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教师节献礼护嗓润喉重现好声音

关键词:
摘要:陈皮枸杞润喉茶做法:将陈皮、枸杞放入清水中浸泡1分钟,洗净后捞出,放入壶中或杯中,倒入沸水,静待5分钟后即可饮用.可以适当加入蜂蜜或冰糖调味.功效:陈皮辛温,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适用于胸脘胀满、咳嗽痰多等症.辛能发散,则辛散肺气;苦泄肺气,能治痰多咳喘,如李时珍所说:”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枸杞滋补肝肾、明目、润肺,可养肺润燥生津.可加入山楂10克,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体内瘀血肿块.现代研究证实,山楂含有大量维生素C,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大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服骨化三醇不可过量补钙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多因素复杂疾病.骨质疏松症与钙有直接关系,骨骼缺钙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症.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用药之一是骨化三醇.骨化三醇具有强大的促进钙吸收的药理作用,临床疗效佳.遗憾的是,一些患者对骨化三醇的使用存在认识误区,常见的是认为“在服用骨化三醇期间多补充点钙,可能对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更好”.其实,服骨化三醇期间,补钙并非多多益善.过量补钙:致高尿钙、高血钙人体对钙的需求和利用是有限的,钙元素的缺乏固然会影响骨骼健康,但过多钙的补充和吸收也会增加人体其他器官的负担.机体具有一系列调节机制来维持体内钙的平衡,血钙是钙平衡过程中重要的,也是后一道防线.人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将血钙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当摄取、吸收的钙超过人体需求量时,机体会通过肾脏加速钙的排泄,同时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来维持血钙水平,避免高血钙的发生.

    作者:杜艳萍;程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患尖锐湿疣癌变可能性有多大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论坛发的帖子我是一名35岁的男性,患过尖锐湿疣,后经过治疗,现在基本上好了.局部的疣体消除,没有复发.前几天看报道,说很多女性因感染了HPV而患了尖锐湿疣,而HPV会导致宫颈癌变.我想,既然能导致宫颈癌变,男人患病当然也可能发生癌变.为此,我非常担心,也很后悔自己没注意,感染了这种病.请教专家:患尖锐湿疣后,癌变的可能性有多大,一般需要多长时间?有没有办法能补救、预防癌变的发生?我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非常理解这位读者焦急的心理.首先要告诉您的是,请放心,绝大多数外生性尖锐湿疣可防可治,也没有癌变可能,绝不像您想的那么可怕.其次,不要轻信一些不实报道.有些医院和个人以营利为目的,过度渲染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后的严重后果,导致恐慌、焦虑,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其危害远远超过尖锐湿疣本身.更有一些医院的所谓医生,弃医德于不顾,利字当先,利用病人治病心切的心理,诱导尖锐湿疣患者使用价格非常昂贵,甚至某些副作用极大的“无用治疗”,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致使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疾病迁延不愈,反而会引发各种疾病.

    作者:周平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夏季失眠易埋健康地雷

    近年来,有睡眠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据统计,美国失眠者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33%.在中国,“北上广深”大城市中失眠者占全国总人口比例达58%.失眠背后未知隐患多夏季气候闷热,出汗较多,易引起血液黏稠、血流缓慢.与此同时,人在情绪烦躁、心情激动时,很容易引起血压上升等,从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脑卒中等发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连续一段时间失眠后,不仅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造成心理、情绪波动,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者,失眠后更容易造成心脑缺血、缺氧,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作者:芮莹;蔡东联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天旋地转时……

    生活实例张女士是位年轻白领,工作、生活节奏很快.近几天,她一直感到左耳胀胀的,但没有放在心上.昨天,她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急匆匆地往公共汽车站赶.远远看到车子快进站了,她赶紧往前跑.隐约间,她听见有人在后面叫自己,便转过头去看,顿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袭来,一个踉跄,扑倒在地.张女士努力睁开眼,发现街道、行人、汽车等,都在上下翻转.她觉得一阵阵恶心,忍不住要呕吐,额头也破了,感觉血在不停往下流.她想挣扎着站起来,却完全没有力气,只能趴在地上,一动不敢动.幸亏有好心人过来,帮她按住了伤口,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把张女士送到了医院.经紧急处理后,张女士的眩晕症状渐渐缓解.经进一步检查,医生诊断张女士患有“内耳迷路积水”,即梅尼埃病.回想起发病时的经历,张女士至今仍感到心有余悸……

