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真正的好医生:既见“病”,又见“人”

张海澄

关键词:
摘要:我理解的好医生是:①基本功扎实而全面;②能站到医患双方的立场思考后再做决策;③沟通能力强、态度好;④把患者当成“病人”诊治而不是只见病、不见病人.前面的几条都好理解,我有意把重要的部分放到了后来压轴,因为这一条恰恰是难做到的.
大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我心目中的好医生是这样的

    作者:《大众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盛夏“骨寒、骨刺”潜伏,冬季变本加厉——顺应天时远离“老骨病”

    盛夏:骨病症状减轻,是“老骨病”真的好了?关节酸痛、腿脚不便、腰背疼痛、容易骨折、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这些都是不少老骨病患者的切身体会.但是,到了夏季,天气炎热,阳气上升,许多老骨病患者会感觉腿脚利索了很多,疼痛症状也有所减轻,以为是病情好转了,也放松了对骨病的治疗.中医认为,多种骨病是由于气滞血瘀,风、寒、湿入侵所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等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老骨病又会卷土重来,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所以说,夏季不养骨,冬季骨病更难除.

    作者:晓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睡前做好功课一觉可到天亮

    失眠成灾有关数据显示,我国隐藏着庞大的亚健康失眠群体,其中以都市人群比例居多.失眠症状各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似睡非睡、眼睛困得直流泪就是睡不着……人体如果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会引起各方面的变化,如视野变化、幻视;导致免疫功能降低、消化功能和性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脾气变得暴躁;中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更会诱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女性还会诱发皮肤干燥、月经失调等疾病.

    作者:叶锦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垂盆草到“仁人爱肝”大话保肝“三好”垂盆草

    多年前,江苏句容的一位女士因年轻时卖血而不幸感染了丙肝,到我门诊求诊.我开了一张不到800元的一个月的处方,却让她发了愁.原来她的家庭经济非常困难,一个月300元钱都承受不了.那天正巧我从家中带来了些垂盆草来,就给了她一小把,嘱咐其回家后插入菜地,待其长大后即取其嫩苗,每天约250克左右,可煮水喝,亦可凉拌食用,亦可如韭菜、菜秧等直接炒食.我告诉她,垂盆草可保肝降酶,食用一个月后查肝功能如肝功能好转,可长期食用.

    作者:陈四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心目中的好医生五项标准

    一个好医生,首先应该心怀慈爱,关心患者,“痛苦着患者的痛苦,幸福着患者的幸福”.医疗的过程应该是使患者体会到被充分关爱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这个过程受到许多非医疗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被异化了.一个好医生,应该十分敬业,而且对于自己从事的专业十分热爱,充满热情和兴趣.如此才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永不休止的学习热情.技术水平差的医生绝对不是好医生.对于患者的关爱是体现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关爱,而不是说得好听、行之无效、苍白无力、空洞无物的表现.

    作者:许樟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漫话枸杞家族的新老朋友

    从这位读者所摄照片判断,所种的枸杞树应是枸杞家族中常见的种——枸杞.那么读者所问:作为食用的枸杞,该在哪个时段采摘食用呢?待枸杞红如玛瑙,便可采摘枸杞属于茄科植物,枝条上常有尖锐的刺,卵状椭圆形的小叶片单个排列在茎枝上,或者几个集成一簇.花朵跟茄子花、辣椒花有几分类似,只是小一些.淡紫色的5个花瓣,下部联合在一起,上部呈辐射状展开,叫作辐状花冠.

    作者:张宏伟;马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吃药还是做试管:生育大事如何抉择

    生活实例王先生和妻子因为不育问题已经治疗多年.他们总认为吃药就能解决问题.没想到,不断调换药物治疗十多年,夫妻俩都超过40岁了,妻子还是没能怀孕.他们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了.不过,想到现在生育技术特别发达,就转而要求医生协助做试管婴儿.但是,医生在全面了解情况后提醒,王先生妻子年龄超过40岁,做试管婴儿年龄偏大,成功率较低,因此要对失败有思想准备.听了医生的话后,夫妻俩有点失望,不过他们都还抱着一线希望,准备做一次试试.

    作者:李宏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糖妈妈”的营养方略

    你是不是“糖妈妈”的高风险者经典的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归纳起来有母亲因素、产科因素、家族史以及本次妊娠因素,其中母亲因素是识别妊娠糖尿病高危人群有效、可靠的因素.常见的母亲因素有:高龄妊娠(≥35岁)、多产次、超重或肥胖、母亲身材矮小、母亲出生体重低、孕期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等.另外,母亲合并其他疾病也可以增加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如多囊卵巢综合征、α-地中海贫血、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等.

