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之间的关系

杨延涛;曹冉;张磊;戎亚军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血栓, 凝血因子, 相互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与凝血因子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或科研研究血栓与凝血因子相互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其中其中40例为未发生血栓的患者为对照组,40例为发生血栓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总结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中相关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凝血因子与血栓之间的关系,及凝血因子对机体产生的影响(C-反应蛋白的变化)。后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凝血因子(Ⅰ、Ⅱ、Ⅶ、Ⅹ、Ⅻ)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但是两组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因子(Ⅰ、Ⅱ、Ⅶ、Ⅹ、Ⅻ)的含量普遍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前后凝血因子(Ⅰ、Ⅱ、Ⅶ、Ⅹ、Ⅻ)相互之间的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治疗前后凝血因子(Ⅰ、Ⅱ、Ⅶ、Ⅹ、Ⅻ)相互之间的差异明显。两组治疗前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量之间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量之间的差异明显。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血栓形成术的患者,术后创伤性大,与凝血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既往疾病史对心肺复苏急救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既往疾病史对心肺复苏急救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急诊ICU进行心肺复苏救治的9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并比较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对急救成功率的影响。结果:92例患者进行心肺复苏,21例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率22.8%。其中有既往疾病史患者73例,复苏成功16例;无法提供病史6例,复苏成功1例;无任何病史13例,复苏成功4例。健康患者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疾病患者,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导致心肺复苏成功率降低。

    作者:陈泽江;潘纯;陈山;周黎明;杨许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普拉洛芬眼药水在青光眼手术前后炎症控制的临床评价

    目的:在青光眼手术前后使用普拉洛芬眼药水并对其疗效及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探究疗效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青光眼患者98例(98眼)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A组患者在术后使用典必殊眼药水进行治疗,B组患者在术后联合使用普拉洛芬眼药水和典必殊眼药水进行治疗,C组患者术前1天始用普拉洛芬眼药水、术后采用联合用药方法,D组患者术前3 d始用普拉洛芬眼药水、术后采用联合用药方法。结果:D组在术后的第1、3和7天评分均要显著低于其他3组;A组在术后第3、7天综合评分要明显高于其他3组;术后第15、30天,4组间评分无明显差异。4组患者的闪辉值在治疗后均呈现下降趋势,且D组手术后3、7、15、30天闪辉值均要显著低于A组A组术后30天的闪辉值则要显著高于B组、C组;4组患者的终疗效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前始用普拉洛芬眼药水,并在术后将之与典必殊眼药水联用是控制患者术后炎症的极佳方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浦利军;杨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老年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方式的改进策略

    目的:集中探讨采用无张力平片修补术较常规加强缝合术在对老年患者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过程中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因疝气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采用无张力平片加强内脏囊进行修复治疗的52例患者为观察组,另52例采用常规加强缝合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疝囊内缺损发生率进行比较,对照组在术后疝囊内1个缺损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并且在疝囊手术中缺损发生的机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以上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较对照组术程更短、拔管时间更短、治疗更加经济有效;将两组患者治疗后术后并发率进行比较,同时将伤口感染率、血肿和腹壁僵硬发生率纳入对比观察。除伤口浅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中,两组差异不大,其他各项的比较中,观察组均优势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因采用无张力平片加强内脏囊进行修复的过程中更加安全、术后并发症少同时伴有耗时短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小平;谢清;何培生;邹中辉;李冠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钬激光碎石术在老年人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术(HLL)在老年泌尿系统结石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18例老年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分为HLL组和PL组,分别采取HLL和气压弹道碎石术(PL)治疗,观察疗效。结果:HLL组一次性碎石率(91.38%)高于PL组(80.00%);8周后,HLL组结石清除率(87.93%)高于PL组(71.67%);两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HLL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均低于PL组((41.25±2.31)minvs(62.37±4.22)min,P<0.05;8.62%vs 15.00%, P<0.05)。结论:HLL治疗老年泌尿系统结石,结石清除率高,疗效显著。

