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6月份,我院体检科4809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组,对主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阳性率分别为68.4%、30.1%、9.5%,在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各种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较高,且大部分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各组内男、女性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心电图与年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尽早发现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朝;孟文明;左改燕;高新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本文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生发展的中医理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COPD发病主要机制及相关参与因子,探讨补肺益气中药对COPD早期干预,以达到延缓其恶化进程作用的相关研究,为延缓COPD发病进程提出早期干预新想法,并通过调控相关致病因子找到中西医结合靶向调控新思路。
作者:邵义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门诊室是医院人流量多的科室,并且病种繁杂多样,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导致门诊科的采血工作质量偏低。本文针对当前门诊采血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血液样本差错率以及凝固情况,以此提升门诊采血工作质量。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脑损伤,存活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莱温守恒模式通过运用守恒原则对患者进行评估,辨别其行为改变和患者在适应疾病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水平的改变,再进行护理干预。本文运用莱温守恒模式照护一例颅内出血患儿,通过介绍案例、莱温守恒模式的4项守恒原则的解释、护理程序的方法介绍及运用,提出护理问题并采取护理措施。通过研究发现,守恒原则与护理程序相辅相成,该理论中的护理程序围绕着守恒原则进行,守恒原则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作者:郑俏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64例,女性56例,年龄在37-81.按照患者的年龄和并发症数目进行分组,动态监测血糖检测系统对患者实时检测,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与低血糖之间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患者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有并发症的患者血糖要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数据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无并发症患者中其发生低血糖的的情况无明显差异,数据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方面看,37-50岁之间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低,70岁以上的患者概率高,数据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的现象是与患者的并发症和年龄有关系的,并发症越多,低血糖发生概率越高,年龄越大,低血糖发生的概率也越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从而可以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崔文萍;王明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我院门诊肺结核患者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使我院肺结核病患者了解结核病相关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方法:200例门诊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各为10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自愿原则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结果:实验组肺结核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参与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后的肺结核患者恢复时间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家属未被传染。结论:规范化管理及健康教育模式优于一般的健康教育,同时能提高门诊肺结核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兴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方法及结果进行观察。方法:从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到我院妇科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8例妇科急腹症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诊断方法分成采用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的观察组(49例)与单纯腹部超声诊断的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采用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检测的观察组,漏诊1例(2.04%),误诊1例(2.04%),诊断准确率4.08%。仅采用腹部超声诊断的对照组,漏诊3例(6.12%),误诊4例(8.16%),诊断准确率14.28%。观察组误诊及漏诊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诊断对于妇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高,为提升诊断效率,可在腹部超声诊断的基础上加入阴道超声联合诊断,通过联合超声诊断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漏诊率,值得推广。
作者:贺曼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奥曲肽、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6--2015.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用奥曲肽治疗,同时对比经过两组治疗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使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活体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系统性回顾我院2对活体移植手术供、受者的资料,总结活体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经验。结果:本组2对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均健康存活。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及术后严密监护、疼痛护理、营养支持的同时,密切观察有无小肝综合征、肝动脉栓塞、胆道狭窄、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是活体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与有之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选取医院MHD的肾衰竭病人共有100例,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人,将其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查与比较两组的CRP、IL-6以及TNF-á,然后检查与分析研究组的患者的SCr、BUN、Hb、TRF、Alb以及HCO 3-等各个指标。然后将研究组的患者按照其是否服用ACEI/ARB而分为服药组以及未服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RP、IL-6以及TNF-á的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RP是(8.90±5.39)mg/L,对照组是(0.79±0.13)mg/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IL-6是(11.35±4.88)pg/ml ,对照组是(1.68±0.39)pg/m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的TNF-á是(31.22±10.77)pg/ml ,对照组是(10.55±2.95)pg/ml,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的患者的CRP和IL-6、TNF-á、BUN、SCr以及透析龄都为正相关,而和Alb、TRF以及HCO 3–都为负相关,而和Hb以及年龄没有关系。服药组的CRP是(0.48±0.11) mg/L,未服药组的CRP是(12.02±5.51)mg/L,差异显著;服药组的IL-6是(8.76±3.41)pg/ml ,未服药组的IL-6是(13.36±5.71)pg/ml;服药组的TNF-á是(27.20±10.38)pg/ml ,未服药组的TNF-á是(39.17±14.16)pg/ml,差异显著。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有微炎症的状态,而其CRP指标能够较好的描述了这一状态,其和病人的透析龄以及HCO 3-相关。
