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

周艳平;曾其昌;李振光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 癫痫,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5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90 min~24 h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异常脑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975例监测到临床发作568例,期中同时伴异常放电者为443例,975例检出异常放电741例,确诊的443例中403例明确了发作类型,其中125例修正了发作类型,55例更换了药物治疗,16例适时停用了药物,76例难治性癫痫监测到发作前脑电图的异常改变,确定了致痫灶的位置,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指导临床用药及术前致痫灶的定位.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护理尤为重要,现总结8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分别从输液、小剂量胰岛素静滴、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进行阐述.认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准确掌握输液速度、输液量及准确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是抢救成功的护理关键.

    作者:郭艳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CNA、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PCNA、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PCNA、Caspase-3的表达.结果:20例翼状胬肉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为55 %(11/20),正常结膜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为90%(9/10).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 %(19/20),正常结膜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60%(6/10).Caspase-3、PCNA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高表达和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低表达,提示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颜美荣;李正贤;刘庚勋;周一鸣;彭昌福;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偶有结膜充血、头痛、腹痛等表现[1],是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我院2006年8月~2007年1月门诊应用艾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观察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庾金燕;唐爱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婴幼儿MR检查水合氯醛两种给药途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水合氯醛两种给药途径的制动效果.方法:10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两组制动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用两样本多个构成比的χ2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口服组制动显效率为66%,有效率为16%,无效率为18%;灌肠组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18%,无效率为2%,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灌肠制动效果较好,安全易行,无需重复给药.

    作者:刘慧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氧气驱动面罩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溶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静滴地塞米松,0.025%爱全乐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在咳嗽、气喘缓解、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溶液吸入后在缓解喘憋症状及哮鸣音消失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氧气面罩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有协同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可做为佐治喘憋性肺炎的主要药物之一.

    作者:王团美;王文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9月~2006年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57例,每晚睡前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2.5 mg,每天一次,连续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6个月分别检测性激素6项、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观察月经情况,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血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睾酮(T)变化不明显,血孕酮(P)和雌二醇(E2)水平明显(P<0.01);子宫内膜变薄,由用药前(1.0±0.3) cm至用药后(0.4±0.2) cm(P<0.05);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贫血得到改善.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鸿;罗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曲马多与芬太尼预注对小儿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使用对小儿瑞芬太尼一丙泊酚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麻醉维持均选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持续输注.诱导插管后,C组静注生理盐水2 mL,T组与T-F组均注入曲马多2 mL/kg,同时T-F组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芬太尼l μg/kg.记录术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及客观疼痛不适评分(OPDS)、躁动评分、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T-F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较C组和T组延长(P<0.01),但离室时间三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拔管后,OPDS及躁动评分C组》T组》T-F组(P<0.05);躁动发生率C组》T组》T-F组,其中T组、T-F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对于预防小儿瑞芬太尼一丙泊酚全麻苏醒期躁动、哭闹安全有效.

    作者:彭毅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盆腔炎109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对急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拟中药盆腔炎I、II号方对109例急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中慢性盆腔炎配以外敷药进行疗效观察.结果:43例急性炎症患者,治愈32例,好转5例,无效6例;66例慢性炎症治愈44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5%.结论:中药盆腔炎I、II号方配以外敷药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取得良好的疗效,能使盆腔炎症状消失或改善、包块粘连消失或缩小;原不孕者经治疗后妊娠,降低了医疗费用,受到了患者的好评.

    作者:李宪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一步酶法对60例术前的恶性肿瘤患者、16例术后无转移的病人、16例术后有转移的病人、良性疾病患者30例及55例对照组进行血清唾液酸的检测.结果:恶性肿瘤组及术后有转移组血清唾液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病对照组(P<0.01),术后无癌转移组唾液酸水平较术前下降,同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及转移的监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雄伟;方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强化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哮喘病人的效果探讨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常因患者缺乏哮喘知识和对自身疾病病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反复发作,乃至增加住院次数.笔者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哮喘患者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瞿云中;唐湘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福辛普利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HF患者(NYHA心功能Ⅱ-Ⅳ级)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口服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对照组口服福辛普利,疗程4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改善,静息心率均降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得到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福辛普利和卡维地洛联合治疗CHF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缩小LVESD、LVEDD,提高LVEF.

