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法伋
手术时机:出现严重并发症时一般地说,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即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可考虑保守治疗.具体措施包括:①坐位或夜间睡觉时抬高患肢,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散步,避免剧烈运动.②强烈建议使用医用弹力袜,展起穿上,睡觉前脱下,尤其在外出旅游、体育锻炼时,更应坚持穿弹力袜.③下肢酸胀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促进静脉血液回流.④若下肢肿胀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利尿剂.
作者:薛冠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这句话未必正确,因为消瘦和超重或肥胖一样,都不是健康的表现.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倡导的10条健康生活方式中,第一条“在健康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的瘦”,对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未必适用.研究显示,老年人稍胖,死亡率反而低.美国一项对600万人进行的40年追踪调查发现,稍胖者(超过标准体重10%~15%)寿命长、死亡率低,在澳大利亚和日本也有类似的报告.由此可见,对老年人来说,在“健康体重”范围内体重稍高一点更有益于健康.
作者:赵法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古时,七十岁已是古稀之年,秦始皇祈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也化作泡影.在中国2132年封建王朝的349个历代帝王中,长寿者屈指可数,逾70岁者仅有7人,80岁以上者仅有2人,乾隆皇帝也只活了89岁.因此,长寿历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养生之道也自然而然成了热门的话题.
作者:王灵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说起抗生素,相信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在很多家庭的自备药箱里也多半会储存抗生素,家人如有感冒、发热、腹泻等症状时,很多人会习惯性地自服抗生素“应急”.如不见效,到医院就诊时,还会主动要求医生给“挂盐水”,而很多医生也会不自觉地在补液中加入抗生素“消炎”.其实,这样做,不仅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问题的发生,还可能引起肾损伤.
作者:吉俊;丁小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胸痛、咯血、X线胸片显示肺内阴影……这些“疾病要素”要是集中在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身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肺癌.近,我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有胸痛、咯血症状、CT提示肺内有肿块的疑似肺癌病人.经支气管镜检查,我们惊奇地发现,该病人肺内的肿块并不是肺癌,而是一小块蟹钳!由于受到蟹钳的刺激,其支气管黏膜局部充血水肿,还有少量渗血.终,我们通过支气管镜成功地将“惹事”的蟹钳“请”出了体外.
作者:王昌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问:进入更年期的标志是什么?答:可以说,是卵巢率先进入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水平明显降低,临床上为月经频发或稀少,经期延长、经量增多或淋漓不净.当卵巢内残存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时,雌激素处于极低水平,临床表现为绝经.
作者:钱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自测:痴呆“苗子”早发现日常生活中,许多老年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叹:年纪大了,反应迟钝了,记忆力也大不如前了,真是越老越糊涂了!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
作者:王刚;陈生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身材是女性永恒关注的话题,曼妙婀娜的身姿、魅力十足的“S”形曲线着实增加女性的自信,吸引着众人的眼球.于是,许多女性毅然选择了快捷见效的美体塑身方式——塑身内衣,企图将肆无忌惮、难以遮掩的一堆肥肉全部“赶”走.
作者:肖筱;陈文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成分,以达到迅速减肥的效果,而西药往往有较多的副作用,因此,减肥茶一定要按说明书饮用.喝“纯茶”:其效果不亚于昂贵的减肥茶既然减肥主要是茶叶在起作用,那么,如果能坚持正确地饮用茶叶,或许效果也不亚于昂贵的减肥茶.
作者:刘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然培育的豆芽颜色较白,有光泽.如果豆芽的茎和根呈茶色且萎软,说明发芽用的豆不新鲜.三看豆芽断面.折断豆芽茎的断面看是否有水分冒出,无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是用药水浸泡过的豆芽.另外,如果豆芽上有水或包装内有水易造成维生素损失,特别是维生素C的损失,不宜选用.一闻闻豆芽气味.新鲜、自然培育的豆芽略有豆腥味,不应有刺鼻的气味,如果有刺鼻气味不要购买.
作者:黄连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糖尿病“蜜月期”可少用药或不用药糖尿病“蜜月期”,一般是指1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接受胰岛素充分治疗数周或数月后,胰岛功能部分缓解,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只需要少量胰岛素甚至不需要胰岛素治疗,也能使血糖水平维持在接近正常或正常范围之内.但“蜜月期”维持的时间不会太久,大约半年至一年,之后,胰岛功能会进一步下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正常.
作者:严言;杨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硒:三大功能保护肝脏肝病多为病毒性疾病,而病毒与硒之间关系紧密,补硒可以防治包括肝病在内的多种病毒性疾病,这与硒具有保护肝组织免受损伤的三大功能有关:①硒可以增强免疫功能,稳定肝病病情.②硒能够提高抗氧化力,预防肝纤维化.③硒能够阻断病毒突变,降低肝癌发病率.我国大量研究表明,病毒性肝炎患者通常缺硒,补硒可以增强护肝药物的治疗效果,并能够阻断肝炎向肝癌发展,使肝癌发病率明显下降.
