h后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增加.LPS+阿托伐他汀高浓度组较LPS组胰岛素分泌水平增加.LPS+阿托伐他汀中、高浓度组TLR4、NF-κB蛋白水平较LPS组呈浓度依赖性下调.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逆转LPS诱导MIN6损伤并与TLR4/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作者:肖潇;杜万红;刘小阳;夏亚玲;杨小平;苏琼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肌动蛋白相互作用蛋白1(AIP1)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个肝癌细胞系和正常的肝细胞系L02,以及40对HCC组织和配对的癌旁非瘤肝组织标本,通过qRT-PCR检测AI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IP1蛋白的表达,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验证组织中AIP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EMT标志物的关系.结果:肝癌细胞系中A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肝细胞系L02.同样在新鲜冰冻的组织标本中,肝癌组织中A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都显著高于相应的癌旁非瘤肝组织,且通过IHC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后,IHC结果发现AIP1的上调可能与肝癌的EMT现象相关.结论:AIP1在肝癌中的表达发生上调,并可能通过促进肝癌的EMT而促进肝癌的侵袭转移.
作者:孙波;常睿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功能和NT-pro-BNP的影响.方法:利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2个月和链脲佐菌素制备Wistar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继续原饲料喂养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瑞舒伐他汀组.对照组每日予生理盐水灌胃,瑞舒伐他汀组每日予瑞舒伐他汀(20mg/kg)灌胃,持续2个月.观察心脏超声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后壁厚度(LWPWT)和左室射血分数(EF)的变化;检测两组大鼠实验末血糖情况,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心功能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计算心脏重量/体重比.结果: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实验末的LVEDD和LWPWT指标低于对照组,EF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末两组大鼠空腹血糖相比无明显差异;TG、TC和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瑞舒伐他汀组大鼠实验末心脏重量/体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NT-pro-BNP水平,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功能障碍和损伤.
作者:伍媛;刘翠中;邹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患儿予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常规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变化、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及BMI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相比较常规组来说,均明显较少;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67.6%);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可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考虑作为临床上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蔡利萍;宋海燕;王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和吗啡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的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前瞻性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心胸外科进行小儿心脏手术治疗的A患儿120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舒芬太尼1组(SI)、舒芬太尼2组(SII)、舒芬太尼3组(SIII)以及吗啡组(M),每组30例.SI组术后镇痛选择舒芬太尼0.03μg/(kg·h),SII组舒芬太尼的量为0.04μg/(kg·h),SIII组舒芬太尼0.05μg/(kg·h),M组采用吗啡15μg/(kg·h),各组都加用咪达唑仑,剂量为2μg/(kg·min).分别在术后1,4,8,12,24,48h进行镇痛、Ramsay镇静评分,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并对出现不良反应及追加咪达唑仑镇静药物的次数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各时间点M组的镇痛及镇静的满意度较SI、SII、SIII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儿的生命体征结果中,M组与其他组相比,HR、MAP、RR以及SPO2在各个时间点无明显差异.各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M组与其他组相比,需要镇静剂的人次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与吗啡相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更佳.当剂量为舒芬太尼0.05μg/(kg·h)+咪达唑仑2μg/(kg·min)时,不良反应较少,且追加咪达唑仑的发生率较低.
作者:马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耳鸣康复治疗仪治疗不同病程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6年1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主观性耳鸣患者128例,根据病程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将不同病程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别分为观察组(药物治疗+耳鸣掩蔽治疗)及对照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药物治疗外,还采用耳鸣康复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掩蔽治疗,治疗周期为14天,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分别行耳鸣残疾度化量表评分,评价耳鸣康复治疗仪对不同病程主观性耳鸣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耳鸣患者治疗后TH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急性期、亚急性期耳鸣患者治疗后TH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慢性期耳鸣耳鸣治疗前后TH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TH1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慢性期耳鸣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耳鸣治疗仪掩蔽疗法对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有效.耳鸣治疗仪掩蔽疗法在运用激素联合神经营养及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并未使急性期或亚急性期耳鸣患者的疗效进一步显著提高.
