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胆管经口鼻转换新方法的应用效果

唐利华

关键词: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鼻胆管口鼻腔转换,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鼻胆管经口鼻腔转换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一2016年8月在我科经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疗中实施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鼻胆管口鼻腔转换过程中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卵圆钳或徒手抓取胃管,并对两种方法的操作时间、一次抓取成功率以及患者对刺激的反应程度等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采用导丝套取尿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一次抓取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导丝套取尿管法一次成功率高,简单易行,耗时较短,患者反应普遍轻,避免口腔黏膜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效率.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70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70例,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35例.其中实验组给予TUPKP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大尿流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00.48±90.43)mL,对照组的为(250.79±78.48)mL,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的术后大尿流量是(15.90±3.56)mL/s,对照组的为(14.89±3.56)mL/s而言,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5.71%,对照组为2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临床应用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大尿流率.

    作者:罗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后静脉炎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易引起输液后静脉炎的形成,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静脉留置针拔针后静脉炎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郭瑜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研究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在临床血糖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于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且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快速血糖组和常规生化仪组,组内均有60例患者,快速血糖组患者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常规生化仪组患者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糖.观察患者血糖检测结果.两组均根据血糖检测结果给予降糖治疗.病情严重者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病情较轻者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结果:常规生化仪检测的血糖值与快速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分别为(7.62±3.18)mmol/L、(7.19±3.01)mmol/L,两组血糖检测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均能真实诊断患者血糖水平,但快速血糖仪更为简单、经济、快捷,方便患者,且减轻患者负担,同时帮助医师及早掌握病情,制定可靠治疗方案.

    作者:虎银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引起的严重和危害性大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肾小球硬化,是本症的特点.随着糖尿病治疗手段及技术的不断进步,死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越来越少,而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却成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糖尿病肾病不仅出现在1型糖尿病.近年来发现这2型糖尿病也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现将我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收治2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医院确诊为早孕并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患例共12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无痛人流手术麻醉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无痛人流手术麻醉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麻醉药物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量((110±22.85)mm)与实验组药物用量((90±15.65)mm)差异不大;实验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优秀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杜娟;孙宝侠;刘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理疏导在灾害救援工作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遇险者在面对灾害时,身心受到重创,多会产生恐惧、焦虑、忧郁、绝望等一系列的复杂心理变化过程,这时候,正确的心理疏导帮助其调整并建立佳的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刘文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应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8例,均伴发妊高症,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每组各34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优质组接受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生存质量、24小时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高症患者在产后出现大出血,临床给予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24小时出血量,并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谈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护理

    目的:分析针对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行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疾病的预后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作者:禹伟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探寻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本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校近1年的耳鼻喉科本科生临床实习,运用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测试,对已毕业的学生进行电话回访,对未毕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考核测试、电话回访、问卷调查的结果来有效了解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及接受情况.结果:97.56%的学生对出科考核方式感到满意,92.68%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全面学习临床知识,90.24%的学生认为通过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方法的学习能够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已就业的学生均认为所学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毕业后迅速适应临床工作.结论: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通过由浅入深的知识讲解和技能传授,让学生全面的认识临床,系统地学习掌握临床知识,并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值得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薇;吴丛;李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应用品管圈降低透析管路出血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透析管路出血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程序对品管圈活动前后透析管路出血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透析管路出血率为2.67%,品管圈活动前出血率为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透析管路出血率,促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作者:卢晓梅;方巧红;潘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12例行介入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56例研究对象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56例研究对象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度均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介入手术中可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有助于改善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冬梅;贺巧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方法:于2015年2月到2016年8月在我院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工作人员培训,指导相关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器械名称等,配置相关设备,做好回收处理和清洗工作,检查包装器械质量,灭菌合格后送至手术室,进行清点.比较分析实施前后医生满意度及手术器械包装合格率情况等指标.结果:实施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医生满意度为72.0%.实施后,医生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未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手术接台等待时间为(18.90±4.53)分钟显著短于未实施前为(26.78±3.54)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供应室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提高器械包合格率,提高医生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作者:冷玉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对COPD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COPD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出院后仅定期给予随访与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家庭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出院后心理状态及疾病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焦虑、抑郁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疾病复诊率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家庭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数字随机方法将全部100例老年痴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结果:护理后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ADL评分、MMSE评分、BEHAVE-AD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痴呆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痴呆程度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必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阴道镜检查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治疗宫颈糜烂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9月-2016年12月,对所有患者经阴道镜进行检查.结果:患者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结果中,均有不同程度宫颈糜烂;从患者的各个年龄层来看,主要集中在28-47岁之间.通过阴道镜检查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阴道镜检查可有效筛查治疗宫颈糜烂,为临床检查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是临床上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芮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干预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临床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具有手术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介入手术所需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总时间及发热、疼痛、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介入手术所需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总时间上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热、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介入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临床相关并发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周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阿莫西林、奥米拉唑、吗叮啉、胃必治联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对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阿莫西林、奥米拉唑、吗叮啉、胃必治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方式,将13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7例,采用单一用药(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67例,采用联合用药(阿莫西林、奥米拉唑、吗叮啉、胃必治)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平均止血时间和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9.55%,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奥米拉唑、吗叮啉、胃必治联合治疗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和多灶萎缩性胃炎的良好药物,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高,颇具临床价值.

    作者:刘明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妇科千金胶囊和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和金刚藤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4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42例,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采用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金刚藤胶囊可以有效治疗盆腔炎,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应用护理干预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3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之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助力,具有重要实际价值.

    作者:王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CT增强扫描后,模拟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对比两组患者的造影图片质量、检查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图片质量优良率和检查成功率分别为95.6%和97.8%,对照组患者的造影图片质量优良率与检查成功率分别是73.3%与84.4%,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明显低于对照组(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增强扫描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检查成功率和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冬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