    作者:时海波;于栋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大蒜养心护脑的餐桌主力

    三大作用,合力保护心脑血管大蒜是早被用来治疗疾病及保护健康的植物之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蒜集200多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物质于一身,在保护心脑血管作用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大蒜硫化物.1 降脂、降压、活血科学家称大蒜为“血管清道夫”.长期吃大蒜的人,血管内壁上的沉积物比不吃的人少,能有效预防循环系统疾病,如稳定血压;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减少动脉硬化、高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血管老化;调整糖代谢等.此外,大蒜硫化物还能促进一氧化氮(NO,救心丸的终端活性产物)释放,达到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作者:辛晓明;缪蕾;朱依谆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能50+“心”的配方,新的突破

    蛋白质和钙——长寿的物质基础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降低,活动量少,能量需要也相应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能量的需要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为:40~49岁减少5%,50~59岁减少10%,60~69岁减少20%,70岁以上减少30%.51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比他们在22~50岁时每日分别减少300和200千卡能量.然而,老年人虽然能量需求降低,但对必需营养素,如蛋白质与钙的需求量却不亚于中青年人,甚至对蛋白质和钙等几种营养素的要求更高.因此,蛋白质和钙是满足老年人健康长寿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作者:濮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摆脱过敏体质从调节肠道开始

    一旦气候稍有变化,有的人就容易打喷嚏、流涕、咳嗽,甚至发生哮喘;有的人吃了虾蟹、水果则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过敏症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令人不快,严重时还会致人死亡.过敏体质源于肠道垃圾过敏体质的人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以及腹痛、腹泻等肠道过敏.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医生往往让患者服用一点激素或消炎药来治疗.但事实证明,这些药物只能控制症状,停药后若再次接触过敏原,会再次发生过敏反应.

    作者:彭程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帕金森病病人走出“左旋多巴”使用误区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常用药物是左旋多巴.遗憾的是,许多病人对规范使用左旋多巴存在认识误区,导致疗效不佳,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危害身体健康.误区一:左旋多巴只有5年有效期,早期好别用生活实例54岁的廖先生患帕金森病,一直使用左旋多巴,效果很好.用药5年后,廖先生感觉左旋多巴效果大不如前,甚至还出现了“剂末现象”、“开关现象”等运动并发症.听其他病人说,左旋多巴只有5年有效期,好不要过早使用,免得以后无药可用.这让廖先生无所适从,甚至后悔自己那么早开始使用左旋多巴.

    作者:陈生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酒能养生亦能伤身

    此案中的郭老伯每日适量饮用白酒,确能发挥通风散寒、舒经活血之效,但其之所以长寿还得益于平素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家庭和睦,饮食营养也较丰富等.此仅属个例,不可推而广之,人人均饮白酒求长寿.关于我国酒的历史,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先民就已经学会并开始酿酒.自人类开始饮酒起,酒便潜移默化地给人们的健康、生活、精神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作者:祝峻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带瘤”,也可以美好生活

    “带瘤”生活,这让许多患者难以接受.然而,带瘤生活却是无数恶性肿瘤患者无法回避的现实.如何让无法根治而不得不”带瘤”生活的患者活得更长,活得更好,是一大世界难题.好在这一难题正在被逐步破解.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肿瘤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慢性疾病,许多无法根治的晚期肿瘤已从过去平均生存期不足5个月,延长到7个月、9个月、12个月、20个月、30个月……甚至数年.抗肿瘤治疗的手段多样,而且近年来新药和新的疗法还在不断问世.这给带瘤生活的患者带来新希望,同时也带来新困惑:过急过猛的抗肿瘤治疗,可能因创伤或毒性反应而适得其反;过温和的抗肿瘤治疗,可能无法控制不断吞噬机体的恶性肿瘤细胞;过于守旧的治疗选择,可能痛失医学和社会进步带来的实惠;不惜代价“抢救”,追求昂贵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可能耗尽家产,甚至负债累累,“人财两空”.

