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

施凌燕;周卫东;余湘元;王春峰

关键词:乳腺癌根治术, 肋间神经阻滞, 喉罩全麻, 超声引导, 应激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①组、②组、③组,每组30例,①组超声肋间神经阻滞+喉罩全麻、②组传统盲法穿刺肋间神经阻滞+喉罩全麻、③组喉罩全麻.比较①组、②组、③组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h(T2)、拔除喉罩后5min(T3)的生命体征和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的波动情况以及①组、②组的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结果:③组T3时的MAP和HR水平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3时的MAP和HR水平明显高于①组、②组;①组、②组T3时的A-Ⅱ水平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1、T3时的Cor和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1、T3时的Cor和A-Ⅱ水平明显高于①组、②组;①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明显快于②组,①组的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②组;①组镇痛完全,②组有4例镇痛不全.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能更好维持术中血压和呼吸循环的稳定、减轻应激,尤其是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盲法穿刺肋间神经阻滞.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在椎管内麻醉术中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对比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常用麻醉辅助药对椎管内麻醉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椎管内麻醉术治疗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均分成观察组(右美托咪定,42例)、对照组1(咪达唑仑,42例)和对照组2(丙泊酚,42例)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及皮质醇(Cor)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用药后10min(T1)、用药后30min(T2)、用药后60min(T3)、手术结束时(T4)三组患者的MAP、AAI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用药前(T0)时;T3、T4时观察组及对照组2的MAP、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T3时观察组与对照组1患者的AA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T3、T4时三组患者的Cor水平均明显低于T0时;T3、T4时观察组患者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时点的对照组1、对照组2.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晕等)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1(23.8%)、对照组2(26.2%).结论:椎管内麻醉术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不仅镇静作用良好,而且还可以显著抑制应激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金震;张晓群;崔旭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胎儿心电图检测分析胎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胎儿心电图(FECG)对胎儿心律失常检测分析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产检的孕妇中发现胎儿心律失常96例,综合孕妇病史和临床因素,结合B超检查,分析胎儿心电图,并追踪观察新生儿的心电图.结果:胎儿心电图检测诊断心律失常多见为:胎儿心动过速,胎心早搏,胎儿心动过缓及不齐.结论:通过胎儿心电图对胎儿心律失常的检测分析和诊断,可以明确胎儿心律失常的分类,而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环境是否改变,如胎盘、羊水、脐带等因素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窘迫,从而提醒临床医师及时干预治疗,减少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陈燕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鼻内镜术式中中、上鼻甲的处理方式对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鼻内镜术式中中、上鼻甲的处理方式对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半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4例,按患者入院顺序编号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一组患者行中、上鼻甲成形术设置为成形组,另一组患者行中、上鼻甲部分切除术设置为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嗅觉恢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T&T主观嗅觉功能评分及鼻腔鼻窦结局测试问卷(SNOT-20)评分.结果:成形组患者术后嗅觉改善率为90.48%,切除组为88.09%差异不显著;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左侧、右侧嗅觉主观嗅觉功能检查评分显著较低;两组患者各项SNOT-20评分较术前显著较低.结论:行中、上鼻甲形成术和部分切除术治疗伴嗅觉障碍慢性鼻-鼻窦炎均能显著改善患者嗅觉功能,提高其术后生存质量,两种处理方式对患者嗅觉的恢复均无明显影响,适合在临床应用.

    作者:周小柳;王海妹;黄继红;苏炳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对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营养宣教和指导,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进行综合评估.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营养状态评分(MNA)得分、营养指标(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和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干预组M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干预组MN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干预组MNA评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后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干预组血浆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和干预组FBG、TC和TG水平均下降,HDL-C水平均升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干预组治疗前后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干预组TG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实施老年综合评估,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更好地控制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张孔雁;尹成淑;程燕;曹俊杰;刘洋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含量与心肌缺血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含量与冠心病(CHD)患者可诱导性缺血发生关系.方法:检测899例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含量,并在进行平板运动测验同时采集负荷超声心动图.结果:241例胱抑素C含量大于高四分位数(>1.30mg/L)冠心病患者中38%发生诱导缺血,而胱抑素C含量低于低四分位数(<0.92mg/L)患者中诱导缺血发生率为13%.不过,这种相关性在有和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史患者间以及在服用和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和他汀类药物患者间有所不同.无冠状动脉搭桥CABG史患者中,抑素C含量大于高四分位数和小于低四分位数诱导缺血发生率分别为35%和9%.而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参与者中,胱抑素C含量大于高四分位数和小于低四分位数诱导缺血发生率分别为44%和7%.未使用他汀类药物冠心病患者中,含量大于高四分位数和小于低四分位数诱导缺血发生率分别为39%和4%.结论:胱抑素C含量升高与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诱导缺血独立相关.