    作者:李金涛;张颖;宋洪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内镜表现和病理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内镜检查表现与组织病理实验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79例慢性胃炎患者,所有病例均接受内镜检查与病理组织实验,尔后分别通过内镜表现特征与病理检查结果的总结和比较,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相关性。结果:内镜表现与病理诊断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68.3%(69/10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73.1%(57/78),合计总符合率为70.4%(126/179)。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内镜及病理表现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的内镜表现与组织病理改变的临床符合率略低,但伴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为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检查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王海杰;孟晓旭;王强;杨立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AFP在肠道肝样腺癌诊断与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在肠道肝样腺癌诊断和术后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并回顾分析7例肠道肝样腺癌的组织学形态、术前和术后血清AFP值的变化和癌组织AFP蛋白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评价AFP在诊断和监测肠道肝样腺癌时的临床价值。结果:肠道肝样腺癌中肝样分化区与肝细胞癌形态结构相似,呈梁状或巢状,间质血窦丰富。7例患者术前血清AFP浓度为900~20000μg/L,术后7天5例患者血清AFP浓度逐渐下降并恢复至正常水平;2例患者切缘癌细胞累及,血清浓度未下降,提示复发和转移。结论:术前血清AFP浓度升高、术后癌组织AFP免疫标记阳性是HAC的临床特征,在除外肝等脏器原发性病变外,血清AFP浓度明显升高时,应考虑HAC的诊断,术后或化疗后患者血清AFP值是监控是否复发的重要指标。

    作者:黄志红;刘庚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

    目的:研究与分析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本院74例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2组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术后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与统计2组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情况和疼痛及轴性症状发生情况;并统计2组患者发生椎板塌陷及关门现象。结果:术后观察组JOA评分为(15.02±1.21)分与对照组(12.07±1.14)分比较(P<0.05);2组较术前比较JOA评分均明显提高。观察组疼痛和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5.41%(2/37)、2.70%(1/37)低于对照组18.92%%(7/37)、29.73%(11/37)。观察组椎板塌陷及关门现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采用后路椎管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采用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定,其可减轻患者疼痛和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双;周先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抗抑郁焦虑药物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抗抑郁焦虑药物辅助治疗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16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3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抗焦虑抑郁药物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抗抑郁焦虑药物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何小勤;李颖;史丽萍;王宗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半乳凝素3在不稳定心绞痛诊疗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半乳凝素3(Gal-3)在不稳定心绞痛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冠心病的疾病状态分为2组,观察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96例,其中观察组46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血清CRP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Gal-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CRP与Gal-3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显示,当Gal-3取值为5.87ng/mL时预测敏感性为91.30%,特异性为92.00%,优于CRP。结论:半乳凝素3可用以辅助诊疗不稳定心绞痛。

    作者:张晓辉;张易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精“九蒸九制”炮制过程中多糖及皂苷的含量变化

    目的:阐明黄精“九蒸九制”过程中其多糖和皂苷变化的科学内涵。方法:以葡萄糖和薯蓣皂苷元为指标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精“九蒸九制”过程中多糖和皂苷的含量变化,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蒸制黄精中皂苷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结果:随着蒸制次数的增加,多糖含量先减少后趋于稳定,皂苷先增加后趋于稳定。超声辅助提取皂苷的佳工艺:75%乙醇,超声时间40 min,浸提温度70℃,提取一次。结论:优选出的炮制工艺重复性好,能有效提高皂苷的提取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杨圣贤;杨正明;陈奕军;黄艳菲;何丽华;张志锋;陈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观察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应用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按照采用皮瓣差异性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及愈合时间、IL-6、IL-8、TNF、LPS水平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6、IL-8、TNF、LP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穿支皮瓣修复法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修复患者可改善其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降低并发症发生,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轶强;卢奇昊;孙斐予;黄志俭;曾明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药敏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细菌药敏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2月在我院外科重症监护室诊治的120例患者,对肺部感染发病情况与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离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并纳入六种药物的药敏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43例,发生率为35.8%,其中死亡4例。多元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年龄、导尿、动静脉插管、联合使用抗生素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43例患者分离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28株,革兰氏阳性菌11株,真菌4株。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头孢唑林的敏感率都比较低。结论:外科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高,预后比较差,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菌,要积极根据药敏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刘晓良;苏艳丽;何家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两种根管治疗方法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一次性根管治疗与二次根管治疗对慢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成功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牙髓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二次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用药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用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观察组患者的成功率(90.79%)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结论:一次性根管在治疗慢性牙髓炎中,可明显提高近期疗效和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徐菁;张静;李敏;陈红;季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尿路感染者中段尿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140例患者中段尿培养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患者中段尿液阳性标本,采用半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1)中段尿培养检出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8.6%。(2)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3)革兰氏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高;肠球菌属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红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中段尿检测,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存在多药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耐药率。

