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万丽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亡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及劳动力损失也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其中,60%的患者与个人的生活方式有关。所以我们除了用有效的药物来治疗外,更重要的在于要让人们认识发病的因索及预防措施。本文通过讨论心血管疾病的社区教育来加深对其的认识。
作者:傅荣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ICU患者压疮预防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救治的30例ICU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循证护理,分析患者的护理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经循证护理后,无新发压疮,原有压疮得到控制并治愈。结论:ICU患者在压疮预防中可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压疮发生和控制压疮的发展,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肖池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胃切除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代谢率高于正常状态,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术后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提供人体所需营养,还能有效维护肠黏膜完整,降低肠源性感染发生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用奥曲肽、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6--2015.6)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单用奥曲肽治疗,同时对比经过两组治疗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使用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可在各级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动物实验技能教学是外科临床基本技能学习的重要媒介,是训练学生更好的掌握手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可替代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动物学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现代医学科学水平的重要标志[1]。进一步说,具有设计性的、目的性的和综合性的动物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手术整体意识,强化学生的无菌观念,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手术基本技能具有传统技能教学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2]。较本科以上医学院校,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核心任务是向社会输入应用型人才。但在大部分高职高专类医学院校,外科实验教学中的动物实验环节的设定不是很规范,缺乏正规的模式和严谨的态度。本研究在于研究找出动物实验和高职高专医学生临床基本操作能力培养的关联性。促使相关部门认识到正规的、综合的、有设计的、有针对性的动物实验在高职高专培养实用型外科人才任务中的地位,进而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作者:司金春;陈润都;崔月;豆海龙;冯文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提高产科质量。方法:从我院近的2000个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比较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各种产科因素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对策:加强孕期保健,及早发现异常,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适时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终止妊娠。
作者:吴昌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治及预后。结果12例患者中主要表现为头痛8例,癫痫发作4例,意识障碍3例,肢体活动障碍4例。12例患者头颅MRV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静脉窦闭塞或狭窄。给予病因、抗凝、脱水及对症治疗后,痊愈3例,好转8例,死亡1例。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及早行头颅MRI+MRV有助于明确诊断,抗凝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
作者:秦冠南;管弦乐;张永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文主要讨论应用酶的联合检验检测肝中存在的酶活性的异常,从而检测肝功能是否发生改变,进而利用现代治疗技术进行治疗。方法据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一年来收治及检测患有肝癌的患者5例、急慢性肝炎患者25例、肝硬化患者10例,通过对他们体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胆碱酯酶、L-乳酸脱氢酶(5)、γ-谷氨酰转肽酶等各种酶含量的联合检验,测出他们所患肝功能疾病的类型及在治疗完成后对疾病的跟踪检验;然后通过检测25例正常人的这些体内酶指标,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比较各种酶指标。结果患急性肝炎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指标超过正常值。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指标正常,γ-谷氨酰转肽酶的指标升高,超过标准,出现的患者一般是酒精性肝炎。AST/ALT>1,则肝功能受损严重,而如果两者指标的比值大于等于二则将会导致肝硬化或肝癌。具体情况还要根据患者的以往病史、症状、身体状态等确定。比较正常人和患者,两者所得的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讨论利用上述酶联合进行肝病临床检验具有实际意义,在目前临床中也被广泛应用,能被应用于临床肝病检测。
作者:伍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给予四肢骨折患者专项骨折术后疼痛的护理,并分析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入院的四肢骨折患者30例。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给予不同的专项骨折术后护理措施,分析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前VAS评分为(7.98±0.91)分,经专项骨折术后护理后,VAS评分为(1.98±1.92)分,疼痛情况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应根据其骨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而且在护理方面,也应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的不同进行不同的专项护理,才能有效的缓解患者手术疼痛情况。
作者:张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标准化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标准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Mann-Whitnley神经缺损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3%;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10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5.3%;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模式在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急性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咸玉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传统思政工作模式已难以破解现实中的职工思想问题,所以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应成为破解当前困境的着眼点。而且,乡镇卫生院的思政工作应突出对青年职工的敬业爱岗教育。通过对现存困境的分析,优化乡镇卫生院思政工作的对策包括:将教育姿态转变为帮扶姿态、充分发挥传帮带的职能优势、增强职工与居民的情感互动等三个方面。
作者:周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酒的有效成分是酒精(乙醇),白酒含酒精30%-60%。当饮入过量的酒,发生乙醇蓄积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状态,在临床上称作酒精中毒。重度酒精中毒往往来势迅猛,如及时救治可以挽回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由于很多患者发病急,神智不清,不配合检查和治疗,给急诊救治工作带来很多不便。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饮酒人数不断提高,酒精中毒患者有上升趋势。我科在2016年抢救酒精中毒12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将急救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秦永红;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观察护理对小儿病毒性脑炎康复情况影响。方法:选我院2015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观察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护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辅以早期整体护理干预。在护理前与护理4周后用Fugl-Meyer评分法对2组患儿康复情况评估。结果:实施护理前,2组患儿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儿均有所康复,但护理组患儿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基础辅以整体护理干预,能减少患儿脑部受继发性损害,而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盛自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盆腔炎经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收治的盆腔炎患者中选取128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经氧氟沙星治疗)和观察组(64例,经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5%,低于对照组的31.25%,组间差异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曾红结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浅析。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并按其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66.67%),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95.35±1.20)分亦高于对照组(82.33±1.23)分,且比较的结果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控制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获得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外科手术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鼻内镜下经鼻、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3%、88.6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7%、9.0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鼻内镜下经口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更确切,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治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应用价值。
作者:肖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皮静脉吸栓术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造影确诊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经同侧腘静脉置入导管行吸栓治疗。结果:20例血栓患者,一次性清除15例,残留少量血栓难以抽吸3例,2例因合并陈旧性血栓,术中使用球囊扩张静脉。下肢水肿完全消退14例,部分消退6例。下肢疼痛者在术后全部缓解。术后随访20例,6-12个月内未见同侧血栓复发者。结论:经皮静脉吸栓术治疗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辉;朱月明;赵江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支气管肺炎经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给予观察分析。方法:选取104例于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氨溴索注射液给予辅助,对组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予以比较。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52/52),高于对照组的88.46%(46/5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氨溴索注射液对支气管肺炎实施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整体护理对股骨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轻度、重度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度,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彭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