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医疗服务营销管理体系的构建浅析

向丽平

关键词:战略, 营销, 医院, 服务, 管理
摘要:根据现代医疗发展和内部业界自身的特点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的营销策略也是医院所需要做的重大事件在管理上的意义非同寻常。据此,医院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研究,集中强调人性服务的特点。从人类所有服务的患者出发,应该改变社会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加自己掌握了市场上的占有率。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例克罗恩病病人护理

    克罗恩病(Crohn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病变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临床以腹痛、腹泻、腹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以及关节、眼、口腔黏膜、肝等肠外损害。本病在欧美多见,且有增多趋势,我国发病率不高,但并非罕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克罗恩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洁;万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院门诊护理管理

    医院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为患者进行医疗服务的第一站,门诊护理工作进行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医院的可信度、口碑和影响力。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临床不断更新的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相应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患者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患者希望在医院获得及时的救助及关怀。而我院的服务宗旨则是: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要大限度地减少护患纠纷和投诉,护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提高综合素质、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和自我保护意识。医护人员必须要随时进步,牢记时刻为患者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为患者精打细算,这也正是我院服务理念。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普外科手术感染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析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诊断普外科手术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发生术后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5)和未感染组(n=99),对两组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血清中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可预测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并及时给予合理抗菌药物进行防治,以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术后身体质量,可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丰东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4809例社会健康体检人员心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6月份,我院体检科4809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组,对主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阳性率分别为68.4%、30.1%、9.5%,在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各种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较高,且大部分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各组内男、女性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心电图与年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尽早发现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朝;孟文明;左改燕;高新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LED红蓝光混合照射治疗面部痤疮100例的护理体会

    我科采用LED红蓝光混合照射治疗面部痤疮100例,每次15-20 min,每周2次,4周一疗程,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90%。结论LED红蓝光混合照射治疗面部痤疮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且该方法操作简单,收费合理,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延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治疗的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标准化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标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Mann-Whitnley神经缺损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1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5.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咸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采血中的应用

    门诊室是医院人流量多的科室,并且病种繁杂多样,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导致门诊科的采血工作质量偏低。本文针对当前门诊采血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血液样本差错率以及凝固情况,以此提升门诊采血工作质量。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对运动疗法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5例患儿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组55例患儿采用运动疗法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18%(P<0.05)。结论:对脑性瘫痪患儿开展运动疗法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脑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纪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肖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基层卫生院思政工作开展中的困境分析及对策

    传统思政工作模式已难以破解现实中的职工思想问题,所以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应成为破解当前困境的着眼点。而且,乡镇卫生院的思政工作应突出对青年职工的敬业爱岗教育。通过对现存困境的分析,优化乡镇卫生院思政工作的对策包括:将教育姿态转变为帮扶姿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职能优势、增强职工与居民的情感互动等三个方面。

    作者:周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探讨

    目的:分析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入院的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1例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临床资料,总结本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通过胃肠减压、肠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以及常规抗炎、抗感染治疗后,除1例转为手术治疗外,均成功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15.54±4.14)天。结论:对于急腹症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应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予以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诊断,一经确诊应尽早实施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手术治疗。

    作者:熊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目的:探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合理控制血糖,减少或延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满意度,方法通过来总结结果合理控制饮食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效果及满意度结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重要意义。

    作者:童娅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观察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3年4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前庭大腺囊(脓)肿患者,按照其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微波前庭大腺造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坐浴,观察组采用中药煎汤熏蒸后坐浴,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结合治疗后,其疼痛缓解、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分别为92%和64%,数据之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微波前庭大腺囊(脓)肿造口术配合中药熏洗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对伤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庞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收治的2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关于双相情感障碍诊断的标准,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喹硫平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第2、4、6周,采用BRMS躁狂量表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对于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4、6周后,BRMS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BRM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均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反应,而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反应,1例患者出现口干反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论采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或者采用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均能够达到很好的疗效水平,采用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89例初发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单选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7天、14天评定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9%)较对照组(75.6%)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降低血清hs-CRP水平,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雷发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社区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于2014-2015年选取我社区108例1岁儿童纳入本次研究组中,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采取非规律小儿保健的对照组与接受规律性小儿保健的观察组,通过比较两组儿童营养状况、发育状况及智能发育水平以此评价1岁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结果:两组1岁小儿在身高、体重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小儿血红蛋白水平、缺铁性贫血、佝偻病发病率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1岁小儿提供规律性儿童保健除显著改善小儿营养发育情况外,同时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朱真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及疗效评估

    目的:评估小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90例患者分成3组,每组各30例。第1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第2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超短波和激光物理治疗,第3组在第2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按摩治疗,比较3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第1组痊愈率66.7%,第2组痊愈率90%,第3组痊愈率100%,3组患儿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儿应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同时,配合穴位按摩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周围,促进患儿及早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丰瑞;戴蕾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总结其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4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切口感染的手术相关因素及其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结果:846名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共41例,发生率为4.85%,是否为层流手术、手术时间是否>2h、是否急诊、是否存在参观人员及是否接台手术等因素与切口感染发生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是否为层流手术室、急诊手术、手术时间、接台手术及参观人员等是造成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针对性给予护理对策,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万凌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浅谈医院自制软枕的制作与应用

    临床上许多患者需要到检查室行各种辅助检查,以便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情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如心电图,胃镜,超声,胎心监测等,根据检查仪器的要求或患者需要检查部位,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患者取平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等。由于患者患有各种疾病,导致身体虚弱,体力降低,平衡能力减弱,躺下的过程中,容易控制不住身体,导致头颈突然下降而撞到床头的护栏,而床头护栏一般由铁器,木头或坚硬的塑料制成,容易导致头部撞伤,特别是对年老体弱,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更加危险,并且可能引起医患纠纷。为了避免患者行各项检查时头部撞伤,我院各检查室利用自制的软枕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者:刘桃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面神经颅外分支标本的制作方法

    目的: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和学习面神经颅外分支走行及分布,依据相关解剖学资料制作面神经颅外分支标本。方法首先选取成人头面部标本一件,先暴露面神经主干,然后顺着主干分离颅外分支,后追踪各分支。结果面神经出腮腺后呈放射状发出颞支(2支)、颧支(2支)、颊支(3支)、下颌缘支(1支)和颈支(1支)5组分支。结论面神经颅外分支较多,分布范围较广,面神经颅外标本帮助学生建立立体观念,使学生一目了然,解决学生学习面神经颅外分支难的问题,帮助临床医学生理解腮腺切除术和面瘫等临床问题。

    作者:向平;李兵;马森;徐四元;伏辉;刘万胜;漆光平;孙建永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