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09例社会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分析

王朝;孟文明;左改燕;高新建

关键词:健康体检, 心电图, 年龄, 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6月份,我院体检科4809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组,对主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阳性率分别为68.4%、30.1%、9.5%,在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各种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较高,且大部分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各组内男、女性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心电图与年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尽早发现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浅析。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并按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95.35±1.20)分亦高于对照组(82.33±1.23)分,且比较的结果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获得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月至6月所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遵从盲选法观察组42例,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42例,实施普通护理。对比治疗中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47%(38/42),对照组为66.67%(28/4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观察组中4例(9.53%)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为16例(38.1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恢复期实施循证护理,可实现对并发症的有效控制,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心跳骤停2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县级医院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CPR)的护理体会,为提高CPR救护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实施CPR救护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实施CPR后,恢复自主心跳、呼吸和意识,触及颈动脉搏动,血压持续上升>12 h,患者恢复自主呼吸>12 h,面色(口唇)由青紫(发苷)转为红润,出现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出现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眼球与手指能活动。结论正确判断病情与迅速启动心肺复苏救治措施,重视复苏后的特别护理,是决定救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蒋贵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空心钉张力带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老年性髌骨骨折的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老年性髌骨骨折治疗中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及空心针张力带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性髌骨骨折患者,选择年份为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此时间段,根据张力带应用不同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44例为1个小组,对照组给予克氏针张力带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给予空心针张力带进行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平均出血量对比差异均P>0.05,差异并不明显,而经过1年的随访,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在老年性髌骨骨折治疗中给予空心针张力带相较于克氏针张力带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冀晓明;吴铁城;邢立华;梁红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全方位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实施糖尿病护理过程中,分析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本次实验观察对象;临床研究分组依据为糖尿病患者临床接受护理方式的不同;观察组(43例):传统护理+全方位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传统护理;通过对比血糖值差异,以突出全方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血糖值差异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方法选择全方位护理干预,针对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可以做出有效保证,可以确保糖尿病疾病的治愈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作者:龚冬娥;吴彩霞;刘书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在妊高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硫酸镁与硝苯地平对妊高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71%,观察组为88.24%,对照组妊高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及观察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高症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

    目的:探索与研究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4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病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资料制定围手术期护理方案并对患者实施护理。结果经过护理,有61例患者痊愈,3例好转,痊愈率为95.31%。其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改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身体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检验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4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7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2组受检者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检验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酶联免疫检测结果显示:本组患儿24例为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13例为支气管肺炎,7例急性支气管炎,3例为支气管哮喘;观察组痰培养结果证实,本组患儿肺炎支原体阳性21例,肺炎克雷伯菌阳性14例,肺炎链球菌阳性7例,其他5例;观察组患儿血小板计数、血沉、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综合性临床检验,能够及时确诊病情,从而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

    作者:崔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肖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发性硬化的灰质病变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特点是脱髓鞘和轴突退化。既往认为MS主要为白质区域炎性脱髓鞘病变,灰质病变很少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病理研究表明病变同样可以累及灰质,且40%到60%的MS患者存在灰质病变。1962年,Brownell和Hughes对MS死亡患者尸检后,第一次描述了其灰质的病变[1]。他们在22例MS患者中总共检测到了1595处灰质病变,其中26%的病变位于灰质或者白质和灰质交界区。后续的研究中发现,灰质的髓鞘脱失更为广泛[2],本文主要阐述多发性硬化的灰质病变特点。

    作者:张赵遗;耿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感染科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安全防护

    目的:探讨感染科医务人员高度的职业危害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方法:调查110名感染科医务人员职业危害的认知度,以及职业危害相关疾病的发生情况,对机械性损伤和生物、化学、物理、社会等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科医务人员对职业危害的知晓率不高,在临床工作中各种职业危害发生率达50%,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全面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结论:感染科的职业危害客观存在,临床医务人员及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正确面对,积极有效防护,保证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患者治疗环境的安全。

    作者:赵庆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

    多项临床研究得出结论,危重症患者进食肠内营养在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更加符合患者的生理、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凡胃肠道功能存在(或部分存在),但不能经口正常摄食的重症病人,应优先考虑给予肠内营养[1]。现对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的应用,包括各种使用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汇总,包括肠内营养的基本组成等做一综述。

    作者:刘光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恩光;杨思进;戴海安;马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探讨

    目的:分析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入院的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1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本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通过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后,除1例转为手术治疗外,均成功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5.54±4.14)天。结论:对于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予以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诊断,一经确诊应尽早实施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作者:熊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糖尿病护理门诊的研究进展

    综述了国外、国内糖尿病医疗及护理门诊发展史,以及国外糖尿病门诊概况、国内糖尿病护理门诊概况及存在问题。

    作者:何春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98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法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各9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T—pro—BNP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川芎嗪可有效提高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远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议中医虫证

    虫证致病占据着中医除外感六淫等常见致病因素之外的一席之地。通常所谓的虫证,多指由于人体感染不同寄生虫后所导致的疾病,其在体内则致病,在应用相关去虫方剂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可见虫体排出体外,被肉眼所见。作者认为,中医学的虫证不但指现代人体寄生虫学所讲的虫证,也当包括现代医学所发现并认识的如细菌、病毒等肉眼不可见之微生物所致疾病并涉及肿瘤、免疫等学科疾病。

    作者:王栋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综合性实验在妇产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为提高医学专科学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妇产科学实验教学课程中探索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增设综合性实验项目,使学生在灵活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加强训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作者:庄臻丽;胡燕;杨波;杨祖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肉瘤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随肿瘤干细胞概念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已成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中的热点。骨肉瘤干细胞是骨肉瘤启动、发展、转移、复发的根源。骨肉瘤干细胞研究涉及来源、生物学特点、特异性标记、分离鉴定方法、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转移模式等诸多领域。该文就肿瘤干细胞理论、骨肉瘤生物学特点、生物学标志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孙岩;蔣尧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使用消疕汤作中药熏洗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熏洗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中药熏洗对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收录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银屑病患者资料;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来自于本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共纳入合格病例100例。实验组:50人,除予中西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和血治疗外,运用中药外洗方行中药熏洗15天,一天一次。对照组:50人。仅予中西药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和血治疗,不采用中药熏洗法。于治疗后6个月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P<0.05)。使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调查表(DLQI)进行评价,问卷包括共有10个问题:①生理②心理③日常活动④穿衣⑤社交娱乐⑥运动⑦工作学习⑧家庭⑨性生活⑩治疗。结果:消疕汤行中药熏洗法可显著控制银屑病患者病情;观察组DLQI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消疕汤行中药熏洗法用于银屑病治疗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高,值得推广。

    作者:周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