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心目中的好医生是这样的

《大众医学》编辑部

关键词:
摘要:
大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母乳喂养永不可替代

    大众医学:母乳是母亲给予宝宝好的礼物,是婴儿的专属品.母乳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等重要营养素有什么特别吗?苏宜香:一百多年来,科学家在不断探索母乳的奥秘,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糖都是特殊的.

    作者:姚毅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夏日养生一二三,做到便是“铁罗汉”

    春暖花开的季节渐渐远去,盛夏炎署正逼近.门诊以发热、汗出、神疲乏力、头晕等症状前来就诊的患者纷至沓来.民间俗语“过得七月半便是铁罗汉”,那该如何度过这炎热的季节?我的建议是:祛暑还要补气,防热不忘防寒,还要适当出汗.

    作者:冯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丁氏内科张伯臾治贵达变制重症

    历史渊源张伯臾,上海川沙张江人.全国著名老中医、教授.擅长治疗内科急重病和杂病,享有“当代国医”之称.张伯臾教授是丁氏内科代表门人之一,在65年行医生涯中,他秉承并发展了丁氏内科流派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一生忙于诊务而颇多创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真正的好医生:既见“病”,又见“人”

    我理解的好医生是:①基本功扎实而全面;②能站到医患双方的立场思考后再做决策;③沟通能力强、态度好;④把患者当成“病人”诊治而不是只见病、不见病人.前面的几条都好理解,我有意把重要的部分放到了后来压轴,因为这一条恰恰是难做到的.

    作者:张海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好医生,让病人信赖、不依赖

    春节临近,就诊的外地患者少了很多,人人盼望着回家团聚.然而一位尿道刺激症状已有改善的前列腺炎患者,却坚定地告诉我:不回家过年,把病治好再回去!这是位兰州大学的学生,为了看病专程来到北京,在北京已住了很久,辗转多家医院,被权威的大医院无视过,也被个别专科医院恐吓过,对疾病早已失去正确的认识,也对医生失去了应有的信赖.经过我反复的知识普及和耐心开导,他终于答应买年三十的票回家陪父母过年.

    作者:郭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盛夏 驱蚊灭蚊方法大盘点

    驱蚊:蚊香、驱蚊器、驱蚊剂、驱蚊手环、驱蚊贴、驱蚊花草蚊香室内驱蚊可选用电热片蚊香、电热液体蚊香或盘蚊香.这三种类型蚊香的有效成分都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都是以击倒或驱赶蚊虫为主,致死效果较差.其区别是使用方法略有不同:电热片蚊香需要每日更换蚊香片,每片蚊香的杀虫剂在8小时内均匀释放入空间;盘蚊香需要点燃,有明火,每盘使用时间7~8小时;电热液体蚊香需要每日启动开关,一瓶蚊香液每日使用8小时,可连续使用30天.

    作者:冷培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捧着“发言稿”就诊的患者

    门诊时,我总是见到患者拿出一张纸或一本本子,对我说:“大夫,我怕忘了要问你的问题,所以写下来.”有简有精的“发言稿”,表明患者相同的心意这些捧着“发言稿”前来就诊的可爱患者,从大叔到大妈,从小妹到大姐.所写的“稿子”有长也有短,简单的仅列举条目,复杂的详细纪录着求医的过程,精致的附有亲手绘制的图表,并且编辑得纲举目张,然后打印出来,放到我的面前.

    作者:李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暑微导引翘足舒筋去暑湿

    小暑,为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是从每年的7月7日前后开始,到7月22日前后结束.暑,为炎热的意思,小暑与下一个节气大暑比较而言,炎热尚小也,所以称之为小暑.小暑时节,地下冷气上升,天上热气下降,寒热相搏.热盛则煤、寒盛则湿,这是大自然的寒流与热流相乘、相侮的表现.

    作者:代金刚;张明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枸杞食疗方

    枸杞子,是药食同用之品,味甘、性平,归肝、肾经,能平补肾精肝血,用于精血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不清、两目干涩、须发早白等.1.枸杞炖兔肉原料:山药30克,兔肉120克,党参3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5克.做法:加水共煮至肉熟透,饮汤食肉.功用:用于气血不足,疲乏无力,不思饮食.

    作者:彭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这样寻找好医生

    作者:《大众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躺、站、蹲、跪、坐、剖宫、水中……生孩子哪种方式好?

    生孩子是每个家庭和产妇的大事,选择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常常难住了许多家庭和准妈妈.由于我国的特殊情况,原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社会因素和产妇怕痛等原因,我国产妇的剖宫产率甚高,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公布的统计数据为全国平均54%,个别地区或医院高达80%或更高.

