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邓颖;付旷;兰海波;王新春;王凤平
各种危重症进展至特定阶段常常累及呼吸系统,导致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机械通气作为抢救严重呼吸困难的有效手段在ICU应用普遍[1].此类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变化迅速,尽快明确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至关重要.BNP(脑钠肽)是反映心脏负荷增加的良好指标,其判断心衰预后和鉴别急诊室就诊患者呼吸困难原因的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证实[2-4],但是BNP水平在危重症患者中的意义国内报道较少,笔者通过观察危重呼吸困难患者BNP水平以探讨其诊断和预后价值.
作者:张美齐;刘琼;杨向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S)是目前生产和应用多的农药,具有用药量小、毒力强和杀虫谱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常因防护不当或自杀等原因引起中毒.世界上每年大约有300 000人发生急性有机磷中毒,尽管应用特效解毒剂,但病死率仍高达40%[1].本研究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总结.
作者:石汉文;宫玉;崔晓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可靠的方法.根管预备是根管治疗术中不可缺少的步骤,也是为关键的一步.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容易造成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在根管预备完成后,患牙有时会出现局部疼痛和根尖区肿胀的情况.在整个根管治疗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的患牙疼痛和根尖区的肿胀,被称为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EIAE)[1].
作者:汪国华;丁奕健;席景燕;王竣瑾;龚励军;姚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银杏内酯B对大鼠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质量浓度的影响,探讨银杏内酯B抗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75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及小剂量组,每组35只,右侧尾状核注射大鼠自体血制作基底节区脑出血动物模型,分别于脑出血模型形成后给予1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及不同剂量银杏内酯B(5,10,20 mg/kg)腹腔注射,每日一次共5d,在脑出血后2,6,12h和1,2,3,5d断头取血和获取脑组织,利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浓度,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利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脑组织中凋亡神经细胞,各参数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脑出血后2,6,12 h和1,2,3,5d,小剂量组大鼠凋亡神经细胞数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后12 h和1,2,3,5d,大剂量和中剂量组大鼠凋亡神经细胞数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较脑出血组显著减少(P<0.05),脑出血后2h和6h,大剂量和中剂量组大鼠凋亡神经细胞数量、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白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浓度与脑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内酯B可能通过降低体内自由基和炎症反应,从而抑制脑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黄曼;胡悦育;徐秋萍;董晓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ast,CA)是急救医学较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而脑复苏成功与否,是心肺复苏后成功的关键.组织的严重缺血缺氧以及复苏后组织再灌注则是CA后脑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脑红蛋白(nueorglboin,Ngb)是德国学者Burmester等[1]在2000年发现的一种主要位于脑内神经元的携氧球白,能可逆地结合O2,在脑缺血缺氧时,Ngb在神经元中表达增加,作为一种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可保护神经元免受缺血性损害.本实验通过建立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研究复苏后不同时间点Ngb在mRNA水平表达变化规律,探讨Ngb在CA后脑缺血缺氧损伤病理变化中的作用机制,同时也为氯化血红素(Hemin)防治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作者:孙江丽;孙志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咯血是呼吸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肺癌和支气管扩张等.近年来随着DSA技术的发展,发现非支气管扩张所致咯血有增加趋势.其中肺血管畸形是引起大咯血的较常见疾病之一[1].临床上此类患者除了咯血,常无任何其他症状,体征、胸片、CT难以发现异常.且肺血管畸形患者咯血量大,临床症状较难控制,导致窒息死亡风险大.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尽早明确病因尽早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本文通过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呼吸科近10年诊断大咯血患者病因,发现18例肺血管畸形引起的咯血,现将其临床特点予以总结,以期提高对支气管动脉畸形咯血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王西华;刘朝朝;韩淑华;赵云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药物支架置入后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住院,在发病后12 h内成功行急诊药物支架置入的1413例STEMI患者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分为无复流组和复流正常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在1413例患者中,297例发生无复流(21.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5岁、再灌注时间>6h、侧支血流≤1级、入院血糖(admission plasma glucose,APG)>13.0 mmol/L、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血栓评分≥4分和PCI前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使用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无复流发生率随着独立预测因素增加而显著增高(P<0.01).结论 STEMI患者急诊药物支架置入后无复流预测模型由6个因素组成:年龄> 65岁、再灌注时间>6h、侧支血流≤1级、APG> 13.0 mmol/L、PCI前血栓评分≥4分和PCI前IABP使用.
