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华;张锋;张欣;周佳美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妇女意外妊娠的临床特征及临床干预效果。方法:产科门诊手术室进行临床干预前161例(对照组)与临床干预后143例(观察组)接受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2013年3月起实施临床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避孕知识及生殖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及不良心理情绪发生率。同时根据术后是否再次妊娠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户口性质、经济收入、文化程度、是否未婚同居、性伴侣数量、首次性行为年龄等。结果:年龄小于19岁、农村户口、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产妇高中以下文化程度、未婚同居、性伴侣在2个以上和首次性行为在17岁以下人工流产术后患者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显著增高;观察组避孕知识及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不良心理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掌握人流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高危因素以及正确的临床干预对于降低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率、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晓梅;袁秀红;李红梅;宁海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结果,以及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138例,经病理证实102例。观察比较超声图像表现及病理结果。结果:超声诊断的灵敏度(SEN)为77.45%,95%CI为69.34%~85.56%,特异度为(SPE)55.56%,95%CI为39.32%~71.79%,阳性预测值(PV+)为83.16%,95%CI为75.63%~90.68%,阴性预测值(PV-)为46.51%,95%CI为31.60%~61.42%,Youden指数为0.330,95%CI为0.149~0.512;42例超声图像Ⅰ型(实质型)显示内部回声均匀,大小约0.4~2.3cm,病理表现为多个结核肉芽肿结构,肉芽肿中心可见微小干酪样坏死区;Ⅱ型(囊实混合型)有39例,显示中部不规则回声区,内壁不均匀增厚,病理表现为不典型的肉芽肿病变,中央可见大片融合干酪样坏死区;Ⅲ型(钙化型)有21例,显示长条状或斑块样强回声钙化区,病理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坏死和(或)结核性肉芽肿。结论: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价值尚可,颈部淋巴结结核超声表现可直接反映淋巴结结核病变各个阶段的病理基础。
作者:孟艳枝;张强;孙利杰;邵建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叶酸干预治疗对H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Hcy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随访两组患者,对两组患者随访期内MACE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其治疗后的血浆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ACE总发生率和脑卒中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MACE与病程(OR=1.438)、治疗前血浆Hcy水平(OR=2.034)和治疗后血浆Hcy水平(OR=2.869)具有相关性。结论:针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同时应用叶酸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和MACE发生风险,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方根强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过程中甲状腺彩色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4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82例),将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85例),同样给予两组患者进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的病例检查结果仔细记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检查后的彩色超声影像,同时将手术前的超声影像诊断结果与病例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检查后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试验组彩色超声影像中后方回声衰竭、比例高的低回声、边界不清楚、存在钙化、形状不规则等方面与对照组影像明显不同,同时,试验组彩色超声影像中的Ⅲ型以上血液信号的存在率(51.22%)和淋巴转移率(54.88%)明显高于对照组影像中的Ⅲ型以上血液信号的存在率(11.76%)和淋巴转移率(12.94%)。通过将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后发现: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较为准确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相同。结论: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鉴别诊断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较高。
作者:温乔;李晓桐;梁平;朱陈;邓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测定子痫前期(PE)及子痫患者凝血指标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选取80例轻度PE患者作为轻度组,选取80例重度PE患者和子痫患者作为重度组,并根据是否合并危重并发症将重症组患者分为有并发症组(34例)和无并发症组(46例)。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重度组患者或轻度组患者的FIB水平和T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重度组患者的APTT水平和PT水平均显著低于轻度组或对照组,重度组的D-D水平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轻度组患者的D-D水平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并发症组患者的血浆FIB水平、D-D水平、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E患者的TNF-α水平与D-D水平具有相关关系,FIB水平与D-D水平具有相关关系。结论:PE患者体内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和过度炎症反应,其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PE发病、病情进展和并发症发生风险的辅助指标。
作者:张淼芳;杨永康;赵亚宁;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集中探讨采用无张力平片修补术较常规加强缝合术在对老年患者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过程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因疝气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采用无张力平片加强内脏囊进行修复治疗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另52例采用常规加强缝合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疝囊内缺损发生率进行比较,对照组在术后疝囊内1个缺损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并且在疝囊手术中缺损发生的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以上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较对照组术程更短、拔管时间更短、治疗更加经济有效;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术后并发率进行比较,同时将伤口感染率、血肿和腹壁僵硬发生率纳入对比观察。除伤口浅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中,两组差异不大,其他各项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势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采用无张力平片加强内脏囊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更加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同时伴有耗时短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小平;谢清;何培生;邹中辉;李冠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足型不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80例黄体功能不足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妊娠情况、性激素情况。