    作者:石一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脂肪肝防治微义诊

    网友:γ谷氨酰转肽酶高,一定患有脂肪肝吗?范建高: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的原因之一是脂肪肝,但是脂肪肝患者γ谷氨酰转肽酶增高的比例小于10%.而过量饮酒、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服用某些药物等原因,有时也可能出现γ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增高.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吃五谷杂粮护夏季胃肠

    竹笼小米蒸排骨做法:小米洗净,用清水泡3~4小时.肋排剁成小块,洗净后用温水泡去血水,沥干.排骨加料酒、盐、胡椒粉、五香粉及少许生抽、葱姜水,腌2小时.将腌制好的排骨与泡好的小米拌匀,放入竹蒸笼里,上蒸锅中火蒸1.5小时即可.点评:夏季温度高,人体能量消耗增多,蛋白质代谢加快.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且要求一半以上为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和豆制品等提供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求.排骨的蛋白质、维生素B1含量较高;小米含有8%的膳食纤维,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更是锰的良好来源,而且饱和脂肪酸很少.这款竹笼小米蒸排骨中,小米的香味消除了排骨的肥腻,可谓香而不腻,同时丰富的调味品提高食欲.食用这款菜可以很好地补充夏季所需的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 但需注意排骨的脂肪含量较高,应适量食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5类硒制品哪一种更适合你

    硒对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遗憾的是,我国是世界上40多个严重贫硒的国家之一,从东北到西南有22个省、区处于缺硒地带.30多年来,为了解决生存在这一广袤地区民众硒水平低下的问题,各种补“硒”制品应运而生.那么,这些补硒的药物、食品、保健品有什么特点,哪一种更适合你?

    作者:孙建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盛夏“骨寒、骨刺”潜伏,冬季变本加厉——顺应天时远离“老骨病”

    盛夏:骨病症状减轻,是“老骨病”真的好了?关节酸痛、腿脚不便、腰背疼痛、容易骨折、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这些都是不少老骨病患者的切身体会.但是,到了夏季,天气炎热,阳气上升,许多老骨病患者会感觉腿脚利索了很多,疼痛症状也有所减轻,以为是病情好转了,也放松了对骨病的治疗.中医认为,多种骨病是由于气滞血瘀,风、寒、湿入侵所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等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老骨病又会卷土重来,还有变本加厉的趋势.所以说,夏季不养骨,冬季骨病更难除.

    作者:晓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夏秋季4招应对宝宝腹泻

    夏秋季节,宝宝腹泻发作频繁.临床所见的小儿腹泻,以大便次数多、粪便稀薄或呈水样/蛋花汤样、带有不消化的乳食及黏液为主要特征,病情可轻可重,及时正确处理非常重要.若处置不当,常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学会以下四招,面对宝宝腹泻时,家长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不慌张了.

    作者:沈健;程家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白白胖胖”营养足“骨瘦如柴”营养缺对吗

    “白白胖胖”就是营养充足吗很多人认为“白白胖胖”就代表营养充足,其实不然,这反而是营养过剩的表现.长期能量过剩就会导致肥胖.而且,肥胖人士有时会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不足或营养不均衡的状况.判断摄入的营养是否过剩,方便直接的方法是用身体质量指数(BMI)计算,即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如果BMI超过23.9,提示超重,即常见的营养过剩的表现.另外,也可以到营养机构找专业营养师,采用系统营养评估的方法判断.

    作者:赵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蚁行虫咬火烧刀割让“糖友”痛不欲生

    有一种痛,让人痛不欲生康敏,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反面人物,终恶有恶报被阿紫折磨致死.临终时伤口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蚁,使她深刻体会到了生不如死的痛苦.当然,这是武侠小说中的描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痛与此相似,经常出现在许多糖尿病患者的身上.

    作者:章晓燕;刘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病在心,愈在夏

    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家在医典《内经》中就有心病“冬重夏轻”的规律性总结:“病在心,愈在长夏,长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这一规律性总结反映了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有不少病症,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等也具有在冬季病情加重的现象.这些心血管病症也属于“冬痛”,同样可通过“夏治”而减轻冬季加重.“心病”冬病夏治原则1.夏养心阳 中医学理认为,人的五脏与五行相配.心属火,其脏气为阳中之阳;而夏季炎热,在四季中阳气盛,有益于心之脏气恢复,故心脏病变在夏季转轻.而冬天在四季中阳气弱,阴寒较盛,易伤及心阳使疾病加重.因此,心脏病患者应在夏季的治疗中充分利用季节优势,注重补益心阳,使心阳得到充分恢复.

    作者:蒋梅先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我心目中的好医生五项标准

    一个好医生,首先应该心怀慈爱,关心患者,“痛苦着患者的痛苦,幸福着患者的幸福”.医疗的过程应该是使患者体会到被充分关爱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这个过程受到许多非医疗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被异化了.一个好医生,应该十分敬业,而且对于自己从事的专业十分热爱,充满热情和兴趣.如此才能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永不休止的学习热情.技术水平差的医生绝对不是好医生.对于患者的关爱是体现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关爱,而不是说得好听、行之无效、苍白无力、空洞无物的表现.

    作者:许樟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大众医学杂志

大众医学杂志

主管: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