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达;邹助国;叶湘漓
目的:探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抗感染、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注射液,每次0.2~0.3 mg/kg,静滴,每日1次,共用3~5天;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和79%.结论: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王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误治.我院199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肺癌626例,其中中青年肺癌96,其中35例在外院或我院误诊为肺结核、肺炎等疾病,误诊率36.4%.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伟;刘竟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对照组口服福辛普利,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静息心率均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得到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CHF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缩小LVESD、LVEDD,提高LVEF.
作者:肖志文;王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CNA、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PCNA、Caspase-3的表达.结果:20例翼状胬肉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为55 %(11/20),正常结膜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为90%(9/10).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 %(19/20),正常结膜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60%(6/10).Caspase-3、PCNA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高表达和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低表达,提示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颜美荣;李正贤;刘庚勋;周一鸣;彭昌福;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药对急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拟中药盆腔炎I、II号方对109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慢性盆腔炎配以外敷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43例急性炎症患者,治愈32例,好转5例,无效6例;66例慢性炎症治愈44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5%.结论:中药盆腔炎I、II号方配以外敷药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的疗效,能使盆腔炎症状消失或改善、包块粘连消失或缩小;原不孕者经治疗后妊娠,降低了医疗费用,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作者:李宪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50多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排在疾病谱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已成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伤残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
作者:刘翔宇;何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XJX-1A细胞计数形态综合分析仪对125名正常体检者、122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轻、中、重四组)的尿沉渣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的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小圆上皮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异形红细胞明显增多,各患者组间管型和小圆上皮细胞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尿沉渣中小圆上皮细胞增多管型反而减少甚至消失;重度的糖尿病肾病者易致霉菌感染.结论:利用XJX-1A细胞计数.形态综合分析仪对尿沉渣有形成分分析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疾病的进程以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细国;杨伟平;潘高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前列腺液的微生物感染情况及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5000例门诊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检测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结果:5000例前列腺液标本中微生物感染800例(16.0%),其中,支原体和衣原体阳性505例,细菌培养阳性295例.药敏显示:解脲支原体(Uu)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96.0%,可乐必妥耐药率为89.2%,司帕沙星耐药率为87.6%.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84.0%,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3.4%.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67.8%,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87.2%.淋病奈瑟氏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83.3%,可乐必妥耐药率为89.7%,青霉素耐药率为88.1%.结论:本组病例显示前列腺液微生物分布复杂,以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为主,细菌感染仍不可忽略.药敏结果显示:常见几种微生物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均高,临床应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予以准确诊断.
作者:吴颖;姜叶灵;郑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手部损伤处理的时机和方法,探讨手部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5月~2006年10月收治89例手部损伤病人采取不同方法治疗.术后对患肢的外观及功能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经随访5月~4年,除2例功能改善不满意外,余87例均外观功能明显好转,疗效满意.结论:手部损伤急救的初期外科处理能大限度地保留手功能,而后期应用皮瓣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和良好的功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冬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Sysme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MPV、PCT、PDW进行测定,同时利用Him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PG).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MPV、PDW显著增高(P<0.01);PLT减低(P<0.05);而PC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②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有血管病变组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而PLT计数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5);③PCT测定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MPV和PDW显著升高,PLT减低;糖尿病有血管病变者和无血管病变者PLT、MPV和PDW明显改变,提示检测血小板参数如PLT、MPV和PDW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袁鲲;金灿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5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90 min~24 h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异常脑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975例监测到临床发作568例,期中同时伴异常放电者为443例,975例检出异常放电741例,确诊的443例中403例明确了发作类型,其中125例修正了发作类型,55例更换了药物治疗,16例适时停用了药物,76例难治性癫痫监测到发作前脑电图的异常改变,确定了致痫灶的位置,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指导临床用药及术前致痫灶的定位.
作者:周艳平;曾其昌;李振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溶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静滴地塞米松,0.025%爱全乐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在咳嗽、气喘缓解、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溶液吸入后在缓解喘憋症状及哮鸣音消失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氧气面罩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有协同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可做为佐治喘憋性肺炎的主要药物之一.
作者:王团美;王文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偶有结膜充血、头痛、腹痛等表现[1],是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我院2006年8月~2007年1月门诊应用艾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观察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庾金燕;唐爱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5例,口服国产瑞格列奈片1 mg, 3次/d;对照组35例,口服格列吡嗪片5 mg,3次/d,经过2 w的平衡期后进入治疗期,疗程12 w.结果:两组患者,与用药前比较,治疗12 w,2组空腹血糖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PBG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餐后1 h胰岛素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降低FBG疗效相当,均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
作者:唐建军;邓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常因患者缺乏哮喘知识和对自身疾病病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反复发作,乃至增加住院次数.笔者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哮喘患者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瞿云中;唐湘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喘憋,属儿科常见急症.如何有效地消除毛细支气管腔内大量的粘稠痰液,减轻气道阻塞,是缓解咳喘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柏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cTnT)与肌酸肌酶(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5例心绞痛(AP)疑有微小心肌损伤(MMD)患者以及38例健康(HP)人进行心脏肌钙蛋白T(cTnT)测定,同时作CK和CK-MB两项酶学指标相比较.结果:AMI组,cTnT、CK及CK-MB三者之间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别(异常率97%~100%);而AP组,cTnT的异常率为35.5% ,明显高于CK异常率的8.9%和CK-MB 异常率的13.3%.与健康组相比,AP组的cTnT测定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的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诊断,cTnT较CK及CK-MB,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作者:朱子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100例未经治疗T2DM患者(T2DM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MMP-2、MMP-9和TIMP-1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组的MMP-2、MMP-9、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2DM患者MMP-2、MMP-9和TIMP-1明显增加,可能反映了T2DM患者细胞外基质(ECM)代谢异常,可将其作为糖尿病相关血管活性异常的间接标志物.
作者:李汩;李龙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去甲丹皮酚对正己烷所致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口给予小鼠正己烷为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成四组:①正常对照,②正己烷氧化损伤组,③丹皮酚+正己烷损伤组,④去甲丹皮酚+正己烷损伤组.计算各组小鼠脑、肝脏、心脏各脏器系数,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组织MDA水平,镜下观察胸主动脉内壁形态学变化.结果:丹皮酚和去甲丹皮酚能明显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降低正己烷所致肝、心、脑组织MDA含量(P<0.01).结论:去甲丹皮酚可对抗正己烷所致血管损伤,作用机制可能涉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盛习锋;周源;刘英姿;冯星;黄桃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笑气在人流术的镇痛效果和其它作用.方法:门诊人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B组(笑气组),A组先静注芬太尼1 μg/kg,随后注射丙泊酚1.5 mg/g,B组用50%笑气和50%氧气混合气体使用无痛分娩仪.观察①两组患者术前、术中MAP、HR、SPO2;②手术中镇痛的效果;③患者术后清醒时间;④患者离院时间;⑤术后不良反应.结果:A组术中与术前的MAP、HR、SPO2有明显下降,与同期的B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镇痛率为100%,B组为3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中均无意识,患者离院时间长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组人流术镇痛效果好,相对B组更适合无痛人工流产.
作者:尹学农;王艳云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