作者:井有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似乎除了汉朝外,中国历史上,女人一向都是以丰腴为美——且不说杨贵妃如何引导了一个朝代的时尚,单是看历代仕女图,一个个都是福态万像.所以,如今的女孩子一定很不平.她们一边对着冰淇淋和薯条咽口水,一边被橱窗里那性感的比基尼所引诱.于是咬咬牙,投入了减肥的行列.减肥,无非是运动和节食.两者一个是消耗脂肪,一个是减少脂肪摄入.可惜这里不是健身专栏,所以我们还是来专心研究如何让自己吃得更瘦.
作者:秦佐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微博点评:癌症是常见疾病,直肠癌的发病率近年不断攀升.早期直肠癌绝大多数可以治愈,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则令人失望.因此,早期发现是治愈直肠癌的关键,而定期体检不仅仅对直肠癌,对于其他常见肿瘤,如结肠癌的早期发现都很有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癌症病人在常规体检时检查未能检出.这是因为目前的常规体检并非针对肿瘤.例如,很少有单位常规将肠镜检查作为体检项目,而其他的检查方法很难发现早期直肠癌.所以,体检的质量和对癌症的针对性很重要.目前,只有肠镜检查才能早期发现直肠癌和结肠癌.
作者:季加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生活实例今年40多岁的林女士应算一位比较成功的女性.天生的聪明加上多年不懈的努力,硕士毕业的她已是位政府机关领导.但自从进入不惑之年以来,一向精力充沛的她渐渐觉得精力大不如前,常有莫名的疲倦感,工作上力不从心,人又容易急躁,经常为达不到预期的工作效果而与下属发生矛盾、冲突,对上级领导也有微词.她觉得自己似乎出了问题,可是她又不知哪里出了问题.起初,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常觉得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让她深受困扰.在多家医院做了详细检查,胃肠功能一切正常.但她不相信这些结果,仍到处求治求医.她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特别关注,即使有时出现咳嗽等轻度不适,也会怀疑是不是什么大病.近几个月,月经出现不规律.经过妇产科医生的诊断,她可能是到了更年期.由于孩子在外求学、丈夫经常出差,她也时常感到孤独.
作者:洪宇;谢梅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警惕:糖尿病肺部感染高发由于存在内分泌代谢紊乱及某些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防御功能显著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高,患肺炎的风险是健康人的6倍,且病情进展迅速、易恶化、易反复,其导致的病死率是健康人的3倍.因此,防治肺炎是糖尿病患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作者:李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生活实例朱先生患有前列腺炎,为此四处求医.在求医过程中,有医生告诉他:“患了前列腺炎一定不能再进行性生活,这样会加重前列腺炎,还会把疾病传染给妻子……”听了这些话后,朱先生就再没有过性生活,到现在已经几个月了.但遗憾的是,他的症状并没有因此而好转,反倒是妻子对他的禁欲行为有些看法.而他也对自己的性功能感到担忧,害怕不能令妻子满意.为此,他又找了一家大型医院的泌尿科进行诊疗.令他惊讶的是,这里的医生告诉他禁欲是错误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前列腺炎的康复.医生建议他有规律地进行性生活,并配合热水坐浴.当然,同时还要按医生的指导服药.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朱先生的前列腺炎真的好了很多.
作者:应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现状:耳鸣的发病机制仍然不清,起病原因复杂,治愈困难在医学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医学界仍有很多疑难问题待解决,而耳鸣就是耳鼻喉科界的难题之一.耳鸣的发生机制相当复杂,任何可以影响听觉通路的异常情况均可引起耳鸣.学者们经过多年研究也仅对耳鸣的机制提出了许多相关学说,目前尚无统一的定论.耳鸣的病因有数百种,可以是单因素,也可以是多因素,另外还有很多病因不明的耳鸣,被称为原发性耳鸣.因为病因不同,耳鸣需采取综合的个性化治疗,而那些一概而论“消除耳鸣”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作者:李明;张剑宁;扬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劳累.生活实例27岁的温先生是一家知名外企的CEO助理,由于工作繁重、老板要求高,工作压力非常大,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近一个月来,因为负责一个大项目,温先生一直处于心身疲惫状态,偶尔有空与亲友交流,透露出“很累、很疲惫” “很想睡觉” “坚持不下去了”等言语.工作中,温先生还经常出现胸口一阵阵发紧的感觉,但挺挺就过去了,也没有时间去医院.一天,温先生坚持加班到凌晨3点,回到家后一头倒在床上睡去.上午10点多钟,温先生的妈妈看儿子还没有起床就去查看,结果发现儿子早已没有了气息.
作者:杨菊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生活实例一天早晨,我接待了一位情绪低沉、心情极度紧张的患者.他是位30多岁的男性,就坐后谈吐举止很不自然.在迟疑片刻后,他间断讲出:10天前,他在酒后与一个不了解的女性发生了毫无保护措施的性接触.后来,听说这位女性有“严重性病”,他想“严重性病”当然是艾滋病,但悔恨也来不及了.
作者:傅志宜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