    作者:肖志文;王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肌钙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价值探讨

    目的:比较血清肌钙蛋白(cTnT)与肌酸肌酶(CK)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在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5例心绞痛(AP)疑有微小心肌损伤(MMD)患者以及38例健康(HP)人进行心脏肌钙蛋白T(cTnT)测定,同时作CK和CK-MB两项酶学指标相比较.结果:AMI组,cTnT、CK及CK-MB三者之间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别(异常率97%~100%);而AP组,cTnT的异常率为35.5% ,明显高于CK异常率的8.9%和CK-MB 异常率的13.3%.与健康组相比,AP组的cTnT测定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01).结论:对于不同程度的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诊断,cTnT较CK及CK-MB,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

    作者:朱子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58例,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按照预定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水平调整药物的剂量,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12周测定TC,TG,LDL-c,HDL-C,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TC、LDL-C和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随访结束时,36%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20 mg/d保持TC<4.7 mmol/L和LDL-C<2.6 mmol/L,64%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10mg/d保持TC<4.2 ol/L和LDL-C<2.1 mmol/L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黄秀君;龚武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肺心病多见于老年人,反复发作是其临床特点,随着多次发作,病情每况愈下,患者十分痛苦.如能根据病人特点,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复发,则不但减轻病人痛苦,且可提高生存质量,廷长病人寿命.为此,自2005年初开始,我们对此作了初步探索,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新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抗感染、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注射液,每次0.2~0.3 mg/kg,静滴,每日1次,共用3~5天;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和79%.结论: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王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观察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5例,按照Müller的AO分型:C1型4例,C2型14例,C3型7例.结果:25例患者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2~20 w,平均16 w,按Jupiter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优4例,良17例,可4例.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提供牢固持久的固定,有效地防止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显著降低相关并发症,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肖向阳;李福成;胡卫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XJX-1A细胞计数形态综合分析仪对125名正常体检者、122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轻、中、重四组)的尿沉渣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的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小圆上皮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异形红细胞明显增多,各患者组间管型和小圆上皮细胞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尿沉渣中小圆上皮细胞增多管型反而减少甚至消失;重度的糖尿病肾病者易致霉菌感染.结论:利用XJX-1A细胞计数.形态综合分析仪对尿沉渣有形成分分析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疾病的进程以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细国;杨伟平;潘高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手部损伤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手部损伤处理的时机和方法,探讨手部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5月~2006年10月收治89例手部损伤病人采取不同方法治疗.术后对患肢的外观及功能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经随访5月~4年,除2例功能改善不满意外,余87例均外观功能明显好转,疗效满意.结论:手部损伤急救的初期外科处理能大限度地保留手功能,而后期应用皮瓣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和良好的功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冬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目的:评价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方法,共收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5例,口服国产瑞格列奈片1 mg, 3次/d;对照组35例,口服格列吡嗪片5 mg,3次/d,经过2 w的平衡期后进入治疗期,疗程12 w.结果:两组患者,与用药前比较,治疗12 w,2组空腹血糖均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2组PBG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组餐后1 h胰岛素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和格列吡嗪降低FBG疗效相当,均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

    作者:唐建军;邓小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5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90 min~24 h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异常脑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975例监测到临床发作568例,期中同时伴异常放电者为443例,975例检出异常放电741例,确诊的443例中403例明确了发作类型,其中125例修正了发作类型,55例更换了药物治疗,16例适时停用了药物,76例难治性癫痫监测到发作前脑电图的异常改变,确定了致痫灶的位置,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指导临床用药及术前致痫灶的定位.

    作者:周艳平;曾其昌;李振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