    作者:周洁欣;韩辉武;唐旸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在治疗膀胱肿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65例,术后定期给予丝裂霉素C、噻替哌、吡柔比星等药物膀胱腔内灌注化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患者术后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本组65例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率36.7%、不良反应发生率33.8%,且复发率随着膀胱肿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逐渐增高,相互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电切术后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复发率16.7%、不良反应发生率15.4%,与单纯的电切术治疗相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种不同灌注药物治疗患者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二者相得益彰,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成辉;刘海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疼痛质量指标在胫骨骨折患者的评估及对患者自我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疼痛质量指标在胫骨骨折患者中的评估及对患者自我能力的影响.方法:取胫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实施疼痛质量评估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自我能力的影响.结果:2组手术当天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d、2d及术后3d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自理能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骨折复位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胫骨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疼痛质量指标护理和评估效果理想,能提高患者自我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慧琴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番茄红素对反式脂肪酸致小鼠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Lycopene,LP)对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TFA)染毒小鼠肾脏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TFA染毒、TFA染毒+低剂量LP保护、TFA染毒+中剂量LP保护和TFA染毒+高剂量LP保护5个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统一在上午对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对小鼠进行灌胃,除外各组分别灌胃TFA 50mg/kg.bw;在下午对各剂量LP保护组分别灌胃LP 5mg/kg.bw、10mg/kg.bw、20mg/kg.bw,隔天灌胃一次.8周后,观察小鼠生长情况,取其肾脏标本做病理形态学观察;取血,进行血清尿素(UREA)、肌酐(CREA)、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的检测和肾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肾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结果:较对照组,TFA染毒组小鼠体重、肾脏脏器系数、血清中UREA、CREA、TG、TC、LDL-C及MDA含量增加,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UA、HDL-C含量减少及SOD、GSH-Px活性下降,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肾组织可见形态病变.较TFA染毒组,TFA染毒+低、中、高LP保护组体重、肝脏脏器系数、血清中UREA、CREA、TG、TC、LDL-C及MDA含量减少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UA、HDL-C含量增加及SOD、GSH-Px活性有升高,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LP剂量的升高,肾组织结构趋于正常,病理变化明显改善.结论:番茄红素可修复由反式脂肪酸导致的肾脏损伤,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作者:丁旭;谢羡;刘娟;姚明颜;朱乐玫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并探讨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视力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超声乳化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微切口,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视力为(0.38±0.12),术后1d为(0.58±0.11),术后1周为(0.66±0.15),术后1个月为(0.79±0.14).对照组,治疗前视力为(0.36±0.13),术后1d为(0.52±0.14),术后1周为(0.59±0.16),术后1个月为(0.78±0.13).观察组治疗1d和治疗1周后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前房塌陷4例,轻微角膜塌陷20例,前房稳定56例.对照组前房塌陷8例,轻微角膜塌陷29例,前房稳定43例.观察组前房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2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刘则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F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眼科收治的FK患者84例(8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42眼).对照组采用纳他霉素及伏立康唑滴局部滴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观察组眼部异物感、前房积脓、角膜溃疡、畏光流泪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后第3d、7d、14d及28d,观察组的角膜病变严重程度评分、角膜溃疡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视力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7.14%,与对照组的2.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3个月复发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2%.结论:伏立康唑角膜基质内注射联合纳他霉素滴眼治疗FK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能促进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改善患者的视力状态并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鲁江;刘云;贺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脾补肾方减轻脾肾两虚证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心脏毒性及提高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方对乳腺癌术后TEC方案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为健脾补肾方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依据标准,共收集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健脾补肾方联合化疗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化疗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结果:1)两组患者化疗后心电图、CK、CK-MB异常率比较发现,第一周期化疗前后及第二周期化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二周期化疗后心电图、CK、CK-MB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健脾补肾方可降低第二周期化疗后心电图、CK、CK-MB异常率.2)化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3.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卡式评分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有效率53.3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补肾方应用于脾肾两虚证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后,能减轻心脏毒副反应,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董丽花;章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胸腔镜与开胸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胸腔镜与开胸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57例连枷胸患者分为微创组(n=29)和开胸组(n=28).微创组采用胸腔镜下进行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开胸组采用开胸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与术后1d的疼痛变化.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组的手术时间、镇痛药物总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呼吸衰竭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的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镜下锡钛合金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术治疗连枷胸,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低的特点.