    作者:于世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夏秋应对心脑血管病

    三大纪律1 预防心脏疾病 心脏通过冠状动脉获取营养,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时,会引发冠心病,临床表现为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n-3不饱和脂肪酸能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降低心脏病死亡率.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常食用n-3不饱和脂肪酸的女性因冠心病和心脏功能衰竭所导致的死亡风险减少46%,心源性猝死风险降低68%.原产于南美秘鲁的美藤果中n-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43.8%,是理想的植物膳食营养补充来源.

    作者:戴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

    癌症是慢性病?许多人对此存有疑惑.癌症常在毫无前驱征象的情况下悄然袭来,一旦被确诊往往病情已晚,治之不及,简直有迅雷不及掩耳之感!何以说是慢性病?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多先有自轻到重、各自不一的相应前驱症状,经历一相对漫长的“酝酿”过程后,才慢慢演变成慢性病的.事实上,正常细胞经长期“正邪”之争(“正”衰或“邪”盛,则易发生癌症)逐渐演变成癌前病变,再发展至癌细胞,常需经历漫长的20年左右时间.癌细胞一旦形成,所谓“单木难成林”,并非即是患者所认识的癌,而要经过癌细胞不断繁殖“倍增”,累积至一定数量才能成为所谓的“癌”,而此时的癌仍局限于黏膜表面,尚未穿透黏膜的固有层,更未侵入含有血管及淋巴管的黏膜下层,一般称之为“原位癌”.此时的癌细胞形态虽已具有癌细胞的特征,但不会发生转移及浸润,故人们将其归为癌前病变.由此也不难看出,正常细胞的癌变过程需历时数年.即使已演变成原位癌,也需经过若干年才会发展成具有浸润及转移能力的癌症.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定义为慢性病,是非常贴切的.

    作者:徐光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坚果:大众化的休闲食品(七)

    花生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30%,可与牛奶、鸡蛋、疫肉等媲美.由于花生营养价值高,易被人体吸收,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故被称为“长生果”.保健功能中医认为,花生有扶正补虚、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利水消肿、止血生乳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说:”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花生含有8种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可增加毛细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冠心病;花生含钙量极高,孩子多食花生有利于促进生长发育;花生含有一定量的锌等有益成分,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脑细胞发育、增强记忆力、抗衰老、延年益寿的功效;花生中含有白藜芦醇,有抑制癌细胞浸润与扩散的作用,是肿瘤患者的食疗佳品.

    作者:蒋家(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对号入座”,针对性练习八段锦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著名的动功功法,距今800多年.其名称早见于宋人洪迈所编的《夷坚志》中.该书载,北宋政和七年,有人“效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尝以夜半坐起,行所谓八段锦者”.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马王堆导引图》,为西汉早期作品,是现存早的导引图谱.该图分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的导引图式,其中有4幅图势与八段锦的动作相似,如“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左右开弓似射雕“、“背后七颠百病消”.练习八段锦无需器械、随时随地、场地不拘,各个年龄、不同层次的人都可练习.

    作者:代金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与癌抗争,晚期癌症仍可积极治疗

    晚期癌症,通俗来讲是已失去根治机会的恶性肿瘤.此时,肿瘤进展形成较大体积且出现了远处转移(扩散),并伴随一系列的并发症,治疗比较困难.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的抗癌方法不断涌现,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可能.治疗癌症通常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对晚期肿瘤患者而言,除传统的放化疗以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治疗方法.

