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心理干预对癌变发生率的影响

张思义;胡长涛

关键词:乳腺癌, 高度危险, 心理干预, 发生率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此类人群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来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30例自愿接受心理干预,并且能够配合治疗的患者,作为选择组,对她们进行心理干预,定期接受心理辅导;其余51例符合乳腺癌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比较乳腺癌的发生率与病理变化.结果:临床分期分析显示,选择组与对照组Ⅱa及Ⅲc期比较,发生率明显较多(P<0.05),肿瘤发生率、分期、肿瘤大小、是否接受心理干预是影响肿瘤发生率的因素.结论:高危人群中文化程度高、体重指数高、长期精神压抑、性格内向、患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者内在联系密切,心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发生率,影响患者病理变化进程.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空腹C肽、胰岛素测定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12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进行检测,并以124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与之比较.结果:肾衰组的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肾功能衰竭时血清空腹C肽、胰岛素、C肽/胰岛素比值明显增高,建议将其作为临床预测慢性肾衰竭患者病情进展的参考依据.

    作者:董敏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给予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8例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探析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护理干预前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护理干预后临床数据作为实验组.结果: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后,在输注营养药物、细胞毒性药物过程中选择输液工具(钢针、留置针、CVC、PICC)正确率、穿刺部位(上肢、股静脉、锁骨下、颈部、下肢、头额部)正确率对比护理干预前组间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患者护理期间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石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有效沟通在B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有效沟通在B超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B超检查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通过情感沟通、语言沟通、肢体接触等形式进行有效沟通,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紧张、焦虑的心情,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郭梦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婴儿骨科手术应用罗库溴铵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用于婴儿骨科手术的药效学和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全麻骨科手术患儿,年龄1~12月.研究分为两部分:(1)量效关系测定:40例婴儿随机分为L1、L2、L3、L4组,建立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和ED95.(2)肌松时效观察:其余40例随机给予1倍ED95(L5组)、1.5倍ED95(L6组)、2倍ED95(L7组)、3倍ED95(L8组)罗库溴铵,记录插管条件、起效时间、恢复时问、恢复指数.结果:婴儿罗库溴铵ED50为175.14μg/kg,95%可信区问(CI)69.96~533.62μg/kg;ED95为232.31μg/kg,95%CI 90.42~728.62μg/kg.随着罗库溴铵剂量的增大,L6组、L7组、L8组起效时问明显短于L5组(P<0.05或P<0.01),肌颤搐恢复时间明显长于L5组(P

    作者:豆启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减少胎盘早剥漏诊、误诊的发生,提高诊断的符合率.方法:收集在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的54例胎盘早剥孕妇,对产前超声检查的结论与产后临床资料的结果进行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4例患者中有50经轻、中、重型均经手术或分娩患者证实,诊断符合率92.6%,有4例患者漏诊,漏诊率7.4%.结论:超声检查无创伤、安全、可靠、可重复检查等优点,对胎盘早剥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首选方法.

    作者:陈果;曹洪霞;赵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现状及对策

    就医院工作之中检验科生物安全防护建设现状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作者:田勇;王桂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物质依赖状态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物质依赖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在2017年4月至2017年7月接收30例物质依赖状态患者进行护理,对物质依赖患者护理前后进行护理满意度以及物质依赖度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物质依赖度均比护理前有了提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物质依赖状态患者的治疗较为缓慢,护理人员在对他们进行护理的时候应该耐心细致,针对不同情况的患者采用相应的合适护理方式,降低患者的物质依赖性.

    作者:张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目的:本文对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风险进行了探究,并根据其风险制定了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医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的护理方式;另外,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到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取风险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从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都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风险护理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显著的提升,降低不良事件和风险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人身安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康新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方式.观察并统计每位患者护理后的不良生活习惯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抽烟和喝酒的发生率以及焦虑、自尊、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柳慧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研究分析双黄连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

    目的:研究双黄连超声雾化治疗慢性咽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双黄连注射液进行超声雾化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对慢性咽炎患者行双黄连超声雾化治疗,可取得确切的效果,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谭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饮食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对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6例,采用饮食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结核改善情况更好,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空腹血糖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方面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良好,值得院方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欢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期间治疗的80例抑郁症患者,依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可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治疗疗效情况.结果:在治疗疗效上,观察组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运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抑郁症状,适宜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马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三维适形放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城市恶性肿瘤之首位,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严重威胁.虽然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但由于在早期肺癌多缺乏临床表现,往往错过佳诊断和治疗时机.对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患者或因其他原因无法耐受手术和拒绝手术的患者而言,放射治疗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据统计常规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仅为5%~10%,效果较差.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其毒副反应轻,有较好的近期疗效.研究证实提高剂量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本研究对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采用放疗前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TP方案)诱导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其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毒副反应,以对此种放疗方式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

    作者:纪振琴;梁晋忠;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10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结果:护理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必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运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哮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哮喘雾化治疗中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平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分析个性化舒适护理对骨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分析个性化舒适护理对骨肿瘤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个性化舒适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乙组和甲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5%和70.2%,乙组的护理优势明显.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对比,护理后乙组的评分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个性化舒适护理能改善骨肿瘤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减少对自身生活的不良影响,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治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药冰膏减轻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的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中药冰膏对鼻内窥镜术后疼痛症状的护理效果.方法:从病例库调取2015年08月-2016年08月期间,我院100例接受鼻内镜手术患者的资料,对其术后疼痛症状护理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分组法讨论,每组随机分配50例,治疗组采用冷疗+中药冰膏冰敷法,对照组单一使用冷疗法,于术后24h进行回访调查,利用疼痛评分量表进行分级处理(0-5级),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的具体情况.结果:本次2组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护理前疼痛症状无差异性(P>0.05),均存在鼻涕、鼻塞、头疼、嗅觉减弱等症状,多数患者有2种或2种以上病症.护理之后,治疗组0级-5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护理效果差异明显(P<0.05),充分说明了中药冰膏护理法的应用效果.结论:疼痛是鼻内窥镜术后常见并发症,采用联合护理方法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杨胜兰;邓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6例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所收治的首次就诊乙肝患者,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分为2份,分别以ELISA和CLIA两种方法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HBsAg、HBsAb、HBeAg及HBcAb的阳性检出率基本一致(>0.05),但CLIA法对HBeAb的阳性检出率略高于ELISA法,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CLIA法对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的检测灵敏度较ELISA法均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比于ELISA检测法,CLIA检测法对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灵敏度及符合率均明显更高,且可定量表达血清标志物,可作为临床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首选检测方法.

    作者:李敏;马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200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服和外治中药.3个月为一疗程,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自觉症状评分及肌电图的改变进行临床疗效评判.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自觉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肌电图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低于实验组7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有效提高单一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锦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发展性照护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在ICU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ICU早产儿6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以1:1的比例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0例采用发展性照护,对比两组早产儿日常喂奶量、出生1周时体重增长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日喂奶量、1周体重增加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67%,x2=3.783,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采用发展性照护能够降低并发症情况,促进其身体发育,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陈正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