    作者:夏平;王青;吴安洪;马小红;赵山虎;张晨;吴应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疗效、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肾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12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口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治疗前肾功能指标(Scr、BUN、24hUpro)及血清炎症因子指标(hs-CRP、IL-6、TNF-α)均无明显差别;观察组治疗后Scr、BUN、24hUpr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s-CRP、IL-6、TNF-α仍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的提高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改善肾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纯经尿道切除术及其联合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单纯经尿道切除术、经尿道切除术+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经尿道切除术+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28例,计为观察组,单纯经尿道切除术治疗的22例,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及术后1年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术后1年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1年复发率3.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3%;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均显著提高,大尿道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膀胱刺激征、尿道狭窄及血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1年观察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分别为(74.72±7.16)分、(70.20±9.15)分,较对照组的(70.00±8.47)分、(75.94±8.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经尿道切除术与经尿道切除术+术后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1年疗效类似,但后者对患者尿动力学改善更明显,1年复发率显著低.

    作者:冀鲁;仲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灸、推拿结合颈椎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痛感缓解及hs-CRP、IL-8、P物质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结合颈椎牵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痛感缓解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血浆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颈椎牵引;观察组患者则加用针灸、推拿结合颈椎牵引治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变化,评估颈肩疼痛程度、强度、分级指数,监测用药前后hs-CRP、IL-8、P物质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高达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治疗后VAS、PRI、PP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hs-CRP、IL-8、P物质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推拿结合颈椎牵引利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痛感,减轻颈椎功能障碍,其机制与调控血清hs-CRP、IL-8、P物质水平以抑制炎性反应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曾顺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改良与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改良与神经功能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4天后的颅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肿面积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和水肿面积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明显升高,而NIHSS评分和水肿面积显著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缺全血低切黏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改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同时清除体内自由基,对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神经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敖金江;胡静;李冬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病率的影响,为改善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预后和提高自身生活质量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选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入院的动脉瘤患者共96例,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接受院内常规的介入手术前准备及治疗,实验组在介入手术前及手术后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路径指导,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健康教育路径指导的患者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焦虑与抑郁心理应激状态明显降低,总体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介入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节省治疗费用及大大降低了相关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作者:顾艳;杨伟伟;费雅雅;秦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长沙市乙肝流行状况及模式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目前长沙市乙肝的流行状况,了解长沙市乙肝分型模式及阳性率,为临床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6月长沙市中心医院体检标本8389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及其含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人群中HBsAg携带率为23.04%,单抗-HBs阳性率为28.07%.HBsAg阳性率高年龄组为31~40岁组(26.69%),低为0~10岁组(6.26%).HBsAg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单抗-HBs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8389例样本共检出26种乙肝病毒血清学模式,其中发现6种特殊的乙肝标志物模式.结论:长沙市人群HBsAg携带率较高,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效果显著,降低了人群HBsAg携带率,特别是10岁以下儿童下降幅度更为明显.本研究中发现的几种特殊的乙肝标志物模式出现的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芳;王雷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宝鸡地区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探究宝鸡地区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和其耐药性,指导该地临床选用抗生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于宝鸡地区5家三级甲等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512例,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归入感染组,将未发生该病的患者记为对照组,吸取感染组患儿呼吸道分泌物,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致病菌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并且使用药敏实验仪对前五种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感染组患者177例,对照组患者335例,发病率为34.5%.分离出病原株100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63株,占63.0%;革兰阳性菌25株,占25.0%;真菌12株,占12.0%.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林等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咇肟等抗生素耐药性较低;革兰阳性菌对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林等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咇肟等抗生素耐药性较低.结论:宝鸡地区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五种优势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白色假丝酵母菌.在临床上,应根据细菌耐药性研究结果,合理选择治疗药物.

    作者:邱燕玲;宋文萍;张丽;汤淑斌;魏升云;韩鹏;汤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6月确诊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Hp感染)与对照组(非Hp感染),对两组血脂指标、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踝臂指数(AB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检测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LDL-C、血浆hs-CRP、血清oxLDL、CCA-IMT、CB-IMT、CCI-IMT及PWV均显著高,ABI显著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可能是通过影响机体脂质代谢、引发炎症反应、提高oxLDL水平引发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粥样斑块不稳定,达到促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目的.

    作者:宋增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