结果:观察组的BBT上升时间长于对照组,卵泡发育程度好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激素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LH、E2、P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屈孕酮联合黄体酮能够提高黄体功能不足型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阳阳;郝莉娜;常燕;郭丽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别嘌呤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高尿酸血症以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进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并发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同样行常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别嘌呤醇100-200mg/d,观察血清尿酸、肌酐、胱抑素C及尿素氮水平、血压指标。结果:治疗组血清尿酸、肌酐、胱抑素C及尿素氮水平、血压较对照组低,肾功能恶化者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并高尿酸血症,别嘌呤醇可有效降低尿酸水平,并能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作者:田政湘;李泉清;张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药敏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诊治的120例患者,对肺部感染发病情况与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离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并纳入六种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3例,发生率为35.8%,其中死亡4例。多元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年龄、导尿、动静脉插管、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43例患者分离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8株,革兰氏阳性菌11株,真菌4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的敏感率都比较低。结论: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高,预后比较差,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要积极根据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刘晓良;苏艳丽;何家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P53、C-erbB-2及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组化法对55例患者乳腺癌组织中P53、C-erbB-2及Ki-67的表达进行检测,并采用统计学对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P5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48.9%;Ki-67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7%;C-erbB-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现率为69.8%。三种指标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情况均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级情况有关;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C-erbB-2与P53、Ki-67在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中呈明显正相关性;P53与Ki-67同样呈现明显正相关性。结论:P53、C-erbB-2及Ki-67在大部分乳腺癌患者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其可以作为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对这三者联合进行检测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盛仲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我院成功抢救的12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收诊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电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指标和氧合指数差异。结果:术后24小时、48小时两组患者的PaO2指标、氧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PaCO2指标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PaO2和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0天,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电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够有效地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永红;王宏坤;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结肠癌致肠梗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术前均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将两种影像学检查资料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CT诊断出73例肠梗阻,诊断符合率为93.59%(73/78),X线平片诊断出50例肠梗阻,诊断符合率为64.10%(50/78),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符合率比较,CT诊断明显高于X线平片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诊断出肠梗阻病因为结肠癌有73例,病因检出率为100%(73/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6/5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在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较X线平片高,可以显著提高结肠癌致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明确诊断出肠梗阻的致病原因、发病部位以及梗阻程度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作者:郭晓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矫治的临床效果,评价控制近视进展的有效性、依从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32例(64眼)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的患者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8~14岁,近视度数均<6.00D。结果:与戴镜前比较,角膜塑形镜戴镜1年后,矫正视力较戴镜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曲率均明显变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夜戴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效果确切、安全。
