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URSA患者血清IL-2、IL-10及MCP-1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侯俐;宋晓婕;印贤琴;张清;田萍;刘丽平;程春

关键词: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摘要:目的:探究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IL-2、IL-10及MCP-1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1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行人工流产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IL-10、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D4+、CD8+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IL-2与CD4+/CD8+呈现正相关,IL-10、MCP-1与CD4+/CD8+呈现负相关.结论:URSA可能与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有关,IL-2,IL-10、MCP-1异常表达可能会引起免疫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复发性流产.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性肝损伤在慢乙肝基础上的发病特点

    目的:研究慢乙肝基础上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一般资料、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等,根据乙肝表面抗原检测(HBsAg)分为乙肝阳性组和乙肝阴性组(下文均简写为阳性组、阴性组),阳性组38例,阴性组55例.根据不同资料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阴性组和阳性组DILI临床分型均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ALT、黄疸较阴性组高,阳性组发病年龄低于阴性组;阳性组重型肝炎发病率高于阴性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AST、ALP、TB、CB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慢乙肝基础上的药物性肝损伤对肝脏损伤更重.

    作者:邓兰;Jalil-ur-ReHMAN;唐世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发生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2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650例的青少年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TMJOA发生率,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的患者TMJOA发生率的差异,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危险因素.结果:650例接受口腔正畸的青少年患者中,发生TMJOA者11例,TMJOA发生率为1.69%;有口腔不良习惯、喜硬食、有龋齿和颌面部外伤史的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TMJOA发生率较高,且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和体重指数的患者TMJOA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将口腔正畸患者是否出现TMJOA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口腔不良习惯、喜硬食、龋齿和颌面部外伤史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分析可得,口腔不良习惯、喜硬食和颌面部外伤史是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发生TMJOA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4.356、5.238、3.562.结论:青少年口腔正畸后有发生TMJOA的机率,且口腔和饮食不良习惯和颌面部外伤史的患者发生率更高.

    作者:姚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两种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两种同是微创的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内、外、后三踝骨折,内、外踝双骨折,内、后踝骨折或者单纯内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他(她)们均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常规空心螺钉组和无头加压螺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时间)后的AOF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感染及皮肤坏死差异无显著性,但无头加压螺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固定牢固程度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空心螺钉组,AOFAS踝关节-后足评分:优76例,良29例,一般9例.结论:虽然同是经皮螺钉内固定微创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但是无头双加压螺钉内固定方法具有固定更牢固、骨折愈合时间短、无内固定物外露的优点.

    作者:周利强;晏葵;陈娟;杨爱华;黄富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钠肽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proBNP,LVEDD、LVESD、LVEF,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DD、LVESD、LVEF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DD、LVESD均减小,LVEF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LVEDD、LVESD显著小于对照组,LVEF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显著减低患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小莉;周云;王晓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股神经阻滞辅助全麻在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股神经阻滞辅助全麻在膝关节置换手术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单纯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50例,采用单侧股神级阻滞辅助全身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止血带应用时间,结果两组数据极为接近,无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极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股神经阻滞辅助全身麻醉能够显著减少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镇静类药物的使用,稳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并且缩短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靖;陈志良;袁立;刘文娜;梁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激素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激素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73例接受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方案恶性肿瘤患者194个化疗周期的临床资料,比较5HT-3受体拮抗剂及激素或联合奥氮平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对照组为5HT-3受体拮抗剂加激素,采用化疗前托烷司琼5mg静滴或阿扎司琼10mg静滴或帕洛诺司琼0.25mg静推,d1-3,激素为地塞米松10mg静滴,d1-3.观察组每天加服奥氮平10 mg,d1-4.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98个化疗周期,对照组38例患者96个化疗周期,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均未显示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平均恶心呕吐症状积分(7.84±2.13分)低于对照组(9.11±1.9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急性期CINV的完全缓解率(62.2%vs 52.1%,P=0.15)及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延迟期CINV的完全缓解率(66.3%)和有效率(93.9%)均高于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47.9%)和有效率(75.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爆发性呕吐发生率(45.9%)显著低于对照组(71.9%);对奥氮平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ECOG评分为0-1分肿瘤患者发生呕吐的风险是2分患者的3.56倍,年龄<60y的患者发生呕吐的风险是年龄≥60y患者的2.61倍(95%CI:1.14-5.95,P=0.02),性别、肿瘤类型对呕吐的发生无影响;两组主要的不良反应均为轻度,观察组嗜睡的发生率(19.4%)高于对照组(3.1%),而失眠的发生率(7.1%)则低于对照组(38.5%),均有统计学差异;组间头晕、乏力、便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奥氮平联合5HT-3受体拮抗剂及激素防治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具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对于延迟性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疗效更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鑫;肖双;瞿桂芳;谭玲花;王露婷;曹茜;卢晓云;唐黎;刘劲;邓坦;范莎莎;符佳;周丽君;段华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患儿予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常规治疗上加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治疗1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变化、住院天数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体重及BMI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相比较常规组来说,均明显较少;治疗1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明显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67.6%);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干扰素联合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可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并有较高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考虑作为临床上治疗小儿病毒性喘息型支气管肺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蔡利萍;宋海燕;王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创接生联合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无创接生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我院产科进行阴道自然分娩的84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均分成A组(无创接生+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和B组(无创接生)两组,每组42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会阴撕裂率及其程度、不同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B组产妇的会阴撕裂率(35.7%)明显较A组(9.5%)高.B组产妇在胎儿娩出时(t1)、阴道缝合时(t2)及产妇产后2h时(t3)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B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长于A组产妇;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A组产妇产后总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创接生术+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在经阴道自然分娩初产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可以显著提升阴道分娩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秦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综合干预方法对肥胖儿童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及分析综合干预方法对肥胖儿童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的60例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将60例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运动干预,观察组则进行综合干预,然后将两组儿童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8周及12周的糖脂代谢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的糖脂代谢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而干预后4周、8周及12周观察组的糖脂代谢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和本组干预前,两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的检测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干预方法对肥胖儿童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的影响情况更为积极有效,对于肥胖儿童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作者:李庆华;彭建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胫腓骨远端双骨折微创接骨联合LCP的效果