    作者:马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把好医生精神传递下去

    《大众医学》推介的好医生,完全符合广大读者和网友对“好医生”的期望:医德好、态度好——心怀慈爱,长年坚持与患者义务沟通、耐心解答线上提问、为素不相识的患者加号;医术好——全部来自全国三甲医院领先科室,从他们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理念.

    作者:《大众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蚁行虫咬火烧刀割让“糖友”痛不欲生

    有一种痛,让人痛不欲生康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反面人物,终恶有恶报被阿紫折磨致死.临终时伤口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蚁,使她深刻体会到了生不如死的痛苦.当然,这是武侠小说中的描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痛与此相似,经常出现在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身上.

    作者:章晓燕;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星爸星妈决定“星儿”人生

    正确认识,早发现早诊断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会交往和沟通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狭隘兴趣为核心症状,常伴有语言障碍或智力低下.2014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每68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有自闭症.在中国,保守估计,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有自闭症.

    作者:王丽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夏秋季4招应对宝宝腹泻

    夏秋季节,宝宝腹泻发作频繁.临床所见的小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蛋花汤样、带有不消化的乳食及黏液为主要特征,病情可轻可重,及时正确处理非常重要.若处置不当,常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学会以下四招,面对宝宝腹泻时,家长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慌张了.

    作者:沈健;程家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类硒制品哪一种更适合你

    硒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遗憾的是,我国是世界上40多个严重贫硒的国家之一,从东北到西南有22个省、区处于缺硒地带.30多年来,为了解决生存在这一广袤地区民众硒水平低下的问题,各种补“硒”制品应运而生.那么,这些补硒的药物、食品、保健品有什么特点,哪一种更适合你?

    作者:孙建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这样寻找好医生

    作者:《大众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妙笔”书写着医者之心“仁心”跳动在笔下字间

    TA的擅长出生缺陷,子痫前期,早产,双胎.TA的文摘孕产妇的纠结孕妇该吃多少,动多少管住嘴 原则是适量、均衡.适量指不吃“十分饱”,饿了可以吃既有营养又含糖少的黄瓜、番茄、胡萝卜等.均衡指荤素搭配、食物多样性,保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另建议将每日所吃的所有食物写成“饮食日记”,便于调整或给医生参考.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丁氏内科张伯臾治贵达变制重症

    历史渊源张伯臾,上海川沙张江人.全国著名老中医、教授.擅长治疗内科急重病和杂病,享有“当代国医”之称.张伯臾教授是丁氏内科代表门人之一,在65年行医生涯中,他秉承并发展了丁氏内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一生忙于诊务而颇多创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凭这些“关键词”选择运动饮料靠谱吗?

    市场上越来越多的运动饮料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素”“运动必备”等“关键词”吸引着各类人群.运动人士选择运动饮料以补充能量;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也会选择运动饮料作为普通饮料饮用.那么,运动饮料真的可以帮助运动人士恢复体力或补充运动所需的营养素吗?它是老少皆宜的饮料吗?让我们搜索大众选择运动饮料的四大“关键词”,一探究竟.

    作者:黄晓旭;蔡美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病在心,愈在夏

    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家在医典《内经》中就有心病“冬重夏轻”的规律性总结:“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这一规律性总结反映了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有不少病症,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等也具有在冬季病情加重的现象.这些心血管病症也属于“冬痛”,同样可通过“夏治”而减轻冬季加重.“心病”冬病夏治原则1.夏养心阳 中医学理认为,人的五脏与五行相配.心属火,其脏气为阳中之阳;而夏季炎热,在四季中阳气盛,有益于心之脏气恢复,故心脏病变在夏季转轻.而冬天在四季中阳气弱,阴寒较盛,易伤及心阳使疾病加重.因此,心脏病患者应在夏季的治疗中充分利用季节优势,注重补益心阳,使心阳得到充分恢复.

    作者:蒋梅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善牌”说医者之心

    在山西中医药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中,有一串竹牌非常引人注目的.它是过去山西一位名老中医的挂号牌,患者和患者家属不管多早去挂号,第一个号总是五号.为什么?因为前四个叫善牌,在老中医的抽斗里,留给四种人:一号给危急重症患者,二号给老人,三号给孕妇,四号给婴儿.中医重医德、人性化的传统可见一斑.

    作者:冯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脂肪肝防治微义诊

    网友:γ谷氨酰转肽酶高,一定患有脂肪肝吗?范建高: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的原因之一是脂肪肝,但是脂肪肝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的比例小于10%.而过量饮酒、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服用某些药物等原因,有时也可能出现γ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增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众医学杂志

大众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