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李逍

关键词:脑梗塞恢复期, 康复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5-2017.1期间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所有来院就诊患者均采用脑梗塞恢复期的常规护理.随机选择其中的6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增加康复护理,另外60例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脑梗塞患者在护理后的ADL评分和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ADL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改善,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P<0.05.结论:康复护理有效提高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地区200例单胎足月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调查患者生活质量.结果:SF-36量表总分与工作状况、医保方式、分娩方式、家庭收入、怀孕意愿、婚姻情况、产后睡眠质量、社会压力等因素呈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期工作、睡觉质量、社会压力是生理健康的决定因素,年龄、意外怀孕、睡觉质量、社会压力是心理健康的决定因素.结论:影响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因素,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产妇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善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浅谈氟比洛芬酯在妇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通过预注射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ASA-11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缝皮前不用任何镇痛药,治疗组缝皮前10-15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mg,,分别于术后1h(T1)、4h(T2)、8h(T3)对切口疼痛采用BCS评分标准,分为5分,当患者评分0分时给予哌替啶100mg肌肉内注射镇痛,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时间,例数和次数,咽喉疼痛发生率等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术后1、4、8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使用哌替啶的时间、例数及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咽喉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5%和6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除恶心呕吐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切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且术后苏醒迅速安全.

    作者:杨海英;蒋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比较口腔含片和溃疡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效果

    目的:探讨比较口腔含片和溃疡散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70例口腔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采用口腔含片治疗的作为干预组,采用溃疡散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疗效评估有效率分别为94.3%、68.6%,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疾病复发率分别为14.3%、37.1%,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分别为(2.4±0.9)分、(4.7±1.2)分,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腔含片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张晓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非营养性吸吮和吸吮葡萄糖水缓解新生儿疼痛的应用意义探析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和吸吮葡萄糖水缓解新生儿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5日~2016年10月25日住院部收治的新生儿200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四组,观察组---50例(口服葡萄糖水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A组---50例(无干预措施),对照B组---50例(吸吮葡萄糖水),对照组C组---50例(非营养性吸吮);观察4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数值.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疼痛评分、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低于对照A、B、C组结果 (P<0.05).结论:新生儿对疼痛度比较敏感,给予口服葡萄糖水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以起到止痛作用,因此在临床上可以给予非药物性干预.

    作者:邬穆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在临床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所达到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老年性脑梗塞治疗的患者102例,将其依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2个组别,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方案,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基于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这三面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不仅能够增加患者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还能够加速其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日常生活能力也有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贺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HPLC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咀嚼片中维生素C和糖的含量

    目的:对现阶段应用为有效的HPLC法对维生素C咀嚼片中维生素C以及糖的含量进行同时测定进行分析,以判定其所具有的测定质量.方法:选用适量磷酸二氢钾进行超声提取,将其静置于阴凉处,直到冷却到室温后,便进行定容刻度,然后用适量清液进行过滤处理,选用相应色谱柱,实行分离,用磷酸二氢钾减去乙腈得到流动相,判定流速以及柱温,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来进行检验.结果:在10μg~100μg之间,每一种选取的物质都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而且,r≥0.9980,检出限为1μg,回收率为96.9%~101.0%,RSD为5.12%~8.51%.结论:通过本文的实验可以了解到,用HPLC法对维生素C咀嚼片中的维生素C以及糖进行同时测定,是一种又快又准确的方法 ,并且该方法 还可以应用到葡萄糖以及果糖等众多物质的测定中.

    作者:陈凤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于贵州退休医师医院实施下肢手术的68例老年患者资料,基于患者所选择的麻醉方式,纳入参照组与分析组(n=34).参照组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分析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低收缩压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低收缩压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析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例,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6例,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治疗中应用的价值较高,麻醉阻滞效果比较理想,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赵树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和探讨麻醉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异氟烷吸入麻醉,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时间.结果:术后1h内两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3h恢复至术前水平,对照组患者6h恢复至术前水平,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两组结果 趋于一致.结论: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麻醉,术后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行对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曹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急诊护理方法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讨论小儿经消化道急性中毒洗胃急诊的护理方法 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95例消化道急性中毒的门诊患儿,对所有患儿均进行相应的洗胃救治并给予相应的急诊护理方法 ,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家属对结果 的满意度,并做好记录.结果:95例患儿均康复出院,患儿没有出现死亡等意外情况,且家属的满意度较高.结论:对消化道急性中毒的患儿洗胃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急诊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可推广.