    目的:分析微创接骨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 C P)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微创接骨联合LCP组(微创组)48例与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传统组)38例;手术治疗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与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骨折愈合时间与患者负重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计算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并进行分级.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患肢负重时间较传统组均显著减少,微创组功能恢复率83.33%显著高于传统组73.68%,微创组踝关节功能Mazur评分(93.7±4.2)显著高于传统组(86.4±5.6)分,其优良率93.75%显著高于传统组81.57%,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33%显著低于传统组28.9%.结论:微创接骨联合LCP治疗胫腓骨远端双骨折促进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改善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好,且并发症少.

    作者:孙大川;胡春林;孙浩;黄淮;颜文;叶茂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KCTD10基因干扰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构建KCTD10干扰RNA慢病毒载体.方法:合成KCTD10干扰序列,构建GV248-KCTD10-RNAi慢病毒干扰载体,利用PCR与测序验证阳性克隆.将KCTD10 siRNA干扰病毒载体与质粒pHelper1.0和质粒pHelper2.0三个载体共同转染293T细胞,使细胞合成并分泌释放病毒颗粒.收集病毒颗粒并检测病毒滴度.结果:GV248-KCTD10-RNAi慢病毒载体成功被连接转化,测序结果与设计序列一致;共转后收获KCTD10 siRNA慢病毒颗粒,检测其滴度为5×108TU/mL.结论:成功包装了KCTD10 siRNA慢病毒颗粒,为后续进一步研究KCTD10基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丰昀;张敏;彭文婷;李映蓉;杨倩;蒋乐龙;王光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行宫体注射欣母沛的不良反应及泌乳功能观察

    目的:研究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孕妇预防性应用欣母沛宫体注射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对术后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住院高危再次剖宫产产妇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剖宫产术中予以缩宫素经宫体注射和静脉滴注+米索前列醇纳肛,观察组3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欣母沛经宫体注射,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泌乳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术中、产后2h及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止血时间为(19.12±9.9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9.85±12.34min);研究组的产后出血及输血率(11.76%、5.88%),显著低于对照组(35.29%、23.53%);研究组的子宫切除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94%);产后24h、48h,研究组的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明显缩短;产后24h、48h时,观察组的泌乳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宫体注射能够有效减少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改善泌乳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顾文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阻断ErbB4受体对人胆管细胞癌QBC939细胞系增殖与转移的影响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系,阻断ErbB4受体,检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从而探讨人类第4表皮生长因子(ErbB4)受体介导人胆管细胞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系细胞,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μmol/L,1μmol/L,5μmol/L,10μmol/L,25μmol/L,50μmol/L,75μmol/L,100μmol/L的AG1478阻断胆管癌细胞ErbB4受体,使用CCK-8法测量各组胆管癌细胞增殖情况,然后利用SPSS软件计算AG1478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根据IC50值选择使用0μmol/L,25μmol/L,50μmol/L,75μmol/L AG1478阻断胆管癌细胞ErbB4受体,使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胆管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分别使用0μmol/L,25μmol/L,50μmol/L,75μmol/L浓度AG1478阻断胆管癌细胞ErbB4受体,使用Transwell小室法实验检测各组胆管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AG1478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QBC939细胞增殖,其IC50值为:49.14μmol/L;AG1478抑制ErbB4受体后,胆管癌QBC939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减弱.结论:在体外抑制ErbB4受体能使胆管癌肿瘤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能力减弱;ErBb4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ErbB4可能成为胆管癌分子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彭思远;曾杰宏;谢博文;刘铮凯;张豹;吕品;聂盛丹;蒋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URSA患者血清IL-2、IL-10及MCP-1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IL-2、IL-10及MCP-1与细胞免疫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1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76例行人工流产的妇女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IL-2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IL-10、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CD4+、CD8+及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IL-2与CD4+/CD8+呈现正相关,IL-10、MCP-1与CD4+/CD8+呈现负相关.结论:URSA可能与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有关,IL-2,IL-10、MCP-1异常表达可能会引起免疫功能异常从而引发复发性流产.