作者:王长华;陈韵岱;杨新春;王乐丰;王红石;孙志军;刘宏斌;陈练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包括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脑干出血影响呼吸吞咽功能、基底节出血意识障碍的患者,其需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保证良好的氧供是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治疗基础重要的环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2月至2011年3月共有三例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通气的患者出现突发窒息,诊断为气管黏膜剥脱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雪海;高亮;胡锦;金毅;吴惺;周良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小脑幕切迹疝,又称颞叶钩回疝[1-2],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多见于脑外伤中的急性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和脑出血等急症.对脑疝治疗方法主要是开颅清除血肿或挫裂脑组织加去骨瓣减压术,但清除血肿或挫裂脑组织后对疝入小脑幕裂孔的脑组织复位有多种处理办法.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应用水冲复位法取得较满意效果[3-5].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笔者行联合水冲脑疝复位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小脑幕切迹疝46例,同期单纯行开颅血肿或挫裂脑组织清除去骨瓣减压术39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继承;曲鑫;韩韬;牟成志;曲元明;王鹏;张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对人畜均有较强的毒性.百草枯中毒(paraquat poisoning,PQP)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高达50%[1].血液净化治疗作为清除体内毒物的有效措施,已广泛应用于PQP的救治中.本文就血液净化治疗在PQP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1 PQ的理化性质和毒理学特性PQ化学名称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相对分子质量为257.16,纯品为白色结晶,不易挥发,易溶于水,微溶于低级醇类,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遇碱分解,进入土壤中很快失活.
作者:范爽;李艳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示踪损伤肺组织中移植内皮祖细胞(EPCs)的方法.方法 将清洁级健康同遗传背景雌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10):PBS处理组、细胞移植组经尾静脉给予LPS建立急性肺损伤(ALI)模型,假损伤组给予等量PBS; 30 min后假损伤组和细胞移植组大鼠经静脉移植雄性大鼠EPCs(2×106/0.5 mL),PBS处理组给予等量PBS;7 d后取肺组织,采用RT-PCR和原位杂交(ISH)的方法检测Y染色体基因在损伤肺组织中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结果 细胞移植组肺内皮系统成功检测到Y染色体阳性信号,其它两组为阴性.结论 Y染色体特异性探针可作为示踪干细胞移植的有效检测手段.
作者:毛梅;王博;王艺;徐剑铖;傅祖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垂体-下丘脑-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是机体对抗脓毒症的主要机制.临床发现,严重脓毒症患者肾上腺功能不全总发生率为30% ~40%,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SS)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发生率可达60%,其中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relative adrenalinsufficiency,RAI)占76.6%,绝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占0~3%[1].RAI指脓毒症时血皮质醇水平多数介于或高于生理范围,但相对机体对皮质醇需求量的增加以及肾上腺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低反应性而言,肾上腺功能实际多处于相对不全的状态[2].
作者:吴军;刘泽;张源源;孙杰;郭振辉;王鲁妮;苏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急诊医学》在2001年更名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至今已经10周年,期间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如今已被认为是中国医学领域高等级的杂志,并在世界医学杂志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这些在创刊伊始就参与审阅及编辑工作的人,在这值得纪念的时刻感慨万千!首先我们要感谢老一辈医学家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所耗费的大量心血,亦感谢编辑部同仁的辛勤劳动.我们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发展而高兴,同时能为《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感到由衷的欣慰.
作者:孙树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世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新型化合物的不断涌现,化学合成品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每年700万吨增加到目前3亿多吨.同时,毒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2008年4月29日卫生部发布了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城市和农村,损伤与中毒是继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两者的病死率占总病死率的10.7%.在我国中毒患者中,仅职业病中毒患者就达370万,且正以每年100万人次的速度递增[1].急性中毒有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和救治特点,尤其是对急性重症中毒的救治以及对相应毒物的认识,临床上仍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同时,急性中毒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甚至导致群体伤亡,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破坏社会的安定和谐,给各级政府造成巨大压力.
作者:陆一鸣;周伟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缺血期亚低温对常温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本实验在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完成.取50只SD新生1~2d乳鼠心脏,建立心肌细胞体外模型,利用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和氧糖恢复(oxygen and glucose restoration,OGR)模拟缺血-再灌注过程.将细胞随机(随机数字法)分入常温对照组、32℃OGD-37℃OGR组(低温组)、37℃OGD-OGR组(常温组),并在OGR 0,0.5,1.0,1.5,2.0h分别测定心肌细胞收缩频率和平均收缩速率;在OGR0,2h分别收集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以及线粒体变化,同时采取差速离心法制备心肌细胞线粒体匀浆液,使用Clark氧电极测定上述两个检测时点的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e,RCR).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低温组和常温组在OGD1 h后都出现收缩频率和收缩速率下降,但是常温组下降更明显(P =0.000).随着OGR时间延长,两组的收缩参数都呈上升趋势,但低温组在1h后收缩功能接近正常,而常温组在观测时点始终低于对照组和低温组(P=0.000).心肌细胞超微结果提示,常温组的线粒体肿胀明显,基质密度降低.线粒体RCR测定提示,低温组和常温组在OGR 0 h都明显降低,但后者损伤效应显著延长,持续到OGR2h.结论 单纯缺血期亚低温可以减轻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并有助于心肌细胞早期恢复收缩功能.