作者:颜美荣;李正贤;周一鸣;彭晓;张景瑶;孔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阐明黄精“九蒸九制”过程中其多糖和皂苷变化的科学内涵。方法:以葡萄糖和薯蓣皂苷元为指标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九蒸九制”过程中多糖和皂苷的含量变化,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蒸制黄精中皂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结果: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多糖含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皂苷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超声辅助提取皂苷的佳工艺:75%乙醇,超声时间40 min,浸提温度70℃,提取一次。结论:优选出的炮制工艺重复性好,能有效提高皂苷的提取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圣贤;杨正明;陈奕军;黄艳菲;何丽华;张志锋;陈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通过随访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对老年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从2008年6月~2012年6月,于我院共有92例病患被诊断为关节骨折严重,需要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以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进行置换术后进行抗感染的一般治疗和骨科的一般护理但是不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除了一般的治疗和护理后还坚持每天做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身体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输血率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后1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患者身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定期进行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其中,术后3天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而从术后2周起,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训练对刚做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患非常重要,值得我们注意。
作者:周永;李兴全;黄力;李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索完壁式乳突根治联合夹层法鼓膜显微修复法对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中耳炎患者95例(95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50例),随访观察两组实施完壁式乳突根治联合夹层法鼓膜显微修复术后和开放式鼓室修复术患者纯音气导听阈的改变情况、两组骨导听阈的改变。结果:两组在纯音气导听阈的改变方面对比,差异具有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骨导听阈的改变方面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随访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完璧式乳突根治术联合夹层法鼓膜显微修复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疗效较好,值得推荐。
作者:刘伟;肖跃华;杨凤;张海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或科研研究血栓与凝血因子相互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其中其中40例为未发生血栓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为发生血栓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总结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相关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凝血因子与血栓之间的关系,及凝血因子对机体产生的影响(C-反应蛋白的变化)。后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凝血因子(Ⅰ、Ⅱ、Ⅶ、Ⅹ、Ⅻ)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因子(Ⅰ、Ⅱ、Ⅶ、Ⅹ、Ⅻ)的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因子(Ⅰ、Ⅱ、Ⅶ、Ⅹ、Ⅻ)相互之间的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因子(Ⅰ、Ⅱ、Ⅶ、Ⅹ、Ⅻ)相互之间的差异明显。两组治疗前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量之间的差异明显。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术的患者,术后创伤性大,与凝血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
作者:杨延涛;曹冉;张磊;戎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初次剖宫产不同切口对产妇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相关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06月~2014年06月在我院待产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1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根据其首次剖宫产切口的不同,终分为:新式剖宫产术80例作为观察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80例作为对照组。监测比较两组产妇初次剖宫产的疤痕切口分级,盆腹腔粘连情况以及再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产后总出血量、住院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以及镇痛药使用占比,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疤痕切口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盆腹腔粘连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产后总出血量、住院时间、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以及镇痛药使用占比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切口的不同,新式剖宫产术相对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能有效减少产妇腹壁、腹腔的粘连情况以及促进子宫疤痕恢复,并对产妇再次剖宫产影响较小,因此,在临床上,应尽量指导再次剖宫产产妇行新式剖宫产术,以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王丽霞;顾美芹;戚琤红;吕伟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院74例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2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与统计2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情况和疼痛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并统计2组患者发生椎板塌陷及关门现象。结果:术后观察组JOA评分为(15.02±1.21)分与对照组(12.07±1.14)分比较(P<0.05);2组较术前比较JOA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疼痛和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41%(2/37)、2.70%(1/37)低于对照组18.92%%(7/37)、29.73%(11/37)。观察组椎板塌陷及关门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定,其可减轻患者疼痛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双;周先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本项目旨在探讨在体外实验中洛伐他汀(Lovastatin,LV)是否能够通过增加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而提高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效果。方法:采用超低粘附悬浮培养法从MDA-MB-231细胞获得乳腺癌干细胞样细胞。用LV加或不加化疗药物在缺氧条件下对细胞进行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Caspase 3/7活性,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单独使用时,LV能够显著促进MDA-MB-231细胞的凋亡并增加Caspase 3/7活性,而对ER阳性的MCF-7作用不明显。与化疗药物多柔比星联合使用时,LV显著增加乳腺癌干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结论:天然化合物LV在体外能够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并增加乳腺癌干细胞对化疗药物多柔比星的敏感性。上述研究结果为设计针对乳腺癌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选择,其体内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姚慧#;邓雪瑜;方秦;贺光春;宋柳江;邓锡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