作者:李湘胜;邓晓雯;李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伤椎置钉与不置钉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不同分为两组,不置钉组(52例)行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置钉组(56例)行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Cobb's角,生活质量及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结果:置钉组与不置钉组在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后缘高度比均明显提高,Cobb's角明显下降,且置钉组与不置钉组在伤椎高度比和Cobb's角上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SF-36各项得分均明显升高,置钉组在仅躯体疼痛这一项,评分明显高于不置钉组.随访12个月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伤椎置钉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固定方式更符合生物力学稳定性,能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后凸畸形,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小平;蔺醒事;李兴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白蛋白的临床意义以及其对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6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血清白蛋白35g/L为界限,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及低白蛋白组.分析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低白蛋白血症与结肠癌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相关,并随着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的进展其发生率明显增高;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以及术前低白蛋白水平为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6%、63.7%;低白蛋白血症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4%、53.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结肠癌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相关,也是结肠癌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安宏超;崔宏力;李华志;谢振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proBNP,LVEDD、LVESD、LVEF,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DD、LVESD均减小,LVEF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显著减低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小莉;周云;王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及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湖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分为2组即常规治疗组(A组)和前列地尔干预组(B组)各30例.A组采用常规治疗即控制性氧疗、抗感染及扩张气道治疗;B组则在A组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干乳剂10μ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1次,连续治疗时间为1周.A组及B组均在治疗前第1天和治疗后第7天分别于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5mL,测定IL-5、IL-8和TGF-β1并进行比较,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即显效率.结果:A组及B组治疗前血清IL-5、IL-8及TGF-β1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A、B两组各项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B组血清IL-5、IL-8及TGF-β1水平与A组相比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和B组肺功能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前列地尔能够降低哮喘患者体内IL-5、IL-8和TGF-β1水平,抑制气道炎症反应、缓解气道痉挛、增加通气,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张勇;杨浩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分析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与维拉帕米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慢血流及无复流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行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给药方式将其分为硝酸甘油组与维拉帕米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冠脉TIMI分级、TIMI帧数、血压变化情况,同时统计两组住院期间、PCI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IMI分级较治疗前显著上升,RCA、LAD、校正LAD、LCX帧数则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拉帕米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硝酸甘油组;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无显著变化;硝酸甘油组住院期间、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07%、21.95%,均显著高于维拉帕米组的2.70%、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维拉帕米均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现象,但后者效果更明显,且能明显降低住院期间及术后30d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作者:杨勇;卢清玉;刘庚;常宇锋;耿学峰;郭云飞;朱宏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发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650例的青少年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TMJOA发生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TMJOA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危险因素.结果:650例接受口腔正畸的青少年患者中,发生TMJOA者11例,TMJOA发生率为1.69%;有口腔不良习惯、喜硬食、有龋齿和颌面部外伤史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TMJOA发生率较高,且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体重指数的患者TMJOA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将口腔正畸患者是否出现TMJOA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口腔不良习惯、喜硬食、龋齿和颌面部外伤史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可得,口腔不良习惯、喜硬食和颌面部外伤史是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发生TMJOA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356、5.238、3.562.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后有发生TMJOA的机率,且口腔和饮食不良习惯和颌面部外伤史的患者发生率更高.
作者:姚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孕妇预防性应用欣母沛宫体注射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术后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住院高危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剖宫产术中予以缩宫素经宫体注射和静脉滴注+米索前列醇纳肛,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经宫体注射,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泌乳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术中、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止血时间为(19.12±9.9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9.85±12.34min);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及输血率(11.76%、5.88%),显著低于对照组(35.29%、23.53%);研究组的子宫切除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94%);产后24h、48h,研究组的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后24h、48h时,观察组的泌乳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宫体注射能够有效减少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改善泌乳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核因子 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介素-18(IL-18)、IL-33及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的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BAFF-R)水平表达情况.方法:临床纳入RA患者72例,同时纳入7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分别检测RA组患者以及对照组外周血RANK、RANKL、caspase-1、IL-18、IL-33及BAFF-R等水平.结果:①RA组RANK、RANKL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但RA组RANK在CD3+T淋巴细胞、CD14+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强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RA组与对照组RANKL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②RA组caspase-1及其下游因子IL-18、IL-3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相关性分析显示,caspase-1与IL-18、IL-33呈现正相关;③RA组BAF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对RA患者进行外周血RANK、RANKL、caspase-1、IL-18、IL-33及BAFF-R水平检测,能够综合评估病情的进展.另外,RA的发生及发展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徐辉;陈永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慢乙肝基础上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一般资料、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等,根据乙肝表面抗原检测(HBsAg)分为乙肝阳性组和乙肝阴性组(下文均简写为阳性组、阴性组),阳性组38例,阴性组55例.根据不同资料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阴性组和阳性组DILI临床分型均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ALT、黄疸较阴性组高,阳性组发病年龄低于阴性组;阳性组重型肝炎发病率高于阴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AST、ALP、TB、CB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乙肝基础上的药物性肝损伤对肝脏损伤更重.
作者:邓兰;Jalil-ur-ReHMAN;唐世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防治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了1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对象来研究并把其随机分配,对照组分别选取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布地奈德联合匹多莫德、异丙托溴铵联合匹多莫德三组方式来治疗,观察组使用复方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匹多莫德分散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哮喘控制程度进行比较,并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日间症状发作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0.42±0.11)分比(0.99±0.16)分],差异比较显著.观察组在治疗后IgA、IgM水平下降较多,IgG的水平升高,差异显著,总T淋巴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辅助性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明显升高,而总B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显著.结论:使用复方异丙托溴铵以及布地奈德与匹多莫德联合可有效防治儿童支气管哮喘,并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吉小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