    作者:高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解决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痛苦,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老年高血压疾病,以控制疾病的发展.方法 我研究所任意选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其自愿的条件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而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剖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结果 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对比,有关数据显示,给予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综合效果比对照组好很多,对比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更好;不仅能达到降低血压的较好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及时梳理老年患者的心态,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田红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在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是济南军区总医院骨创伤科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以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护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骨折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6个月后的Harriy综合评分(95.34±25.4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Harriy综合评分(82.77±23.67)分;试验组的SAS(31.67±10.22)分和SDS(32.78±10.92)分评分与对照组的SAS(45.67±15.22)分和SDS(43.74±14.58)分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辅助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加快恢复进程,提高功能恢复的效果,稳定患者的情绪波动,在临床护理应用中价值显著.

    作者:张晓霞;段元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40例护理

    目的 探讨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性分析40例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治疗4个月后能独立行走的28例,借助辅助工具或需他人搀扶行走的12例.结论 重视老年骨关节病患者股骨骨折的个体化护理,是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卢福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半月板缝合针引导钢丝关节镜下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嵴撕脱骨折

    目的:探索在前交叉韧带胫骨嵴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关节镜状态下半月板缝合针引导钢丝的内固定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嵴撕脱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让所有患者接受关节镜下的缝合针引导钢丝治疗,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接受此种方法 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要高于治疗之前,患者治疗前后的得分情况在比较后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胫骨嵴出现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患者接受关节镜下的缝合针引导钢丝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晓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透明质酸制剂治疗颜面皮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辅料对于颜面再生性皮炎患者的疗效和护理体会.方法:对颜面再生性皮炎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应用透明质酸辅料湿敷,1次/2d,红霉素眼膏外涂1~2次/d,治疗1个月,待症状缓解后,透明质酸凝胶外抹2次/d,继续治疗1月;对照组使用矿泉水湿敷,1次/2d,红霉素眼膏外涂1~2次/d,治疗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中治疗4、8周后,进行统计学处理,总有效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透明质酸制剂治疗颜面再生性皮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药物.

    作者:赵晓敏;杜冬梅;崔俐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髓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全髓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8例(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化分2组,39例为一组.对照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髓关节置换治疗,对比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优良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2.31%,明显优于对照组(74.36%),P值小于0.05;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全髓关节置换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较为可观,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周泽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在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的16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80例)和剖腹手术组(80例).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出血量为18.5-21.3毫升,手术时间为56.1-63.5分钟,自主下床的活动时间为3.1-7.9小时,肛门的排气时间为5.4-10.8小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8天;剖腹手术组患者的出血量为41.9-50.6毫升,手术时间为69.8-79.6分钟,自主下床的活动时间为20.7-27.9小时,肛门的排气时间为16.3-36.5小时,患者的住院时间为5.5-12.5天.采用腹腔镜手术明显好于剖腹手术,两组患者手术后进行比较出现差异小于0.01,所以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痛苦.

    作者:陈永华;张要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新生儿病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新生儿科病房中的64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出生顺序将64例新生儿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32例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新生儿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比观察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32例新生儿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32例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科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非常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曹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应用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多由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浸润或转移至胸膜引起?其增长迅速,难以控制,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手段获益有限?外治法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手段,在增效减毒方面有很大优势,本文就恶性胸腔积液中药外敷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要总结.

    作者:李亚玲;宋婷婷;丁倩;王莉娟;罗秋月;蔡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用于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50)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n=50)基于对照组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湿罗音消失时间、气喘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肺炎临床效果优良,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德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流产后关爱服务在人流术后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流产后关爱对人流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的500例人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接受传统模式讲解人工流产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的25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流产后关爱服务的250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重复流产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重复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患者对避孕手段有更优的认识,促进了女性生殖健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21例(8.40%)在1年内重复流产,而实验组中仅有2(0.80%)例在1年内重复流产.结论:流产后关爱服务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避孕意识,降低1年内重复流产率,有助于提升患者心理素质,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服务满意度,能够在临床上发挥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潘乐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