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秀丽
目的:探究对急性期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以针刀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患者行以牵引联合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即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该差异存在意义,即P<0.05。结论:针刀联合中药治疗具有治疗周期短、疗效显著的特点,其在急性期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之共同通道,各种外界生物因素、理化因素极易损害咽粘膜,从而引起咽粘膜导致急性咽炎,急性咽炎经常发作就成为转化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社区医疗机构常见病,且发病率越来越高,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发生率高于农村居民,本病可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1],也可为局部炎症,患者主要表现咽腔异物感、干燥、刺激性咳嗽、发痒感等,症状顽固,病程长,不易治愈。由于慢性咽炎病因复杂,中药需要辨证论治且疗程较长,搜集了2008年12月至2015年9月的门诊病例,谈谈小针刀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少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肝脏的叶和段是解剖学标本制作和实验教学中较为复杂的部分,学生很难建立叶和段的管道立体概念。通过肝段铸型标本制作和实验教学中的体会,现将制作过程和在实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进行归纳,有利于积累铸型标本制作经验和实验教学的使用。
作者:李兵;谭远;伏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ARTO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意义。方法根据舒适护理理论,对我院2012年至2014年共73例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术中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结果73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CARTO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实施个体化的舒适护理,对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促进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方燕玲;陈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对结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54例结肠癌患者,对其进行结肠癌根治术后的辅助化疗,并对患者的化疗效果、生存时间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近期疗效92.59%,随访12个月生存率83.33%,18个月生存率79.63%,无瘤生存率74.07%,不良反应发生率35.19%,患者生存质量评分(8.22±1.47)分,生存时间(486.62±88.47)天。结论:结肠癌患者通过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生存时间、生存质量均得到明显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韩学广;律师;刘广昌;邓文山;孙献国;彭彦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活体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系统性回顾我院2对活体移植手术供、受者的资料,总结活体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本组2对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均健康存活。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及术后严密监护、疼痛护理、营养支持的同时,密切观察有无小肝综合征、肝动脉栓塞、胆道狭窄、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是活体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2014年度普外科600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36例,感染率为6%。结论高龄、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手术相关因素(如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呼吸循环系统慢性疾病、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作者:王宝新;谌小曼;韩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总结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4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切口感染的手术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846名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共41例,发生率为4.85%,是否为层流手术、手术时间是否>2h、是否急诊、是否存在参观人员及是否接台手术等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为层流手术室、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接台手术及参观人员等是造成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针对性给予护理对策,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万凌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估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90例患者分成3组,每组各30例。第1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第2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超短波和激光物理治疗,第3组在第2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按摩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第1组痊愈率66.7%,第2组痊愈率90%,第3组痊愈率100%,3组患儿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应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同时,配合穴位按摩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围,促进患儿及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丰瑞;戴蕾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裳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2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是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后.78例患者成功切除,手术成功率为9750耐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提高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生必须拥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熟知并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随时预防各种突发事故,以此提高患者的康复机率。
作者:罗德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我院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病原学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呼吸道深部痰液,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3例SAP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19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7株,占69.2%;革兰氏阳性菌41株,占20.7%;真菌20株,占10.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耐药性较强,对亚胺培兰、美罗培兰均较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较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老年患者SAP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徐科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应用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并分析置入体会。方法: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股静脉放置Simon Nitinol型的腔静脉滤器共86枚,其中位于肾静脉开口下方的有84枚,位于肾静脉开口上方的有2枚,同时给予患者抗凝溶栓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放置,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大血肿,2例患者有滤器血栓形成,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无患者发生肺栓塞。结论:应用腔静脉滤器治疗深静脉血栓,能够很好的预防患者发生肺栓塞,治疗时只要正确的掌握操作技巧,均能够成功放置,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小进;周绍昉;陈健;刘昕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儿童牙外伤常发生于混合牙列早期(9—10岁),且男孩高于女孩,年前恒牙具有髓角高、髓腔大的特点,牙髓损伤坏死后,患牙根尖常未闭合,甚至呈喇叭口状,若未能及时和正确治疗,上皮鞘将受到持续破坏使牙根停止发育。年轻恒牙活髓保存治疗成功的因素为:(1)治疗前的临床诊断;(2)治疗中的无菌操作和小的牙髓损伤程度;(3)良好的盖髓剂和封闭性能好的充填材料。[1]
作者:史锦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脓)肿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波前庭大腺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采用中药煎汤熏蒸后坐浴,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结合治疗后,其疼痛缓解、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2%和64%,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对伤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也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其中,60%的患者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所以我们除了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外,更重要的在于要让人们认识发病的因索及预防措施。本文通过讨论心血管疾病的社区教育来加深对其的认识。
作者:傅荣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法与口服西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治疗,B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及治疗后30 d 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VAS评分A组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75.0%和95.0%,B组分别为40.0%和60.0%。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愈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刺络拔罐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方法,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强度,且安全可靠。
作者:江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安全进食监测单在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给予研究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参照安全进食检测单的要求对于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安全进食情况。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一个月之内,对照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5.5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进食检测单在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康复的进程。
作者:黄丽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本文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通过临床护理实践经验总结临床护理路径,选择骨科患者20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达标情况、对功能锻炼知识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术后并发症与住院时间比较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增加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是一种高效的护理工作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疗效与质量。
作者:朱晓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孕妇在孕晚期时,羊水量减少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孕晚期羊水量减少的孕妇作为分析组,另随机抽取50例孕晚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作为正常组,研究期持续到妊娠结束。在妊娠结束前,对两组孕妇定期进行包括胎心监护、B超检查等产前检查,观察孕晚期羊水量减少和孕晚期羊水量正常分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包括孕妇生产时是否足周,及其分娩方式、新生儿的体重、羊水污染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等。结果:通过临床分析,我们对比发现,说明分析组的孕妇足周生产率低于正常组的足周生产率;正常组的孕妇的分娩方式一般为自然生产,分析组的孕妇的分娩方式一般为剖腹产;分析组的新生儿的体重比正常组的新生儿体重来得轻;分析组的孕妇的羊水污染率高于正常组的孕妇的羊水污染率;两组孕妇均未出现围生儿死亡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羊水量的减少对于妊娠结局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和生命安全,在临床检查上要对孕晚期的羊水量进行检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和准备应对方案。
作者:姚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