作者:李恒;杨正飞;符岳;朱军;姜骏;余涛;方向韶;黄子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男性,53岁,因“心悸7年”入院.2003年2月起,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咳嗽,不能平卧,行心电图示”房颤“,冠脉造影未见异常,左室造影示“心脏不大,室壁运动异常”,结合患者大量饮酒,考虑诊断“酒精性心肌病房颤”,既往2003年发现血压增高,高血压184/113 mmHg(1 mmHg=0.133 kPa),饮酒30年,平均每天100 g.查体:T36.3℃,P64次/min,R20 次/min,BP 130/90 mmHg,神清,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啰音,心界不大,心率72次/min,房颤律,无杂音,腹部无异常.辅检:传染病筛选、凝血功能、血糖、肝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血脂、肾功能、D二聚体均正常,血常规正常,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脏超声示“双房扩大,升主动脉增宽,三尖瓣轻-中度返流,心律不齐”,动态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室性早搏(600余次),ST-T改变,长RR间歇2.87s.
作者:吴明祥;刘成伟;陈国洪;苏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颅脑创伤后并发精神者临床并非少见[1].精神障碍容易诱发并发症,并可发生自伤、伤人及影响护理工作,甚至因意外而导致死亡[2].目前,颅脑外伤并发精神障碍患者的观察和安全护理多见.多发伤患者中颅脑损伤高发,多发伤精神障碍患者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未见报道.各级护理人员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来判断患者可能出现意外风险,存在评估不全面,缺乏系统性,处理不规范,记录不完整的问题,导致意外事件难以有效防范,影响患者康复和引发纠纷.
作者:孙红玲;孙淑英;金静芬;张巧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百草枯(paraquat,PQ),又称对草快、克无踪,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我国目前广泛使用速效触杀型除草剂,喷洒后能够很快发挥作用,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1].随着PQ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毒病例,特别是口服中毒患者也越来越多见.由于其致死量小,无特效解毒剂,急性中毒患者往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急性PQ中毒可导致机体损伤,近年来已有学者关注急性中毒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系,PQ可造成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刺激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性递质[2].
作者:郭景瑞;米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男,48岁,汉族,胸闷伴头晕2h就诊.2h前无诱因出现胸闷,位于胸骨后,持续数分钟不等,无心悸及胸背痛,无放散;伴头晕、发汗,无恶心、呕吐.服“保心丸”微好转.糖尿病10余年,无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史.查体:P85次/min,R22次/min,BP 146/84 mmHg(1mmHg=0.133 kPa);神清,略淡漠;瞳孔等圆,眼震(-);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异常瓣膜杂音,未触及心尖异常搏动及心包摩擦感;腹软,四肢(-).辅助检查:心电图;心梗三项:CKMB<1.0 ng/mL,MYO 66ng/mL,TNI <0.05 ng/mL;快速血糖:6.4 mmol/L;血常规,D-dimer和动脉血气正常.患者胸闷持续,予硝酸异山梨酯以20 μg/min速度静脉输注.
作者:吴彩军;李春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儿,男性,6岁,因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d入院.入院时检查患儿体温38.2℃.腹部饱满,右下腹近脐部位有固定压痛点,有反跳痛,无腹肌紧张;叩诊腹部鼓音,肠鸣音6次/min,无移动性浊音.血常规示:WBC 13.7×109 L-1,NE 91%.腹立位X线片示腹腔肠管积气,可见数处液-气平面.腹部超声检查示肠管部分扩张,腹腔内见液性暗区,厚约3.2cm.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诊行阑尾切除、剖腹探查术.术中采用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腔后吸除约200 mL腹腔内淡黄色液体.向右下腹探查,见右侧升结肠未与后腹膜融合固定,右下腹未见盲肠,向中腹部探查,至脐周时见患儿卵黄管未闭合,残留卵黄管与小肠连接处形成纤维索包绕肠管致肠腔狭窄,右侧升结肠部分嵌入残留卵黄管与小肠间隙形成腹内疝.
作者:冯巍;孙凤秋;易梦秋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