    作者:顾娟;张春访;张建林;陈相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诊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以及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愈合总有效率为80.00%,而观察组的愈合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p根除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33%,而观察组仅为6.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氧氟沙星、泮托拉唑、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根除Hp,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咏华;张锋;张欣;周佳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甲状腺彩色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在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鉴别过程中甲状腺彩色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2014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82例),将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作为对照组(85例),同样给予两组患者进行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并将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的病例检查结果仔细记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检查后的彩色超声影像,同时将手术前的超声影像诊断结果与病例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检查后两组患者的观察发现,试验组彩色超声影像中后方回声衰竭、比例高的低回声、边界不清楚、存在钙化、形状不规则等方面与对照组影像明显不同,同时,试验组彩色超声影像中的Ⅲ型以上血液信号的存在率(51.22%)和淋巴转移率(54.88%)明显高于对照组影像中的Ⅲ型以上血液信号的存在率(11.76%)和淋巴转移率(12.94%)。通过将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观察对比后发现: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较为准确与病理检查结果基本相同。结论:甲状腺彩色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鉴别诊断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良性结节,在临床上应用的价值较高。

    作者:温乔;李晓桐;梁平;朱陈;邓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成功抢救的12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4年12月接收诊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电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指标和氧合指数差异。结果:术后24小时、48小时两组患者的PaO2指标、氧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PaCO2指标则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研究组患者的PaO2和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0天,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电子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能够有效地治疗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邓永红;王宏坤;刘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观察组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的基础上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腰椎柔韧性FFD、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VAS疼痛评分、FFD改善程度,其中医证候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配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安全有效。

    作者:欧阳峰松;胡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妊娠早期女性与非妊娠女性饮食摄入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湖北荆州地区早期妊娠女性和非妊娠女性饮食摄入差异情况。方法:纳入湖北荆州地区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荆州市中心医院产检的226例妊娠早期女性及同期在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211例。所有受试者完成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食物种类、份量、饮酒和吸烟情况。采用描述、比较统计及偏小二乘法PLS)模型分析数据。结果:妊娠早期女性与非妊娠女性从饮食中摄入的叶酸和维生素D都偏低。妊娠早期女性组叶酸和维生素D补充剂的摄入量高于非妊娠女性组,导致妊娠组女性预计维生素D和叶酸摄入量更高。早期妊娠女性从饮食中摄取的铁元素低于非妊娠女性,但是从铁元素补充剂中摄入的铁元素弥补两组间差异。妊娠早期女性能量摄入略低于非妊娠女性,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早期组女性报告摄入米饭、肉类及蔬菜低于非妊娠组女性。结论:荆州地区妊娠早期女性蔬菜、米饭、肉类和酒精摄入量低于非妊娠女性,从饮食中摄入的叶酸、维生素D及铁元素也低于营养建议标准,这有可能导致部分妊娠女性及其胎儿在分娩时并发症风险升高。

    作者:朱雯惠;黄敏;熊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术后镇痛过渡期的用药观察

    目的:观察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手术术后镇痛过渡期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妇科肿瘤手术,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F组(芬太尼组),D组(地佐辛组),Q组(羟考酮组)。在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止吸入sev(七氟醚),F组给予芬太尼,D组给予地佐辛,Q组给予羟考酮,比较观察3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Ramsay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应用羟考酮组的病人在意识恢复、拔管时间、Ramsay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均优于对照组(P<0.05)。Ramsay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芬太尼组和地佐辛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在妇科肿瘤术后镇痛过渡期的作用效果确切,且优于以往的常规性镇痛药。

    作者:岳惠玉;王君;曾文斌;白小鋆;党莎杰;韩丽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