    作者:侯俐;宋晓婕;印贤琴;张清;田萍;刘丽平;程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木姜叶柯水提取物中根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木姜叶柯水提取物中根皮苷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方法:取木姜叶柯水提取物以甲醇溶解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Kromosi-C18色谱柱;紫外检测波长286 nm;流动相:甲醇-水(47:53);流速:1 mL/min;定量环进样20μL;柱温32℃.结果:根皮苷浓度在6.4~102.4 u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8,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3±0.94%.结论:该法专属性好,回收率高,适合于木姜叶柯中根皮苷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文;杜明月;刘浩然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与规避骺板法复位的对照研究

    目的:对照研究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与规避骺板法复位治疗小儿ACL(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小儿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规避骺板法进行复位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1.05±9.87)min、(10.32±3.17)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周、3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87.73±4.74)°、(128.03±10.25)°、术后2周分别为(84.72±13.54)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末次随访的Lysholm评分(93.07±7.64)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3.7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复发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微创AO空心拉力螺钉与规避骺板法复位治疗小儿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接近,但规避骺板法复位的并发症更少,远期疗效更好.

    作者:任飞;王福平;杜向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与冠心病类型及严重程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类型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入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118例,根据临床症状、相关诊断标准及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分成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组37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1例和无冠心病组30例;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vaspin浓度,分析血清vaspin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冠脉综合症(ACS)组(0.66±0.44)ng/mL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0.86±0.37)ng/mL血清vaspin浓度显著低于无冠心病组(1.27±0.37)ng/mL;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vaspin水平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较低,且血清vaspin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及病变程度有关.

    作者:朱曦;朱俐俐;刘彦景;肖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Filipin Ⅲ对肺泡巨噬细胞caveolin-1的影响

    目的:探索FilipinⅢ对肺泡巨噬细胞caveolin-1的影响.方法:采用肺泡灌洗的方法分离提取小鼠原代肺泡巨噬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纯度,Western印迹分析FilipinⅢ处理30min后caveolin-1蛋白水平的变化.利用细胞系RAW264.7观察FilipinⅢ处理后15min、30min、1h、2h、4h、6h的caveolin-1的动态变化.结果:FilipinⅢ处理30min后原代肺泡巨噬细胞及RAW264.7细胞caveolin-1的蛋白水平都有增加.结论:FilipinⅢ可以提高肺泡巨噬细胞及RAW264.7细胞caveolin-1的蛋白表达.

    作者:杨丹;李懿;陈阳晔;张冉;李翔;瞿树林;张坚松;申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卡介苗免疫小鼠抗体的检测及动态分析

    目的:研究卡介苗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Balb/c小鼠后,抗PPD IgG、IgM抗体的检测,并探索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腹部皮内注射BCG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先后进行2次免疫.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PPD IgG、IgM抗体.结果:自初次免疫第50天开始,抗PPD IgG抗体的总体OD值均数,BCG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60天再次免疫,第65天开始,抗PPD IgG抗体的总体OD值均数,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抗PPD IgM抗体的总体OD值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CG初次免疫Balb/c小鼠后,抗PPD IgG抗体整体呈上升趋势,再次免疫后,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并在长时间内维持一个较高水平.抗PPD IgM抗体没有显示动态变化.

    作者:喻勇;刘攀;许瀚元;周玉凡;文世锦;彭迁;王琼;申丽;张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刺颈夹脊穴和督脉穴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流动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针刺颈夹脊穴和督脉穴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4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给予观察组针刺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认知疗效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脑血流流变学指标并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两组患者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外周阻力(R)等脑循环动力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认知治疗总有效率为80.95%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治疗后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低;治疗后观察组Vmean、Qmean较对照组显著较高;观察组R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结论:针灸颈夹脊穴和督脉穴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脑循环动力学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张小健;周媛;郭泽春;刘晶晶;焦雪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