作者:付莹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对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同时选取重症医学科住院非VAP患者作为对照。结果:VAP患者在白蛋白、连续使用抗生素时间、APACHE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使用H2受体拮抗剂时间、抗生素合用种类、肠饲营养时间这7个因素方面与非VAP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护理措施,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沈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脓)肿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波前庭大腺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采用中药煎汤熏蒸后坐浴,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结合治疗后,其疼痛缓解、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2%和64%,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对伤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临床分析,探讨孕妇在孕晚期时,羊水量减少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从到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中随机抽取50例孕晚期羊水量减少的孕妇作为分析组,另随机抽取50例孕晚期羊水量正常的孕妇作为正常组,研究期持续到妊娠结束。在妊娠结束前,对两组孕妇定期进行包括胎心监护、B超检查等产前检查,观察孕晚期羊水量减少和孕晚期羊水量正常分别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包括孕妇生产时是否足周,及其分娩方式、新生儿的体重、羊水污染率和围生儿死亡率等。结果:通过临床分析,我们对比发现,说明分析组的孕妇足周生产率低于正常组的足周生产率;正常组的孕妇的分娩方式一般为自然生产,分析组的孕妇的分娩方式一般为剖腹产;分析组的新生儿的体重比正常组的新生儿体重来得轻;分析组的孕妇的羊水污染率高于正常组的孕妇的羊水污染率;两组孕妇均未出现围生儿死亡现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羊水量的减少对于妊娠结局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和生命安全,在临床检查上要对孕晚期的羊水量进行检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和准备应对方案。
作者:姚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MSCTA3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其中正常18例,胸主动脉瘤14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7例。扫描延迟时间采用造影剂跟踪扫描(Bolus Tracking)。采用三维工作站对数据进行MIP、MPR、CPR(曲面重建)、VRT(容积漫游技术)、VE(仿真内镜)重建。结果:39例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经MIP、MRP、CRP、VRT等方法成像,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体及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破裂口。结论:胸主动脉多排螺旋CT血管三维成像(CTA3D)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性的检查,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鹏;郭兴美;潘淑梅;李昱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焦虑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345例胸腔闭式引流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和疼痛程度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明显有所降低,且疼痛程度也明显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腔闭式引流病人实施有效的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病情。
作者:罗良琴;李桃萍;曾悦;唐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为提高医学专科学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妇产科学实验教学课程中探索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增设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在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加强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作者:庄臻丽;胡燕;杨波;杨祖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普外科手术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发生术后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5)和未感染组(n=99),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可预测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并及时给予合理抗菌药物进行防治,以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身体质量,可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丰东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2014年度普外科600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36例,感染率为6%。结论高龄、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手术相关因素(如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呼吸循环系统慢性疾病、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作者:王宝新;谌小曼;韩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肺炎21例,,使用机械通气和/或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2小时后仍存在低氧血症的患儿,吸入一氧化氮的方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12、24小时的血气分析、氧合指数(OI)、机械通气参数等指标的变化,监测副作用。结果:21例患儿吸入一氧化氮后氧合明显改善,机械通气参数明显下降。未发现出血。结论: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炎是安全和有效的,操作相对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构成我国独特的抗癌治疗模式,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随着中医、西医诊疗理念的日趋一致性,逐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基本模式,也为中医药参与肿瘤维持治疗、巩固治疗、强化治疗及序贯治疗等不同阶段的治疗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中医药参与综合治疗肿瘤的目的、意义及形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为今后中医药参与肿瘤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郭爱新;刘炳波;王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