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段铸型标本制作及实验教学的体会

李兵;谭远;伏辉

关键词:肝段铸型, 标本制作,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摘要:肝脏的叶和段是解剖学标本制作和实验教学中较为复杂的部分,学生很难建立叶和段的管道立体概念。通过肝段铸型标本制作和实验教学中的体会,现将制作过程和在实验教学中的心得体会进行归纳,有利于积累铸型标本制作经验和实验教学的使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本科生导师制在临床教学中的初步探索和体会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在本科阶段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实解决学生在临床学习、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疑难困惑,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等方面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冬;龚海;柴斌英;王昊亮;侯洁;高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儿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55例患儿采用运动疗法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8%(P<0.05)。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开展运动疗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脑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纪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肉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随肿瘤干细胞概念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已成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中的热点。骨肉瘤干细胞是骨肉瘤启动、发展、转移、复发的根源。骨肉瘤干细胞研究涉及来源、生物学特点、特异性标记、分离鉴定方法、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转移模式等诸多领域。该文就肿瘤干细胞理论、骨肉瘤生物学特点、生物学标志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孙岩;蔣尧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依据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观察组转开腹手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仅1例患者转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患者;对照组出现1例术中胆管壁撕裂、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炎病人把握好手术指征,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正确的判断和把握中转开腹时机,是可以采用LC治疗的。

    作者:何秋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实施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临床研究分组依据为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观察组(43例):传统护理+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传统护理;通过对比血糖值差异,以突出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血糖值差异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法选择全方位护理干预,针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可以做出有效保证,可以确保糖尿病疾病的治愈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作者:龚冬娥;吴彩霞;刘书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肺部感染患者合并激素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肺部感染患者运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激素治疗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治疗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10例肺部感染患者在经过激素治疗之后,80例患者痊愈,30例患者显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于肺部感染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式,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嘉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谈时尚瘦身针灸减肥法的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对人们所带来的危害开始逐渐得到重视。因此,推广和普及正确的减肥方法是历史赋予医学工作者的重要责任。针灸减肥在我国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它是通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所总结出的有效的减肥方法。本文通过对针灸减肥的原理和操作进行介绍,从而为人们提供一套科学、有效的减肥法。

    作者:胡潘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Vitapex糊剂诱导年轻恒牙根尖形成一例

    儿童恒牙通常在萌出3-5年后牙根才完全形成,此时年轻恒牙髓腔大、髓角高等特点使其易由于外伤、龋病、发育异常等原因造成牙髓损伤、坏死。患牙根尖通常未闭合,甚至根端呈喇叭口状或平行管壁状,若未能及时正确治疗,牙根停止发育[1]。为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完全,需要使用药物诱导根尖形成,Vitapex为临床上常用的根尖诱导形成药物。现将我院一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厉双英;范丽;杜晶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

    概述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达2%~3.6%,20年前的34倍[1]。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糖尿病患者数居世界第一[2]。近年来,糖尿病教育引起WHO、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内外糖尿病专家的高度重视,指出饮食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基本措施[3]。有研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经过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4]。健康教育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被公认为糖尿病治疗的关键[5]。糖尿病必须终生进行饮食控制,合理的饮食控制是基础和重要的治疗手段[6]。

    作者:付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职高专医学生动物实验技能现状和实践能力的研究

    动物实验技能教学是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学习的重要媒介,是训练学生更好的掌握手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可替代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动物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现代医学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1]。进一步说,具有设计性的、目的性的和综合性的动物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手术整体意识,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手术基本技能具有传统技能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2]。较本科以上医学院校,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向社会输入应用型人才。但在大部分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外科实验教学中的动物实验环节的设定不是很规范,缺乏正规的模式和严谨的态度。本研究在于研究找出动物实验和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基本操作能力培养的关联性。促使相关部门认识到正规的、综合的、有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动物实验在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外科人才任务中的地位,进而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作者:司金春;陈润都;崔月;豆海龙;冯文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奥曲肽、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6--2015.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用奥曲肽治疗,同时对比经过两组治疗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使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早期应用重组人溶栓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重组人溶栓在早期脑梗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在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符合本次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本组患者分为口服阿司匹林、尼莫地平与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常规处理的对照组与在常规处理基础上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的观察组,将两组本次治疗效果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0高于对照组74.0%,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塞早期治疗中应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临床疗效肯定,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临床应用前景良好,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雷光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安全进食监测单在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安全进食监测单在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方式,给予研究患者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参照安全进食检测单的要求对于患者的饮食进行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安全进食情况。结果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一个月之内,对照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00%,研究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为5.56%。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出现饮食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进食检测单在老年痴呆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谈口腔修复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牙齿缺失后应及时镶牙。牙齿缺失后影响患者的咀嚼、发音及美观。及时修复缺牙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汪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体会

    目的:采用联合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别采用硝苯地平、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舒张压与收缩压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比常规组更显著(P<0.05);联合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92.72%与常规组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70.91%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方面有很好的效用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源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手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的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对比手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行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6年期间收治的48例手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患者随机等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通过为期6个月-3年的随访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治疗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断裂患者早期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

    作者:刘政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康复新液联合CSII治疗糖尿病足对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CSII治疗糖尿病足对患者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康复新液联合胰岛素泵)和对照组(山莨碱联合胰岛素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足背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餐后高血糖水平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试验组患者的血管内径、血流量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足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地临床上推广。

    作者:甄燕;王春梅;梁青;王丽霞;侯丽敏;刘利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高压氧对脑瘫患儿运动发育改善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0-3岁脑性瘫痪的患儿,在高压氧治疗前后运动发育的改善情况;比较高压氧治疗和非高压氧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在运动改善方面有无差异。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婴幼儿脑性瘫痪病例128例,Vojta姿势反射已达三项或超过三项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6例为高压氧组,5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运动功能测定,观察患儿运动发育的改善情况。结果高压氧治疗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6.9%。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粗大运动的发育,是减少小儿残疾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王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分析,为治疗糖尿病提高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6年3月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00名,将这些患者按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的患者是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患者是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情况下,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如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空腹胰岛素等的数据情况。结果经过对比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胰岛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比分析,在临床上对患者的而各项生理指标进行严密检查,能有效的减少或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绞痛发作情况均显著改善,前后差异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绞痛发作,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卢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