    作者:陈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临终关怀,温暖生命后的旅程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的理念和措施开始在世界各地以舒缓医学、姑息医疗、宁养疗护、安宁缓和等多种模式铺开,并不断得到完善与加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事业从天津、汕头、上海、北京、沈阳等地创建并陆续发展起来,至今全国已有600多所收治和照顾临终患者的医疗场所.临终关怀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所进行的积极而全面性的医学人文照顾,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解决心理-精神等问题,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达到好的生存状态.概括起来,临终关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医疗护理内容.临床“治”痛资料表明,终末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病率高达65%~85%,重度疼痛患者占40%以上.患者终日处在“痛不欲生”和生不如死的极端恐惧与痛苦之中,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此时,医生会采取科学、规范和强有力的止痛治疗,以尽快减轻患者疼痛带来的心身痛苦,这是临终关怀首先要完成的基础性医疗工作.

    作者:孙建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牙病非小事谨防“病从口入”

    9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牙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再次呼吁:莫忽视牙病,要重视口腔健康!不少人长期以来有个误解:牙病,如龋齿、牙周炎等,都是些小毛病,吃点消炎药、止痛药,把疼止住就好了.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有害的,因为牙病并不是小毛病.目前的科学研究发现了很多由牙病等口腔疾病引发的“危险疾病”.比如,有研究发现,心肌梗死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健康对照组,而终末期冠心病患者普遍患有牙周炎.正因如此,牙周干预治疗有望成为降低冠心病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糖尿病也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常见慢性病.研究发现,中度牙周炎的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2.1倍,重度牙周炎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则是正常人群的3.1倍.而消除牙周炎则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作者:王兴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医院测血压比自测血压更准确吗

    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及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主要手段,由医护人员为患者测量的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不少人认为,到医院测血压比自测血压更准确,因此往往忽视了家庭自测血压.那么,到医院测血压一定比自测血压更准确吗?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家庭自测血压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医院血压测量结果的重要补充,应该引起高血压患者的重视.自测血压更准确、更重要患者到医院测血压,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测量3次以上达到高血压标准(≥140/90毫米汞柱),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有的患者平常血压完全正常,但在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下,看到穿白大衣的医生、护士就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从而使血压升高,通常收缩压比平时高20毫米汞柱、舒张压比平时高10毫米汞柱,这就叫“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只是暂时性的反应性血压升高,这种假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10%左右.有的人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在自己家里自测的血压虽然也高于正常值,但要比医院测量的血压低,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大衣效应”.

    作者:吕宁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警惕!胰腺癌

    “癌王”称号“名副其实”:5年存活率仅6%近年来,被胰腺癌击倒的名人不在少数,其中为著名的莫过于创建了苹果公司、改变了世界的史蒂夫·乔布斯,以及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绝大多数癌症的疗效均有显著提高,患者的五年存活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49%,上升到20世纪80年代的56%,再上升到如今的67%.然而,医学科学进步的曙光却始终没能照亮胰腺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胰腺癌的5年存活率为2%~4%,如今30多年过去了,胰腺癌的治疗却始终没有明显突破,疗效依然非常差,胰腺癌患者的一年存活率仅为20%,五年存活率仅为6%.与此同时,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全球每年新增胰腺癌患者20万人.发病率不断攀升而疗效极差,“癌王”称号非胰腺癌莫属.

    作者:沈柏用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治ED:为何七分疗效佳

    生活实例赵先生和妻子结婚8年,有一个可爱的儿子.可是,本来温馨的生活却因为赵先生近年来出现的“阳痿”问题而变得一团糟.因为他们夫妻性生活经常失败,夫妻间就常常为此闹矛盾.为了改善性生活质量(提高阴茎勃起硬度),赵先生去一家医院男科诊治.医生给他开了一个月的药:“希爱力隔日半片,乌灵胶囊早晚各3片.”一个月吃下来感觉有一定的效果,每次也都能完成性生活.但有时还是会觉得硬度不足,效果仅有60% ~ 70%0的程度.因此,他特地来到我们医院诊治,他咨询说:我今后该怎么办,药物剂量能否更大一点?

    作者:李宏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大众医学杂志

大众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