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MR检查水合氯醛两种给药途径的效果观察

刘慧亚

关键词:婴幼儿, 水合氯醛, 灌肠
摘要:目的:观察水合氯醛两种给药途径的制动效果.方法:10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两组制动显效、有效及无效例数,用两样本多个构成比的χ2检验比较两组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口服组制动显效率为66%,有效率为16%,无效率为18%;灌肠组显效率为80%,有效率为18%,无效率为2%,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灌肠制动效果较好,安全易行,无需重复给药.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哮喘儿童正确使用吸入疗法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哮喘儿童吸入疗法存在的因素及相应对策.方法:对2004年10月~2006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120例哮喘患儿进行随机调查吸入疗法使用情况及相关医护人员对哮喘的认识处理.结果: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使用正确率与医护人员、家属对哮喘认识,使用吸入疗法操作规范有关.结论:正确使用吸入疗法是目前哮喘反应发作治疗重要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舒芬华;刘慧亚;谢小英;唐芙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PCNA、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目的:探讨PCNA、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及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PCNA、Caspase-3的表达.结果:20例翼状胬肉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为55 %(11/20),正常结膜中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为90%(9/10).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5 %(19/20),正常结膜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为60%(6/10).Caspase-3、PCNA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PCNA在翼状胬肉中的高表达和Caspase-3在翼状胬肉中的低表达,提示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颜美荣;李正贤;刘庚勋;周一鸣;彭昌福;王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75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90 min~24 h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异常脑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975例监测到临床发作568例,期中同时伴异常放电者为443例,975例检出异常放电741例,确诊的443例中403例明确了发作类型,其中125例修正了发作类型,55例更换了药物治疗,16例适时停用了药物,76例难治性癫痫监测到发作前脑电图的异常改变,确定了致痫灶的位置,进行了手术治疗.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指导临床用药及术前致痫灶的定位.

    作者:周艳平;曾其昌;李振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一步酶法对60例术前的恶性肿瘤患者、16例术后无转移的病人、16例术后有转移的病人、良性疾病患者30例及55例对照组进行血清唾液酸的检测.结果:恶性肿瘤组及术后有转移组血清唾液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病对照组(P<0.01),术后无癌转移组唾液酸水平较术前下降,同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清唾液酸在恶性肿瘤诊断及转移的监测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吴雄伟;方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肺心病多见于老年人,反复发作是其临床特点,随着多次发作,病情每况愈下,患者十分痛苦.如能根据病人特点,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复发,则不但减轻病人痛苦,且可提高生存质量,廷长病人寿命.为此,自2005年初开始,我们对此作了初步探索,现介绍如下.

    作者:唐新菊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手部损伤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手部损伤处理的时机和方法,探讨手部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经验.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5月~2006年10月收治89例手部损伤病人采取不同方法治疗.术后对患肢的外观及功能进行疗效分析.结果:经随访5月~4年,除2例功能改善不满意外,余87例均外观功能明显好转,疗效满意.结论:手部损伤急救的初期外科处理能大限度地保留手功能,而后期应用皮瓣法治疗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和良好的功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冬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35例中青年肺癌误诊原因分析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早期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误治.我院1992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肺癌626例,其中中青年肺癌96,其中35例在外院或我院误诊为肺结核、肺炎等疾病,误诊率36.4%.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刘伟;刘竟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强化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哮喘病人的效果探讨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常因患者缺乏哮喘知识和对自身疾病病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反复发作,乃至增加住院次数.笔者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哮喘患者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并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瞿云中;唐湘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7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镇静、止痛、药物(EACA、尼莫地平)等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地塞米松.结果:SAH的头痛症状以及脑积水、蛛网膜粘连、脑血管痉挛等主要并发症的症状的发生率、死亡率,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明显降低SAH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方法简便,效果可靠,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龙达;邹助国;叶湘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儿伪麻美芬滴剂(艾畅)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偶有结膜充血、头痛、腹痛等表现[1],是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我院2006年8月~2007年1月门诊应用艾畅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并观察其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庾金燕;唐爱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为内科常见急症之一,护理尤为重要,现总结89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分别从输液、小剂量胰岛素静滴、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护理进行阐述.认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准确掌握输液速度、输液量及准确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是抢救成功的护理关键.

    作者:郭艳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100例未经治疗T2DM患者(T2DM组)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MMP-2、MMP-9和TIMP-1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2DM组的MMP-2、MMP-9、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2DM患者MMP-2、MMP-9和TIMP-1明显增加,可能反映了T2DM患者细胞外基质(ECM)代谢异常,可将其作为糖尿病相关血管活性异常的间接标志物.

    作者:李汩;李龙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姑息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抑郁情绪中的干预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50多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排在疾病谱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已成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伤残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

    作者:刘翔宇;何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沐舒坦氧气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喘憋,属儿科常见急症.如何有效地消除毛细支气管腔内大量的粘稠痰液,减轻气道阻塞,是缓解咳喘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柏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氧气驱动面罩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溶液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法上加用静滴地塞米松,0.025%爱全乐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在咳嗽、气喘缓解、哮鸣音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加用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雾化溶液吸入后在缓解喘憋症状及哮鸣音消失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及博利康尼氧气面罩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有协同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可做为佐治喘憋性肺炎的主要药物之一.

    作者:王团美;王文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抗感染、退热、补液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山莨菪碱注射液,每次0.2~0.3 mg/kg,静滴,每日1次,共用3~5天;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4%和79%.结论: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能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王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损伤及应对措施

    手术室护士在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有可能意外地被带有传染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或病原微生物而感染,造成职业损伤.手术室环境封闭,设备繁杂,各种手术及有创操作多且复杂,护士在工作中有较高的职业损伤率.主要为锐器损伤前臂和手,从而导致血源性的传播疾病[1].

    作者:林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结核病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目的:应用BACTEC TB 960快速培养法、ELISA、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评价三种方法在结核病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对735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和100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BACTEC TB 960快速培养法检测,并分离患者外周血血清检测结核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BACTEC TB 960快速培养法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为30%,特异性为100%;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为55%特异性为75%;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48.6%,特异性为100%.结论: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防污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谭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辛伐他汀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降脂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冠心病患者58例,给予辛伐他汀20 mg/d治疗.按照预定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水平调整药物的剂量,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4,12周测定TC,TG,LDL-c,HDL-C,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后TC、LDL-C和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随访结束时,36%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20 mg/d保持TC<4.7 mmol/L和LDL-C<2.6 mmol/L,64%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10mg/d保持TC<4.2 ol/L和LDL-C<2.1 mmol/L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降脂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良好.

    作者:黄秀君;龚武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沉渣分析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XJX-1A细胞计数形态综合分析仪对125名正常体检者、1224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肾病并发症、糖尿病肾病轻、中、重四组)的尿沉渣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肾病的患者的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及小圆上皮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异形红细胞明显增多,各患者组间管型和小圆上皮细胞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加重尿沉渣中小圆上皮细胞增多管型反而减少甚至消失;重度的糖尿病肾病者易致霉菌感染.结论:利用XJX-1A细胞计数.形态综合分析仪对尿沉渣有形成分分析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疾病的进程以及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细国;杨伟平;潘高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